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杀气腾腾”背后 习近平的七个故事(图)
https://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910/15/f18bd933a2d035e72e9b126749998b57.jpg10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索尔蒂酒店发表讲话。(AP)
“葛陂化杖谁为力,陶壁飞梭事有因。 好是风云相际会,峥嵘头角自惊群。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中共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对尼泊尔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虽然已经有观点认为习近平接下来的最大议程将是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并展开讨论。但是习在尼泊尔的讲话却仍然是各家媒体关注的热点。
对于习近平在尼泊尔的访问,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除了关于两国合作的报道,还有题为《习近平:任何分裂中国企图都是痴心妄想》、全篇只有122个汉字的报道:“奥利(尼泊尔总理,笔者注)表示,尼方坚定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也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尼泊尔领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习近平强调,任何人企图在中国任何地区搞分裂,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任何支持分裂中国的外部势力只能被中国人民视为痴心妄想!”
习近平选择在外访期间作出如此表述引发外界解读。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此番讲话,不仅是要借此重新展现其打击地区分离主义的决心,具体领域包括西藏、新疆、香港与台湾等,也是对美国干预香港等中国国内问题的警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习近平的讲话被某些媒体评价为“态度强硬”,与其之前不断重复的伟大斗争有逻辑联系,甚至夸张为“杀气腾腾”。
这种分析诚然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是如果将其与人民网旗下微信公号“学习大国”10月14日发表的《发人深思!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级干部讲的7个故事》一起看,可以认为,所谓习近平的“斗争思维”,更多是机基于其作为执政党领袖的忧患意识。
《发人深思!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级干部讲的7个故事》一文的“编前语”称:“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文章中总书记对高级干部讲的7个故事,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在这篇源自2018年1月5月中央党校对中共省部级领导干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的讲话稿中,习近平通过对秦、汉、唐、清的兴衰更替、中国历史上两大农民起义——李自成和李秀成的先成功后失败,乃至当代史上苏共的垮台,一共七个故事,告诫中共高级官员——“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作为执政党要居安思危。
习近平甚至引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里,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还警告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中共,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一年之后,又一个类似的场合,即2019年1月21日,中央党校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对现场的中共高级官员们列举了中共正在面临的执政“七大风险”:覆盖政治风险、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七大领域。
习近平有如此强烈的“忧患意识”,或许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历史纵向“警醒”,比如前文提及的习近平对省部级官员所讲述的七个故事。其二,源自“红色家庭”出生的习近平对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责无旁贷的基因和心态。
也就是在2019年1月的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将自己的忧患意识和斗争思维结合在一起阐述,他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所以,习近平的斗争思维,是对中国目前所处内外局势以及各种困境的一种自我警醒和预控。其最根本的源头是忧患意识,其斗争对象是局势,是风险,而非特定人身或群体。
多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