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0-9-28 07:47:06

少年小赵:九零后的爱国主义

源:CathayPlay华语艺术电影公众号


《少年小赵》是一部关于90后年轻人小赵的纪录片。他是山西平遥县21世纪的红小兵,一言不合就唱起歌颂毛主席。扛着国旗,挥舞着胳膊,爱国游行。2009-2013,杜海滨导演跟拍了他四年,真实记录他的思想,一点一滴改变。这个出生在社会底层的山西男孩,以一种尴尬性的刺耳姿态在大银幕上现身:“中国加油,还我钓鱼宝岛,放我船长”,手执一面五星红旗的少年小赵,沿着平遥古城的商业街奔跑呐喊着,以这样一种直露而又煽情的方式,向周围的游人展现着一个高三学生对“爱国”最理直气壮的行动宣言。

https://i2.have8.tv/news/202009/28/oid418761_1.jpeg

他曾是山区支教志愿者,教孩子们念普通话,第一句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山区小学的操场上,高声唱国歌,热泪盈满眶。可是四年改变了太多……他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拆走,他赖以支撑的信仰在崩塌。他的眼神,透出了迷茫和彷徨,怀疑和愤懑压倒了他最初的理想。它大概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当爱国者遇到赤裸裸的现实。同样,这也反映了当下爱国者的一种尴尬。影片随着小赵,从他生长的故乡平遥一路来到他读书的四川成都,记录了他从高二到大二这五年时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他诸多情感的变化,其中有喜有悲。导演也借助小赵的视角,见证了他眼中不一样的中国。当然,我们还是无法通过他的视角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好是坏,但小赵却在这几年的经历之下渐渐成熟,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朦胧的爱国者。尽管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的内容是讨论“爱国主义”这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但同时,它也是小赵个人的政治启蒙成熟之路。

