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系列:为中国侨民而战,而不是共产党
潘瑞亮(Anthony Pun)不容忍共产主义欺凌者,但他忠于中国人民,在改变澳大利亚华裔侨民的构成方面做得比任何人都多。潘博士在1989年天安门屠杀后曾游说时任总理鲍勃·霍克(Bob Hawke)让中国学生留在澳大利亚,这一步影响深远。
随着中国资本家准备逃离对香港的安全打击,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场漫长的战争。
要了解在澳大利亚华人侨民,有必要了解Anthony Pun AOM。
潘博士从马来西亚来到澳大利亚,他的母亲一系可以追溯到15世纪明朝派向马六甲苏丹的明朝公主的随行。
“他们大概派了100个男孩和女孩,我就是其中一人的后裔,” 潘博士说。
关于这位明朝公主真的是皇室还是“外交公主”的疑问一直存在——“外交公主”是指一位地位较低的淑女,被提升到“公主”地位,以促进中国的外交事务。
潘博士与澳大利亚政府,华人侨民有着深厚的联系,并公开谈论他在中国共产党高层中的强大关系。
他曾带领澳华社区议会代表团于2007年与中国官员会面,时任中国驻澳大使章均赛赞扬了其成员的爱国热情”。
潘博士说,他仍然致力于中国人民,但他与中国大使馆的私人关系恶化到他不再被邀请参加使馆聚会的地步。
“我很同情中国人,但你要问你想住在中国吗?不,谢谢。”潘博士说。
“我对中国说,我将竭尽所能免费让你在这个国家在贸易和文化活动中得到影响力,但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中国人的热爱。”
潘博士是一位关注中国的前英国人,他为让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向中国大陆人的转变所做的胜过他人。
潘博士曾是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前首席医学家,有20年的历史,后来他成为新南威尔士州移民复议法庭和机会均等法庭的成员。
他曾担任新州澳华公会会长,民族社区理事会主席和澳中工商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最重要的是潘博士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屠杀后帮助将中国侨民建设成为澳大利亚的一支主要力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为天安门广场屠杀发生时华人社区协会(Chinese Community Association)的负责人,潘博士曾游说总理鲍勃·霍克让当时已经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留下来。
“在天安门时代,我曾在电视上说,如果父母要管教自己的孩子,他们应该用藤条抽他们,而不是用坦克把他们碾过,” 潘博士说。他向当时的移民部长Nick Bolkus和霍克施压的努力帮助共42,680名中国移民进入了澳大利亚。
那次大批人涌入代表了华人来澳移民转型的开始,现在澳大利亚约有一半的华人直接来自中国大陆。
潘博士今天告诉《澳大利亚人报》,他在1989年的动机与担心共产党人对学生的迫害无关。“我的想法是,澳大利亚华人人口的水平还不够,”潘博士说。
“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人,这样就很难把这群人推入大海。
“在这里居住的中国人越多,对我们越有利,人数增加了,他们会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天安门惨案之后,中国学生及其家庭的涌入改变了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的故事。
华人侨民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而是由两个多世纪来的不同的波浪组成的。
有殖民地的劳工,淘金的企业家,英国殖民地的侨民,科伦坡计划的学生,天安门广场难民,以及在最近的过去20年中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受益者的商人,孩子和家庭。这个最新的团体与共产党精英的联系最为紧密。潘博士说,许多新来者并不关心中国共产党,因为他们只是想在澳大利亚过上好日子。“他们不会在海外造成麻烦,因为他们有亲人在国内家里,”潘博士说。
潘博士说,他在中国没有亲戚,因此不会受到威胁。
他说,在他帮助留在澳大利亚的40,000名中国学生中,“只有少数是红色的”。
潘博士说,现在他对于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微妙状况不抱幻想。
但是他说,他理解共产党政权想要打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的愿望。
“考虑下极权政府的心态,” 他说。“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权力——失去了权力,你就是失去了一切。从这一点看,你会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继续掌权,如果不是通过文明手段,那就通过非文明手段。
“希望我们还没有到那个阶段。
“我认为(对中国来说)在经历100年的失败后,现在是崛起的时候了。你知道吗,我确实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们变得有钱有势时,你们会像丑陋的美国吗?而他们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潘博士说他只对未来感兴趣。
该系列得到了朱迪思·尼尔森新闻与思想研究所(Judith Neilson Institute for Journalism and Ideas)的资助。本文版权为《澳大利亚人报》所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