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怎样重建海军
甲午战后的晚清海军,在唾骂声中重建,经费有限,不发展远洋力量甲午战后的晚清海军,在唾骂声中重建,经费有限,不发展远洋力量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晚清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随着北洋舰艇沉入海底,三十年积累付之一炬,中国近代的海军建设又该何去何从?重建北洋当北洋海军战败的消息传回,举国上下一片哗然,瞬间掀起社会舆论的激烈讨论,惩办李鸿章,重建海军以振国威的主张铺天盖地。1895年5月11日,清政府发布诏谕,大体意为“条约已签,再无讨论必要”而强行终止了对此事的讨论。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0dec131321a5445a9143c5288108a70d.jpeg北洋海军覆没,海军衙门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原北洋海军的诸多将领也纷纷被开缺,回到原籍,原拟定拨给海军的经费也挪作他用。漫长的海岸线仅剩下装备较差的南洋海军独木难支,最多也就是起到个对内维护治安的作用,昔日亚洲之强横舰队,走入绝对低谷。事实上此时的清政府确已无力重建海军。马关条约的签订,导致清政府背负了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另加赎辽费,面对沉重的财政压力,清政府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海军重建工作。再加上战后威海、旅顺等军港尚被日军把持,京城重地还在其兵锋之下,政府压根就不敢讨论这一提案,所谓“重建海军”只能是民间舆论的一厢情愿。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b2ef5231fe7e46e28259a9b9c9478b28.jpeg直到1895年底,在清政府赔付了前两期赔款后,日本开始从中国北方军港撤军,清政府重新获得了威海、旅顺等港口的控制权后,海军复兴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清政府决定以低调且较慢的步伐重建北洋海军,先从南洋海军和福建水师中划拨舰艇五艘接收船坞,拱卫北洋防御,再集中精力解决人和船的问题。人的问题自然是海军人才,清政府起用大量原北洋海军将领,将其组成海军重建的班底。1899年,清廷任命原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为主将,萨镇冰为副将,统领北洋。再者重开福州船政学堂,招收海军学生,经过甲午一战,全国对海军建设的热情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量知识分子报考海军学校。另外还向欧美派遣留学生,重开留学欧美的桥梁。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c902c35ebe89493f9b2d421c2b111c81.png然后是船的问题。在决定重建北洋水师之前,北洋大臣王文韶就认为重建海军购置舰艇至少要花费二三千万,这笔开销显然不是战后的清政府能够支撑的,于是清政府只能采取分批购置轻型战舰的方法逐步重建海军。1896年,向英德两国订造“海天”、“海圻”、“海筹”、“海容”、“海琛”五艘巡洋舰,构成清末海军主力,痛定思痛,其中前两艘是按照日军“吉野”号定做。后在德国又订做四艘鱼雷艇,并接收了一部分战前购置的小型舰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海军实力。为了节省购置成本,国内福州船政局也承接了舰艇建造的任务,但由于管理腐败,效能低下,仅完成了“建威”、“建安”两艘驱逐舰,之后再无像样船只出厂。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66776bf730e44050b50e5ef9e2040823.jpeg
再度受挫甲午战前北洋海军之所以能够独步亚洲,同光中兴后的政治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而战后海军的重建却没有战前那般幸运。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海港的浪潮,大量优良军港纷纷被划作列强势力范围,极大地打击限制了海军重建工作,北洋海军只能停留于大沽且受到航行限制,而列强军舰却可以肆意穿行我国海疆。1900年的庚子国难时,八国联军以消灭义和团为借口从天津登陆,意图进攻北京。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3bf08607d1574249835e8732c640d418.png
此时北洋的五艘战舰就正在天津门户大沽检修,虽是检修,但可以随时出战。然而大沽口一战,海军一炮未发,“海容”号在提督叶祖珪的带领下向联军讲和,英国海军更是长驱直入,直接将“海龙”“海犀”“海青”“海华”四船夺走,这让耗费无数财富的海军遭到重创。《辛丑条约》签订后除了承担大量的战争赔款外,包括大沽炮台在内的京师附近炮台,一律被迫削平,李鸿章耗费三十年建设的渤海海防设施旦夕之间荡然无存,甲午一战只是舰队覆没,但好歹根基还在,而《辛丑条约》之后,海军则是被连根拔起。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629/e785bc5aa44f4fcd8cefc1af1b573640.jpeg此战中海军的不听指挥,让清廷对其大失所望,甚至此时有大臣上疏要求卖掉北洋舰船来偿付新的战争赔款,此议虽最终作罢,但可见此时清廷已对海军丧失信心。加上庚子之乱中陆军的不堪一击,清廷开始筹建新军,倾向于加强陆军建设。从1901到1909年之间,晚清中央政府再未有购置过一艘军舰,而仅存的最大的“海天”舰也在1904年,因运输军械途中在雾中误撞礁石搁浅而宣布报废。这对于已处于夹缝中的近代海军而言几近于灭顶之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