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想重振天朝,却动了美国及盟国的奶酪
历史为何不断重复发生?因为人的文化、素质、文明...等,并没有比前人强多少,怎能不重复过去历史的结果?
想走出新路、新局面,有那么容易吗?
太天真、无知、愚蠢如小学生一样
五四运动开创了新中国,可惜无力抵挡共产主义来袭,中国赤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终止,中国又回专制、愚昧、蒙沌....
毛泽东挂羊头卖狗肉,搞了个文化大革命,摧毁四旧文化,东施效颦,要立自己文化、规矩,还是脱不了专制、帝制巢臼,下场可知
镰刀毁弃了,还不一样变成中国韭菜,帝王、百姓结果一个样
好笑的很
-------------分界线------------
想重振天朝必衰弱?挪威历史学家看到的中国危机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九七○年代末期,由邓小平开始推动改革开放后,经济勐暴成长。然而大部分西方世界不懂的是,这个从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就屡屡在世界舞台吃瘪、国人一度被嘲笑为「东亚病夫」的国度,迫切地要找回过去「天朝」光荣的焦急。
《躁动的帝国》一书由挪威历史学家文安立(Odd Arne Westad)撰写,从大清初年康熙一朝和俄罗斯签定《尼布楚条约》,开始叙述「天朝」如何演化成中国,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不承认天下有能和天朝皇帝相提并论权威的世界观,转而认识并承认国际关系,到清末认识自己的落后展开西化运动,一路写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认知的世界。
那些年我们认识的扭曲中国
对于笔者这种「被当成中国人教育」的一代而言,清代历史虽然占了历史课不少的时数,但由于要强化国民党革命的正当性,对于大清难免采用较为负面的角度去描写。而一一年革命之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实际上是由袁世凯政府执政,历史课本强调的是袁世凯政府的天怒人怨、孙文如何带领新的革命运动。但又因为中国共产党后来成功地革掉国民党的命,也没清楚描述国民党与苏联的关系。
蒋介石掌政后,大家可能只看到课本怎么强调蒋介石的英明神武,很少描述此时国民政府的对外关系有何转折──只强调美国人怎么背弃蒋介石害国民政府退守台湾。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相关的历史更是少有提及,甚至连「新中国」和印度、越南发生战争,台湾学生如果不自己找史料都不会知道。
或许就是因为对毛泽东过去搞「超英赶美」大内宣,用「美帝」的外敌形象来「团结」中国民众巩固自己权力,以及邓小平认定「改革开放」必须借助美国之力的历史太过模煳,才会有不少台湾人这么快能接受现在正在中美大战的说法,鲜少有人想过,这不过是习近平政府从邓小平路线改回到毛泽东路线的其中一种结果而已。对于这段台湾人似乎时时深浸其中、却又模模煳煳的历史,文安立着重在从大清之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描述,并因为对外关系的改变,又影响回内政的过程。
总是让危机走向最坏的结果
他写道:「从一七九九年乾隆之死到一九九七年邓小平之死,相隔一九八年,中国经历了后半期的清朝、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毛泽东与邓小平代表的共产党政权,却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现代与理性的国际关系,经常贬抑别的国家,甚至对别国的犯错幸灾乐祸,缺少真正的大国风范。」
文安立无意顺从北京和台北两个中国政府「都是大家不团结的错」、「都是西方帝国主义者的错」,他清楚地描述中国从清末开始的每一场危机其实都有可能是转败为胜的机会,但都因政治中枢的错误决断,让结局走到最坏的结果。
「一六八九年,康熙不顾许多廷臣的建议,和俄罗斯签署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所签,第一个类似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条约。……大清皇帝当中最伟大的康熙是个务实的人:在他采取行动粉碎西域的蒙古人、准噶尔人时,俄罗斯保持中立是极为重要的关键。」
文安立以康熙不顾臣下反对,放下天朝皇帝身段与俄罗斯签订对等的尼布楚条约(而非过往的「朝贡关系」),并从其中取得实际利益为例,说明当中国不亢不卑地对待外国之时,才是真正最具「大国风范」,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至于书中反例众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毛泽东,书中屡屡提到毛泽东总是根据自己的权位利益,去操作中国当时的外交,甚至煽动国民的仇外情绪在所不惜,结果就是一场场的悲剧。虽然文安立对于目前的中国习近平政权还是颇有信心,认为「尽管它(习政权)希望人民反美态度可用来巩固国内对现有中国领导人的支持,但是民众在这个议题情绪一上升,北京就很头痛。」
中国会重蹈苏联抗美崩溃覆辙?
「中共不希望与美国持续对抗,因为它相信这会妨碍中国的经济扩张。我们已经看到,目前的中国政府相当满意中国的经济在美国领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内运作。美国的举措毕竟还推动中国的成长。中国最不需要的一件事,就是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有长期的战略对抗,中国不能重蹈苏联在一九七○年代和八○年代和美国对抗、最后招致崩溃的覆辙。」只是未来会如何,也没人能真的预测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