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钢铁没有瘫痪而武钢却倒了?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7/01/03/14833884963363691.jpg?imageView2/0/h/600
为何日本钢铁没有瘫痪而武钢却倒了?
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华侨对武钢消失后的耿耿于怀!
汪华斌
昨天碰巧碰到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华侨,更巧的是这人当年就是武钢的;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他说他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离开武钢而到日本的,虽然在日本经商到却还是关注武钢。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年那么风光无限的武钢,竟然一夜就烟消云散了;这说明了武钢实在是太没有底蕴了。他说日本钢铁虽然经历过地震灾难性的痛苦,但日本钢铁却没有倒下;到现在竟然还与世界不少地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然而武钢倒下却没有任何反响,这说明武钢实际是多么孤家寡人呀。可是如果武钢真的是孤家寡人的话,那么武钢也不会这么快就倒下呀;这就是这位从武钢走出去的华侨的迷惑不解。
武钢为什么倒下,我早就公开有文章论述;一个依靠排斥技术人员为改革突破口的企业,它能有核心竞争力吗?看武钢的每一次改革,最后动的都是技术人员;所以武钢的技术人员永远是改革的对象。因为改革开放前的武钢是三条平行线,即技术人员是独立的体系;职称与定员独立。改革开放后由于技术人员成为了领导干部,所以领导干部拥有了双头衔;即领导者也是技术权威者。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改革总是不断压缩技术人员的编制;这也是武钢的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成为领导者,最后基本上都会排斥出武钢。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武钢就只能依靠无限对外投资来制造泡沫了。更重要的是武钢对外投资除培养出了不少富翁外,基本上全部是打水漂;这才是武钢彻底倒下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即使武钢不用技术人才,保守当年武钢的基础混日子;武钢同样也不会倒下。因为武钢利用钢铁的名义,实际是支解钢铁;这样才使得原来的钢铁主业越来越萎缩。
我们知道自1901年创办八幡钢铁厂以来,日本钢铁工业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不利条件下,日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起了雄厚的钢铁工业。不仅钢产量于1980年超越美国,在规模上长期位居世界第二(1992-1995年第一)。而且在技术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长期保持钢铁大国和强国的地位。同样日本在二战战败投降时,钢铁工业同样遭到重创;因为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完全陷于瘫痪。然而经过战后近30年的努力,日本钢铁产量由战争结束时1946年的55.7万吨激增至1973年的11932.2万吨;同期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因为日本没有走中国这样的全民膨胀式规模之路,而是依靠技术创新走规模化之路;这也是日本钢铁产量越来越大,但质量却越来越好的原因。因为日本全民知道质量兴国,尤其是日本这样的资源贫乏国。
然而中国钢铁工业在21世纪初期,受益于政策扶植下的产能扩张而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不仅各大钢铁企业拼规模,而且遍地开花的小钢铁企业占领钢铁市场的一半。在钢铁产品拼价格的时候,武钢的腐败分子看到了对外投资的机遇;也就是说只要打武钢的牌子,投资什么都行。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冲击下,武钢内外开始了全面撕扯钢铁的新局面;看武钢内部有一百多个产业不是对外发展产业,而是依靠武钢来吃钢铁;而外部不仅有防城港那样的无底洞,更有国外的鳄鱼在张开大嘴吃武钢。正因为如此,百分之百进口矿石的宝钢没有垮;倒是有自己矿山的武钢却第一个倒下了。因为武钢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因为对外投资无限,却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全部是被投机分子得了便宜后又与武钢没有联系了,这才是武钢最大的悲哀。
我们看到当年当许多日本企业随着大地震暂时停摆之时,从美国到马来西亚或从台湾到深圳总有一大群人像关注自己企业一样关注着这些企业的重建。因为对于这些人而言这场大地震冲击的不仅仅是日本制造,同样也冲击着他们的企业;这就是日本企业的高明,因为人家与世界建立了共同体。而我们的钢铁企业即使存货的增加也不会减产,因为现在的中国钢企持一种别家不减产我也不减产的态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样还因为中国的金融体制,如果钢企负债高而减产停产则面临着上门追债的危险;所以宁愿‘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继续生产下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企业行为还得到政府支持,因为地方政府也要稳定地方的GDP。
为何日本钢铁没有瘫痪但武钢却倒了?因为日本是天灾,所以坚强意志的日本人硬是挺了起来;然而武钢却是人祸,除大量排斥钢铁人才外剩下的就是无限全方位投资;最后因为钢铁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失误自然就使企业的资金断裂;这样的典型例子可不仅仅是武钢呀;只是因为政府调控力度的原因而使很多钢铁企业还在假象支撑。武钢因为内忧外患的原因,所以当年的全国学习榜样就这样倒在人祸之中了。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日本钢铁坚挺的内涵,中国将出现一次全面的钢铁公司倒闭潮;这就是管理科学的魅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