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1-4-26 06:39:55

英国国际学校撤出中国? 网民酸、父母却抢破头

自: VOA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上周日(4月17日)报道,50所由英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开设的国际学校因为面临越来越紧缩的教学限制,可能有损其声誉,因而考虑撤出中国,转往越南、非洲或埃及等国经营。


https://www.66.ca/data/attachment/portal/202104/23/135216smemmqteqp7se2jp.jpg

资料照:中国江苏省常州市牛津国际公学常州学校的教师在给学生们上课。(2013年1月10日)  消息一出引发中国网民的两极反应。其中,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的境内网民尤其酸言酸语,且对在华的国际学校诸多负评。但根据部分网民提供的视频,也有不少中国父母抢破头,要让子女进入所费不赀的国际学校,而且入学考试竞争激烈。  对此传闻,两位教育界分析人士向美国之音表示,他们未听闻任何国际学校打算要撤出中国,虽然,英中两国关系的日益恶化确实影响到英国学校在华的经营。其中一位教育人士还从商业角度分析认为,国际学校“尝到了在中国赚钱的好处,不会轻易撤出中国。”  一面倒谩骂  针对英国学校要撤出中国的报道,中国境内网民透过微博,几乎一面倒地留言谩骂。数则贴文都要英国学校“滚的越远越好!”,而署名“庚子横眉” 的网民更批评英国学校是:“反中特务训练基地”。另外,署名“长沙寻智”的网民则批评英国学校“无非就是来培养颜色革命的种子,一看不能得逞就只好早点撤了,免得浪费银子。”  近三十则的负面意见中,只有署名“安东没故事”网民的一则贴文提醒:“近现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人文领域......都是从那里(国际学校)读出来的。评论里谩骂的恐怕多数是上不起私立学校的人吧?”  不过,也有人在微博上传视频,显示大批“焦虑”的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深国交)的入学考试,全场一副抢破头的景象。这位名为“俞雷”的中国网民还文贴说:“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越来越多全国家长带着孩子来报考深国交,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相反地,在西方主流的社媒推特(Twitter)上,推友则多数表达支持或同情英国学校可能撤出的消息。  推友多数支持或同情  一位推友说:“这是对私校很好的发展,不要再继续帮共产党推行政治宣传”。另一位推友则说:“中国在地的学校都要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洗脑教育,现在就连国际学校也不能幸免。”也有推友提醒英国国际学校:“人民币还是校誉,只能择一。”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中国教育部于3月发布最新的教学评鉴指南后,要求校内有中国籍学生的双语私校和国际学校等,在课程规划上,都必须遵守中国国家课纲的规定。该报道引述两名英国籍受访人士表示,不少英国学校担心其课程遭政治绑架,影响到其品牌声誉或失去对学校的控管权限,因而考虑撤出中国。不过,报道并未明指是那几所国际学校。  在中国前十大品牌的英国国际学校中,美国之音以电话和电子邮件征询了三所学校的英国籍校长,但皆未获回应,其中与英国皇室关系密切的惠灵顿(中国)集团曾回函,但截至截稿前,并未针对美国之音的咨询,作出回覆。  中国大致有两类国际学校,一类是真正的国际学校,开办给外国使节人员或外籍商务人士的子女,招收对象也仅限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因此,也不受中国教育部监管。另一类则是民办的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大多为民间人士开办或经外国的教学机构和品牌授权开办,除招收持外国护照的学生外,也开放招收中国籍学生,因此,已被纳入中国教育部的规管范围内,开设课程必须包括必修的国家课纲。  “荒谬”的传闻  对报载民营英国国际学校考虑撤出中国的消息,一名位于北京的英国籍教育顾问朱利安.费雪(Julian Fisher)在以书面方式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是很“荒谬”的传闻。  费雪是位于北京的英国教育顾问机构问创(Venture Education)的创始人之一。他说,据他所知,顶尖的英国国际学校品牌在中国的招生和经营上都很成功,而且还在持续扩张中,尤其是不少地产公司为了向地方政府争取更多用地,都非常积极与国际学校品牌合作,越来越多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希望在子女教育上多一点选择。  他说,因为新设学校增多,中国的教育规管也的确迎头赶上、并趋向紧缩。另外,过去一年,因为新冠疫情,外籍教师的入境和签证取得较为困难。再加上,学生间争取入学的竞争加剧,这也增加了新设学校招收到优秀学生的难度,这都是国际学校在中国办学的挑战。  费雪说,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当然部分学校的前景确实不如之前乐观,而英、中两国关系紧张也会影响部份办学人士的决策。但他说,撤校与否的决定一向取决于财务经营面的绩效,而且,这些学校不管是去非洲、还是东欧设校,通常是为了扩展教育市场,“而非有意识地要与中国(市场)脱钩。”  