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BABY 发表于 2022-9-13 23:04:12

方君璧:半辈守寡,一生作画

来源:6park

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闽侯人。中国二十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之一。出生于名门望族,曾经留学法国,在巴黎期间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方君璧 肖像
在民国女画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潘玉良,由于她的身世与爱情的传奇,也更容易被人记住。若论单纯的绘画才情上,还是有几位响当当的名字,如关紫兰、丘堤、潘素,但其中能与潘玉良抗衡的,恐怕只有一个方君璧了。方君璧(1898—1986)出生在福州一个望族。她的哥哥姐姐方声涛、方声洞、方君瑛都是同盟会创建期的会员,是彪炳史册的革命英烈。


方君璧 猫

1912年,辛亥革命的次年,14岁的方君璧跟随胞姐方君瑛去法国留学。方君璧一句法语不懂,入小学与七八岁的学童同班,从头学起,周末则在蔡元培、汪精卫的教导下学国文。三年后,她进入普通美术学校学习美术。又一个三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赫赫有名的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时年22

岁的她,考入巴黎美院名校,成为班里唯一的亚洲面孔。方君璧是个倍受上帝恩宠的才女。在刻苦研习绘画的同时,她与同样留法后来回国从政的曾仲鸣结婚了。生活的美满更加让她投入到艺术中,她以超常的专注与毅力投入创作,将中西绘画的技巧、精神及哲理融而为一,创立了超然独特的风格。



方君璧 风入松

1925年,方君璧、曾仲鸣夫妇返国,到广东大学当教授。同年,广州革命政府成立,应汪精卫之邀,曾仲鸣进国民政府任秘书,从此进入政界并终生与汪精卫同进退。1939年,曾仲鸣在河内被军统特务刺死后,方君璧也在这次刺杀中连带着身中四枪。但她却以超强的毅力把命运承担下来,而且从来没有在作品中宣泄过痛苦。笔尖之下,她依然以典雅、沉静、温婉的笔触来描画美好事物。此后,半辈守寡,一生作画。她至死不忘曾仲鸣:《我们的血同流在一起,我的一半与你同死,一半的你生存在我身心之中》,由此而了了一段姻缘。


方君璧 吹笛女(油画)

方君璧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就是《吹笛女》——黝黑的齐耳短发与眼眸,长笛以及长笛上悬垂的中国结双色挂穗,紫面绿底的斜襟中式罩衫,无不再现着原汁原味的东方元素。她画人与画景一样用感情——神与梅花一样清,她已将中西画法融会贯通,用西画的写实画法,画出东方人最为讲究、用语言说不出来的那种神韵。




方君璧 佛手



方君璧 花篮

在中西融合改良中国画的道路上,方君璧做出的贡献其实并不亚于同时代的男性艺术家。她提倡以素描的写实精神来改革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理念和目标,虽未像林风眠、徐悲鸿等人有明确发表自己的艺术理念,然而在这场改良中国画的运动中,贡献依旧显着。其油画极赋东方色彩,她倾心将中国画所具有的意境和气韵融入其中,不仅设色强烈,而且用笔雄健,一扫闺秀作风,而国画在传统写意之余,亦不失油画笔法。其静物作品在引入阴阳透视的观看方式外,还以纯真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出物象的生机和活力,花卉之作则敷色清雅,以勾线平涂突显韵味,人物肖像更是观察入微,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在将严谨的轮廓与传统绘画的写意结合之中捕捉人物的神韵与精妙。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五四”新女性代表人物的方君璧,以她单纯的艺术才华与独特的审美品格,不仅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拓荒者,也成为推动中国画向现代转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先锋。

1978 年10月,作为第一个被邀请的海外中国画家,“方君璧中国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她逝世前的1984年,巴黎赛努奇美术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画六十年回顾展”,是此,这位在世界获得重大殊荣的艺术家完成了她卓越的一生。


方君璧 墨竹

方君璧 墨竹


方君璧 瓶花


方君璧 瓶花


方君璧 牵牛花

方君璧 清供图

方君璧 水墨芦花

方君璧 桃花

方君璧 竹棚黄花

方君璧 子母鸡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方君璧:半辈守寡,一生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