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路径图
自由时报绿蓝白推出的总统参选人,三者有一个共同点:最重要的政治资本,皆具民选直辖市长背景。赖清德,从台南市长晋身行政院长、副总统。柯文哲,刚从两任台北市长卸任。侯友宜,两次当选新北市长,带职逐鹿大位。之前,二〇一八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二〇二〇直攻总统大位。结果,潇洒走一回。成功者小英,并无地方首长、民选立委磨练,二〇一二首攻失利,二〇一六再战崛起。执政期间,抗拒中国武力胁迫,国际援台声浪源源而来;防疫成功的故事,大幅提升台湾与小英的形象。可见,国家领导者出身,未必要拘于一格。
地方资本成为晋身之阶,特别是六都,并非始于最近。扁、马,当选总统之前,都是民选台北市长。在此之前,李登辉曾任官派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一度与他竞争的林洋港,也走过类似的轨迹,且多出民选南投县长。同样地,连、宋,没选过县市长,空降台湾省主席。特别的是,宋曾任唯一民选台湾省长,一时颇有叶尔钦态势。然而,民主起风了,连、宋,一分一合,终究与大位无缘。不过,民意钟摆,至今仍难捉摸,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二〇二〇至二〇二二,堪称经典案例。指挥台湾安渡疫情,陈时中败于首都之役,民之所欲这张考卷,政治人物的答题,如何贴近,不易拿捏。
回顾后蒋时代,以行政院长职务为例,李登辉任用的李焕、郝柏村、连战、萧万长,大体上还是蒋氏遗绪,也是与非主流斗争之必要。陈水扁任用的唐飞、张俊雄、游锡堃、谢长廷、苏贞昌,主要是党外背景再加民代经历,尤其是美丽岛辩护律师群,但其中已有民选地方首长经验者,高雄市长谢长廷,屏东县、台北县长苏贞昌,宜兰县长游锡堃。到了马英九,光阴倒流官邸时代,刘兆玄、吴敦义、陈冲、江宜桦、毛治国、张善政,主要建立在关爱的眼神,唯独吴敦义经过选举洗礼,当过南投县长、高雄市长。小英政府,林全、赖清德、苏贞昌、陈建仁,有无地方治理经历各半。趋势显示,国家最高领导者,具有地方首长、立委经历者渐有优势,这是民意政治的大势所趋。郭台铭,商界切入政界,则再次测试非典型的空间。
二〇〇八至二〇一六的马英九,重蹈二〇〇〇至二〇〇八的阿扁覆辙。不同之处在于,国民党再度在野,面临民主深化、转型正义及党内世代交替,威权时代的遗绪无以为继。于是,国民党也出现从地方走向中央的模式。二〇一八,韩国瑜引领风潮,重挫小英号,这个案例说明,民主失序是非典型人物的温床。同时当选,侯友宜,成为国民党的希望。反观民进党,二〇二二滑铁卢,郑文灿(桃),林智坚(竹),林右昌(基),原本政绩不俗,却无法顺利交班,上升力道暂时熄火。黄伟哲,二〇一八,二〇二二,两度逆风当选台南巿长,但有待突破地方格局。先前,郝龙斌市长届满,也后劲乏力。可见,同一个板块,不同的人,会画出不同的景观。阿扁预言,蒋万安未来一定会选总统,成王败裸退,亦可如是观。
时力党主席王婉谕说: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落地生根,时力才会有未来。政党必须落地生根,就基层经营而言是硬道理,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政治传播环境剧烈变化,柯文哲主力置于空军,也开疆辟土一片天,似乎陆军不是未来的唯一军种;二是,力争上游的地方精英,不宜局限于经营地方细节,而要兼顾县市经营与全国视野,才能打通地方与中央的捷径。韩国瑜,在全国带领风潮,却无心于高雄市政,结果两头落空。侯友宜,在新北市侯侯做代志,回避意识形态纷争,在全国获得务实勤政的声望,然而,有意竞逐大位却疏于思考国家愿景,后遗症在这次大选毕露无遗。吴敦义,谢长廷,苏贞昌,经营地方同时胸怀远志,犹且缺乏因缘际会的机遇。相形之下,缺乏充分准备,韩国瑜轻取地方、进取中央,遂面临落差。
二〇二四,赖清德有一个地方,值得当作观察指标。后蒋时代走向民主化,历任副总统(第二顺位元首),连战、吕秀莲、萧万长、吴敦义,都未能到达层峰;历任行政院长(第三顺位元首),亦然。陈建仁,由副总统而行政院长,未来机会难卜。若赖清德拔得头筹,也许预示一种新的轨迹,打破行政院长、副总统的魔咒,政党轮替从八年延长至十二年、十六年甚至更久,这可能是台湾民主稳定化的征兆,利弊得失则要实践才知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