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审查的魔咒
来源:
德国之声
https://botanwang.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632_n/public/field/image/Clipboard12_490.jpg?itok=meZqJn4a
自我审查,没有国界?德语媒体近日关注了海外出版集团在中国撤下敏感文章的现象。这显然很符合中共胃口,恐怕也是中国领导层一盘大棋的一部分。
“在中国,自我审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以至于几乎没人提这事。每位记者、编辑、博主、学者以及网站经营者都知道,为了避免引火上身,不能跨越的政治红线在哪里”,《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一篇题为“自我审查没有国界”的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
文章称,习近平上台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愈加收紧,而自我审查的范围也延伸至海外。因为担心招致中国政府批评,澳大利亚艾伦与昂温出版社(Allen &Unwin)决定暂停《沉默的入侵:中国是如何在让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傀儡国家》(Silent Invasion. How China is Turning Australia into a Puppet State)一书的出版。此前,德国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也宣布,从中国网站上撤下上千篇学术文章。再之前,还有剑桥大学出版社被迫撤文(后在压力之下重新登出)一事。
“这种海外的自我审查很符合中国政府的胃口,北京致力于在海外的新闻和学术研究中传播中共的视角,在重要问题上获得解释权。这主要针对中文出版物,但不仅限于此。(北京)试图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封杀的那些话题,讲述的是中共统治的阴暗面,例如,对六四民主运动的血腥镇压,(中共的)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政策。”
“……在防火墙高筑、严格审查的中国网络上,这些敏感的话题只能找到中共官方的版本。海外有害内容要挡得远远的。在香港和海外出版的有关这些内容的书籍被禁止进入中国。”
文章说,中国在遏制外国批评性报道的同时,也更加致力于扩展本国媒体在海外的影响力。习近平曾在2016年2月要求“党媒姓党”的着名讲话中,要求中共媒体提高在国际舞台的话语声,“讲好中国故事”。
“而对于西方审查与自我审查中国话题的讨论,中方不予理会。《环球时报》表示,如果外方不喜欢中国的方式,就应该躲远远的,但如果他们认为中国市场足够重要,那么就必须尊重中国的规章、规则。”
为何自我审查延伸至海外?
德国《每日新闻》周二(11月14日)也关注了海外出版界进行“自我审查”的话题,提问道:“为何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会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
文章说,该德国出版集团因为在中国撤下政治敏感内容,而遭到“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批评。该组织呼吁施普林格•自然“重新考虑其决定,立刻停止与中国审查者的合作”。“而特别具有爆炸性的一点是:在施普林格•自然宣布自我审查的决定公布后不久,其就约定与腾讯合作。”尽管这个德国出版集团否认两件事有联系,但时间点如此接近实在显眼。
文章援引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学者梅飞虎(Maximilian Mayer)说,可以想象,中国领导层想要让本国学者更难研究这些话题,“这些都是一盘大棋的一部分:影响世界的观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对共产党的看法,对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分量越来越重这个现实的看法。而只有在(世界)对中国看法相对积极的情况下,中国才能继续崛起、继续和平崛起。对中共而言,要在民主国家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此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中国越强,就会越发试图影响海外观点,让其对自己有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