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Ybaby 发表于 2023-7-16 21:07:50

伟大的禁书:《安妮日记》

本帖最后由 ANNYbaby 于 2023-7-16 21:21 编辑

来源:大纪元

文/江峰


《安妮日记》自1947年发表以来,以65种语言版本在全世界发行了3000多万册。图为柏林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陈列安妮的蜡像。 (Photo by ODD ANDERSEN / AFP)

好些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早春时节,我有了一个机会,去拜访一位小姑娘的故居。进了狭小的门,迈上陡峭的楼梯,在会议室的角落里,转动那著名的书柜,就可以钻进书柜后面那个充满铁色,冷清狭小的空间。一扇窗户外,刚刚生出杏绿新叶的板栗树,远处的教堂顶,这一切都从我的记忆中跑出来,那么熟悉,仿佛走进了这个小姑娘的世界。小姑娘的名字叫安妮.弗兰克。世界名著,曾经的禁书,《安妮日记》的作者。

1929年6月12日,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一家被迫迁居荷兰。父亲奥托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他在阿姆斯特丹开设了一家卖果冻的公司。


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图为安妮与父亲奥托.弗兰克(右)及姊姊玛戈特(左)合影。(Stan Honda/AFP)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占领了荷兰,安妮一家的命运开始了转变。她们在惶恐中度过每一天,犹太人被清洗,被抓进集中营的传言不断涌入。父亲奥托开始策划在公司的楼顶上秘密改造了一个夹层,在建筑的外表上很难看出这个多出来的阁楼的存在。奥托找到了公司的同事蜜普:“亲爱的蜜普,你知道我们犹太人的处境。如果有一天,我恳求您出手帮助我们,这对您来说也许会很危险,但是我不知道我还能信任谁,您愿意吗?”蜜普是个大眼睛微胖的姑娘,她同情犹太人,正直善良。她郑重地点了点头。

1942年安妮的13岁生日。她收到了一本红白相间封皮的日记本做生日礼物。日记本有一个小铜锁,每次“咔嗒”一声,就可以打开安妮的世界。然后再“咔嗒”一声,就可以把安妮的世界完整地藏在日记里。从这一天起,安妮开始写日记。

1942年7月5日,那是一个星期天。安妮正在屋顶晒太阳,楼下的门铃响了,安妮希望那是她青春懵懂的初恋情人来找她。实际上,那是德国纳粹当局来通知安妮的姊姊玛格特,让她马上到东方劳工营报到,这正是他们一家人担心的事情。第二天弗兰克一家失踪了。

秘密阁楼里 安妮笔下的世界

1942年6月至1944年8月4日期间安妮与父母躲避纳粹住所的档案照片。(ANP / AFP)

当局以为他们全家逃到瑞士去了,其实弗兰克一家并没有去瑞士,因为那也是一条充满死亡和抓捕的逃亡之路。奥托不愿意自己的女人们冒险,于是他们开始了他们在秘密阁楼里两年的藏匿生活。安妮当然把她心爱的日记本带进了藏身地。

后来,安妮爸爸的犹太朋友也藏了进来,总共有八个人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为了安全,屋子里定下了严格的规矩,必须低声交谈,白天不准用水,走路必须穿袜子,只有晚上公司的人下班了才能回到办公室里听收音机。她们与外面的世界,用一个沉重的、装了旋转机关的书柜隔开了。蜜普和可靠的同事给他们带来食物。

安妮在日记中记下了在后屋中的日常生活,青春期的少女安妮就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却被一块巨石压在了身上。她没有能力去碰触外面的世界,她唯一的成长方向,就是内心世界的成熟。

安妮给这个日记本起了个名字“吉蒂”,安妮每天对这个忠实的朋友倾诉。

“吉蒂”,我喜欢荷兰地下抵抗电台的那个主持人,他让我有了要当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愿望,我要不停地写,可是我以后真的能写出一些伟大的东西吗?

跟安妮住在一起的大家庭中,有个叫做皮特的小伙子,比安妮大三岁。

“吉蒂”,我想我是喜欢上皮特了。他是那么害羞,天哪,男孩子都那么幼稚吗,他们的脑子里怎么都是一些简单可笑的想法。

安妮开始在这个狭小的空间跟皮特约会。

电台里不断传来关于犹太人的坏消息,集中营、毒气室,但是安妮是个快乐的姑娘,即便在盖世太保来办公室搜查的那一天,她也没有绝望。

有一天,安妮从电台里听到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请求占领区的人民,要不断地写日记,写文章,不管日子是多么的黑暗和险恶,要用文字记录下真实的历史。安妮特别受鼓舞,于是她的日记开始有了更深的意义。

薄薄一扇玻璃窗 隔开真实世界

安妮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窗口,那棵不断变换颜色的板栗树,从开花到结果,到落叶,到新生。(Evert Elzinga/ANP/AFP)

安妮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窗口,真实的世界只隔着一扇薄薄的玻璃。那棵不断变换颜色的板栗树,从开花到结果,到落叶,到新生。

对应着安妮的生命渴望,安妮还喜欢听教堂的钟声,那钟声让她很安静,让她觉得自己离上帝很近。


安妮最后的一篇日记停在了1944年的8月1日。图为安妮护照及手写的日记。(Desk/ANP/AFP)

最后的一篇日记停在了1944年的8月1日。当时的荷兰,德国人为了搜捕犹太人,只要告密一个犹太人,就给40荷兰盾的赏金。

8月4日,盖世太保收到密报打开了书柜,冲进后屋,逮捕了安妮和所有隐藏的人,并把他们送进集中营。

奥托.弗兰克当初委托的同事,蜜普事后来到一片狼藉的后屋,在书籍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战后,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九死一生回到了阿姆斯特丹。蜜普没有打开那个小铜锁,她把安妮的世界,小心地交给奥托。奥托也没有打开那个小铜锁,小心翼翼地等待着女儿的回来。

后来,坏消息终于来了。

安妮与姐姐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去世那天离盟军的解放,不到两个月。

奥托在知道了女儿的死讯之后,才打开了日记。随着“咔嗒”一声,安妮美丽而短暂的人生重现世间。

奥托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下来了……

《安妮日记》 影响力最大的“二战文学作品”
《安妮日记》自1947年发表以来,以65种语言版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三千多万册,成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二战文学作品”。2009年,《安妮日记》被正式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因为小安妮对历史的记忆做出了杰出的真实记录。

德国是制造这场人类悲剧的罪魁祸首。战后几年,德国政府试图教育国民认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本质,却总是收效甚微。

1950年,海德堡Lambert Schneider出版社出版了德文版《安妮日记》。德国人清楚历史会被政治家们涂抹,因为他们过去就这么干的。但是小姑娘安妮的日记,真实的记录,却开始在整个民族引起震荡。德国人看到并相信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所以直到今天,新纳粹主义和类似的极端主义,很难再死灰复燃,再伤害这个民族。

历史上的今天,《安妮日记》:写下来吧,你受到的不公与迫害。

只有张安妮、李安妮都写下了日记,罪恶才会远离这个民族和子孙后代。


(江峰时刻/新纪元提供)
——转载自《新纪元》

ayWJGSFgUZ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伟大的禁书:《安妮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