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掌门人悲观喊话,中国房地产面临危机?
冰川思享号近日,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公司年会的发言传出,备受瞩目。在这份 1 月 9 日的内部发言稿里,郁亮把 2022 年定位为万科 "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 的一年," 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更宣布中国房地产进入了 " 黑铁时代 "。此言一出,引发热议。01
何为 " 黑铁时代 "" 黑铁时代 " 源于古希腊神话,是继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的 " 第五时代 ",是带有 " 末世 " 色彩的悲观。郁亮不是第一次用这个典故,2014 年,郁亮就曾撰文《楼市进入白银时代》,而这次跳过了青铜时代、英雄时代直达黑铁时代,沉重的危机感跃然纸上。" 黑铁时代 " 的悲观判断,让人想起 2018 年郁亮高喊 " 活下去 " 的场景,当时也引发业内外的热议。2019 年万科蝉联房企 " 拿地冠军 " 后,这句 " 活下去 " 引来了一些非议。那么,这次 " 黑铁时代 " 后,万科会不会重复当年的 " 口嫌体直 "?答案是否定的,2022 年的万科不会成为 " 拿地冠军 ",而是如郁亮所说的加速出清缩表,2021 年万科的经营表现已然如此。2021 年,万科在 " 北、上、广、深 " 四大城市一线寸土未入,20 年来的头一回。这已经充分体现了万科的收缩决心。万科的财报也显示了出清缩表的迹象。2021 年前三季度,万科营收同比增 12.42%,归母净利却同比下滑 16.0%。同期,公司毛利率为 22.10%,同比下降 7.8%,净利率为 9.06%,同比下降 3.4%。历年年报数据显示,自 2004 年以来,万科的净利率从未低于 10%。利润率同比下降,销售额也不乐观。万科 2021 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 6277.8 亿元,同比下降 10.85%。这是近六年来,万科年度销售增速首次由正转负。2021 年,万科收缩。不管这是主动的战略选择,还是形势所迫,抑或兼而有之,2022 年的万科已经不是 2018 年的万科。不只是万科," 黑铁时代 " 是中国房企共同面对的。
2021 年中国房企的日子都不好过,2022 年也不乐观。1 月 31 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的报告称,2021 年全国合约销售额同比仅增长 5.3%,低于 2020 年的 10.8% 与 2019 年的 10.3%。穆迪还预测,由于房地产融资渠道受限以及购房者信心趋弱,预计 2022 年全国合约销售额将同比下降 5%-10%。其实,无需数据,也能直观地感受到 2021 的寒意逼人,暴雷的暴雷、违约的违约,恒大危机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里程碑式的事件。郁亮的行业危机感无比真实。02真正危机在于资产缩水那么,郁亮到底在担心什么?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 " 最资深头部 ",万科还是比很多 " 老对手 " 要稳。上半年报显示净负债率仅 20.7%,远离 " 三条红线 " 的死亡区间。就算 2022 年的日子不太好过,也不至于到了 " 背水一战 " 的山穷水尽吧?中国房地产企业这两年过得心惊胆战,要担心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强调控的政策因素,但这应该不是 " 黑铁时代 " 悲观判断的直接原因。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口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再加上对 " 稳 " 字当头的经济政策大背景,2022 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至于让万科陷入 " 背水一战 " 的绝境。郁亮担心的另有其事,那就是土地资产估值的基本面。虽未明言,却有迹可循。恒大近期又传出消息。2 月 6 日,在 2022 年保交楼新年开工动员会上,许家印明确表示 " 任何时候都不能贱卖公司资产,不能依靠贱卖资产去偿还债务!"许家印此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无奈。不是不想卖,而是卖不动了。https://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2202/15/c22b4596c1a3050e43ae9725eee303cd.jpg图 / 微博2021 年 9 月恒大暴雷之前,就曾试图出售资产。8 月 10 日,恒大发公告称,正在接触潜在第三方投资者,可能会出售部分旗下资产。在公告前一天,有消息称有大型国有企业会 " 驰援 " 恒大。后来证实恒大接触的 " 接盘 " 名单中,万科赫然在列。只是双方没有谈拢,遂作罢。由此可见,恒大不是不想卖,而是卖不动。当年王健林靠卖资产脱困,许家印却不行,恒大手上的大量土地资产估值缩水了,要卖就得贱卖,贱卖无济于事。尽管长期的政策干预已经让市场价格信息失真、失灵,但是从具体的调控政策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 " 变盘 " 的信号。2021 年,全国 26 城推出了各种形式的房价限跌措施。