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1088L 发表于 2023-9-30 21:52:32

中秋节:最接近仙界时空的节日

本帖最后由 EA1088L 于 2023-9-30 22:16 编辑

来源:大纪元

作者:容乃加


清代八月赏月图。(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八月赏月图 局部。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嫦娥奔月 不在凡界
代表中秋月的神仙非嫦娥莫属。在上古三代的文献纪录中,像是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和《周易》都提到嫦娥奔月之事。嫦娥也叫恒娥,嫦娥的夫君是后羿(冯羿);嫦娥美貌温柔又贤慧,母仪天下;后羿是夏朝时有穷氏的国王,神勇超人。

《归藏》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连山》记载:“有冯羿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历史对姮娥“窃药”,有种种不同的解读,或说嫦娥自己想要成仙,一人偷用了;或说嫦娥把药分成两份,但是后羿的却打翻了,两人怅怅然生别离;或说逄蒙潜进宫要抢夺仙药,嫦娥为了不让恶徒得手,囫囵吞下了仙药。还有说后羿仗着自己善射,渐渐变得骄奢淫逸。 嫦娥要阻止他无尽地残害百姓,就把仙药吞下了肚,结果一人升天而去。



嫦娥奔月。(桃子/大纪元)
就这样从夏朝以来,上下四千多年的岁月,嫦娥奔月的故事穿越凡界和神界,搭起一条“仙道”,留给人遐想,留给人悟道。地球人登月之后什么生物也看不到,更不用说仙人嫦娥了!于是产生了“疑古”之说,盖棺论定否定嫦娥奔月的神迹。其实,仙界的物质结构定然不同于凡界,那么凡界之眼怎能看到仙界的真相呢?

更神奇的是,现代科学已经发现多重证据指出:月球是史前人造的天体,并不是我们地球的自然卫星。 其实,在我们人类这次文明以前还存在着文明时期,其发展方式与高度和现代的科学完全不同。人类若不能返本归真提升生命层次,不仅看不到嫦娥奔月的真相,更不能了解生命的奥秘与真相。

中秋钱塘观潮 天语示警
一年中的满月以八月十五日最是特别,从这一天到往后三天,满月引得海潮大起大落,引起人们观潮的游兴。汉代时就有中秋观潮的雅兴。文学家枚乘的《七发》赋中记述了中秋月圆时,往扬州曲江口去观潮。(原文:“将以八月之望(十五日),与诸侯并往观涛于广陵(扬州旧称)之曲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杭州的钱塘观潮又是伟观中的伟观。钱塘江潮在中秋月圆后直到十八日达到高峰,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常达五米高,回头潮甚至可达二十米,有如千军万马奔腾。唐代时钱塘郡(钱唐郡)郡守在每年中秋既望(十六日)之日迎潮设祭,寄寓百姓平安的祈愿。

唐代诗人姚合描写“杭州观潮”:“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排山倒海般的钱塘江潮,气势如怒雪、狂雷,惊心动魄!飞鸟不敢近、腾龙默无声。宋代和明代风俗志中也都记述了钱塘江观潮盛况。



天下奇观钱塘潮,以每年的八月十八日为最大,吸引不少游人和当地居民前往一睹为快。(shutterstock)
中秋节的观钱塘江潮之奇,不仅在于“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的奇壮声势,而是和神奇的事儿相连系。南宋时,每年中秋临安人有一半以上都会去钱塘观潮。宋代洪迈《夷坚志》记载,绍兴十年中秋前二天夜里,钱塘江畔居民有人听到空中传来说话声,说今年当有数百人死于桥上,都是邪恶、淫乱、不孝之人。又说:在死亡名册上的要叫他们快来,不在册上的,快快离去。中秋前一天夜里,住在浦桥两畔的人梦见有人来告戒,明天不要登桥,桥将会折断。中秋节一早,桥畔相邻数家的人一谈起,竟然昨天夜里都做了相似的梦。

中秋节当天,江潮将至时,桥上站满了人,得梦指点的人都到桥边苦口婆心劝告熟识的人快下桥。然而桥上那些人都不听劝,以为是妖言惑众。不一会儿,异常的惊涛激岸,把桥震坏了,桥塌陷了垮入水中,当时压死、溺死的有数百人。人们后来发觉,死亡的尽是平日凶淫、不孝的人。受了这样的惊世教训,人们知道了神可能用人想不到的异常事件来惩罚恶人,凡事都不是偶然的。

霓裳羽衣舞 紫云曲传自仙宫
唐玄宗多次梦游月中广寒宫,看到了仙娥起舞,听到了仙境悠扬乐曲,从而传下了仙乐之曲。唐人柳宗元的《龙城录》、唐代《开天传信记》和晚明周楫《西湖二集》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后世也有戏曲代代搬演流传。

