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发表于 2020-10-4 12:16:24

拆了多少古迹古建筑,造了多少不伦不类的恶心建筑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20-10-4 12:17 编辑

拆了多少古迹古建筑,造了多少不伦不类的恶心建筑

先手九目 于2020/9/30

    当时胶济铁路的几个火车站——青岛站、济南站、潍坊站等,都是德式建筑,就连大港站(出青岛站几公里)那样的小站,建筑也相当精美,现在还在。可惜了济南站。记得95年路过济南站,突然发现那个雄伟美丽的大楼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火柴盒,心里那个失落,简直无以言表

    1989年,在对济南老火车站是保留老站进行改造,还是彻底推倒另起炉灶的zhi问题上,高层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92年3月方案最终敲定。当年7月1日8时5分,老站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车站退出了历史舞台。钟楼上那口大钟,已被有关部门作为文物收藏。

    (一说,是谢玉堂主持拆除的)主持拆除的谢玉堂这样说道:“看到它(济南老火车站)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

    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 (二说,是翟永浡主持拆除的)

    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当作殖民记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瑞蚨祥老店甚至万竹园前园等

    就他们这点知识和水平,除了能模仿一下火柴盒子,懂什么?走遍全国,各个CBD区域,几乎都一个B样,真可耻。为什么建设不出来个性?

    很简单:因为没文化!大老粗,能干什么?其实火柴盒子也不是不能个性,从包豪斯开始就注重实用和美观的统一了,但他们只会模仿,却不懂得创造,根本不懂建筑的个性本身就是文化

    济南老车站钟楼的设计者当年刚刚大学毕业从事工作,被德方派来设计这座建筑,为了搞好设计,这位初出茅庐的工程师,费尽心血,设计出了当时震惊世界的好作品,功能和美观集于一体。为了建筑的强度和美观,他勘察了山东很多地方寻找石头,在距离济南很远的地方,终于找到了他满意的材料。建筑建成后,不仅是济南的骄傲,也是德国人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毕竟是崭新的一流作品。设计者对此作品爱不释手,活着的时候,定期来免费维护,他去世之后,他的孙子也按照叮嘱定期来免费维护,并没有因为中国政权的变化而有改变。等拆完之后,他的孙子又来了,看到一片废墟,从此不再跟济南有任何联系。

市南区拆的也不少,火车站附近湖南路湖北路等,很多好的欧式建筑被拆

    当年拆的那是真疯狂,竟然连趵突泉附近的宋代建筑,他们都敢拆啊,这帮泥腿子胆儿肥,啥都不怕。气愤的济南人立即找来了央视,给曝光了,才止住了他们的破坏,可惜央视曝光的时候,大片宋代建筑已经没了……

    为什么这么疯是也,以胡建学为主,后来被抓了好几个。杭州岳飞庙也被毁了,但重建者有勇气将耻辱史镌刻在岳庙门前,实属罕见。

    这帮人当年都是造反起家的泥腿子,大老粗,肚里啥都没有,就知道牛逼哄哄,对民众几乎是仇恨的态度。

    在这些败家子手上,只要能使自己捞到一丁点好处,就是皇宫也敢拆,更别说什么破火车站了!

    我们曾经以一种错误态度对待了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耻辱碑。”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说。

    小说家附会的三英战吕布的汜水关,唐以后叫虎牢关的,这么一个承载厚重文化的建筑,不也被拆了拿砖去建土法炼钢小高炉了。上面的鼓楼碑刻等等全砸个稀烂,不知所踪。估计要是留到现在,门票就不会便宜。

    前苏联政治笑话54.一个莫斯科市民的鹦鹉丢了。这是只会骂人的鹦鹉,要是落到克格勃的手里可糟了。这人便在報纸上发表了一篇声明:“本人遗失鹦鹉一只。另外,本人不同意它的政治观点。

    南京不也一样,从明朝到民国的古老建筑,几百年来逃过了长毛、日寇、‘破四旧的’灾祸,没逃过城市改造拆迁

    老帖子了,其实何止于此,同样打脸的还有北京的南城门城楼,复建的,好像是2003年,林徽因上书政府力求保住老城楼不成,好像是1953年,折腾呗,啥叫任性,什么时候民生工程百姓有发言权?更遑论文化了 一群农村痞子进城,唯一的美学观念,就是“高楼大厦”!

