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人为何如此愤怒?解析四点因素(视频)
文章来源: VOAYdTOy3RJVzM?start=18" frameborder="0"
在香港反送中示威抗争的前线,是一群平均不满30岁的香港青年,他们巨大的反对声浪,被认为是长期积累后的爆发。这群90后出生的年轻人为何愤怒? 导致并助长这种愤怒的因素是什么?
警方的应对方式和特首的态度
“抗议者一再被警察称作蟑螂和当作蟑螂对待,”香港民间记者会发言人Catrina Ko说。
从6月起,香港爆发了一系列大型示威游行和无数起警民冲突,规模和密集程度前所未见。当局指责一些抗议者为“暴徒”。警方采取了强硬行动,向抗议者喷射胡椒喷雾,并使用催泪瓦斯、橡胶子弹、警棍和水炮,并殴打抗议者和大规模抓人,这些都被港人强烈谴责过度执法。
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对美国之音表示: “当防暴警察使用威胁生命的武器时,尤其是当他们释放超过2000多发催泪弹时,只会引起更多人的反应,并强迫他们牺牲并付出更大代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林郑月娥待在防暴警察身后,这只会引发更多人的愤怒。”
三起决定性的冲突点燃香港青年的怒火,第一是6月12日的武力清场,警方近距离向香港市民发射橡胶子弹和布袋弹; 第二是7月21日疑似有黑社会背景的白衣人在元朗地铁站无差别袭击民众而警察被指坐视不管的事件; 第三是8月31日镇暴警察冲入港铁太子站车厢内,伤及无辜市民。示威者也采取了一些激烈的做法,包括围攻大陆记者、向警察投掷燃烧弹和破坏公共设施。警方称其执法属“适当武力”。
特首林郑月娥拒绝同意独立调查警察执法方式,同时强调当务之急是“止暴制乱”,这进一步激化了抗议者的愤怒情绪。
参与8月18日游行的尹女士法新社说: “他们(香港政府)无遏止人们的愤怒,因为警察所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们不是警察,他们伤害了人民。”
自治被削弱 普选看不到
黄之锋说: “一国两制似乎是失败的。”
许多香港青年称反送中示威是他们最后一搏的机会,抗争的是“一国两制”下承诺的 “自治” 逐渐被削弱。
游行参与者Woody Ho对路透社表示: “从英国(殖民)到(回归)中国,江泽民主席当时向我们承诺,我们将实行立法会和特首普选,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1984年,已故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明确强调,香港在实施一国两制下,其自由经济体和人民自由权利的地位 “50年不变”。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英国在1997年将香港归还中国。北京欢欣鼓舞,但拥有更大自由度与繁荣的香港,却深感忧虑。
为了理解港人对中共架空一国两制的愤怒,必须从2014年说起。
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白皮书,指在“一国两制”中,“两制”仅能“从属” 于一国,特首人选必须“爱国爱港”,这是港人明确感受到中共将以“全面管制” 取代“港人自治” 态势的开端。
同年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8.31决定,其中排除三轨制中的公民提民和政党提名,被外界批评是 “假普选”。 8.31框架决议随后触发为期79天争取真普选的占领中环运动。
12月15日,警方清场,占中行动结束,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没有在“真普选”的问题上让步。
占中无果对香港青年一代是一大重击,显现了北京日渐强势的干预,并证明香港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及正在萌芽的民主正在流逝。
此外,铜锣湾书店股东等数人“被失踪”,随后发现被中国当局拘押,港府推动中国《国歌法》,占中九子全部罪成等事件,都挑动港人对一国两制被侵蚀以及在《基本法》保护下各项自由被破坏的担忧。而这股积累已久的愤怒,在今年以反送中条例为导火索的催化下全面爆发。
香港民主党创始成员李柱铭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和我们身后的人一直在敦促北京要信守诺言。请不要干涉,这是你保证的;给我们民主,这是你保证的。”
经济放缓 青年人前景无望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青年Jacky对美国之音说,世界需要明白,香港迄今所享受的繁荣和经济迅速发展是 “一种幻想”。
物价飞涨、薪资低、贫富差距大是现在香港大学生一毕业直接面对的困境。
根据香港统计处报告,拥有大学学历的平均薪资,从1986年到1996年成长了3倍。 1996年到2006年完全没上升,往后的10年,涨幅甚至不到3成。 2016年到2018年以来,每年平均薪资调升更是不到3%,也就是说,香港回归后的经济状况停滞不前,年轻一代买不起房、生活条件不升反降的情况下,对现状的不满自然就升高。
独立经济师Kelvin Lam对美国之音说: “显然,香港的经济重要性正在走下坡路。”
在美中贸易战和反送中大规模示威的背景下,香港的经济发展已有衰退的迹象,令经济学家们担忧的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香港对北京的重要性大不如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数据显示,香港1997年主权回归时,其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中国大陆的18%。今年,这个数字骤降至3%。根据IMF预测,未来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经济师Kelvin表示: “随着经济影响力降低,香港将永远不可能从北京得到(能实现的)政治要求。”
身份认同 香港人vs. 中国人
参与游行的中学生紫塔对美国之音说: “我是香港人,因为我出生在香港,我爱香港。”
即将满16岁的紫塔,今年6月首次走上街头。
很多紫塔的同龄人有跟她一样的认同感,特别是在2014年占中后,当时香港本土运动兴起,本土、自决、乃至港独的声音开始出现,使得这群在香港回归后出生的年轻人,对本土身份认同愈来愈强烈,趋向认同自己是纯粹的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这与中国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相径庭。Kevin说: “在威权政府之下,教育是他们的工具,在人生很早的阶段就被灌输了这些思想。”
2012年,港府试图用 “德育与国民教育科”灌输香港青年对中国的自豪感,激起反国教运动,反而强化了这一代人的自我认同。
目前,香港青年的怒火没有趋向平息的迹象。局势接下来将如何发展,当局是否会向抗议者的诉求全面妥协,还是继续强硬打压?年轻的“勇武派”将坚持上街,还是最终遭到孤立和压制?北京最后会出兵镇压吗?根据路透社披露的林郑月娥的一段讲话录音,她在与一组工商界人士举行闭门会议时说,面对香港困局,她短期内看不到解决方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