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edon 发表于 2022-6-29 12:26:51

中国常态核酸"大跃进"为何开始降温?

自由亚洲

  中国政府6月28日宣布大幅放宽入境旅客的防疫隔离限制,将入境旅客的隔离时间从之前的"14+7",调整为"7+3"。这被视为是对防疫政策的重大调整。其实在此之前,已有过半的中国省份调整政策,八成放宽或喊停常态核酸,多地叫停常态核酸检测,开始出现核酸亭滞销、采样员供过于求。与此同时,核酸产业链的贪污腐败、政府利用健康码控制维权群众的事件也引发公愤。这场中国常态核酸检测之乱暴露了什么问题?"核酸热"就要退潮了吗?降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https://www.66.ca/data/attachment/portal/202206/28/201944z6658ou783546z3h.jpg
  逾半省份调整防疫政策: 核酸亭滞销、采样员供过于求

  今年五月初,在江苏经营保安亭工厂的程老板接到一通供应商的紧急电话,“那个单要的很急,马上要,问我们产线能不能做核酸亭。没有标准、没有规格、什么都没有开……。”

  程老板透露,当时每台核酸亭的出厂价经过供应商、到最后售价的差额至少有两万五千元人民币左右。因为核酸亭不属于医疗仪器,加上规范不统一,市场上谁抢得到政府的单、谁有通路、谁就有钱赚。一时之间,做流动厕所的、做塑板隔间、做集装箱的工厂都争抢着这块发“国难财”的大饼。

  不过,不到一个月,热度很快就降下来了。“现在大家都在降价销货,还能出货对工厂来说一台的利润剩能上千已经是好的,但你亭子大,库存、运输成本这些,堆在厂里也要成本啊。” 程老板说,现在的利润能达成本一倍以上就不错了。

  中国媒体《财联社》五月中的调查报道显示,在生产厂商报价混乱、规格价格规范混乱的情况下,中标的供应上最高利润可达十倍以上。

  2022年五月初,国务院宣布要在中国各大城市建立人人步行15分钟就能达到的核酸“采样圈”,目标是能在24至72小时内检测整个城市的人口。

  这个战略背后的想法很简单:在“清零政策”的原则下,如果能透过迅速检测与隔离,阻断新冠感染源,就能避免像四月上海那般大规模封城、削弱经济增长的情况发生。

  于是,成千上万的核酸亭在中国城市拔地而起,相伴而来的还有上千万的核酸采样员岗位、以及检测相关经济的大商机。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2022年五月中国核酸检测能力已达每日5700万管,两年前这个数字仅为每日126万管。

  但6月22日,安徽合肥成了中国第一个退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省会城市。当地政府宣布暂停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也没有公布后续安排。不仅是合肥,截至6月23日,安徽、江苏省至少有九个城市都已宣布取消或暂停核酸检测。其他在中国江西、山东等一些城市则是开始延长免费核酸的检测期,从三天一检,拉长为五天或七天一检。

  中国媒体界面新闻根据卫健委数据统计,自5月26日以来的一个月内,中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都调整防疫政策。这些政策里,放宽超过八成,转严的超过一成。放宽政策包含取消或喊停核酸检测、降低常态性核酸检测频率,各地中以安徽省放宽政策的数目最多。

  政策的变化影响的不仅是采样亭滞销,一时炙手可热的核酸采样员也开始供过于求。中国媒体《第一财经》22日报道,核酸采样员从五月初网传的日薪1000元降至400多元,而且还有几百人排着队,等待上岗。

  一笔万亿的隐形账单

  “上个月我家附近步行十五分钟内最高峰的时候有七个核酸检测点,这个月废了三个。” 在上海的骑手小雨也观察到“核酸热”的变化。为了保住自己的电子通行证有效以继续工作,小雨从六月上海解封以后每24小时做一次核酸。但上海政府宣布免费核酸仅到7月31日,她感到不解,“逼我们做核酸还得自己掏钱,这不合理吧?"

  东吴证券的经济学家曾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约五亿人口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来估计,每年费用将达1.7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占公共财政收入的8.7%。野村证券推估,若进一步把检测范围覆盖到七成的中国人口,成本则将占中国GDP的1.8%。

  地方原本指望使用中国国家医保局的资金覆盖核酸费用,但五月底医保局澄清,只有住院的个人才能使用医保支付核酸检测费,这等同于让各地方为庞大的核酸检测买单。

  “制定这个政策的人不管后果,管后果的人不制定政策,这就是中国的问题。下面的人就是有钱不挣白不挣,使劲搞就对了。" 前中国媒体人王剑评论道。

  在地方政府要为常态核酸买单之前,许多省份早已在债务中挣扎。

  《彭博社》根据中国财政部今年前五个月的资料整理发现,中国赤字规模达到创纪录的三万亿人民币,这归因于常态核酸检测的费用、土地销售收入的下滑,以及应对经济放缓的退税政策。

