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STON 发表于 2018-7-16 08:54:13

"我有一个梦想" 杭州一小学生演讲传疯了…(图/视)

杭州一名小学生的演讲在朋友圈里传疯了。专栏作者张丹红认为,他讲的大白话中暗含着也值得德国政府学习的智慧。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有一个梦想"- 这是演讲的主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写过类似的作文。当时梦想比较空洞和抽象,比如为祖国增光,或者为人民服务。不过时代变化了。资本主义早已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根发芽。这影响到了人们的观念,小学生的演讲就是一个例证。

我的梦想是发财

"人各有志,人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发财",小学生开门见山地说。他想发财不是为了捐款和帮助别人,"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发了笔财,为别人发的,这不太实际吧。"孩子也强调,要真有了钱,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能袖手旁观,但助人为乐并非他想发财的动机。于是他开始讲产生发财念头的原因:"从不久前开始,我总感觉压力特别大。越来越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做什么事情感觉都和昨天、前天、大前天没什么两样。"他担心上班之后生活更单调,每天早出晚归,回报有限,就像被关在囚笼里。男孩子接着展望更为遥远的未来:"退休了就更恐怖了。上学和工作还只是无聊。退休在家无事可做,什么都干不了。回顾一下:这就是我的一生?活着有什么意思?"


在笑声和掌声中,男孩子继续说:"这么机械般生活中的死循环必须要摆脱掉。"有了钱就大不一样。据他观察,人有钱就有了空余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着才有意义。小学生感叹人生短暂,只有那么几十年,接着提出哈姆雷特式问题:是"循环度过"还是"自由度过"。显然,他下决心实现第二种生活方式。

这不是一个精彩异常的演讲吗? 男孩子有勇气探讨人类最重要的问题:生命的意义何在?尽管他的人生经验有限,但他很敏锐地发现了生活的荒诞:人有时像被困在仓鼠轮里,不管你怎么卖力,怎么冲刺,轮子怎么让你晕眩,实际上你却原地不动。男孩子的身上分明已经有了卡夫卡的影子。

思考的周期是几十年,而不是四年

他想得很远,已经预见到如果不摆脱仓鼠轮的话,他五十、六十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这种放眼未来的能力是德国政治家所欠缺的。以本届政府为例,它现在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不在立法期之内解体。

正视残酷的现实并没有使我们的中国少年陷入沉闷和抑郁。相反,他下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冲破机械性循环。

演讲到这里嘎然而止,孩子没有透露如何发财的计划。不过,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把未来生活蓝图勾画出来未免苛求。不过他已经找到了榜样:他了解到的有钱人。可能是从媒体上,也可能就在他身边。我在北京认识这么一位女士:她发现了社会对婴儿保姆的极大需求,于是靠给小皇帝们介绍值得信赖的监护人而获得丰厚的回报。周日我在柏林北大校友会的年会上结识了中国企业家、北大校友李斌。他刚刚当着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与汽车配件公司博世签约。四年前,李斌认定互联网和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于是说干就干,成立了蔚来电动汽车公司。

http://www.oneplusnews.com/static/pics/20180715/efd3ef8c-4c75-4b0e-a71a-de81e01c9cbc.jpg

中国企业家李斌

老天下雨不下钱

今天的中国依旧是企业家的乐园,而德国独立创业的人数却逐年下降。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个是:很多德国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考虑如何把国家的巨额税收进行再分配。似乎只有很少的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使在德国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钱也不是从水龙头和电插座里冒出来,而是各类企业员工辛苦劳动换来的。

我们的中国少年没有这样远离现实。他知道必须为实现梦想而付出努力。他的动力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全人类。"好不容易发财,(结果)为别人发的,这不太实际吧。"他这一句质朴的话实际道出了资本主义的真谛: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是对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渴求,而非博爱。

我感觉今天的德国年轻人即使不想拯救全人类,也会因自己生活过于优越而感到惭愧。所以他们把人道主义挂在嘴边,对所有人讲人道,不惜任何代价。女儿前不久回家问我:"法律和人道是一对矛盾吗?"原来老师让大家讨论:我们是按法律办事还是按照人道的精神?我当时想,也许应当让中国和德国的年轻人共同辩论,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个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健康混合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有一个梦想" 杭州一小学生演讲传疯了…(图/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