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hane 发表于 2017-3-18 10:49:20

人傻钱多?好莱坞取悦中国市场?快别当阿Q了(组图)

來源:腾讯娱乐

最近,我的同行们又给中国电影发明了一个崭新的名词:“中仓电影”——指得是那些以中国市场作为第一大票仓的进口电影。有媒体做了个统计,这样的影片有21部。   
   
《极限特工3》和《生化危机6:终章》两部中仓影片的接连出现,又一次点燃了一种逻辑:因为中国市场巨大,所以一定会催生好莱坞推出特定面向中国市场的影片。这种逻辑还有另一个方向的解读:凡是好莱坞影片中出现中国元素,就是为了取悦中国观众。大洋彼岸,《新闻周刊》借脱口秀主持人史蒂夫·考伯特的话提出了一个概念:好莱坞正在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


《生化危机6》迎来完结篇   
   
过去,对于这样的现象被视作“好莱虎”摧城拔寨的信号。现在,这个名词被发明出来之后,一下给了很多现象一种合理的解释——因为这是“中仓电影”:《生化危机6》票房大爆,因为这片子从头打到尾特别符合国人胃口,更别说这是系列终章,中国观众有情怀。(顺口提一句,有人将这种中国观众对系列完结篇的情怀称为“集体送终”)《魔兽》卖了15个亿,那是因为中国本来就有全世界最多的《魔兽世界》玩家,演员阵容里还有吴彦祖。你说他根本没露脸?这不是关键。《极限特工3》10个亿,因为影片主演里有甄子丹和吴亦凡,范·迪塞尔也深受中国观众喜爱。而且电影里,范·迪塞尔还要用标准的美式发音,喊出了一句:“最TM烈的酒。”   
   
一句话,这些中仓电影,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做,没有不大卖的道理。   
   
再仔细品一品,“中仓影片”还可以理解为所有包含了“好莱坞试图取悦中国观众”这种价值观的电影的统称。   


《环太平洋》里的华裔三胞胎   
   
如果这个名词在2013年就被发明出来的话,那年夏天上映的《环太平洋》就是第一部戴上这顶高帽的影片:电影中有在香港取景的部分,还有三位华裔演员。影片在北美口碑堪忧,票房1亿美元也不尽如人意。可是在中国内地力挽狂澜,收获1.1亿美元票房,这部大机器人大战大怪兽的大片成为了第一部内地票房高于北美票房的A类制作。   
   
在电影中让角色说中文台词,取景地放在中国,请中国演员,这些都是中仓影片的必要条件,也是最显著的特征。不过,如今这种低级别的取悦手法,中国观众已经见得太多了。《钢铁侠3》推出只在中国上映的“特供版本”更是给此类手段泼了一大盆脏水。   
   
现在,一部好莱坞大片将情节放在中国,把主要角色交给中国演员变得越来越常见。好莱坞也不敢将电影中的反派角色设计成中国人,在创作时候就避免“冒犯”中国观众。更确切说,是避免冒犯中国内地观众。一个黑色幽默的例子是,科幻片《降临》在宣传时候制作了一个城市系列的海报,其中一张将香港维港景色和上海东方明珠塔合成在了一起,引发了香港观众的强烈不满。结果是,片方将维港直接全部换成了陆家嘴,保留了东方明珠。   
   
我还见过一个更匪夷所思,令人怀疑自己智商的猜想:因为《侏罗纪3D》在中国票房超北美,所以《侏罗纪公园4》中将会出现中国恐龙。中国观众是有多容易被取悦啊?连一只国产恐龙都不能放过!   


《魔兽》内地大卖   
   
“中仓影片”通常还有一个特点,在北美口碑扑街,来到中国内地圈钱,收回成本,甚至扭亏为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魔兽》,以及让进口批片变成暴利行当的《敢死队》系列。舆论对于这样的现象冷嘲热讽,更哀其不争:好莱坞大片乃至烂片能在中国电影市场横行无阻,还是要从国产电影自身上找原因。这句话又暗含了一个逻辑:国产影片太烂了呗,所以与其看国产烂片,不如去看好莱坞烂片。   
   
不仅如此,《谍影重重5》、《超体》等片在内地的上映时的“特供3D版”,也变相“默认”了一个判断:中国观众喜欢看3D,根本不在乎3D版本是否影响观感。现在更好了,万达收购了传奇影业之后,《环太平洋2》直接在青岛万达影都拍摄。中仓影片的内涵和形式,越来越丰富。   
   
