《知乎》网民评论张学良(选摘)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7-2-25 10:11 编辑贾墨, 懒人一个 谢邀。像我这种基本没存在感的家伙还有人邀请真是受宠若惊。。。 张学良这个人呢,其实挺难评价的,一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他做的事情带来的历史影响的假设受个人观点和喜恶影响也会不同;另一方面,他这个人说话经常颠三倒四前后矛盾,你持何种观点都能从他那里找到证据支持。相对而言,单纯从他个人入手评价要单纯容易得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能力欠奉但并非一无是处。论政治,他有着说好听点是赤子之心说难听点就是单蠢天真这个原罪,是政客中的不合格产品,对其政治表现可以直接不予评价忽略不提;论军事,东北军在张手里基本无拿得出手的战绩,从中东路到九一八到热河到剿G,唯一看起来胜了的中原大战其实更多的是在捡便宜基本没怎么打。另一方面,张未足而立,“既负方面,独握大权”。尽管他能到这个位置,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宗法关系扶摇直上,和他有个好爸爸分不开,但和他个人能力亦有关系。二世祖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二世祖都能安稳的继承家业还发扬光大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方面只有张的部队未获败绩(郭松龄的直接功劳应该更大,但知人善任也是为上者能力的一种);九一八以前,张学良也确实把东北军的势力整个拓展到了华北地区(中原大战入关拥蒋是他力排众议)。总的来说,张个人的能力和见识不足以支撑其到民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高位,东北军这艘大船,他作为船长,风平浪静或者小风小浪还能安全行驶,一旦遇到暴风骤雨就果断吃瘪晕招迭出。 二、赤诚爱国。张的很多行为,大可评价他思想简单为人幼稚处事SB二世祖误国。但东北易帜也好、中东路事件也好、乃至到最后的西安事变,尽管原因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他单纯的爱国之心,而这点,就比那些私心自用,假抗敌之名行投机之实的军阀、官僚,还有CP强多了。 三、行事鲁莽意志不坚缺乏担当。张做事情很多时候完全被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气左右,不会多考虑。这点在杨常事件和西安事变都被生动诠释,杨常要知道自己的命运被硬币决定九泉之下也会呕血;而双十二之前张布置,在部下问“抓了后怎么办”后他居然回答“抓了再说”。此外,受他个人性格影响及见识所限,他很容易被他所欣赏、佩服的人牵着鼻子走,蒋介石和周恩来都是例子。另外,张遇事就爱缩和倚靠人,“父亲在靠父亲,父亲不在靠大哥”,热河失陷后下野旅欧,对别的将领而言是屈辱,对张而言说不定还长松了一口气。他自己也曾多次表示“东北军是自己甩不掉的包袱”,甚至在双十二之前不久,张还“生一幻想,决意求去,然而又恐东北人士责难,假如蒋公能派良出国,脱此苦海,暂避一时……亦未获允准。” 四、纨绔子弟,五毒俱全。这点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就不多说了……在私德方面张学良确实是个渣。 五、命好运气好。对张学良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甚至可以说是他最强的一点。纵观他的一生,因个人性格、能力、见识而捅得篓子不计其数,但次次自身都能安然无恙。双十二的篓子只是他这辈子捅的诸多篓子里的一个——目测是最大的那个,造成的后果不忍直视。但尽管如此,哪怕介公对他心灰意冷了宋氏兄妹依然情深意重,东北军上下矢志不渝。坑ALL而活过百岁,只能说张学良这辈子开挂了,怎么玩都能通关,这是一个BUG。 至于他的才华、胆识都远不及张作霖……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张作霖是一个真正的白手起家的草莽英雄。从满清时做保安队逐渐做大做强,到招安谋得官职,到一步步掌控辽宁、吉林、黑龙江成为东北王,直至最后逐鹿中原做了北洋时代的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张学良除了命和运好可还真的没啥能超过他父亲。即使是爱国方面,张作霖也不逊于张学良,并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后说下题外话,因为双十二,CP对张感恩戴德,掌权后几乎一面倒地为他说好话。这固然是一种报恩,而且是很典型的简单粗暴CP式报恩。这种为他粉饰的宣传策略是很绝对且会让人在得窥真相后像吃了苍蝇一样,很容易导致人逆反心理爆棚。而@猫大叔 的答案虽然和导CP向对立,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一脉相承。反驳如下: 1、 错杀杨常。杨常有没有反心这个谁也不知道,虽然我倾向于他们没有。但他影响到张的权威是不争的事实,杨作为一个下属,达到将上司不放眼里,张在房间里睡觉杨即长驱直入,在旁人面前直呼张“阿斗”的境界,张能忍那必须是修炼成佛了,而他当时只是个二十多岁被宠大的公子哥。