晚明周楫《西湖二集》记载,八月中秋,月色皎洁,唐玄宗问身边的修道高人叶法善:“可否到得天上赏月呢?”叶法善挥手从宫殿玉阶前化出一条白玉桥,延伸到天际,对玄宗说“可去!”君臣二人同登上桥,很快就接近了天上月宫。

月宫里高大的玉桂婆娑,充满生意,那月宫的门楣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六字金书。有数个仙蛾素衣吹奏《紫云曲》、舞着《霓裳羽衣》之舞,美妙婀娜,风姿绰约!



民国溥儒《月宫》局部。(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玄宗听到仙曲非常欢喜,他一向精通音律,一听都记下了。到了半夜,叶法善对玄宗说:“可以归去了!”当时月光溶溶景致如昼,玄宗起了吹笛的雅兴,然而他的玉笛留在长安寝殿中。叶法善对空长啸一声,玉笛随即应声而至。玄宗随即在白玉桥上吹了一曲,这时他俯视下界,看到的是潞州城(今山西省长治市)。玄宗探手入袖中,拿出了数文金钱投向下界的潞州城,然后带着一丝眷恋之情随着叶法善缓步而归。当他们回到皇宫后,那白玉桥也隐去了踪影。

过了十天左右,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中秋有天乐临城,同时降落金钱数文,一并上呈。玄宗一看那呈上来的数文金钱,正是自己投下的。于是就把自己记下的仙界之乐《紫云曲》和《霓裳羽衣舞》流传于世。这仙乐之曲宛然是神界留给人间的半个开天门的符契。

中秋桂子月中落 天香牵引道中人
古人传说八月十五日这一晚从皎洁的明月中可能落下桂子来。唐人诗中有不少诗篇记载月中落桂子的中秋夜神迹。这些神迹多围绕着修行和寺庙。

李白听说中秋月中落下桂子来,更是坚定他寻仙修道的志向。他对好友崔十二说“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展现他寻访海上蓬莱仙山的心愿和坚定的修道志向。

江南杭州是赏桂的好地方,杭州的庙寺一直是月中落桂子的名地。神迹应该是显现给道中人的吧,《佛祖统纪》记载,宋仁宗天圣五年八月十五夜,法师遵式在天竺寺庭殿遇上天下桂子雨,他取了桂子仁播种于林下,并作了桂子之诗。

杭州灵隐山多桂树,《杭州府志》记载了多起灵隐山寺僧人看到天降桂子,那情景有如天下起桂子雨,桂子大如豆、圆如珠,有白、黄、黑各色,带有辛味。

明代礼部尚书朱国祯的《涌幢小品》,也有南宋时“桂子落秋月”记载。他说南宋绍定年间,诗人舒岳祥在中秋月读书,那夜月色非常明洁,舒岳祥突然听到屋瓦上传来冰雹撒落的声音。他的祖父开门察看,然后对他说,“此月中桂子”。

朱国祯本人也有亲身经历,某年中秋夜他在天台山中曾遇到月中落桂子,桂子落下非常的多,他叫随身童子捡桂子,捡到的有二升之多。他说月中桂子大小如豫章子,无皮、中间有仁,颜色如白玉带有雀卵纹,可咀嚼出芝麻气味,拿来作枕头清芬袭人。这些中秋夜落下的桂子宛然具有神力一般,一种即活,散落在砖缝间竟然只要十天就能长大成树,子叶柔长,冬天仍然劲秀不凋。这样的神迹怎能不让人想起传说中的月中神奇桂树!传说月中吴刚伐桂的那棵桂树就具有神奇的能量,被伐的伤口马上能愈合。



古人传说八月十五日晚,从皎洁的明月中可能落下桂子来。(Shutterstock)
点亮神灯归善道
中秋夜,皇家内廷和一些地方民间有燃灯、烧火助月色的风俗。南宋的宫中,中秋节一整夜里,点灯烛灿烂到天明,把个人间中秋节点缀得光明辉煌,不似在人间。

中秋节可以说是人间最接近天界的民俗节日了。天上人间,有许多的神迹曾经在中秋节显示给人,许多神迹今日多不显,那是因为人类离道越来越远的缘故。日月轮转间,岁月逝几千!天地之道常存续,只是人心自己拦!我们只有回归天性中的灵明神性,才能踏上神留给人的通天善道!
————
注:《春秋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脩民事”。
注:参见相关论述:“月亮就是史前人造的,它里边是空的”
@*#

─点阅【中秋节】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节:最接近仙界时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