无论如何,这些都让中仓影片带有了一种特殊的贬义含义:你看,这样的影片就是拍给中国观众看的。这下子,让原本看似高高在上的“被取悦”,一下低到了尘埃里。   
   
一边“被取悦”,一边“去迎合”。这样的关系本身就带有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是那种“我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朝”的历史优越感在其中若隐若现。   
   
《爱乐之城》里,有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情节:女主角和男友去和他哥哥吃饭,聊天时他哥哥接了个电话,用蹩脚的中文说:“我一会儿打给你。”这引发了一位豆瓣网友的强烈不满:好莱坞的两大症结都在这:微妙但绝对的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中国和尼加拉瓜都是饭桌上的笑谈之资,而巴黎则是向往的救赎之地。   
   
看看,中国是不能和某中美洲弹丸之国相提并论的,最后女主角不应该去巴黎,他应该向往着东方的Peking Opera——我相信,并非只是他一个人抱有同样看法,起码这条短评有1678个豆瓣用户点了“有用”。在中国,电影不仅带有娱乐属性、文化属性、商业属性,更带有一种突出的民族属性。   


《地心引力》里的神舟号   
   
就像《地心引力》中,电影最后主人公乘坐中国航天船返回地球,被媒体渲染为这是中国元素,是好莱坞迎合中国市场的铁证。墨西哥大导演阿方索·卡隆很是不解:“中国空间站确确实实就在太空啊!”《火星救援》也是如此,电影中NASA和中国航天局达成合作,英国《卫报》为大英之宝鸣不平:这是好莱坞为了中国市场“艺术投降”——省省吧,看看新闻吧。中作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强国,这样的设计完全合情合理。   
   
一句中文台词,一段情节的设计,无论是创作者有心还是无意,都能引发出我们对其引申含义的思考——通常都是贬义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就像好莱坞明星来中国宣传的时候,穿马褂,吃中餐,第二天媒体见报标题都是“取悦”、“讨好”……这难道不应该是“热情好客”么?奥运会开幕式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白喊了。   
   
一直是中国电影的头号“假想敌”的好莱坞如今要来“取悦”我们——我们一开始是不敢相信的。经过了被取悦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尽管你好莱坞来取悦,但是我们不买账。现在,看到中仓电影纷至沓来,我们要主动出击:请来马特·达蒙拍《长城》——轮到我们来取悦你们了。   
   
看电影拍电影就变成了这样一场弘扬爱国主义的拉锯战。   
   
别忘了,好莱坞也是白眼狼,住在贝弗利山的制片人们也是有奶便是娘的主。在迎合中国市场之前,他们曾经头号讨好的对象就是日本。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如今是世界上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票仓,被超越的就是日本市场。索尼买下哥伦比亚和米高梅,轰动程度比万达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更别说日本观众本身喜好就非常独特,好莱坞除了动画电影和极少数像《星球大战》系列这样的超级IP,在日本市场根本不是本土电影的对手。到现在,好莱坞大片在日本的海报和预告片,都和全世界其他地区有着不同的设计。   


《环太平洋》中的菊地凛子   
   
对中国观众用过的那一套,日本、韩国、法国……好莱坞席卷全球,每个国际的观众都或多或少是“被取悦”的对象。《环太平洋》更像是“日仓电影”,灵感来自日本动漫,女主角是日本演员,结果拍出来根本不合日本观众胃口。看看一代名著《悲惨世界》,好莱坞全明星阵容制作,结果在法国被批得一无是处。再看看中仓电影《极限特工3》,不能选择性无视影片在印度市场也收获了800万美元,是影片海外第三大票仓。   
   
在好莱坞,对于这种“迎合”也有反对声音,比如时下的“反洗白”风波。只是人家的出发点并非国别,而是种族与肤色,多有国际主义精神啊。   
   
说到底,“取悦”和“迎合”这样的关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也是一个伪命题。在全球化的时代,无论作为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两者之间的平等地位,本身就是民主精神和市场经济的体现。你消费就是主子,我售卖就要做奴才?——大清已经亡了,快别做阿Q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傻钱多?好莱坞取悦中国市场?快别当阿Q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