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再坚持清零:避免中国式严酷封锁,转向减灾(图)
纽约时报中文网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1/merlin_206413842_c9863450-0dd0-4c15-9aab-abfa30f1e78f-master1050.jpg
台湾新北市的一处生鲜市场。台湾政府在新冠防疫政策上转变,部分是出于必要。该岛的旅游业和投资可能会因封锁蒙受损失。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湾台北——不久之前,中国与台湾还是世界上最后几个用“清零”政策来彻底杜绝感染的地方之一。两年来,这两地依靠严格的边境管控和缜密的密接追踪,大体上成功将新冠病毒拦在了境外。
结果,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了。
面对新冠病例的激增,两地政府如今采取的应对办法截然不同。在中国,当局加大了管控力度,对确诊病例和密接者进行严格封锁、大规模检测和集中隔离。为了控制一场大规模疫情暴发,繁华的金融之都上海已经实施了一个多月的严酷封锁。
相较之下,台湾政府的策略从清零转向了缓解。尽管感染病例飙升,但台湾现在允许轻症和无症状感染人居家隔离,无需住院。政府也减少了入境旅客和被定为密接人群的隔离天数。
官员们称此决策为“新台湾模式”。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10/merlin_206413770_cdb46871-3a24-47b9-a432-e606b50c978e-master1050.jpg
新北市立联合医院三重院区外,这是治疗新冠的定点医院。台湾一直利用防疫成功来提升其作为民主灯塔的形象,与威权的中共形成了鲜明对比。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们现在就是从清零走向与病毒共同的路,”台湾卫生部长陈时中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他还表示,预计新冠病毒的性质会变得更像“流感”。
防疫办法上的转变反映了台湾政府对越来越多证据的接纳,即奥密克戎虽然传染性极强,但致死率较低。这同时也说明,政府承认旅客检疫隔离等防疫措施正在抑制经济活动,削弱台湾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反应速度有点慢,但他们已经对这些声音和科学证据做出了调整,”俄勒冈州立大学全球健康中心主任纪骏辉(Chunhuei Chi,音)表示,他曾在台湾健康保险署担任政策顾问。台湾政府“不想和中国一起成为最后还在追求新冠清零的地方”。
台湾卫生官员表示,在这一新模式下,他们的工作重点正在从关注总感染人数转变为“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意味着将资源集中用于保护最脆弱群体,如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当局也更强调接种疫苗,而非隔离和密接追踪。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3/merlin_206416464_d9a181bb-4b09-4b1d-9052-72837fc3e8f4-master1050.jpg
周四,在政府建议民众在家工作,防止病毒传播之后,北京的商务中心区。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尽管感染激增,但官员们强调称,到目前为止,超过99.7%的新病例都是轻症或无症状。周一,台湾卫生当局报告了40263例本地传播病例和12例死亡,这使得自4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死亡人数达到了78人。当局警告称,本周内的日增感染数可能超过10万。
台湾政府之所以转变方针,部分是出于必要。台湾此前防疫政策奏效所带来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台湾的防疫策略使这座岛屿成了一处罕见的避风港,国际音乐会和会议在这里举行,无需担心病毒的传播。现在,随着世界其他地区取消边境管制,重启商业活动,这种差异基本消失,而台湾如果继续封闭,可能给旅游业和投资造成损失。
政治上的考量也不容忽视。台湾一直利用防疫成功来提升其作为民主灯塔的形象,与声称该岛为中国领土的威权中共形成对比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4/merlin_206413806_4d47baac-ddcd-42d2-ab7d-30f4c47d1bfb-master1050.jpg
在台北一家药店排队购买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民众。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湾领导人表示,与中国不同,台湾能够在公共卫生需求与个人权利和社会健康运转之间取得平衡。上海的危机则是另一个极端,当地官员实施的封锁计划不周,有时会一刀切地将居民全都关在大规模隔离设施里,导致子女与父母分离以及食品短缺。
甚至是在目前尚未全市封锁的北京,当局在仅发现少数病例的情况下还是封闭了许多小区和街道,将居民关在家中。周一,北京市宣布学校将继续停课,直到另行通知。此前,北京的学校在五一长假期前一天(4月29日)宣布停课。
现年38岁、在北京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的里奥·杜(Leo Du,音)表示,这些措施带来的不便让人忍无可忍。
他觉得不解的是,疫情暴发已经两年了,全世界似乎都已在向前看,中国为何还在囤积卫生纸,还让大批工作者从头到脚穿着防护服?