费雪说,要招收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在进入中国前就已经知道要找中资股东合办学校,并在课程上,纳入中国教育部所规定的核心课纲。但他说,这并不影响学校提供国际中等教育证书(GCSE)所需的课程,或社交、情商等课程,甚至是中等教育高级程度(A-levels)、国际文凭大学预科(IB)或大学先修(AP)课程。当然,学校如何在这么多元的课程中找到平衡点和适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在中国办学的挑战之一。  根据问创于1月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有27个英国私校品牌在中国设立了总计55所学校,其中包括14所是在2020年开办的,未来预计还有43所英国私校要开办。另外,据教育媒体新学说的统计,目前中国获认证的国际学校总数为907所,其中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13所,民办国际学校53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259所。2020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总规模为439亿元人民币(66亿美元),年增速降至7%,低于过去七年间、高达12%的年复合增长率。  赚钱的好处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曾在多所国际学校任教的中国籍教师则认为,大多数的国际学校除非赔钱,否则不太可能撤出中国。他以书面方式向美国之音表示,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这些老牌名校尝到了在中国赚钱的好处,不会轻易撤出中国的。”至于国际学校向越南等国扩展,他说,可能性很高,因为,当地对国际学校的需求也在增长中。  虽然英国国际学校要撤出中国的消息仍属于传闻,但中国越来越收紧“教育主权”,要求招收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必须遵守国家课纲的规定,开设包括政治思想在内的必修课程,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选择国际学校教育体系的非中国籍家长和学生都说,他们只能尊重并接受。但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在政治思想上比较保守、又教条的课纲,对学生的实质影响不大。  去年因疫情返台就读大学的台商子弟Ricky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在中国长大,从幼稚园到高中,都就读于上海地区的台商学校。他说,如同只收外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在中国的三所台商学校也只收台湾籍学生,不会收中国籍学生。因此,他们在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从台湾直接海空运过去。  僵化的政治思维  只不过,Ricky说,教材经中国审查后,学校会将其中涉及政治敏感处,如学运、六四、政党轮替等议题,以黏性很强的白色贴纸遮盖住。但他说,这样的做法在资讯流通的时代根本无效,因为只要有VPN(虚拟私人网络)可以翻墙,大多数的学生都还是能在网络上找到很多相关的资讯。另外,他说,好奇的同学如果在课堂上提出政治禁忌议题,台籍老师也都会不避讳地提供解说,尤其是涉及考试范围处。  Ricky说,他尊重中国的体制,毕竟每个国家都有其教育主权,而且他作客中国,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但他说,如果有选择,以后不会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这种限制较多的教育。他说,自己有不少中国籍的朋友,对于类似的政治禁忌议题,如果真有心,翻墙上网查,都可以查到很多不同于课本的事实或观点,学校很难真正禁得了。  另一位儿女分读美国学校和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的家长则说,注重批判性思考和“自主性很高”的美国学校非常排斥这类的政治思想课程,因此,学校不可能纳入中国的国家课纲,因为,美国家长也会极力反弹。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就读美国学校的中国籍华人子女并不多,大多是持有外国护照的海归派子女。他说,就他的观察,这些孩子和政经地位高的家长在国家认同上是属于“双轴制”。也就是,对中国的强盛有所期待,但也拥抱西方的自由民主思维,希望中国在此方面向西方靠拢,或者东西方互相融合。  这位家长说,他有一些的商界朋友因为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因此,会让子女直接进中国当地的学校就读。但他们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上,会为子女营造比较自由的空间,希望平衡中国学校比较僵固的制式思维。  这位家长说,每年花上20-30万人民币(4.5万美元) 学费、送子女去读民营国际学校的家长中,大多数都希望为儿女选择的是可以和国际接轨的教育环境。因此,有一部分家长非常排斥中国课纲之纳入,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中国课纲的比重不大,因此,对子女政治思维的养成并不比家庭或家长个人在身教和言教上的无形灌输来得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国际学校撤出中国? 网民酸、父母却抢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