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19-3-26 14:28:17

中国输出“传媒新秩序”威胁全球新闻自由

德国之声



中国所有媒体的报导方向都受到共产党的监视,稍有偏离,轻则删文,重则刑拘。而现在,无国界记者最新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正在透过规模庞大但又极其缜密的计划,将“中国式新闻学”输出到国外,意图建立“传媒新秩序”。

无国界记者在周一(3月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追求的世界传媒新秩序》当中指出,中国一方面大规模的投注人力与资金扩张国营媒体,对外宣传中国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以签约、持股、并购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将他国媒体的报导转向对中国有利。

报告指出,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之后,中国政府了解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将会是政府建立正面形象的阻碍,于是展开收购媒体的行动,例如泰国最大报《新暹日报》跟中国《南方报业》开启合作、新西兰《先驱报》被中国新中传媒收购、香港《星岛日报》和台湾《中国时报》被亲中商人收购后立场转向。媒体在引进中国资金之后,不只报导内容更多的取材自中国官媒,正面报导篇幅增加,就连取材方向都受到影响。

深谙中国传媒扩张计划、曾在英国卫报发表深度报导的记者林慕莲(Louisa Lim)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我们看到的是非常缜密协调的计划……他们(中国政府)资本雄厚,刚好现在西方媒体都在为资金短缺所苦,所以有中国资金进来,通常都蛮受欢迎。”

她接着说:“人们几乎不会过问是怎么样的一个势力跟它们建立关系。我认为北京非常擅长用这种方式利用自由媒体的弱点。所以媒体才会愿意接受中国资金,派记者去中国,或是接受中国观察(China Watch)在他们的报纸里面放入夹页,而没有去思考这代表什么意义。”

《中国观察》是由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的人员所编辑发行,创办目的旨在影响国际舆论,在全球报纸中以增刊、夹页的方式发行。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法国的《费加洛报》、德国的《商报》、俄国的《俄罗斯报》以及日本的《每日新闻》皆有收录,全球发行量可达五百万份。

官媒的国际化

除了中国观察,中国官方媒体全方位的面向世界各地阅听众制作新闻。环球电视网在多达140个国家播送节目,中国国际电台破纪录的拥有65种语言的节目,中国日报在全球的读者约1.5亿人。北京政府从奥运以来,为了“重建国际形象”所投注的资金不断增加,到达了一百亿人民币(每年约13亿欧元)。

其中,中国在非洲所做的努力是非常经典的案例。中国环球电视网在非洲制作了三个旗舰节目,报导内容结合了国际化的特色与当地文化的趣味性,广受欢迎。平时报导国际新闻时,环球电视网非洲台并没有太多偏颇,也经常引用西方媒体例如法新社或美国之音的报导,不过在遇到与中国有关的话题时,电视台就会十分一致的进行正面报导。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的非洲专家严震生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在非洲本地新闻方面,无论有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中国媒体都比较有优势。他解释:“在威权主义统治的非洲国家,媒体根本是被压倒没有自由的,那做出来的报导跟新华社的报导又有什么差别?如果是有自由的,像南非这些国家,他们自己的媒体跟中国来的媒体相比,中国媒体报导得更详尽、或是关心的国家更多。”他说,如此一来,当地人常常去看中国电视台,渐渐养成习惯,相对其他信息例如与中国有关的消息,更容易一起接受。

严震生认为,将来中国会逐渐掌握非洲地区的话语权:“所以也没什么好抱怨啊,就是你不投入人力嘛。”

外国媒体官媒化

中国大手笔的邀请世界各地记者前往中国学习新闻学,以奖学金的方式附加极其优待的旅游行程,换取他们对中国的美好印象,与随之而来的亲中立场。

习近平曾公开表示,中国记者的使命是“成为党的旗手”,并且“在思想、政治与行动上忠贞追随党的领导”。这项主张也在这种记者交流计划中得到体现,往其他国家的媒体扩散。无国界记者的报告提到,印度、东南亚、加勒比海、非洲等地的记者受邀到中国学习“记者的工作必须‘确保社会安全’,并且要报导国家领导者进行改革的‘正面新闻’。”

记者林慕莲受访时表示,在西方的新闻学当中,新闻记者负有监督政府与问责的使命,因此被称为“第四权”。她说:“过去中国的新闻还有某种程度的空间进行调查报导,但是在习近平的主导下,我们看到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媒体的控制,新闻媒体成为政令倡导与控制舆论的工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输出“传媒新秩序”威胁全球新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