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珍爱之物并非兵马俑而是这三件 至今无人见真容
【希望之声】(编辑:郭晓) 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创下了如此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他死后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惊天谜团。而秦始皇陵就是其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自发现以来就以其宏伟的气势、巨大的规模和独特的艺术结构而闻名于世。然而据传秦始皇最珍爱之物并非兵马俑,而是在历史长河中遗失的三件宝物,至今无人见其真容!
秦陵兵马俑(网络图片)
古代新生政权建立伊始,需昭告天下:新王朝建立并非依靠武力取之,乃是上承天意所为之。因此,当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大秦的第一步,便是获取天下百姓的认同。他召来丞相李斯,令其用和氏璧铸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有了玉玺的加持,秦王朝便获得了上天的认同。秦灭周也并非出自以强伐弱的一般征伐,而是上天授意以秦代周,是天命的更迭。自此之后,玉玺被当作了正统的代表。历朝历代欲称帝者,皆以获取玉玺为首要目标,一旦得到此物,象征的便是受命于天。
而失去玉玺则意味着王朝气数将尽,是不祥之兆。如若未能取得而称帝者,终难以服众,底气不足,甚至被世人讥称为“白板皇帝”。也正是因为玉玺背后特殊的意义,它成为天下人争夺的焦点,其几经辗转,数次下落不明。直到后唐时期,唐末帝李从珂举族自焚,玉玺就此彻底失踪。曾经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最终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玉玺想象图(公有领域)
第二件宝物是泰阿剑,此剑乃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两大剑师欧冶子与干将联手所铸。但二人却不敢居功,认为此剑早已存在于天地之间,不过无形、无色,世人无法察觉。二人只不过是等到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时机成熟之时将其凝聚而成罢了。泰阿剑是楚国镇国之宝,为历代楚王的佩剑,也是楚王信物。晋国国君听闻此剑后,屡次遣使向楚王索取。在遭到拒绝之后,不惜发兵20万伐楚,只为求取此剑。面对强晋的来势汹汹,楚王为保此剑寸步不让,甚至不惜国破家亡。
决战前夕,晋王仍派使者索取泰阿剑,并威胁道:“如若再不将泰阿剑献出,晋军将攻陷此城,等到那时不仅泰阿剑落入晋王之手,楚国也将彻底除名。”面对如此威胁,楚王依旧决心护剑,甚至披上盔甲,手持泰阿剑上城迎敌。楚王吩咐左右: “一旦城破,本王将用此剑自刎。尔等速速拾得此剑,将其投至太湖之中,势必要将此剑留在楚国!”楚王高站城头,面对城下黑压压的晋军毫无惧色,视死如归。只见其双手奉剑后,猛然拔出泰阿剑,剑锋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是,伴随着泰阿剑的出鞘,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剑气劈向晋军阵营。
泰阿剑(网络图片)
敌军阵地顿时狂风骤起,尘土飞扬,一时间阵脚大乱。楚军趁机倾巢而出,冲进对方阵营厮杀,以弱胜强,取得大捷!此战之后,泰阿剑再次被推上神坛。后楚国为秦所破,此剑被秦将王翦献出,成为秦始皇的佩剑。秦始皇对此剑极为爱惜,终日佩戴不肯离身。在其驾崩后,此剑跟随众多宝物一同被埋入始皇地宫,一代神剑自此消失于世间。
第三件宝物便是九鼎,鼎在夏商周三代之际,代表的是权力与秩序。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的说法。公元前606年,作为诸侯的楚庄王势力日趋壮大,不满于现存的社会秩序,企图挑战周天子权威。他率军一路北上,将楚国军队陈列于京畿之地,进而询问周天子鼎之大小与轻重。问鼎中原的弦外之音,便是楚庄王对周天子地位的挑衅。
九鼎(网络示意图片)
传说九鼎是大禹在建立夏朝后所铸,当时的天下被分为扬、徐、青等九州,大禹令各州州牧进献青铜铸鼎,并将各州名川大山刻于鼎上。一鼎则代表一州,九鼎则代表着天下,代表天子的地位,因而,九鼎成为了传国宝器。夏朝被成汤所灭,九鼎也被商人占据,后来又落入西岐周人手中。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并起。以秦、楚、齐为代表的诸侯觊觎王权,企图夺得九鼎以号令天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率兵直入洛阳,九鼎最终落于秦国之手。九鼎的易主,也预示着天下的大变,秦之代周。
但此后该鼎却不幸遗失,曾有传言秦昭襄王将其迁入秦都,途中九鼎落入泗水。据史籍记载,秦始皇和汉文帝均在泗水设法打捞过九鼎,未见其踪迹,最终都徒劳而返。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九鼎至今下落不明,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有专家表示,中国古代留传下了许多稀世之宝,但就它的历史价值而言,没有一件能比得上九鼎,九鼎也许在地下埋藏着还没有发现,只能寄希望于考古学家了,将来能有一天把九鼎挖掘出来,让世人一睹九鼎的真面目。
责任编辑:李静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