    有些国外经验是有道理的:出生地,连续居住周期是城市管理者的必需条件!

    尤其那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痞子根本就不应具有城市管理的最低权力----你连自己的家都建设不好,有什么资格管理城市?

    我看 到过一篇文章说,刚解放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他说,将来实现工业化了,这面前都是一大片浓烟滚滚的烟囱,那多美啊!大家一起陶醉。

    看到这样火车站,第一印象是温馨,俺这样没有美学熏陶的,脱口而出那些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几何图形。再对比咱们设计的什么玩意,象军队营房象碉堡,除了生硬冷冰冰,感觉不到它的美和温馨。破坏艺术品来证明权力的任性和至高无上。

    不仅德式日式拆,连中国人建的里院也仅仅保留了“劈柴院”等地方,早先市北区台东区,那种民国年间建的里院,也大多在大拆迁中消失了。其实那种老房子外面看很普通,里面却很受住,跟上海的石库门很像,多是木地板,有些还有护墙板,冬暖夏凉,也不潮湿,非常舒适。那些房子建筑质量很好,如果要保护起来,减少住户,让愿意迁走的,给较优厚的条件,愿意留下来的,适当增加住房面积,那些房子 就保留下来了。真是一笔宝贵遗产被毁掉了。

    北京大裤衩真含蓄!!!

    有些由外国人建的公共建筑,简直就是精妙的艺术品。那年在哈尔滨,看到有很多美丽的俄式建筑,被推土机轰隆隆推到了,残存的室内外装饰,看起来那么美妙,那么好,却将彻底消失,心里痛得不行。没见过这么没文化的决策者。

    我就拆过北京古城墙。1957年暑假,发了两个月助学金,被偷走了。别人都欢天喜地回家了,我愁着饭票。正好,学校里贴出布告,可以去勤工俭学--去拆城墙,每天人民币1元。早上出发,学校里有没棚没座的货车 接送,带了两三个馒头一壶水就去了,地点就在天安门附近。这城墙真难拆,城砖大约是50x25X15厘米,很厚重,有的拆下来下面还 有毛笔写的人名 。 城砖是非常非常难拆,黏得非常牢,据说当年

    是用糯米饭拌上石灰来黏的。我们是用短钢钎和铁 锤来对付。开始一天只能拆 几块,后来提高到一天十几块。这城砖是学校用来造射击场的围墙用的。一块卖给学校是6毛钱。 我们刚学过政治 经济学,就说剥削太狠了。但袋里没钱,只好天天去。我挖了20天左右,人晒得黑黑的,生病了,退出。后来看到梁 思成的事迹,知道了自己也是帮凶。                           

    拆了是对的,欧洲人有生殖器崇拜,盖什么房子都要树个大圆柱子,这个很不符合国情,中国人讲究含蓄,即使华表也不是到处都有。

    1948年,原籍县城的老爷庙、财神庙、上帝庙、火神庙、龙王庙都被扒了,和尚还俗。文革时的八节高的法式教堂也变为2层。

    我们这里天主堂变成了县人委,祠堂变学校,粮站,比比皆是

    “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建筑的灵魂、最核心的因素是历史载体。济南老火车站见证了清政府的灭亡到民国的转变、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军管铁路,再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的这段历史,它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时间过去了二十一年,济南ZF还是跟过去一样蠢,没错,一蠢再蠢。

    你看欧洲城市乡村,老建筑都得到精心保护。阿姆斯特丹河道两旁,不时可以看到十四十五世纪的老建筑,有些略有倾斜,立刻用“戗杆”之类东西支撑起来。无论巴黎还是不知名小城,城中心都是几百年的老建筑,新的建筑只在周边指定区域兴建。也正是这些历尽沧桑的老建筑,让人感受到浓重的历史厚重感。

    没文化的人当了官尤其可怕,因为他会率性妄为,一意孤行。这么蠢的也想“世界一流”?也想造芯片?

