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陷落
本帖最后由 博讯螺杆 于 2018-11-15 15:01 编辑原标题:伦敦宗教结构嬗变 500个教堂关张 423个清真寺开张
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1MTAxMg==&mid=2650773046&idx=1&sn=4f1221a1c94cde0f8e15dfbc8ae43d86&chksm=bee69dbd899114abbca01c1bb9c731cabdad1e8af5eec2c08377e301b193a9c6dd47860bb8ba&scene=27#wechat_redirect
2016年上映了一部电影《伦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讲述了一个美国特工护送总统到伦敦圣保罗教堂,参加英国首相葬礼的故事。恐怖分子袭击了多国领导人,整座城市陷入了混乱和瘫痪之中。
电影情节紧张,但毕竟是电影。对于基督教世界来说,现实情况是:伦敦真的陷落了!
最近,在社交网络,伦敦又成为弟兄姐妹谈论的热门话题:500个教堂关闭,423个清真寺开张,伦敦成了“伦敦斯坦”,穆斯林做礼拜的声音盖过了大本钟的声音!
一,在伦敦,一个个教堂倒下去,一个个清真寺建起来!
自2001年以来,伦敦各宗派的500间教堂已经变成了私人房屋、餐馆或酒吧。
此消彼长,清真寺则在迅速扩张。海厄特联合教会被埃及群体买了下来,改建成了清真寺;圣彼得教堂已经被改建成了麦地那清真寺;砖块街清真寺是在前卫理公会的教堂旧址上建立起来的。
伊斯兰团体买下教堂,将其改建成清真寺或伊斯兰文化中心。从远处看,这些建筑外型与教堂没有多大分别。但仔细看,你会发现:十字架被拆除了,基督教装饰被拆除了,清真寺独有的装饰加上去了。
在英国基督教衰败的废墟之上,拥有423所新建清真寺的“伦敦斯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二, 一个走向兴旺,一个走向衰微。除了教堂数量变化,人数上的对比更加明显。
上图的教堂和下图的清真寺相隔不远。
能容纳1000多人的大教堂,只有20个人参加礼拜。只能容纳100人的清真寺却人满为患,祈祷的穆斯林不得不占满了整个街道!
一个18世纪的教堂,只有12个人来礼拜,而且还都是老年人!
四分之一的英国基督徒年龄超过65岁,而将近一半的英国穆斯林都在25岁以下!
如此下去,预计到2020年,参加祷告的穆斯林人数将至少达到68万3千人,而每周参加聚会的基督徒则会降至67万9千人。
不只伦敦如此,英国大多数重要城市都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曼彻斯特(15.8%)、伯明翰(21.8%)和布拉德福(24.7%)。2015年,穆罕默德(包括Muhammad、Mohammad等)已成为英国最常用的人名。
基督教在下降,伊斯兰教在增长。当活跃的穆斯林人数超过去教会的人数,基督教还能说是英国国教吗?
三,伊斯兰教何时传入英国?
诸多证据表明,早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就有一些勇于冒险的穆斯林商人带来了伊斯兰教信仰。16世纪以后,海外贸易兴起,英国与穆斯林的交往也频繁起来。但总体上,在19世纪以前,穆斯林居留英国还只是一种个体的、零散的现象。
19世纪,大英帝国进入辉煌时代,北非、中东、南亚甚至东南亚的许多穆斯林地区成为帝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英国一些港口出现了大批穆斯林水手和工人。在伦敦和英国沿海的港口城市如利物浦等地也出现了小型的穆斯林定居区,英国本土白人皈依伊斯兰教的现象开始出现,他们与穆斯林移民一起坚守信仰、兴建清真寺,并翻译出英文版的《古兰经》。全英第一间清真寺于1860年在卡迪夫(Cardiff)建成。
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版图空前广袤,除了商人和水手,穆斯林留学生和穆斯林士兵也成为穆斯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帝国治下的一些穆斯林上流社会的子弟也选择前往英国接受教育。
20世纪50至60年代初,英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穆斯林移民潮。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战后重建,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严重不足,英国在穆斯林国家大量招募劳工;另一方面,二战后一些英帝国殖民地独立或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社会动荡不安,大量南亚穆斯林前往海外投靠曾在英帝国军队服役或已定居英国的穆斯林亲属。
60年代,英国虽然开始限制移民,但移民数量却有增无减。此外,因国内战争和冲突造成的难民和政治避难者也成为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穆斯林移民增多,成为英国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宗教和文化力量,他们建立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成立社会和政治组织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还只有十几座清真寺,但到90年代中期,清真寺已达800多座。2016年,英国的清真寺已经达到1600座。
四,穆斯林的增长主要透过移民和生育,亦有白人女子通婚成为穆斯林。
一方面,穆斯林生养众多,另一方面,基督徒生育水平偏低,而且基督徒的孩子不一定是基督徒!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估计,英国穆斯林人口比其它人口增长率快10倍!
居民信仰成分的改变,必然带来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
伦敦已经遍布伊斯兰教法法庭。官方的伊斯兰教法法庭有100个。这些新法庭拒绝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则是《英国普通法》的基础。
英国大学也在推动伊斯兰教法。大学的官方指导原则称“正统宗教组织”可以在举行活动时让男女分开。在伦敦的玛丽女王大学,女性必须使用单独的入口,并被迫坐在教室中,不得提问、不得举手,就跟利雅得或德黑兰的情况一样。
英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西门·克里斯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完成了麦加朝圣,他现在自称哈吉·克里斯。
在2016年5月的伦敦市长选举中,45岁的巴基斯坦裔穆斯林、工党候选人萨迪克·汗(Sadiq Khan)当选,成为伦敦历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五,让我们再来看看基督教。
在第1世纪末,福音就已经传至英国,在主后950年成为国教。
后来英国教会一度暮气沉沉,直至18世纪卫斯理兄弟带动大复兴运动,唤醒了英国教会,挑旺了宣教热忱。中国也从中受益,当时有很多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华宣教,比如马礼逊、戴德生等。(分别回复“马礼逊”、“戴德生”,可查看其事迹。)
可惜到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令许多英国人摒弃基督教。科学实证和进化论思想逐渐取代传统信仰的地位,促成人文主义和世俗化社会。英国教会不再注重宣讲耶稣的救恩和研究《圣经》,参加主日礼拜的人寥寥可数,进教堂参加崇拜的信徒不到2%,且信徒日趋高龄化。
于是,很多教堂因缺乏信徒而被迫出售成为博物馆、宾馆、超级市场,甚至清真寺。按照目前趋势,今后英国将有更多的教堂关闭。
六,但英国的清真寺,每逢周五,礼拜人数爆满,两大宗教的兴衰形成鲜明对照。
现在,很多宣教士立志去中东等危险之地传福音,道路艰难而且难见效果。如今就有大量的穆斯林聚居在伦敦、伯明翰等大城市,他们难道不是宣教的对象吗?
欧洲本地的基督徒,以及去欧洲旅游的基督徒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些送上门来的福音对象。
大批穆斯林以难民身份来到欧洲,难以融入社会,但他们喜爱西方自由的空气,他们能够比较开放地思考和讨论宗教信仰问题,这是传福音的契机。
这是基督教的危机,但,这也是基督徒的机会。
当年英国大举差派宣教士去世界各国,现在正是各国基督徒回报英国的时候了!
文中建议基督徒向穆斯林传福音?开什么玩笑?没见伦敦市长都是穆斯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