当然我承认张对杨勾结日本这事确实有先入为主和偏信之嫌,以及投硬币过于儿戏(张一贯的风格如此),杨常也确实罪不至死。但杨常事件并没有给东北带来大的动荡且张从此建立绝对权威也是事实,寒了老兄弟的心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2、 没事惹毛子。中东路事件本质上是为了夺回国权而打仗。当时刚统一的中国正热热闹闹进行“革命外交”,全国都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府也开始试图和列强谈判。张也受这个影响想解决困扰东北当局已久的中东路问题。但谈判对张来说毫无意义,东北和苏联围绕路权问题的谈判以前就进行过多次,从来也没有谈出过结果。何况苏联当时也不被国府承认,张年少轻狂觉得可以不走外交路线直接武力强夺回中东路权益,按他自己的话说是“那时我自不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此举一开始就博得国人鼓噪欢呼,最后即使败了一事无成也拿到国府表彰对外抗侮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还有点不得不提的是,张虽然有心去撩苏联(东北当局搜索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但却没胆去和苏军硬抗(1929年7月时张都还公开强调并没有要以武力收复中东路的意思),直到中央借了他这个胆。蒋明确表示过,中苏开战中央可以出兵10万,拨几百万军费,但最后结果蒋是把人忽悠进去就不管,这实在太不负责任。直到东北军被打的满地找牙蒋还在让张坚持(据说钱是给了部分,但兵是一点没出的)。坦白说这也对日后九一八东北军的不抵抗埋下了伏笔——既然中央明确表示支持并怂恿去打的仗都是隔岸观火,更不用指望语焉不详态度暧昧的对日政策了。 3、 九一八不抵抗是张自己的主意。这个我在另一个问题下有回答:当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真的是因为蒋介石下令撤退吗?有其他内情吗? 4、 西安事变这个事情我对张也有极大的怨气,他在这事上面“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以及KMT丢掉大陆,张在双十二这个点上是错(但全局的错还是蒋犯下的)毫无疑问。可张自己想当草头王这思维也太奔逸了吧。张若真要称王当年在满洲就称王了还轮得到溥仪?坚信法西斯才能救中国拥护蒋独裁全是口是心非? 尽管原因很复杂,但张在西安做的一系列事情其实目的很单纯,无非是要带东北军打回去。这是张在丢掉东北后一直想做的事情,但他又很清楚单靠自己不行,必须依附蒋和中央军,依附全民抗日才有希望。这种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而蒋让他越来越失望——这是由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决定的。再加上,蒋对地方军阀的基本政策一直是借力打力,消耗分解。不管蒋张之间私交好到什么程度,但我觉得对于东北军蒋一直是抱持能削则削的想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张本身意志不坚的缺陷加之身边东北军对他的影响,他自然会去想在保存自身实力的同时谋求他方的帮助,因此和CP停战以及寄希望于CP背后的苏联——当然张在政治上很天真被CP利用玩儿了也是实情。
张学良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特殊的历史人物,由于父亲是张作霖,他年少轻狂,曾经不可一世。 但仔细看来,他早年的所谓武功,比如直奉大战的表现等等,都是出于张作霖的刻意栽培,更多的是郭松龄的功劳,而郭松龄反目之后,张在战场上再无建树,中东路事件对苏作战以及918事变对日退缩,彻底表露出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并且在自己成为东北王之后,就找借口干掉了父亲最倚重的小诸葛杨宇霆,若张大帅在,根本没有918,若杨宇霆在,日人也不会如此轻易得手,自身没本事又自毁长城,918来了,连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保存实力是为自己托辞,其实就是不敢面对日本人。 张大帅为了保护东北黑土地而为国捐躯,三年后,他的儿子竟然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给国恨家仇的日本人,真是个败家子,虎父犬子果不虚言。西安事变后,他跟蒋介石去了南京,从此被软禁起来,30多岁就退出了政治舞台,由张少帅成为阶下囚,不能不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而且失去张学良的东北军四分五裂,所谓的保存实力也成了笑话。应该说他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兄们更害了东北的父老乡亲。 历史再一次证明,能力与位置不相符,害人害己。所以张学良晚年没有踏入大陆土地,他实在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张学良的最大成功,就是有赵四小姐这个红颜知己,仅此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