“看到别处的人过着正常的生活,这让我对自己的处境非常难过,也非常气愤,”里奥·杜说道。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5/merlin_206413746_81a87cdf-3710-43c5-b815-03076684afeb-master1050.jpg
台北车站的疫苗接种点。台湾正在将防疫重点工作转移到疫苗接种之上,而不再是隔离与密接追踪。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各地封锁造成的损失,在国内已经引发了对中共新冠清零政策不同寻常的批评。但中国审查机构不遗余力地消除异议,宣称放开管制只会带来无数死亡与混乱。
北京推动了宣传其抗疫成功的胜利政治叙事,称这证明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比自由民主制度挽救了更多生命。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评价了台湾近来改变新冠清零政策的举动,称“大家可以算一下,将会有多少人失去生命”。
台湾希望表明的是,它不受意识形态僵化之苦,这是习近平领导下中共的鲜明特征。“台湾不会像中国那样粗暴的锁国封城,”台湾行政院院长苏贞昌本月访问台湾疾病管制署时表示。
这种态度得到了许多民众的认同。45岁的比利·朱(Bill Chu,音)是台北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工程师,周三,正在医院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他表示,看到关于上海严酷封锁和食品短缺的报道,更加坚定了他对台湾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念。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6/merlin_206136936_560d3f0e-73f0-4466-8ea2-c589d4492c6b-master1050.jpg
一个多月以来,金融之都上海一直都处于严格的封锁状态,以遏制大规模的新冠疫情暴发。 The New York Times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应对病毒的策略也不同,”比利·朱说。“我偏向更人性化、有弹性的那种。”
苏贞昌表示,台湾的开放将是“渐进式的”。即便如此,在一些人看来,政府的动作可能还是太快了。
台湾似乎并未对感染激增做好准备,在药房和医院等待核酸及快速抗原检测的人排起了长龙。政策的转变对老年人也可能产生风险,台湾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低于新加坡和韩国,这两国都已放松限制,但感染病死率并没有大幅上升。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7/merlin_206413887_0d8e9575-460f-424f-9310-39c552092e03-master1050.jpg
台湾卫生官员表示,在新防疫模式下,他们的工作重点正在从关注总感染人数转变为“减少灾害”的发生。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湾官员表示,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69%已经打了三针疫苗,比上个月略有上升,但相对于更广泛人口来说仍然较低。在最近疫情暴发报告的78例死亡中,超过一半都是未完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另外,六至11岁儿童的疫苗接种从本月才开始铺开。超过2000所学校都暂停了面对面课堂教学。
台湾政府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说服公众这种转变是正确的。在台北,尽管这座城市没有让商铺停业,人们依然敬而远之。曾经熙熙攘攘的餐厅、酒吧和健身房如今明显门可罗雀。在这个大体上防住了新冠病毒的社群,对疫情暴发的恐惧并不罕见,民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新的常态
现年37岁、住在台北附近新北市的人力资源经理陈彦昇说,在上个月感染新冠后,他立刻感到害怕和羞愧,因为他认识的人都没有感染。但他说,那之后有六位朋友也检测出阳性,而他们应该都没什么大碍。
他曾对岛内放松管制的做法持谨慎态度,但后来还是改变了想法。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05/06/world/00virus-china-taiwan-08/merlin_206413854_2e1a9fc5-5494-43b2-abaf-1fce4d544ec1-master1050.jpg
尽管感染病例飙升,但台湾现在允许轻症和无症状感染人居家隔离,无需住院。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觉得和病毒共存是难以避免的,”陈彦昇说。“我们会不会得到只是迟早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