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1-10-30 04:54:00

大清海军覆灭,电视剧里的悲情故事是美化与误导

欧洲价值


https://www.66.ca/data/attachment/portal/202110/29/041811ds8z981wo6j6r879.jpg

小学时印象最深的电视剧,当属六年级时的《北洋水师》。看到最后,幼小心灵也感到几分苍凉,对北洋水师各舰管带的名字也是如数家珍。印象最深的当属萨镇冰,电视剧里的形象是个大胡子,看起来比其他管带都老一点。此老高寿,经历过甲午海战,见证北洋水师的覆灭,后来曾担任清廷海军统制,民国时期不但任过海军总长,还曾在走马灯般更换的内阁中任过代理国务总理。1859年出生的他,直到1949年后,仍以90岁高龄参加政协会议,1952年去世。  虽然这部电视剧过分渲染悲情,也因此多少美化了北洋海军,误导了人们的观念,但仍让我对近代海军萌发兴趣,后来在出版物并不丰富的中学时代四处搜集相关着作。多年来,描述中国近代海军史的书籍不少,其中最着名的当属2012年出版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说起近代海军,许多人言必称北洋,但它远远不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全部。书中梳理了近代海军的发展史,除了北洋、南洋与福建的海军规划之外,还有工业领域,如江南机器局、福建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等的发展,教育领域有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等现代学堂的创办和新式教育的起步,基地建设则有大沽、旅顺口、威海卫、胶州湾(青岛)的港湾、船坞和防御炮台等,此外还有派遣留学、造船和购置军舰枪炮等。  相比当年以悲情进行美化的电视剧,书中陈述的事实更令人深思。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未曾击沉过一艘日军大型战舰。丁汝昌并不懂海军,也不懂指挥,纳妾的本事倒是一流。至于邓世昌与爱犬共沉的悲情故事,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合理质疑:在强调纪律也强调卫生的军舰上,指挥官带狗上去是否合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它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阅读者的观念。无论是早期的电视剧,还是历史教科书,都多少对北洋水师赋予了一种“运气欠佳”的固有印象,强调它的“亚洲第一”。比如电视剧里的邓世昌,指挥军舰奋勇向前,打算与敌舰同归于尽,就被渲染为只差一步便可实现的悲剧场面,但真正的战争实力对比并非如此。  书中对双方舰队的实力进行了详尽分析,从军舰数量、型号和武器规格,到双方士气、士兵水平和指挥能力,一项一项的对比,说明了这是一场中方毫无胜算的战争。所谓的“无畏”和“意欲同归于尽”,不过是一种实力差距之下的掩饰。  从表面来看,中日海军发展的路径相差无几:  都是学习西方,都是送人才赴西方留学,归国后成为海军中坚力量,都是在海外购买军舰,制度和战略上都习自西方。但在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对海权的理解完全不同。1890年,马汉的名着《海上权力史论》出版,随即便有了日文版,在日本广泛传播。而面对海军的组建困难,日本天皇拿出内帑,全国官员减俸。在战术上,日本海军有着现代化的训练和极为出色的战术运用。  当然,说到底还是那句话: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远比日本困难和曲折”。  在姜鸣看来,中国近代海军是晚清政府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后被动做出的防御反应。从军事角度来看,它带动军种创新、海防基地建设、近代职业军官队伍的养成,也带动了造船工业、院校教育、西方医学等等变革,从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晚清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但是,更多的还是教训。相比日本“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方针,以及“脱亚入欧”的目标,清政府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用于指导海军,仅仅是被动组建、被动防御,更没有将之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至于清廷海军的腐败问题更是严重,比如福建船政的管带吃空饷,北洋海军在刘公岛违规置地搞房产出租等。  人的问题当然是最重要的,丁汝昌、刘步蟾与林泰曾等海军高级将领的自杀殉国曾感动许多人,可很少有人留意他们所使用的自杀工具都是鸦片。相比之下,广甲号管带卢毓英和定远号大副沈寿堃更糟糕,他们也买了鸦片准备自尽,结果最后时刻决定先把鸦片抽了乐一乐,至于自杀还是另想办法的好。  就在这样的荒唐中,清政府花费无数白银、耗费无数人力打造的海军全军覆没。从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到北洋水师,海军的悲剧本质无法避开的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局限、朝廷的派系之争、当权者的愚昧自大……就如铁血首相俾斯麦在1864年所言:“三十年后,日本将兴,中国将衰”,原因很简单,当时日本人游学欧洲,热衷于讨论科技,中国人来欧洲,却只是打听哪家的船和炮更好更便宜。  即使近年来逐渐翻案,被认为在晚清东拆西补、独立支撑的李鸿章,在书中也被毫不客气地批评。李鸿章自己曾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  这种自我辩解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可掩饰的是他的观念尽管超出同僚,却仍远远落后于时代。至于他的为官之道,更是与现代性没有一毛钱关系。倒是赫德私下对李鸿章的评价很到位:  “他像我一样,年轻时交上好运,就此扶摇直上,位极人臣,其实我再说一遍,他像我一样,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因为身居高位使他声名显赫而已。当他接待外国人时仿佛应付裕如,但揭去他的这张皮,他还是中国佬,同其他官僚同样是无能之辈。”  当年读《龙旗飘扬的舰队》时,最被触动的话仍然来自赫德。他这样评价清朝:  “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作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又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清海军覆灭,电视剧里的悲情故事是美化与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