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会妒忌吗?动物界的“妒忌心”或许更普遍
來源: 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动物会妒忌吗?养过宠物的人可能都会很快回答:是的,动物会表现出嫉妒。比如,当家里有了新生儿后,小猫会变得更加渴望人的注意;小狗在你的新朋友面前,也可能表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行为。 尽管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趣闻作为证据,但长期以来,科学家还是很难对动物情绪进行研究和鉴别,特别是考虑到分离偏见和拟人观的难度。不过,有研究显示,至少妒忌(jealousy)作为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和一些动物(特别是狗和灵长类动物)所共有的。 在英语中,“jealousy”和“envy”两个词往往可以替换使用,但在心理学家看来,二者指的是两种非常不一样的情感。 “envy”指羡慕、嫉妒,通常是涉及两个人的情感,发生在我们缺少某种东西——可能是某种性格特质,也可能是某样物品——而另一个人拥有这种东西的时候。“jealousy”则多指妒忌、猜忌,通常涉及三个人,发生在某个人或某件事情威胁到两个人之间特殊关系的时候。这里我们所说的“妒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 对于能产生妒忌感的人或动物,首先需要有在某种程度上感知关系重要性,并评估潜在威胁的能力。毫无疑问,这对某些动物来说是相当高的要求。 大多数对妒忌心理的研究都萦绕在性或浪漫关系周围,但这种情感其实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情境中,比如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工作伙伴之间。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只有6个月大的婴儿在他们的母亲与其他“婴儿”(实际是一个外形逼真的洋娃娃)互动时,就会表现出妒忌情绪。这表明妒忌是一种天生(而非习得)的情感,在演化中的作用是保护社会关系免受外来者的威胁,而这种情感在其他社会性动物中也可能存在。忌是一种天生(而非习得)的情感,在演化中的作用是保护社会关系免受外来者的威胁,而这种情感在其他社会性动物中也可能存在。 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者改进了婴儿实验,把婴儿换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他们发现,相比看到主人在玩弄南瓜灯或看书的情况,当狗发现主人与一只假狗互动(当成真狗一样抚摸、对待)时,它们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妒忌情绪。三分之一的狗会试图把主人和假狗隔开,有四分之一的狗甚至还会扑咬假狗。 对于那些没有表现出妒忌的狗,研究人员推测,它们可能明白那只是填充的动物玩具,而不是真正的狗;或者也可能是它们与主人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 科学家还在红伶猴(学名:Callicebus cupreus,一种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了妒忌情感。他们尝试利用这种动物来了解妒忌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在面对情敌时,雄性红伶猴会变得富有侵略性,并把自己挡在配偶和潜在对手之间,偶尔还会在身体上限制配偶,使它们无法靠近入侵的雄性。在研究中,科学家让雄性红伶猴观看配偶与陌生雄猴互动30分钟,再观看陌生雌猴与陌生雄猴互动同样事件。研究的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的《生态学和演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上。 研究者发现,在观察配偶与陌生雄猴互动时,雄性红伶猴会表现出睾酮激素(与竞争交配权时的侵略性有关)和皮质醇激素(社交压力的指示物)的上升。此外,大脑扫描结果显示,这些灵长类动物有两个区域显得非常活跃,一个对应于人类扣带皮层中与社会排斥有关的区域,另一个则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更重要的是,除了狗和灵长类动物之外,研究还指出有相当高比例的宠物主报告称,包括马、鸟和猫等在内的家养动物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妒忌情感。或许动物界中的“妒忌心”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普遍。(任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