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给中国留学生的建议
来源: FT中文网过去十年中,在海外寻求大学教育的中国公民数量爆炸式增长。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有60.84万中国留学生在世界各地攻读大学学位,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吸引了最多的留学生。
英国《金融时报》的许多中国读者或许知道,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文章在过去十年内频繁地出现在媒体对高等教育的报道上。这些报道的内容包括对他们影响校园环境的忧虑、中国生源的快速增长、以及学术诚信与抄袭的问题。最近,附属于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扮演的角色受到了密切关注,它被控诉代表着对学术自由的一种威胁。
近日,发生在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以及英国利物浦大学(Liverpool University)的事件引起各方关切中国留学生所面对的歧视。近期,一位马里兰大学的教授被投诉指责中国学生作弊,他之后辞去了教职。杜克大学的教员向学校高级管理层投诉学生在校园里说中文,于是生物统计学硕士课程主管群发邮件,要求学生在校园里只使用英文。她在辞去课程主管一职前发表了道歉,而杜克大学的校长文森特·普赖斯(Vincent Price)和全体高层管理团队发表声明,澄清杜克大学致力于达成平等和多样性。
在大学教育者眼中,媒体对中国留学生的报道中提及的问题都十分重要。这些问题对课堂内以及更广义上的校园环境也有极大的潜在影响。有的事件的确说明大学应采取更严格的态度,但这不是因为学生的国籍,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并未维护大学的价值观。而当他们接受大学的录取时,他们也承诺忠于这些价值观。另外,大学一直十分明确,他们重视并欢迎作为大学社区一部分的中国留学生。
然而,对于我们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可以说有一些挑战更难克服。尽管大学正在积极探索、调整,以帮助留学生适应并融入异国的大学生活,但学生自己,以及他们看待大学、教授及自己的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在此提及的许多观点都与不同国籍的所有学生交流过,但在这里,我再次讨论这些观点,以帮助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留学生理解他们该如何自我赋能,并在留学生涯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http://www.coolncute.com/ph8/photo2019-04-0515544404042_1.jpg
在海外攻读大学是留学生和他们身处中国的家人共同作出的重大决定。家长面对着负担孩子学费及生活费的经济压力,而学生肩上的压力也十分沉重。他们非常清楚家长与家庭为了提供这个机会所作出的牺牲。尽管这种压力可以激励学生专心学习,其他一些因素却构成了障碍,妨碍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成就他们的潜力。这些因素包括离开中国冒险异乡的前景、以第二语言接受大学教育、融入东道国更广泛的文化环境,以及适应极为不同的教育体系。
最后一个因素,即适应大学的教育哲学,或许是最难克服的,同时,需要注意到,这也代表从高中升学至大学时所有学生都需要作出的一项调整。全球各地,高中的重点通常都是通过某项考试。成绩是一切。教师和学校专注于让学生通过考试。放眼全球,中国高中残酷的高考制度是最为生动的例子。然而,如果学生将这一对考试的侧重带到大学中,这不仅将限制他们学术上的发展,也将让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大学教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自问一个根本的问题:大学教育旨在达成什么?一项标准答案是大学教育让学生获得学位。在这样的大学中,成绩和表现衡量成功。课程意在往学生的脑子里填充知识。教授教育学生。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将一所大学降格至镀金过程、将知识定义为一成不变、将教育具化为学生被动接受的事物。如果这是大学教育提供的全部,那为什么不省下钱,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攻读线上学位呢?有其他定义大学教育的方式吗?我们能否改变学生看待大学,以及看待自己的方式?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直面另一个问题:当家庭支付大学学费时,他们在为什么付款?学生不是在购买学位。如果他们是在购买学位,那学位本身会变得一文不值,任何有足够资金的人都能获得。那,学费购买的是什么?简单的回答是,当我们为孩子的大学教育付钱时,我们在购买三样东西:自由、机会与时间——让我们的孩子不用挣钱养活自己的自由,在大学充满生机的学术以及课外环境中获得新体验的机会,自我认知、并自我转变成想要变成的人的时间。我们不是在购买大学学位,我们是在投资一项教育,这项教育使得我们的孩子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找到他们想走的道路,并决定他们将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这一观点有说服力,那下一个我们需要自问的问题是“学生们如何从这项投资中获得最多的东西?”觉得大学教育单单是镀金和获得学位的学生不仅会很难表现优异,还很可能并不享受这一经历。这一态度实际上意味着学生并不“在大学里”,而只是为获得学位证书而学习课程。为了最大化大学教育的收获,改变学生看待自己、教授以及大学本身的方式必不可少。