    文明古迹在破四旧的时候已经破坏差不多了,现在看到的很多都是重建的,高仿的,文明实际上已经中断于某之手

    这样的老建筑完全可以保护性景观存留啊。哪怕在旁边新建车站,每次 上下车都可以途径观看不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很好旅行记忆吗?

    民间曾经疯传:谢X堂真能干,誓把济南变成县。

    让这些土包子掌管济南,哪天心血来潮发疯,能把趵突泉堵了,把大明湖填了。

    大明湖水抽干,种水稻。这些官员都是学大寨出身的,修大寨田很有经验。

    这事与文化无关,而是敬畏之心,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敬畏、对人民的敬畏。拆与建,后面都不乏一群高知的文化人。

    青岛火车站是胶济铁路第一站,自然引起许多建筑设计师的关注。阿尔费雷德·格德尔茨就是其中之一。格德尔茨时为山东企业联合集团代表,并以此身份参与山东铁路公司事务。在山东铁路建设期间,他大

    部分时间都在柏林。青岛火车站的设计,是他在柏林完成的。这个方案堪称雄伟,当然在造价上也更为昂贵。山东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普遍认为,“建筑体积太大而且过于昂贵”,他们并不愿意花费太多的钱在殖民地兴建一个过于奢侈的火车站。格德尔茨的方案遭到否决。

    海因里希·锡乐巴应董事会要求,设计了一座更小也更为适度的建筑。锡乐巴的设计方案 ,由高35米的德式钟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钟楼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有人说,是锡乐巴将他记忆中的德国教堂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青岛。

    该站是纯粹的德式建筑,主要源于当时的青岛为德国的租借地,德国人在车站的风格上有充分的自主权 ,可以不用过多地去考虑中国人的接受程度。而胶济铁路沿途的中小火车站,皆位于清政府控制的地区且多通过乡村,因此为取得中国民众对铁路这一新运输形式的信任感,设计者将车站设计为“中西合璧”风格。

    青岛火车站 是德国人为了节省经费,直接没设计,而是拿了德国教堂的设计来的。其实在德国很普通,没啥价值。但在中国,特别是青岛,担负了四代人的记忆。就这么给拆了。我就不明白,为啥一定要拆了呢? 不能原样保留。然后在旁边建个新的吗? 对这些东西 他们为啥这么恨呢。

    那绿顶子2000年的时候我还能看到,就在车站东侧 地上扔着 没人管。真可惜啊。

    v山东早先的各级干部,几乎全是农民出身,大多是在学大寨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后来各级官员的子女长大了,从政的干部子女也就多了。

    纵观牠们的几十年历史,基本上就是,拍板搞事,一切美好,事后不对,拆掉重搞,一切美好,发现还是不对,继续再搞,还是美好,最后才发现,瞎B搞怎么才行,只要美好就行,所以牠们就是错了改,改了错,错了继续改改了继续错,到最后,牠们说我们一直正确

    90年代的领导是最垃圾的领导,那个时候拆了多少古迹古建筑,造了多少不伦不类的恶心建筑,那个时候的城市规划也是最糟糕的

    那么多凝结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精美建筑拆了,代之而起的是各种丑陋不堪的建筑,莫非决策者们的审美趣味连普通老百姓也不如?他们原来在山沟里,骨子里喜欢高楼大厦,进了城,饥饿式报复

    农民没见过世面,以为只好高大、玻璃明晃晃的,灯火通明的,就是好的。这是小时候受穷导致的后遗症。他们没有学问,不懂文明的意义,实际上人类的历史中,主要成就就是文化成果。

    济南车站其实不要拆,挪开地方再建设一个新的就成了,很简单。把老车站保留下来,形成景点,那就比这赚钱多了!他们懂个屁,哪有这个头脑啊。谢玉堂这些人,不可能懂得建筑历史的,也没有啥美感,但他有权,却又不听济南专家学者的话,顶着很多人的反对,他强行干的。这就是农民的劣根性:一根筋,二比。

当年的北京也是这个悲剧。

分布各地俗不可耐的中国新建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拆了多少古迹古建筑,造了多少不伦不类的恶心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