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笙 发表于 2017-11-29 20:17:31

廖祖笙:泰宁佛教文化层次有待提高

廖祖笙:泰宁佛教文化层次有待提高


(廖按:光阴荏苒,我被相关方面安排到泰宁佛教协会上班,不觉间已快一个月了。尽管我本人不信佛,只是将此工作当作不得已生存形式的一种,但我愿意为促进家乡佛教事业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依照协议,我每月至少要撰写一篇有关泰宁佛教文化、历史的文稿,报送民宗局。这是我在新单位上班后的“处女作”,毕竟隔行如隔山,以下所述仅为我的一孔之见,不当和不揣冒昧之处,还请见谅和海涵。)


泰宁佛教源远流长,自唐永隆元年建朱口感化寺起,泰宁城乡的寺庙就在不断增加,至清朝乾隆三十四年,泰宁境内的寺庙就已多达130多座。泰宁佛教于明朝设僧会司于炉烽寺,于民国三十年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泰宁分会。

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称的泰宁,一直以来民风纯朴,英才辈出,信奉佛教的人数在历朝历代有增无减。在天长地久的一脉相承中,佛教文化不知不觉已成了泰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枝。稍微细心的人,即使而今漫步在泰宁的大街小巷,在有些地方,也还是不难窥见佛教文化所留下的鲜明烙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泰宁的佛教与中国其它地方的佛教一样,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显见的断层。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除了阅读相关的佛教书籍和资料,也查阅了泰宁现有佛教徒的所有档案,发现泰宁城乡的比丘、比丘尼、居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为文盲或高小、初小文化程度。杉城辖区寺庙常驻的一些比丘和比丘尼,尽管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但总体文化水平也还是多半属于偏低。

而佛教的教义传承,主要是以文字为载体,浩如烟海的佛经、佛论等等,又以文言文居多,即使是像我这种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在参阅、研究相关的文字资料时,有时也难免会感到仿若面对的是云里雾里。难于想象,一个对文字没有相当解读能力的比丘、比丘尼或是居士,在佛教文化的传承中,可以真正从天书一样的佛学文字中,尽得戒定慧三学的真髓,并在其引领下,毫不走样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鉴于此,泰宁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层次有待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若再世的佛陀一般,若杜鹃啼血一般,在曾有的报国热忱和向社会管理体系长期的劝善中,先是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人生大痛,后又历经了荆棘满途,仍以过去不曾变、将来也不会变的善心、善意和慈悲之心,在逾越了个人的苦痛中温婉地面向了世界和苍生。我谏言一方佛门的文化素养需要提升,绝无丝毫低看、歧视文盲和半文盲的意思,诚乃旁观者清,洞察到此为光大一方佛门所必须。

台湾的星云大师说:“树木高壮,众鸟就会云集;海洋宽阔,鱼虾才会聚集。所以,自己要先健全,才能产生能源和力量,才能作他人的依靠。”同理,泰宁包括全国各地的佛教团体,在佛教文化的传承已存在显见的断层后,多一分必要的危机意识,在设法海纳精英、提升僧团整体文化素养等等方面,这都是大有必要和大有裨益的。

在我看来,不光是泰宁,就是在整个中国,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层次,都有待提高。佛门的法师不能只是一种空洞的名号,佛门的法师都该是一所学校,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世道里,都应当给人心以积极的指引和正能量。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在有些层面,于俗世中人固然也可以算是一所学校,但这所学校较之有些高僧构成的学校,所传递的正觉和正能量,不可能是在同一个重量级。

以有效措施致力于泰宁佛教团体整体文化层次的提高,这在新时期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经说过:“中国要成为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佛教可谓天降大任,任重道远。”

从大处着眼,泰宁的相关党政机构和民间社团,致力于促进泰宁佛教事业的更上一层楼,是在响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号召,是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尽了自己的一份义务和担当,是在为文化的复兴和佛门的光大而添砖加瓦。

从小处着眼,提升泰宁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素养,这可以让泰宁的佛教多一些文化底蕴,多一批高素质的佛门专业人才,是在持之以恒地为泰宁民风的进一步得到净化出力,是在促使泰宁的佛教文化与泰宁的旅游文化比肩辉映、相得益彰。

泰宁的不少寺庙本就置身于风光旖旎的景区,像甘露寺、醴泉岩等等,本就是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若能让这类寺庙常驻的比丘和比丘尼在文化程度上再作提升,这对于泰宁的笑迎八方来客,进一步夯实“灵秀泰宁”的形象,促进泰宁的旅游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具有不言而喻和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

佛教尽管也有其糟粕所在,但就总体而言,是促人向善,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完善……提高泰宁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层次,这有益于泰宁城乡的更贴近祥和,有益于“平安泰宁”的进一步建设,有益于佛法更贴近其本意的忠实弘扬。

首都北京的龙泉寺,因吸引了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处的一众高级知识分子皈依,近年更是名闻天下。泰宁尽管位处南国一隅,但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佛教地利。

泰宁是个山水秀美、名闻遐迩的景区,绝大多数的佛教寺庙本就像是山水画中的一部分,这对有志于投身佛门的人士而言,能有这般修身之所可谓再好不过,梦寐以求。人间仙境般的泰宁,在好山好水中默默耸立着古已存在的各种菩提树,早已静候了佛教界的金凤凰们来低吟浅唱和筑巢栖息。

即使泰宁佛门在短期内不能吸引高级知识分子的加盟,要有效提高泰宁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层次,相关机构和社团也还是有些工作可做:

譬若在泰宁的社会管理层而言,为让这方灵秀的山水能更多地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重心,不论风云怎么变幻,都宜以相关的宗教政策和法规为指南,充分尊重信仰自由,要让高素质的男女也能感觉到佛教的磁性和可取,日久不再视信仰佛教为“封建迷信”、“愚昧”或畏途。

譬若可先选定一些寺庙进行试点,让这些寺庙向佛教徒进行教义传播的同时,也因人施教,化高深为简单,变教育于无形,定期为其开设文化课,在帮助其脱盲和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其对佛学的自学能力。

譬若可以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在有的寺庙选拔出一些比丘和比丘尼,选派其到佛学院深造,也可分期、分批组织一些人到各大名寺去游学。

譬若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印制一批图文并茂介绍泰宁佛教的宣传折页或宣传单张,分发到一些佛学院,以泰宁的佛教地利吸引部分高素质的佛教专业人才,来泰宁的各大寺庙常驻……

正因为泰宁是一个景区,所以对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而言,更要时刻注重精细化管理。既然许多寺庙已是景区的一部分,那么寺庙中的僧尼也该相应的是景区中的某种亮点,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间,所体现出的,都该是一种与泰宁景区相符合的内涵、神采和风骨。

自古人杰地灵的泰宁,不该因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佛教文化的传承中存在无尽的断层,而该在新时期尽量充实高素质的佛教人才。泰宁是个可以出高僧的地方,是个可以让肉体凡胎成佛的地方,泰宁定能因了佛教团体的整体文化层次有所提高,而更吸引于游客,更趋近于唯美。

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相通之处,是好比人生的一种修行和驿站,同样都能给疲累的人生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启迪、恬静和休整。泰宁是古老的佛教圣地,同时也是新兴的旅游圣地,正因为此,在有些细节操作上的略作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就会是:泰宁因佛门的光大而灵动,泰宁因湖山的锦绣而精彩。


写于2017年11月28日深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廖祖笙:泰宁佛教文化层次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