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蒙冤
粟裕生前为何对淮海战役保持缄默?马班太史----且看“淮海战役作战方针”是如何被《毛选》篡改的 淮海战役是我军战史上规模空前宏大、历时较长(65个日夜)、以少胜多(我军60万兵力对国民党军80万兵力)的大胜利。粟裕充当了战役主要指挥员的角色,充分显示了他的战略思想、军事才华、指挥艺术和驾驭战争的能力。毛泽东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可是粟裕生前却没有公开发表任何纪念淮海战役的文章。虽然不写、不读、不看关于淮海战役的资料,但这场战役必定是粟裕一生不舍的情结。《粟裕战争回忆录》写得实事求是,写得及其深刻,是一部军事天才的兵书。但书中却没有写淮海战役。 据粟裕的秘书鞠开说,“粟裕的夫人楚青说,粟裕多次对她讲,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这是为什么呢?中共正史一直强调毛泽东是淮海战役的战略指导和战术方针的真正决策者。 2019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于化庭写的《淮海战役中毛泽东的全局指导》一文最能体现这个定调,“在淮海战役的筹划、组织、实施全过程中,毛泽东给予了悉心的全局性指导。毛泽东的指导始终着眼于歼灭敌人主要兵力集团,通过对歼敌目标和作战部署作出精心谋划,确定了战役作战方针与相应兵力投入,并紧紧把握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果断抓住扩大歼敌规模的有利战机,迅速作出调整原定的战役方针、歼敌任务、作战规模等重大决策,使战役指导能够符合不断变化着的战场实际,从而确保战役各个阶段歼敌目标的实现,逐次歼灭了国民党军在徐州地区的主要兵力集团,最终夺取了淮海战役这一战略决战的胜利”。所谓“全局指导”的主要根据是,毛泽东毅然决定把粟裕在1948年9月24日提出的淮海战役设想,即先打两淮 的“小淮海”改变成“大淮海”的决战态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刊出的《淮海战役作战方针》似乎完全证明了毛在战略上高瞻远瞩,在战术上神机妙算的英明领袖气质。事实上,这个版本是对电报原文的精心篡改,目的是彻底抹杀粟裕的决定性作用。对比这个版本和原电手稿,我们就能看得十分清楚。毛选版本如下:1948年10月11日关于淮海战役部署,现在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敌一个师的办法,共以六个至七个纵队,分割歼灭敌二十五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以五个至六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以一个纵队,加地方兵团,位于鲁西南,侧击徐州、商丘段,以牵制邱兵团一部(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活动于宿迁、睢宁、灵壁地区,以牵制李兵团。以上部署,即是说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这一部署,大体如同九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第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两星期至三星期内结束。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估计这时,青岛之五十四师、三十二师很有可能由海运增至海、新、连地区。该地区连原有一个师将共有三个师,故我须用五个纵队担任攻击,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钳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九月间攻济打援部署的那个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于两个至三个星期内完结。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敌将增加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整八师正由烟台南运),故亦须准备以五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和钳制。此阶段,大约亦须有两个至三个星期。
三个阶段大概共须有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
(四)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原文如下:关于淮海战役部署,现在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
(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敌一个师的办法,共以六个至七个纵队,分割歼灭敌二十五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以五个至六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以一个纵队,加地方兵团,位于鲁西南,侧击徐州、商丘段,以牵制邱兵团一部(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活动于宿迁、睢宁、灵壁地区,以牵制李兵团。以上部署,即是说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这一部署,大体如同九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第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两星期至三星期内结束。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估计这时,青岛之五十四师、三十二师很有可能由海运增至海、新、连地区。该地区连原有一个师将共有三个师,故我须用五个纵队担任攻击,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钳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九月间攻济打援部署的那个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于两个至三个星期内完结。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敌将增加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整八师正由烟台南运),故亦须准备以五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和钳制。此阶段,大约亦须有两个至三个星期。
三个阶段大概共须有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
(四)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难于歼击。此时,你们仍应分为东西两兵团。以大约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西兵团与刘邓协力作战的方法,亦是一部兵力打城,以主要兵力打援阻援,这样去各个歼敌。刘邓因为兵力不足,不能实现如像你们攻济打援战役及淮海战役那样的作战。你们西兵团去后,就可以实现那样的作战。六七两月开封睢杞战役就是西兵团与刘邓协力的结果。(五) 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团转移。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毫无疑问,当年毛选编辑部在这份电报上可谓处心积虑,其删去的内容(斜体字部分)完全改写了历史。毛选删去了第四点全部内容,并把原来的第五点变成第四点,目的很明显,因为毛的原设想是在淮海打一仗,灭将军有生兵力之一部(黄百韬兵团)然后立即分兵。华野一分为二,再回到1947年的东西两兵团建制,一部分留在在豫皖, 目的是支持已经撑不下去的刘邓中原野战军,另一部分留苏中苏北,在两个区域外线作战, 如此部署,绝无的打大淮海的可能。更妙的是,最后一点中把“二月西兵团转移”除去,然后接上“渡江作战”的说法,这样原来的分兵部署就彻底消失了, 似乎毛早已预料到淮海大胜后“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渡江战役。实际上此渡江作战绝非后来的渡江战役。粟裕和毛泽东在分兵合合兵的战略问题上有不同意见由来已久。毛一贯的军事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在一个战区没有优势兵力就要分兵机动,游击,寻机歼敌。