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站在“新时代”,将如何纪念改革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据悉中国政府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的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去年岁暮,有人重提“消灭私有制”引发热议,新年过后,又有人疾呼“保卫改革开放”,中国舆论场,呈现尖锐对立。其实,两者都以自己的视角,倾诉对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忧虑。最近40年来,这种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担忧从未间断。如何理解这种忧虑?40年来的中国改革,理论往往走在实践之前,但任何理论,是否正确,能否持续,都要接受民心检验。1984年,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看到北京学子自发展示“小平你好”标语,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在没有普选制度的国家,这是民众对执政党合法性的一种承认。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40年前的那个伟大转变及其历程?总结这个经验,对今天及未来中国发展,十分重要。1976,此前宏大理念已经支离破碎,民众贫困如洗,经济面临崩溃。不论执政党还是中国民间,都在苦苦思考中国未来方向。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两年中,中国亿万民众十分耐心,为执政党提供了宝贵的反思时间。尽管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彼时的执政党,准确把握,正确理解了历史给予自己的这个机会。1978年,执政党领导了一场伟大变革。粉碎“四人帮”,是1978年伟大变革的第一步。1978底的11届3中全会,则将1976年革命序曲释放的巨大能量,引入一条非常宽阔的理性河道。
改革开放,是中共凝聚共识的一次决绝的行动。40年来的中国发展历程证明,改革最强大动力来自亿万获得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来自百万身怀报国情怀的技术专家,来自千万历经悲情的返城知青,来自那些曾是世界最勤奋的大学生,也来自曾饱经冤屈重被“解放”的中共干部。他们的悲愿,凝聚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这是中国人民坚强走过40年的强大力量。
中国改革,没有采取苏东休克疗法,而是采取渐进主义方针,小心翼翼尝试,注重信息反馈,试点成功后再做普及。渐进主义并非不问“顶层设计”,而是政策制定实质依人心所向。改革之后,中共提出种种目标,皆避虚就实,坚信“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治下的中国,放弃对外发力支援“世界革命”的方针,目光内敛,埋头苦干。“小康目标”彰显质朴政治,赢得民众理解与支持。政府沿海发展战略的成功,让中国收获了信心。在制度上,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倾力改革诸多法律法规,为入世奠定基础。今天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化主要旗手。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
改革开放40年,其政策最大特点之一是实践主义路线。改革,是对以往虚幻目标的告别,同时又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启航。这个航行不依教条指导,也不预设宏大目标,其方向,路线均经受实践成败检验。这种渐进主义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在实践中,中共对其实践层面信息不断反馈、不断调整,通过“调适”政策,维持政策的平稳,并寻找下一方向。
在中国社会中,众多价值殊难调和。那么今天中国应如何超越,克服价值对立,凝聚共识?改革40年间,执政党不鼓励意识形态争论,更不赞同其对立斗争。但另一方面,不论观点左右东西,今天中国官场或民间,并无人公然反对改革开放。执政党以发展回避、超越各种意识形态论争,在这种开放性实践中,构筑新合法性。
中国40年的改革成功,源自中央不断简政放权,让广大地方政府,普通民众获得发展经济自主权。在发展生产力的旗帜下,移居自由,创业自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亿万职工、农民摆脱“单位”、土地束缚,各类学校毕业生实现自由择业。
今天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发展正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社会充满技术革命激情。伟大的新技术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自信与自豪。中国正以技术创新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社会。这是“新时代”的一个特点。
当今多数现代国家,均遭遇共识缺失甚至崩溃危机。一个没有共识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究竟应如何重新凝聚共识?中国应如何通过自由活泼的讨论凝聚共识,以激发亿万民众参与更大改革?应如何在法治下推进地方分权,经济自由,发展人民自治?这些对于释放中国发展潜力,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在“新时代”,中国人应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很久以来,中国舆论场不乏“超越美国”的焦虑。但是对中国来说,最可怕的危机是危机感的丧失。“超越美国论”之提出,其意图无疑在于鼓舞人心,但如轻信,则会麻痹中国亿万人民艰苦奋斗的进取意志。所幸中国不乏清醒舆论,“超越美国论”的信者寥寥。
“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无疑令人瞩目,但仅这些,尚不足以获得世人持久尊敬。中国要有自己的文化目标,只有恢复文化大国,才能无愧列祖列宗,才能重放固有辉煌。
改革开放40年的政治,其特点是“质朴政治”。这种政治摈弃宏大虚幻理念,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故赢得民众信赖,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中国是经济大国,政治大国,但今天尚未成为人民均富的国家。今后如何继续坚持政治的质朴性,至关重要。
中国最伟大最持久的力量仍在民间,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中国改革的强大持久的动力。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国的发展,乃在于政治如何真诚面对民众,认真回应最广大民众的深切呼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