总的来说,有两种看待大学的方式。一种大概最为常见:把大学看作一种生产线。学生度过每一学期,上课并参加考试,而考试成绩衡量他们的进步。这一观点暗示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也暗示所有进入大学的学生都预先做好了同一程度的准备。然而,大学不是工厂。另一种更为恰当的看法,是把大学看作线上游戏,比如《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和《堡垒之夜》(Fortnite)。在校期间,学生栖身于大学提供的多彩世界中。学生意在积攒不同的武器、技巧、工具和知识——在探索这一世界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创造构建了迥然不同而独特的形象。仅上课考试不能达成这一目的,还需要积极地参与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和其他活动,这些让学生得以锻炼种种技能。
在中国以外,这一对大学教育的更广义理解对改善课堂上的参与度也十分重要。如同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主张,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不同。西方的“团体格局”强调个人身份甚于强调社会习俗。费孝通认为一个人在各种团体中的成员资格表明了个人身份。你加入了什么课外活动团体对他人表明了你的个人身份,你的交友与关系网都围绕着你创造的个人身份和加入的团体发展。与之相对的是费孝通提出的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中,你的身份以及,至关重要地,你的恰当行为,由你所互动的人群,以及你的社会角色所决定:你是一位父亲、儿子、妻子、姐妹、学生、雇员、经理或朋友。然而,在西方的大学课堂中,学生应该将个人身份带入课堂,向同学和教授展示他们到底是谁,他们的兴趣是什么——这是课堂动力学的重要部分,帮助教授和学生建立融洽关系,并丰富所有人的教育体验。
从这一方面来讲,课外活动是自主学习和社交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发展语言、跨文化及社交技巧,同时开发时间管理、组织、团队合作能力。无论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学术社团、商业论坛还是追求自己与艺术、音乐和文化相关的爱好,这些都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关系网,并自我转变。这是学生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地方,他们不止获得知识,也获得了一些技能与经验,就像线上游戏中的角色获得新的武器、工具、属性和队友,这些收获让他们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兴旺发达。然而,两者之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同:线上游戏是虚拟的,而不管他们是否成功通过大学教育实现自我转变,所有学生都要在毕业时进入现实世界。他们在课堂内外的参与度影响了这时候他们是谁。
在课堂里,教授们常常被看作知识之源。然而,如今的大学里,我们的角色不再是仅仅将知识从我们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最好的教授拥有一系列特征,包括对他们所教科目的激情、对他们门下学生真诚的关心以及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作为大学讲师,我们的目标不是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了同样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并发展自己的观点。我们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学生在探索大学世界时不会迷路,我们作为向导,让他们保持正轨,并希望我们的课程能够提供一星火花,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焰。最好的学生对他们学习的科目总有内在的兴趣,也有希望将来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工作的外在动力。而且,在毕业后求职的直接竞争中,随着时间推移,知道他们真正热情所在并对所选道路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肯定会胜过动力仅仅来自于外部奖励的其他学生。如果你不喜爱一项事物,又和真正喜爱这项事物的人竞争,你最终将失败。同样,最好的学生知道知识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完美的,批判性思维与其说是一项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倾向,或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目的在于改进个人对世界的理解。这些学生以理解为目标,探索他们的科目,而不是仅仅吸收并记忆信息。学术上,他们关注如何提出能够用证据和理性讨论支持的有力论点,而没那么在意做出孰对孰错的研究。