这个原则在游击战和从游击战过渡到运动战的阶段是有效果的,但到了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就不能与时俱进,成为僵化的教条。在战略大决战中采取以少胜多的大兵团作战, 在三大战役中唯有淮海战役一个战例, 但这是粟裕抗命争取来的, 对毛的军事原则来说绝对是禁忌。长期在一线作战的粟裕在实践中意识到, 分兵得不偿失。 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中央要求华野分兵, 在南麻和临朐战役中吃了大败仗。这些血的教训是粟裕“斗胆直呈”的论证基础。 事情还是要从异想天开的“东南野战军”的决策讲起。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向粟裕发出绝密电报,提出了由粟裕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希望粟裕“熟筹见复”。粟裕1月31日回电就渡江时间、路线、渡江后留在中原各部队的作战方针等问题斗胆直呈,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接 到粟裕电报,毛十分不满,特意把原定2月1日返回的陈毅留下一起研究,结论仍是坚持渡江南进。粟裕依据军委批准的方案加紧组织准备,同时敏锐地观察中原战局出现的重要变化。他权衡中原作战和渡江作战的利弊:一是中原地区地势和交通既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也有利于我军实施机动作战;二是中原黄淮地区的新解放区已有初步基础,且背靠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人力物力支援,而渡江南进既无根据地依托,连续作战将遇到很大困难,减员必大又无法得到补充。综合分析,粟裕认为,留在中原地区作战,对打开中原战局将更有利。毛命粟火速去西柏坡,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粟裕有理有据的报告令毛无可辩驳,最终决定“暂缓渡江”,心中却埋下芥蒂。但这个决策正是日后“小淮海”和“大淮海”之滥觞。事实上,无论是小淮海还是大淮海的建议都来自于粟裕。直到淮海战役开始之后的第二天,毛泽东仍然没有提出要打“大淮海”的想法。粟裕在11月8日发给军委的著名“齐辰电”否定了10月11日《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思路,第一次提出了大淮海的建议。全文如下: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对敌可能采取方针估计与对策(一)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匪(介石)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二)蒋介石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如果蒋介石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时在苏、浙、皖、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三)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道,以阻延敌人南撤。管见是否有当,请即电示。 粟裕 张震 齐(8日)辰很清楚,粟裕再次否定了《淮海战役作战方针》原件中的华野分兵,出豫皖和两淮的战略,建议中野华野合兵打大淮海战役。而且就在此一周之前,粟曾向毛建议“统一指挥”。 显然这个问题是毛当时根本没有想到的。粟裕从淮海战场的全局出发,就主动向毛提出来了。他在电报中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毛经过一番考虑研究后,作出了答复。粟裕的建议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提出的,到了十一月一日毛就回电了,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粟裕看到回电后非常高兴。两个野战军从战略协同,走到战役协同,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的子养电里就有这个思想,他说两个野战军在一起协同作战,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战局必有很大的改观。关于淮海战役的战场指挥问题,有人说邓小平是最高战役指挥者,这是天方夜谭。因为邓小平曾经公开说:“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主持决定的。”在《邓小文选》第三卷和《我的父亲邓小平》、《邓小平的军事谋略》,影视片《风雨钟山路》等,都采信了邓这个说法。关于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发挥的作用,直到2015年,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粟裕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还这样说,关于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发挥的作用,称“粟裕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书记的总前委领下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换句话说,粟裕在战场指挥上的决定性的贡献也被邓小平攫取了。首先,“陈军长邓政委指挥”体制并未实施。更重要的是,邓自称总指挥的唯一根据是在战役打响之后才成立的总前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人民解放军中设立的第一个总前委。过去认为淮海战役是在总前委的领导下进行和获胜的,其实不然。实际上,成立总前委之事,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并未提上议事日程;在战役发起前夕曾有过一个总前委的雏形构想,不过没有在战场上实施;后来成立总前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勤供应的需要引发出来的。但分析总前委成立之后的活动,近百余以总前委名义发出的电报中,没有任何战役指挥的痕迹,而且发现既没有总前委对淮海战役的军事指挥,也缺乏总前委对淮海战役的后勤领导,因此总前委根本不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由华野和中野分别指挥的。邓贪天功为己有, 可谓无耻至极。 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粟裕为何对淮海战役无话可说了。其实他既不能说,也不敢说。不能说的原因很简单,必须重新改写历史。对这段对他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 他不能昧着良心接受伪造的事实。更重要的是,粟裕不敢说,粟裕的家人和身边工作过的人也不敢说。 一是因为他不敢推翻中央对毛对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贡献的定论, 二是因为他被残酷的政治整怕了。粟裕晚年的最大心病是1958年对他那场莫须有的批判获得平反。粟裕去世以后,夫人楚青在他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了他在1977年手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 内容如下,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百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他对淮海战役显然有话要说,不甘把这个终身遗憾带进坟墓中去。这首词开篇就说“作战方针”, 但绝不是《毛选》里的那个作战方针。接下去就是回顾他指挥的几场大战役,从豫东到济南再到淮海, 环环相扣,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他认为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是在实战中根据战场变化逐步出来的, 没有任何人高瞻远瞩, 神机妙算。当然,粟裕绝不敢拿出来给别人看, 更不用说去发表了。也许他当时对邓小平还抱有一线希望,但是他错了。邓小平坚决不给他平反有两个原因,一是主持那场批判军事教条主义运动的正是他本人。二是不能让粟有出头之日,重新夺回淮海战役的功劳。这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一直到去世也没有被给予的平反昭雪, 历史总是公正的,但他的遭遇是一场罕见的人生悲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