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edon 发表于 2018-8-21 16:30:55

财上海:今天听了一个朋友的家庭问题,感觉是普遍情况

今天听了一个朋友的家庭问题,感觉是普遍情况。

中年夫妻,在沪二居室,45岁左右,孩子读高一,和和美美。男方月入两万,女方八千,每月去掉房贷,一家三口刚刚凑合。

男方父母在农村,71岁了,男方姐姐出嫁后离婚,她自己也过得一塌糊涂,管不了父母。女方是独生子女,父亲没了,母亲一直在小县城独居,也70岁。三个老人现在身体较差,都不能自己洗衣做饭了,原来每月1500元,委托老家亲戚帮忙管一下,现在亲戚们担心老了出事,全部不管了。

最近,三个老人都先后打电话来,要求到上海投奔子女。夫妻两个,面对三个无法自理的老人,精神崩溃,吓得傻眼了。

1,没多余的房子。租房就是租两套。租了房子,吃饭,日常家务,都是问题。如果都请保姆,这就要每月近1.5万。小夫妻根本不可能承担。

2,今后大病医疗,三个老人,天文数字。

现在,小夫妻已经精神恍惚了。问我怎么办?

这事情即将大面积发生了。京沪大概是2003年后,大批外地大学生陆续从各地来了。现在第一批人都是四十岁了,以后每年递增一大批人。他们的父母都是65岁以上了。



非上市公司发股权,还不如多发钱

非上市公司给核心员工股权,徒增内耗而已,多发点钱就好了。

1,查账增加内耗。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主要作用是分红。分红就涉及到查账,查账必然引发各种矛盾。企业很多开支没法报销,例如找个泥瓦匠维修厕所两万元,没有发票,有时候只能做点变通处理。但这事情要是闹矛盾了,那就上纲上线了。

2,员工也不看重股权。大部分员工大概也就是1-2%的股权,特大公司也就千分之一的股权,这算个毛啊!员工实际上把股权分红看成奖金,如果今年分红一万元,其他公司年终奖两万,他立马就辞职了。

3,股权激励导致法律成本高昂。设计股权激励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搞不好丢失企业控制权,或者违反公司法了,一般要请有经验的律师,搞很多合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还要各种变通,防不胜防,烦不胜烦。

4,屌丝说什么股权激励,纯粹是嫌弃工资低了,故意找话讲。反正是老板出钱,员工只要嘟嘟嘴就行了。

5,不要相信什么“员工和企业共成长“这类吹牛话,员工和老板关系一般很难搞的。员工拿再多也觉得老板亏待自己了。别的公司多出五万块奖金,员工就立马辞职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应该是平等交换,对价支付。你卖力,我付款,两不相欠。员工不高兴了,要走就走吧,劳动法欢迎你。

6,一个企业如果走下坡路了,很快会内部崩溃。因为员工的欲望是无底洞。

如果企业在上升期,可以超额发奖金。员工天天背诵你的金句名言,拍你马屁。

如果企业走下坡路,收入达不到员工的期望值,各种偷懒磨洋工就出来了。

如果企业裁员减薪了,员工直接就骂你八辈祖宗了。

所以,现在看起来非常牛的好几个互联网爸爸,必须不断的高速增长,发钱多多的,员工才会歌唱你。一旦企业收入平庸了,立马死气腾腾。

我记得十几年前,最火的一个科技公司好像是爱国者mp3,最火的手机是天语金立之类的。现在好久没声音了。

天底下没有永远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二十年已经是奇迹了。大家的结局都差不多,只不过你精彩一点而已。



燕郊暴跌的情况

会在其他大城市重演吗?

燕郊暴跌的原因很简单:限购了,要买房,去燕郊交社保三年。这个确实击中燕郊购房者痛点了。燕郊本来就是乡镇档次,要啥没啥,房价这么贵的原因是,靠近北京。京漂白领被五年社保限购了,迫于无奈,在燕郊给老人孩子买个房子,周末可以去看看娃。

那我能不能去燕郊交社保呢?不可能。

1,正常人不会去的。燕郊社保三年,北京五年。真正买燕郊的京漂,大部分已经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了,燕郊熬满三年,北京也差不多熬满五年够资格了。正常人不可能去燕郊交社保。

2,不正常的人会去吗?去不成。燕郊本来就没有多少企业。燕郊楼市的体量是几万套规模,要是有几万人为了购房去燕郊交社保,正常企业是不敢要他们的,这就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背户头的企业”。有关部门一查就知道了。”王总,你公司有七百个人交社保,你营业额多少?办公场地多少?人都在哪呢?”



3,退休老人和孩子,不能在燕郊交社保。在北京能够买得起燕郊房子的外地人,也是中等白领,本人也不会放弃北京社保,就算他愿意放弃,北京企业也不敢不交啊。万一员工反咬一口怎么办?

但是,燕郊这个经验无法复制到京沪。因为很多人非常愿意去京沪工作交社保,是实打实的。五年社保就五年。反正老家工资低,我就在京沪熬了。省会类似。京沪要想降低住房需求,靠社保换房票,效果可能不大,人没减少啊,那总要住房的。建议:

1,大规模提供低价房源,每年十万套起步,控制在每平米两万元较为符合外地群众的收入实际,满足外地群众的合理住房需求。

2,大规模提供中小学,满足外地群众合理的教育需求。

3,或者赶人。

大家觉得怎么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上海:今天听了一个朋友的家庭问题,感觉是普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