一切这些都引向一个问题:中国的学生能自己做些什么,以保证他们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在这一投资中获得最大收益?所有最成功的学生都有一些习惯:所有的课都不缺席、安排好时间、对考试复习和作业的截止期限有明确计划。但对来自中国的学生,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首先,你要懂得大学教育不是理论练习。和别人解释怎么玩线上游戏,比如《英雄联盟》,不如帮他们直接开始玩游戏来得有效。其次,在所有课堂中,学生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确认你把你的人格、兴趣和独特的身份带到了课堂里,并向你的同学和教授展示你是谁。这是你对自己的教育能作出的最大贡献。除这两点外,中国留学生所面对的一大障碍是他们在海外碰到的非常不同的环境。中国的社会、文化与数字图景与国外非常不同,适应这一点则会丰富留学生的教育经历。在课上,教授会用例子解释概念。譬如,在商业研究或计算机科学学位课程上,我们会讨论亚马逊(Amazon)、Facebook、Twitter——而不是京东、淘宝、微信(Wechat)或微博(Sina Weibo)。我们消磨闲暇的数字空间是Netflix、亚马逊Prime、Youtube、Spotify、谷歌和苹果音乐(Apple Music),呆在爱奇艺(iQiyi)、虾米、QQ音乐、优酷、哔哩哔哩、百度的中国小宇宙里会限制你对潮流、时尚和契机的接触,而这种接触能帮助你理解你的东道国,并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发展友谊。从这一角度来说,如果你参与的活动帮助你在不同文化之间流利交流,那么这些活动就都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为论文做研究、参与学生社团、还是出席音乐会和体育赛事。去从未去过的地方旅行、进行社交、参与客座讲座——甚至是深夜在Netflix上看一部纪录片或者电影,这些都是学业之外的学习形式。只要你知道这些活动的价值所在,就不是浪费时间。就像现代生活的其他方面,窍门在于平衡学业和其他活动。
多年以来,我与同事交流了在海外学习时他们所面对的最为重大的挑战。在与中国朋友对话时,他们反复提及的一点是,在刚刚到达时,其他国家可能让人感觉冷漠而不友好。大概不会有人在机场接你,在开头几天也没什么活动。这看起来可能不太友好,但这可以归因为对私人空间的看重。这也是课外活动非常重要的又一原因——如果你喜欢成天呆在宿舍里,你就会成天呆在宿舍里。同样一批来自中国的朋友和同事(许多人已经在海外生活工作了很久)也提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在海外发展的友谊可以是终生的,非常真实,而没有各种负担的自由让人对于闲暇时间和工作生活的平衡有更多控制。
最后一个建议来自我自己过去十年在英国和美国的教育体系里教中国学生的经历,包括在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 Liverpool University)、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 University)和现在的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我的学生中有高中成绩很好的,也有不太好的——从高考一本到专科的学生。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学生们应该明白过去的成绩并不是未来成功与否的可靠指示指标,一旦进入大学,高中的学业记录基本没有用。我所教过的最优秀的一些学生在高中有一段困难的经历。不论学业成绩如何,许多学生都被自我怀疑和自信心低落所影响。但同样是这些学生,许多人因为自己的主动和对大学教育真正意义的认知而表现突出。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发现的旅途,你真正的目标是为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找到好答案:我是谁?我想做出什么贡献?我想走上怎样的人生道路?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是大学教育的真正意图,当学生把这些问题当作学术旅程的核心,他们不止能在大学打开全新经历的大门,还能塑造毕业后他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涯。
本文作者是考文垂大学战略与领导学院(School of Strategy and Leadership)国际商业讲师。在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在上海纽约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任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