https://i2.have8.tv/news/202009/28/oid418761_2.jpeg影片的开头,是在山西平遥县里,他穿着一身绿装,手中挥舞着红旗,大声喊道:中国加油!从2009年到2013年,小赵面对摄像机五年,他的思想一点一点在改变。也许当今时代的许多年轻人,都可以从小赵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然而在摄影师与小赵独处的过程中,小赵从口袋里拿出一瓶可口可乐,并说这种东西是不能被人看到的,只能悄悄的藏在文革军装的口袋里。这一细节为小赵变得麻木做了铺垫,也塑造了他较偏激的这一形象。小赵口口声声说这样的外国货与自己这样的身份不符,但难以自控的要以这样的回阳和满足自身基本需求,说明像小赵这样的人,并非孤立的存在着。在他的周围,在我们的周围,如此自相矛盾的热血青年绝非少数。片中小赵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家里几辈人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几年后去决定和几位同学一会儿去凉山支教。山区的村民与孩子们生活的贫苦着实让小赵一行人吃了一惊,这一现状让小赵突然看到了他说深爱着的祖国原来远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丽。他所热爱的祖国人有许多不足之处,所谓的扶贫政策更为落实到位,贫困村你的医疗卫生与健康也急需改善。这暗示着后来国家的行为将令小赵倍感失落与绝望。此时的小赵心理上的落差已然初现,但更大的落差,还在后面。当小赵提起他和毛主席同一天生日的时候,他更是无比自豪地说:仿佛冥冥之中自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他喜欢唱红色歌曲,家里贴着无数张毛泽东的照片。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爱国主义者。他满怀着“用15天去改变大凉山孩子一生”的单纯热情,对着摄像机镜头,背诵出如同复印在他脑中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伴着“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振聋发聩,他把自己“点燃”。坐火车,又倒了两趟汽车,接着翻过几座大山,沿着羊肠山路爬到山顶,小赵带领的支教团队到达凉山彝族自治州库依乡依子村的小学校,一座仅有4间屋的土坯房。对于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封闭山村来说,村里来了大学生是大事。脸上挂着新奇感的小年轻、背着襁褓婴童的妇女,趴在学校的窗户边上,探望教室里头的闹闹腾腾。衣衫破烂、浑身弄得脏兮兮的孩子抓着泥巴,光脚踩地上的饮料瓶,还有人把脑袋凑到摄像机镜头前。
https://i2.have8.tv/news/202009/28/oid418761_3.jpeg▲ 小赵在大凉山一所小学支教无论对小赵,还是有多年纪录片拍摄经历的杜海滨来说,大凉山都是完全陌生的世界。外界用“贫穷”“毒品”“艾滋病”和“交通不便”来描述这里,一篇被称为“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令人唏嘘感叹。
对小赵在大凉山支教这段经历,杜海滨用的镜头很多。作为小赵的观察者,杜海滨在大凉山隐隐找到了这个少年命运的另一种映照:小赵成长的起点,也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上大学之前,小赵一直生活在老城墙围起来的千年古城里,每天踩着石板路,对着远处的角楼,生活半径没踏出过平遥县城。小赵从小学习成绩平平,初二时开始“堕落”,学会了上课睡觉、逃课上网,痴迷于网络游戏。极度厌学的小赵辍学了,“沦落”成为一个“无药可救”的顽劣少年。直到有一天,平遥古城办了一个大活动,名叫“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有一年的颁奖典礼在城楼上举行,好奇的小赵爬上城墙钻了进去,看到“霓虹闪烁、花花绿绿的照片和裙衩开得很高的礼仪小姐”,一缕新鲜的空气穿过厚厚的城墙透了进去,他的人生从此就改变了。小赵喜欢上摄影,就此摆脱网瘾回到学校,直到上大学读了摄影专业,有一技傍身。他感叹,如果不是在叛逆期找到了一个正当爱好,自己可能就像贾樟柯电影里的小武那样,成为游荡在乡村或城镇的“盲流”。小武是电影里的一个人物,靠偷窃为生,是县城无业游民的一个标志性虚构人物。初进大凉山的小赵身上满载“播撒希望种子”的热血,他想让当地孩子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试图教给他们汉语拼音、九九乘法表和来自文明社会的卫生知识。小赵打算给学生们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在他多年的教育经历里,升国旗唱国歌是必不可少的爱国仪式。他下山去县城买了一面国旗,找了几根竹竿、绳子做成旗杆。他教孩子们第一次学唱国歌,声音高亢嘹亮,节拍打得雄壮有力,仿佛又回到他热血翻涌的19岁。那时的小赵认为,“爱国是一种责任”。可是五年时间改变了太多,唱红打黑,支教,拆迁……他赖以支撑的信仰渐渐崩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了迷茫和彷徨,怀疑和愤懑压倒了他最初的理想。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一个青年人的政治观都是复杂多变的,我觉得小赵的转变没有错,这是他走向成熟必然要历经的一个过程。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的绝对真实性。它的情感层层递进,当到达最高潮----小赵在山区教那群彝族小朋友说“我是中国人”,教他们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马上就到了下一章----他的家园被拆。这两个段落之间的感情实在转换得太猛,也正好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爱国者的悲哀。尽管他聚集了好几位村民一起去抗议,也用手机拍下拆迁前的场景,以此作为呈堂证供。但面对摄像头,他还是哭了,看似坚强的他其实有着最柔弱的一面。生活的贫穷也曾经令他不堪一击,第一次哭,就是在高考大胜的那桌酒席上,为了供他读书,他的弟弟居然辍学,为此他感到无比地愧疚。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即在于它能够使故事的报道性、社会性、哲理性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只有简单的白描。它能够将某些僵死的哲理,与一位生动的少年连接起来。“爱国主义”这个宏大的命题似乎也并不复杂了。最后爷爷的去世使小赵内心彻底崩溃,他从断言爷爷的病情的加剧与搬迁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赵认为是国家的行为导致了爷爷的去世,他对自己的国家已失去了原本的热情。后来记者问他还想不想当兵,他说自己已经没有当初的那份激情了,现在只想生活得好一些过简简单单的生活,没有力量再为祖国效力。影片《少年小赵》并非一开头就展现出导演的意图,而是“剥洋葱”式地揭露了影片的深刻含义。影片伊始,导演似乎浓墨重彩的宣扬着小赵这腔激情的爱国热血,而后随着情节的推动,进一步揭示出小赵这群人因受国家的摧残沦为理性又简单的人。在片中,导演展现出的出处细节暗示着小赵最后的沦陷,国家的行为与小赵心里产生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落差。这部片子就好像说的是90年代出生的我们自己。钓鱼岛事件开始、高考、学生会、恋爱、支教等活动,其中因为小赵正好在重庆的关系说到了薄熙来事件,直到最后的拆迁。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无比爱国的青年,从穿着军装拿着中国国旗大声喊叫发动学生举办学生游行,到学会把所谓“爱国”的感情放在心里,觉得爱国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种态度,去部队的想法渐渐淡去,直到我们再眼睁睁地看着主人公在首映现场,绑着美国国旗头巾(虽然小赵解释了这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毕竟他以前是一个床头贴毛泽东画像,全身上下布满毛泽东与为人民服务字样的人),站在台上用稍稍羞涩的口气讲话,片子里面的激情豪迈甚至是粗野狂放都无影无踪。时间能改变很多,视野放宽了,阅历变深了,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便会不同。