  总理李克强在五月底号召十万省、市、县官员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也透露出中央束手无策,地方需自行想办法救经济的信号。他还表示,已有多个省份要求批准紧急发债,以渡过难关。

  国盛证券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仅经济强的省份福建、上海,及资源型省份陕西、内蒙古4省市财政收支有盈余,其它省份都是赤字。分析师预估,庞大的常态核酸开销只会使得已经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更加恶化。

  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警告,常态性核酸还有一笔看不见的成本。脉策数据首席经济学家陈沁对比了开展常态化核酸的城市消费数据后发现,常态核酸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消费行为,以五月底的娱乐餐饮活动指数来看,实施常态核酸的城市比去年同期低了28.7%,未实施的城市这个数字则为20.6%。

  “原本可以正常出门消费的人群,其中的一部分在常态化核酸之下,可能会放弃或者减少消费打算,变得更‘宅’,从而改变城市的消费结构。”陈沁写道,简单来说,即使没有规模性的疫情,人们对消费也却步了。

  除此之外,核酸产业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浮上台面,日前北京几家医疗检验机构被国家卫健部门吊销执照。河南则传出核酸检测结果被利用成为维稳的工具,一群维权储户被赋红码的事件引起公愤。

  “对每个人的直接心理冲击就是时刻处在惶恐不安中;对每个企业来讲,把整个社会的机能完全弄乱,社会秩序无法建立。何谈经济?” 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也观察到,政府的清零政策及常态性核酸的控制,让中国社会不安的情绪蔓延。

  今年四月,中国出口大幅下滑,多家研究机构已提出警告,清零政策下中国要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非常困难。许多外企组织也发表报告称,这让中国不再具有投资的吸引力。

  “我们没有看到很多公司要整个离开(中国),但从我读到的结果,以及与这里的许多商业领袖的对话,我认为在看到这一切(清零政策)能结束前,他们对未来的投资感到迟疑。”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尼可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六月中旬在一场智库活动中说。“我认为我们将不得不忍受这个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的假设是,清零政策可能在2023年初结束。”

https://www.66.ca/data/attachment/portal/202206/28/201944hm374enk7wk34207.jpg

  常态核酸真的有效吗?

  6月18日,中国中央疾控中心的英文刊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上出现一篇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及副院长马昕等19位学者共同发表、针对上海三月底至五月初疫情数据的研究。

  报告以上海3.3万多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样本,发现仅22人发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且22人都是属于高危组,即年龄大于60岁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等慢性疾病。

  “这份研究报告主要强调非风险组,没有基础病、年龄也小于六十岁以下的人群,他们即使感染奥密克戎,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这样数据非常明确地指出来,过去几个月上海人所承受的封城、或全员核酸这一切都是没有必要的做法。”美国前陆军研究院病毒研究员林晓旭博士告诉本台,与先前复旦大学曾推估不实施严格封控会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虚拟模型不同,这是中国目前针对奥密克戎最完整的一份真实数据报告。

  “ 这份报告让大家看清楚了现实医疗数据,比较根本性的否定了过去极端清零,以及全员核酸这种本身是荒谬、根本不可行的做法。”林晓旭说。

  本台在22日查阅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现,这篇文章已被撤下。

  “投入那么大的资源去核酸,这一点都不符合成本效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学和传染病学系荣休教授李敦厚解释,从目前科学界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清零及常态性核酸检测不是一个成本效益高的抗疫工具。他告诉本台,从公卫规划的角度来看,新冠疫情控制的指标是确保医疗系统能够支撑。以新冠病毒的发展及变种趋势,当下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疫苗的涵盖率及保护率,第二则是口服药的研发。

  这类观点在科学界已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在防疫上的趋势。

  奥密克戎BA.2新变种具有传染性特强、潜伏期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的特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病学系主任张作风也撰文写到,核酸或抗原检测本身是一种检测手段,用来寻找传播链与暴露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但其对新冠病毒毫无杀伤力。

  张作风呼吁中国应该用快速抗原检测取代核酸,只针对重点疫情地区和重点人员实行72小时的核酸。

  “如果用强制隔离、强制核酸的话,第一个会有一种污名化的效果,当人们确诊,会不想、不敢让别人知道,反而对整体防疫没有好处。 应该是培养一个社会,是你能自己做检测,(确诊)也能自己戴好口罩,五天、六天不接触人群。”李敦厚以艾滋病毒做比喻,他说新冠病毒有很大的几率会与人类共存很长一段间,从加强公卫防疫的角度,政府必须鼓励让科学、让事实说话,这也包含让医生、公民、记者有自由表达权。

  林晓旭则感到悲观,他说:很明确的一点,中国现在的清零政策就不是以科学为基础,而是政治反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常态核酸"大跃进"为何开始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