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为开刀 发动与中国的新冷战
美国之音华盛顿 —
特朗普政府在把与中国的贸易战升级的同时,也对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华为开刀。有分析认为,美国的意图不仅是要从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同时通过阻止中国获得美国的技术来遏制中国,发动与中国的新冷战。
人们没有意识到美对华为采取举动的重要性
特朗普总统星期三签署的禁止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向美国出售产品的行政令以及商务部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的做法被视为对中国发起的双管齐下的攻击。
美国联邦参议员鲁比奥说,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将华为列入商务部出口管制“实体名单”的重要性。他认为,由于美国公司如今向华为出口需要有许可证,而申请许可的推定结果是被拒绝,因此华为将很快失去获取芯片、天线和电话操作系统等重要组件的渠道。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认为不能低估美国此举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美国对华为所设的限制,很可能会摧毁这家公司,而且也可能使美中之间的贸易谈判完全脱轨。
国际政治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华为采取的举动是与中国关系的严重升级。
美国《财富》杂志的分析认为,如果这些措施得到实施的话,它不仅可能会使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陷入瘫痪,干扰关键的5G无线网络在全球的推出,而且是为遏制中国崛起而祭出的核弹。
文章说,美国对华为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升高北京的担忧,即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的更大目标是遏制中国,从而导致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冷战。
卡普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是新冷战的核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客座高级研究员卡普里(Alex Capri)在美中开始贸易战之前就在《亚洲新闻台》网站上发表文章说,美中贸易战“只是一个更大、更重要的叙事方式中的一个小组成部分,即北京与华盛顿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
他当时指出,处于这场竞争中心地位的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
他在文章中说,“这个世界正在目睹一个数码军备竞赛的初期,一些人甚至会称之为一场新冷战。”
《经济学人》:没有赢家的新冷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指出,美中两国在贸易上的争端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从半导体到潜艇,从电影大片到月球探索,美国和中国正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
文章说,“这两个超级大国曾经寻求一个双赢的世界。而如今,一方的胜利似乎与另一方被击败有关——要么是中国永久地服从于美国的秩序,要么是一个谦卑的美国从西太平洋撤退。这是一种不会有任何赢家的新冷战。”
美国形成对华新共识速度之快让人意外
美国对华态度转变的速度之快让一些资深的外交政策专家都感到意外。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主席哈斯今年2月的时候说,“我很难在美国外交政策中找到另一种共识,能像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共识走得这么远、这么快。”
在他看来,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哈斯说:“人们已经对中国的贸易行为、技术盗窃感到厌倦。但这也反映了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情况 - 对待维吾尔人的方式以及废除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等。这也是因为美国对南中国海等战略问题的担忧,以及中国在那里的所作所为。”
中国误读特朗普与美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文章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表明,中国失去了它在华盛顿的所有朋友,包括美国商界。
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北京方面未能抓住美国政治不断变化的本质,以及人们对中国改革步伐缓慢的日益担忧。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认为,中国对特朗普以及美国的误读是中国政府有史以来最大的情报失误之一。
裴敏欣:美中走向长期的战略冲突甚至全面冷战
也许中国政府误读了特朗普与美国,其实,一些敏锐的政治观察人士早就看到了美中关系上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美国克莱蒙麦肯纳大学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几乎在一年前就判断说,美中之间会走向长期的战略冲突甚至是全面冷战。
他2018年6月6日在被称为“全球最具智慧的专栏”《评论汇编》(Project Syndicate) 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中说,中国当局的种种做法与政策,包括日益回归威权主义、它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南中国海的岛礁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都让美国确信,它的对华接触政策彻底失败了。
他写道,“对于美国来说,允许中国继续进入它的市场并获得技术等于是给它提供在经济上并进而在战略上击败美国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寻求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以及防止中国获得美国的高科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裴敏欣认为,在经济上脱钩后,美国与中国在其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中保持克制的理由要少得多。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美中脱钩关乎每个国家的未来
美国一些人开始担心,美中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脱钩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分化。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编辑委员会在“国家大脱钩的开始?”的文章中说,“近几天来,30年的全球化或许拐了一个弯。在所有的大国中,美国和中国将决定世界是否会分裂成地区集团和防御姿态。他们的贸易战不仅仅关乎贸易,甚至关乎每个国家的未来。它关乎那些要么对所有人都有益,要么因自身的谬误而崩溃的理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