https://i2.have8.tv/news/202009/28/oid418761_4.jpeg有人看了这部纪录片说,“通过小赵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有一个留日学生说,“第一遍看的时候不敢看下去,但再看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找到了共鸣”。很多观众想知道现在的小赵变成什么样子,是不是停留于愤青状态。在不久前杭州的一次放映会上,小赵现身了,与镜头里的那个少年“会合”。小赵已经不再青涩,长得愈发“着急”,唇上和下巴留着浓黑的胡子,耳垂上还缀着一对耳钉。当天,他穿着皮夹克、牛仔裤和马丁靴,包着黑色头巾,后脑勺一缕头发还特意留长,束在后面。一个女生问他:“你在片里一直穿军装、迷彩服,今天为什么没穿来?你是愤青吗?”面对如此直接的提问,小赵淡淡地回答:“迷彩好几年没穿了,那时候穿得很帅。等过了那个劲,就不怎么穿了。为什么非得穿迷彩?我平时就这么穿的。”他接着说:“愤青只是某个时间段,冰山一角,但不能说是这个人全部。这个少年小赵呈现出我的一部分,但不能说就是我的生命全部。”镜头始终无法追赶上小赵的变化。小赵大学毕业已经半年,他没有如父母所愿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赶上创业大潮,在成都开了家影像文化公司。在岁月和结结实实的生活面前,愤怒退居下风。小赵逐渐向现实靠拢,接拍各种商业宣传片,希望“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他坦承“经济压力蛮大的”,除了养活自己,眼下还要还大学贷款。小赵的人生像钟摆一样,有时也会摆到理想的那一面,就是拍他心目中好的纪录片。自从大凉山支教后,小赵每年会重返那里,采访一些人,拍一些镜头。他没有当年试图去“改变”的无知无畏,而是选择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还反复说“不要把价值观强加于人”。小赵自称不再做一些“流于形式”的事情。他的“大凉山公益影像”持续了3年,拍摄了一些彝族同胞的肖像,再寄给他们。他还联系公益组织,在当地援建了一所学校。人们对小赵的疑问总是绕不开“爱国”。“爱国是什么”,也是过去4年来,杜海滨反复问小赵的问题,而小赵回答起来总是不假思索。但这次,小赵的回答显然经过审慎思考,他说:“爱国是一个简单又抽象的概念。简单是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就教导我们,爱国是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积极的、向上的、毋庸置疑的。而抽象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不断深入认识,每个人对爱国的定义不一样。”小赵说他依然爱国,他爱“山川河流、故乡、亲人”,那些伴随他成长,又总是赶不上他步伐的点点滴滴。


雨夜 发表于 2020-9-29 00:06:25

一个阿Q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年小赵:九零后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