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蒋经国为何开放民主
德国之声https://botanwang.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632_n/public/field/image/zdfgszdfh.jpg?itok=J2Qn6Jby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新近一项民调显示,蒋经国辞世30年后,仍有半数以上台湾民众认为,他在历任领导人当中对台湾社会贡献最大。那蒋经国为什么能有如此民望呢?“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资深媒体人黄清龙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
德国之声:1987年1月13日,时任总统的蒋经国先生逝世。作为台湾的资深媒体人,您觉得三十年后的今天,应当如何评价蒋经国的是非功过呢?
黄清龙:从他一生的经历来讲,蒋经国先生是一个复杂的人。年轻时,他是一个狂热的共青团一份子。虽然是个“官二代”,但也在西伯利亚吃过苦。但现在台湾民众所了解的蒋经国,则主要局限于蒋经国的后半生,特别是他担任领导人以后,尤其是在生命晚期,解除戒严、开放大陆民众探亲。而正是这两件开明之举,使得他在所谓“白色恐怖”时期担任情报部门领导人的行为得到某种程度的宽宥。《中国时报》发布的一个民调显示,卸任的历届台湾领导人当中,蒋经国受欢迎程度最高,受访者普遍认为,蒋经国对台湾社会贡献最大,超过了他的父亲蒋介石和继任李登辉。
德国之声:正如您所说,蒋经国的个人经历很复杂:共产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独裁者。那您觉得,是什么因素让他最后带领台湾和平地走上民主道路呢?
黄清龙:我不太主张,将这一切归功于他个人的英明。当然不能否认,如果最后不是蒋经国拍板,那么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可能会走不同的道路。我们更应当关注当时台湾的内外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国府1949年到台湾之后,美国对台湾的影响非常之大。在所谓党外人士同国民党的抗争中,美国向国民党施加了不容忽视的压力。此外,台湾在日据时代,就有过住民自治运动,应当说,当时台湾就有了比较成熟的民主诉求。1949年之后,虽然台湾实施戒严以及同大陆陷入敌对状态,但民间的民主诉求仍血脉相承香火不断。也就是说,对民主的追求,在台湾社会是有土壤的,是有传统的,是得到民众一定程度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国民党从大陆过来,他们被认为是在台湾实施了少数派统治,统治对象则是占多数的本省人。这样一来,省籍问题在党外力量同国民党的抗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至于蒋经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国民党要在台湾生根立足、长期发展的话,就必须实现本土化。这样蒋经国就开启了十大建设以及用人的在地化等一系列措施,就是让本省人更多的进入政府层面,李登辉就是一个代表性人物。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偶发事件,就是江南事件。江南事件对台湾民主化的影响直到目前还无法进行百分之百的评估,但这一事件使得蒋经国完全失去传位给蒋孝勇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蒋经国开放台湾民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的、内部的、结构性的以及偶发性的。
德国之声:您刚才一一列举了当年蒋经国先生开启台湾民主的种种因素。在您看来,台湾的民主化转型对中国大陆有值得借鉴之处吗?
黄清龙:确实有很多人问我,蒋经国和习近平有没有可比性?两个人年轻时都是狂热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官二代,都吃过苦。习近平2012年上台讲了“八项规定”,而蒋经国1972年当行政院长时,颁布了“十大革新”,两者在内容上高度重叠。如果继续推演下去,我们就会问,台湾在1987年发生的变化,会不会在20XX年的中国大陆也发生。当然至少在中共十九大后,还看不出有这方面的迹象。
除了大陆大台湾小之外,台海两岸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台湾即便在1949年之后的戒严状态下,在教育和宣传体系中,对西方民主也是持积极态度的,把它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我在大学受到的教育,也是培养这样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带着这样的价值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那中国大陆则很不同,他们对西方价值观是持保留、否定、检讨,甚至是排斥的态度,这些年甚至推出“四个自信”的概念。台湾民主化的例子放在“第三次民主浪潮”的大背景下看,并无特殊之处。当时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以及后来的一些亚洲国家,都在七八十年代走上了民主化道路。但是中国大陆的情况显然更复杂,需要更多的观察。
德国之声:“旺旺中时”的民调显示,即便是在蒋经国逝世三十周年后的今天,台湾社会不分政党与地区,都高度肯定蒋经国为台湾的付出,即使在自认泛绿的民众中,蒋经国也以44%遥遥领先其他卸任领导人。
黄清龙:我讲过,蒋经国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是,他在台湾经济发展以及解除戒严方面贡献很多,而这也正是所谓台湾经验的核心。蒋经国在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这一点功不可没。
此外,人们更倾向于借古比今,他们喜欢以现在的领导人同蒋经国相比较,而忘记了环境已经大不相同。蒋经国是位开明理性的强权人物,他那时候的环境要单纯得多,那时候没有专门和他作对的媒体,国会里也不存在有组织的反对党。台湾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政党轮换,的确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民主化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内耗,他们会怀念蒋经国那个所谓高效率的社会。他们认为,那时候没有省籍问题,没有统独之争。这其实是他们不了解情况,那个时候不是这些问题不存在,而是不允许把这些问题拿到台面上来。相反,民主化一定导致本土化,引发政党争论。因此,蒋经国现在受到广泛的肯定,在很多程度上,是感知层面,而不是理性的考量。
无论如何,蒋经国在他总统任上,经历了包括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和美国断交,内部的民主化以及美丽岛事件等一系列难以应付的事件,因此,我必须给予蒋经国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