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时刻”与轰隆作响的巨炮
来源: BBC
https://botanwang.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632_n/public/field/image/cxfgjxfgj.jpg?itok=O0VsnwBb
位于闽江口附近的马祖列岛在国共对峙的年代是台湾的前线,岛上部署的240公厘榴弹炮在沉寂了21年之后再次发出吼声。
驻扎马祖的240榴弹炮上次射击是1996年,当时两岸关系陷入危机,据称军方为了避免檫枪走火,所以将每年固定的保养训练射击取消。而这次名为“联信”的演习,原定10月举行,但是国防部说因为和先前的各项演习过于接近,因此将演习时间推迟。
不过10月也正好是中共举行十九大的“敏感时刻”,因此曾经一度引起媒体揣测这是否为了避免制造困扰。虽然军方否认,但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另外国防部也没有对过去的21年当中为何没有安排类似演习做出解释,对这次演习也只是说“验收训练成果”。
“金马守护神”
240榴弹炮是台湾军队中口径最大的火炮,每一枚炮弹就有130公斤,火炮本身的重量近30000公斤,虽然最初的设计中有要塞、列车以及履带车装载自走炮等款式,不过台湾军中的240榴弹炮都是以铁轨运动的要塞炮。
口语“两四洞”的240榴弹炮全名是M1型240公厘榴弹炮,是美国在二战参战初期发展的巨型重炮,在欧洲战场上用来摧毁纳粹德军的工事建筑,在纳粹德军溃败之后转战太平洋战场,但是身形笨重的240榴弹炮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
到了韩战(朝鲜战争),240榴弹炮再次出山对付深藏地下的碉堡和弹药库等军事设施,虽然略有斩获,但是对瞬息万变的战场而言,这个重达30公吨的巨炮运动和射击的速度显得有些缓慢,后来就从朝鲜半岛的战场回到了日本的美军基地。
在1950年代,美军开始发展战术导弹借以取代重型火炮,因此美国原本有意将240榴弹炮除役销毁,但是台海的局势却改变了这个决定,让240榴弹炮有机会成为台湾军方口中的“金马守护神”。
八二三炮战
1958年的8月23日,解放军向厦门湾内的金门诸岛发动大规模炮击,打开了两岸之间迄今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也就是“八二三炮战”,共军在这场他们称为“金门炮战”的第一波攻击中,就令台湾军方金防部的三名副司令官阵亡。
炮战初期,金门的台湾军队因为火炮射程较短、数量较少而趋于劣势。到了当年9月,美国紧急从日本冲绳调来8英寸口径的自走榴弹炮增援,才逐步扭转战况;炮战在10月改为“单打双不打”之后,美军评估金门的防务,决定将240榴弹炮运交部署在金门和马祖上的加强工事碉堡内。
204榴弹炮的阵地在国共对峙年代被视为机密,从1950年代末期落脚金门、马祖以来,每年的年度保养射击都会伴随其他各型火炮同时发射,掩盖240榴弹炮的炮口焰。上百门火炮、重型机枪同时发射的“壮观”场面,令当年在金门、马祖当兵的台湾男子有机会体验别人没有的经验。
所谓保养射击是保养火炮在射击之后,用以减缓后座力的制退复进系统的重要步骤,尤其是像240榴弹炮这种重型火炮要润滑整个制退复进系统几乎就只有发射炮弹这一种方式,不过巨炮的杀伤力惊人、政治上也比较敏感,所以巨炮的保养射击通常都是非常小心。
而240榴弹炮的威力惊人,一般的高爆弹头爆炸的震撼力可以瞬间在大约半个足球场大小区域造成“真空”,所以到现在为止、即便是在对峙的年代,240榴弹炮的炮弹从来没有落在中国大陆上,不过也曾经出现“240榴弹炮击中厦门火车站、轰掉半个厦门,使得中共停止八二三炮战”的说法,这已经被澄清是“以讹传讹”的“乡野传说”。
在台湾的纪录中,击中厦门火车站的是8英寸榴弹炮,而且当时车站内根据研判可能是刚好有运送弹药的铁路列车受到波及而爆炸,并不是240榴弹炮立下“战功”,因为当时这个庞然大物还没有运到金门。
此一时彼一时
虽然到了21世纪,但是台湾政府基于不同的原因,直到现在对于在金门和马祖部署对地导弹、火箭系统有所保留,因此已经服役70多年、操作人员多、射速慢的240榴弹炮依旧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
不过军事专家的说法是导弹和火箭都需要雷达导引,金马两地距离中国大陆距离非常近,雷达很容易受到干扰,而机械式操作的火炮几乎是无法用电子的方式干扰,而且炮弹的价格远比导弹和火箭低廉,因此火炮依然还是有防卫的军事价值。
如今在金门和马祖的巨炮阵地早已成为可以让台湾民众有限度参观的景点。两岸对峙了那么多年,240榴弹炮阵地的位置也已经是半公开的军事机密,只不过发射巨炮看来对台湾军方还是有些敏感,一切过程还是得小心翼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