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愿你把武侠小说也一同带进天堂
金庸,愿你把武侠小说也一同带进天堂理钊/文2018/10/31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8/10/31/5bd9c3f3d3985.jpg
金庸先生走了,身后留下一地的啘叹。但人,终归是肉身凡胎,难有不死之躯,即便是在他创作的武侠世界里,那些身怀绝世武功,有着举世无双大能的侠者,终归也有一死。死亡,对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可话又说回来,用机器和药物,甚至换上年轻者的器官,来使一位垂死之人的依旧活着,那成本,也只有“大家主”才付得出、付得起。
坦白地说,我不是武侠迷。未能迷上武侠小说,现在想来,算得上是“生不逢时”,在最想读书的少年时代,金先生的书还没有到内地来。读金庸,还是一种小小的特权。我那时能搜罗到的书,只有《打不死的王效和》及一些“民兵故事”之类,且还多是少皮无毛的破旧了的书。生长于农村田野的孩子,那时的无书可读,是今天的少年所无法理解的。待各样的武侠书可以摆上书摊,我已经有了一份职业。供职的地方,对过是乡里的图书室。曾在那里借过一部武侠,但不是金庸的作品,而是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为何没有借到金先生的书,是因为他的书全都被借出,还是图书管理员正好是一位温瑞安迷,推荐了过来,现在已忘记了。
我得承认,武侠小说,确是十分诱人的。那几个“名捕”的事迹,便使我一天一夜未能放手。但读过之后便想,这样的书,太耗人了,万不可陷了进去。从那,竟然再也未读过武侠,自然也就与金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后来,待大陆版的电视剧《笑傲法湖》被炒得火热,便跟着看了一遍,就此算是与金先生的创作结了一点缘分,但也就此发现,金、温二人的武侠,则有所不同。温瑞安是让武林高人去做捕手,替官府去追杀或夺利或争官而做了大案的另一伙武林高人;而金先生的武林高手,大多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夺秘籍争盟主,为的是一统江湖、独霸武林。里面的武侠,与外面的世界,联系并不那么地紧密。也就是说,金庸先生自拟了一个武侠社会,把中国的以皇帝为首的官场搬了进去罢了。
中国的侠义小说,“出道”是很早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及的《儿女英雄传》,便出自道光年间,光绪初又有《三侠五义》等。这一类书,多以“善恶有报”,且“报应分明,昭彰不爽,使读者有拍案称快之乐……”。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因为现实中积压了太多恶气而又无处申告的缘故。比如自以为蒙冤或受辱,便想一位大侠凌空而至,把个对手打翻在地,为自己报了一腔的冤仇,这是何等地痛快呢?当然,有时也幻想自己去做侠客,身怀绝技,可以飞檐走壁,可以缩形变体,以至自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武侠虽然时常要吃一点苦头,但来去自由的乐趣,却又是足可补偿的。而到金庸的武侠世界出来,则又多了另外的一种乐趣,那就是可以去争一个江湖的头头,过一把称王称霸的瘾。
现在,一说到金庸先生的“文学成就”,常引以为傲的是“凡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的小说。”这表明,华人是极爱读金庸的武侠的。但随之又想,在文化交流已不甚困难的时代,为何不把金庸译成英、德、法、意等“十几种语言”广被世界呢?是华人过于宝爱而不愿意让异族人去读,或者是只有华人才能看得懂,而他族则读了也不知所以然?我想,华人不但没有这样小气,而且是做梦都想让中国文化光耀世界的,所以,武侠未能走出去的原因,多半还是后者。有人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但这“成人”,也只是汉文化中的成人。在其他文化中,如基督文化,甚至是印度文化中,也很少如此热衷于创作与阅读这种“成人的童话”的。是故,武侠,则又近于被称之为国粹的麻将,也是凡有华人的地方则必有麻将桌或麻将馆,但也只在华人圈子里玩玩而已。
从文艺的一面说,到金庸先生的作品出来,新老的侠义小说家,为华人创造的作品已足够完备了,既可从中得到善恶有报的快乐,又可从中满足练得绝技,一统江湖的幻想。因此,我就在想,现在金庸先生逝去了,华人的武侠小说也就到此为止,最为恰当。因为,如果说侠义小说里还有一点精神力量,也不过是草原时代和农耕时代里的牧奴和农奴,在强权的笼罩之下,仅有的一点反抗意识与幻想的寄托而已。而在汉文化中,中国的武侠小说家之所以要创作这样的小说,是因为要以此来“发不平”,华人热爱它,则是因为可从阅读中寻一点生活中不得舒畅与安全的快意,即心理学所称的情绪转移。试想一下,在健康快乐、阳光灿烂、公平正义的文化中,人哪里会有受着压抑的精神需要转移呢?
金庸先生曾说:“我希望我死去之后一百年、二百年后,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说,我就很满意。”(《齐鲁晚报》2018年10月31日)从爱自己的作品角度而言,此话是可以理解的,若是以小说与读者的呼应上来看,如果一二百年之后的华人,仍然是武侠小说的热爱者,那就真的要为华人感到悲哀了。——我的可怜的族人,百年之后,你竟仍然只能在侠义小说中得一点快意、得一点精神的慰藉,是谁给你这族下了如此难以除净的慢毒呢?
2018年10月31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