其中主要是弱二线及以下的三四线城市,而这正是恒大等大型房企在 2018 年前后大举扩张拿地中重仓的资产。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资源唯一的供给方,房价调控从限涨转为限跌,资产估值的情况可想而知。终端销售市场也有明确的信号,2021 年全年交易量前高后低,下半年交易量 " 跳水 "。初步统计,2021 年 1-11 月,50 个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 331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8.0%,其中 7-11 月同比下降超 20%。再从宏观经济背景的角度分析,第四季度的房产交易量同比大幅下降,与 GDP 增速的大幅回落同步。这意味着本轮的房产估空,已经不是调控压力下的技术性回调,而是基本面发生了改变。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二十年未遇的新局面。对恒大而言,面临的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资产价值缩水的危机。其危机处置的举步维艰,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底层资产的变盘,无疑改变了整个行业的逻辑。03留给企业的选择不多了过去,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 " 资产规模为王 ",进也资产、退也资产。2018 年喊着 " 活下去 " 大举拿地的万科,遵循的也是这套逻辑。高速发展靠做大资产包,应对流动性风险,也靠做大资产包。只不过万科喊出了 " 活下去 ",恒大、碧桂园没有喊罢了。为 " 活下去 " 大举拿地,不是阴谋论,也不是 " 口嫌体直 " 的矫情,而是中国房地产曾经的标准模式。这套模式是以资产长期估值上涨为基础,如今这一根基动摇,一个时代也就结束了。所以,这次郁亮高喊 " 黑铁时代 ",其危机感更甚于 " 活下去 "。恒大暴雷,固然有多元化失败、扩张过度的战术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了资产层面的战略根基不稳。万科当然不是恒大,没有在失败的多元化和规模扩张上失血过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2018 年、2019 年万科在拿地大赛中胜出,却也留下了不少的 " 历史包袱 "。万科同样面临着消化这些风险资产的考验,形势并不乐观。今年 1 月份,返乡购房潮没有如期而至,房地产销售量大减近半,万科也没有逃过这次退潮。其中有疫情因素影响,却也显示出人口迁出为主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后劲不足。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加速分化,这一分化趋势让中国房企的经营选择大大减少。分化的结果是,一线城市的地越来越拿不动了,三四线的地不敢拿。中国一线城市进入了城市更新期,加之地方财政的长远考虑,核心区的优质土地资源供应量下降、价格高昂。" 偏远差 " 地块虽然有长期增值的潜力,但是承受融资压力的房企无心也无力 " 长远 "。这就是 2021 年万科在一线城市零拿地的原因。一线拿不动,不被看好的三四线又不想拿,剩下的选择就是 " 中庸 " 的二线。据《证券日报》分析报道,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城市级别划分,万科 2021 年获取的土地中,至少有 37% 的土地来自二线城市,权益地价占比更是超过一半。万科 " 二线化 ",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没有选择,将是房地产 " 黑铁时代 " 的特征。万科尚有转战 " 二线 " 的腾挪空间,很多资金压力更大、资产结构更糟的房企恐怕连这样的余裕也没有。开年暴雷的雪松控股,在 2021 年的广州旧改项目中铩羽而归,旧改的政策规范收紧,成了压垮雪松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广州深耕多年的世界五百强、号称 " 广州第一民企 ",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此不堪一击,遑论其他?https://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2202/15/9c50f46f2374cee7a3af8aeb719b7316.jpg图 / 微博这也意味着相对被看好的一线城市更新旧改项目,也难以高估。2021 年 12 月 17 日晚间,万科宣布子公司上海万科出资 20 亿元,参与设立募集规模达 100.02 亿元的上海城市更新引导基金,投资领域聚焦于上海市城区的旧城改造、历史风貌保护、租赁住房等城市更新项目。从大举拿地转为部分参与旧改,万科的步调无疑是谨慎的。有人退也有人进,2021 年央企成为拿地主力,正如很多评论者指出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央企时代。这会不会是房地产 " 黑铁时代 " 的一抹亮色呢?有待观察。对央企的政策抗压能力,不可高估,恒大爆雷,中建何尝能躲得过?大央企出状况,也不算是什么新闻。更何况宏观经济的大势,不会因为企业性质而改变。2022 年黑铁时代元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前景晦暗不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