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3-12-27 05:54:34

我過我的聖誕,與你有什麽相幹?

源: 海邊的西塞羅

所以我要說,明知道這會引來有些人的攻擊,我依然要說——

祝你聖誕快樂。

各位好,今天是聖誕節,祝所有我的讀者朋友聖誕快樂。

當然,我知道我這樣說,肯定有些人一定急得跳腳,最近這些年來,每到聖誕節前後,民間總會出現一股聲音,要“抵製洋節”“抵製聖誕”,持有這種思想的人,你祝他一句聖誕快樂,他反而要罵你,什麽“崇洋媚外”、“洋奴思維”之類的,這種人你跟他是很難講清道理的,你若跟他說:“禮拜天休息這個習慣最早其實也是從西方傳來的,甚至本身帶有比聖誕節更強烈的宗教色彩,如果你真麽誠心抵製外來文化,那幹脆雙休日都別休了吧!成天007為老板換新車而努力奮鬥,豈不美哉?”他們多半隻能詳裝沒聽見。

但是今年,“抵製聖誕”這個口號還是達到了一個有些魔幻的程度。你看前兩天深圳某物業管理公司就給其業主下發了一份“倡議書”,打出“堅持文化自信”“不過聖誕節、平安夜等國外傳統節日”的口號,要求業主們不能過聖誕。

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這家物業公司實在是太掂不清自己的身份了。通觀這份文件,除了標題給業主留了點情麵,叫“倡議書”之外,內文的口氣透出一股濃的衝鼻子的爹味,感覺如果套個紅,就可以直接當官方文件下發了。

我猜寫這個文件的那位物業工作人員在寫作過程當中一定是非常之爽,因為他走筆龍蛇之間,儼然把自己想象成一級官員,在“管”著業主與商戶們。可問題恰恰在於——說句不好聽的,你物業公司算個什麽東西?也配管起業主的私生活來了。

物業不過就是業主們花錢請來伺候他們的服務者。他們的本職任務是服務業主,而不是管理業主!從法理上講,物業公司根本沒有任何權力,憑借自己的好惡,去規定業主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否則,如果今天物業公司有權要求業主不能過聖誕,明天會不會強製業主參加個什麽活動,強製他們消費以牟利呢?

要我說,這家物業公司,八成還在懷念前幾年疫情期間他們所擁有的某些臨時權力——那個時候很多小區的物業確實牛逼,把小區大門一鎖,業主們的生活必需品買誰家的全由物業,甚至門口今天執勤的那位保安說了算。多少無良物業公司借此謀了多少不法的利益?這事兒業主們可都還記得。

好嘛此事未了,又有物業公司敢鬧這麽一出,幻想繼續他們對業主的“管理”。我深刻建議聘請這家物業管理他們小區的業主們考慮一下炒他們的魷魚。如今有些小區的物業費挺貴的,動輒幾千甚至上萬,而物業行業其實競爭激烈。花這麽多錢,卻請一個爺來天天管著你,難道業主們真的有那麽賤麽?

是的,如果我們對人性誠實,我們要承認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是把“管製他人”當做一種樂趣的。但當他們現實中的地位不支持他們日常滿足這種樂趣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出各種大義名分來至少“小管”一下身邊的人。傳統宗法農村裏長舌婦嚼舌根、偽道學先生逼著寡婦“餓死事小”、以及某些特殊年代的小將批鬥他人,無非都是這種心態的呈現。而如今“抵製聖誕”大約又是這類思維的一種回潮。

可是“抵製洋節”這種名號真的有很多人想象中那麽堂而皇之麽?

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這個消息傳來之後,國內不少人對此歡呼雀躍,覺得“全世界都在過中國節”,我們的文化輸出終於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

可是我知道,希望老外都過春節的人群當中,同樣有大批人同時希望中國人最好一個都不要過聖誕節。你不覺得這兩種想法,能在同一個頭腦中共存,其實是件很奇葩的事情麽?

一方麵,這些人希望老外們都能迅速地、不存任何心理芥蒂地過我們的節日、接受我們的文化輸出。可是另一方麵,他們對於一切西方來的文化輸出,乃至一個普通的傳統節日,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試問,假如我們中國人真的都以這樣的心態與世界進行交流,我們的文化輸出又能健康進行多久呢?

都不談什麽高深的商業、外交理論,就用那家物業公司掛在嘴邊的“民族傳統文化”而論,你這也涉嫌嚴重違背我們的傳統文化啊!

孔夫子怎麽教育我們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假如你不希望對中國文化稍有好奇或好感的老外在國外過個春節,就被罵成是x奸、媚華,那你也就不應該在自己的同胞想過個聖誕的時候對他們扣帽子。否則都不說什麽全球共識,你連我們傳統文化中最精髓、最寶貴的那部分忠恕之道都沒學會啊!就這,你還好意思一口一個傳統文化?

咱能不逗了麽?

是的,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耶穌則講:憐憫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將被他人所憐憫。如果真的深入比較中西文化,你會發現它們在很多基層邏輯之上是有相通之處的。這一點早在明末“西學東漸”時期,就被徐光啟和利瑪竇等人發現了,所以他們當時曾經一起搞過“以儒釋耶”“以耶解儒”,這種嚐試的本質其實就是完成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互溶。隻可惜隨後滿清入關,為穩固其統治搞起了閉關鎖國。我們於是錯失了最好的一次與西方文化、科技進行交流、學習並完成追趕的良機。而這又直接導致了我們在近代被迫重開國門時對西方的全麵落後。

事實證明,想要追上世界潮流,想要不再在滾滾而來的世界之潮中落伍,就要秉持一種真正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唯有堅定不移的保持開放,才能發展自己、造福世界。而時下民間一些極端的聲音,同胞過個洋節他們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我就想問兩個問題:

第一,這幫人,連對待自己的同胞都如此苛刻,他們真的有自己標榜的那麽愛國麽?

第二,假如讓這幫人真占據了輿論的主流,那麽我們離曾經無比慘痛的教訓,究竟還有多遠?

洋節並不一定等於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並不一定等於西方勢力,就算是西方勢力,也並不一定等於西方敵對勢力。連這個邏輯鏈條都沒搞清楚,看到別人過洋節就非要把對方打成漢奸的人,他們的智商不配參與文化討論。

與其抵製聖誕,不如抵製蠢蛋。

更何況,聖誕節這種節日傳入中國,對我們自身的傳統節日其實是能構成良好的互補的。我雖非基督徒,但也挺喜歡在聖誕節時去教堂,因為那個氛圍確實很好,當聖誕鍾聲敲響的時候,牧師會要求大家:請對你身邊的人,無論你們相識與否,都祝福一句聖誕快樂。

於是很多陌生人就能在這種氛圍下互相祝福,甚至彼此相識。很多平時不那麽熟悉的同事、朋友,也可以借此拉近關係。我覺得這對於那些在大城市漂泊,舉目無親的年輕人來說,是種非常好的慰藉。

我不知你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沒有,我們大部分的傳統節日,無論春節、清明、中秋、還是重陽,幾乎都是以“闔家團圓”作為底色的。闔家團圓吃年夜飯、闔家團圓上墳祭祖、闔家團圓吃月餅、闔家團圓登高處……就連七夕這種現在被改造為中國情人節(也是受了西方影響之後改的)的節日,原本的習俗也是家裏的女眷聚在一起祭祀“乞巧”。

這種特點,除了儒家重視“親親之恩”的思想外,其實是與我們曾長期處於農業社會是很相關的。農業社會,尤其是小農經濟,是以家庭生產為單位的,所以這種社會產生並成功保留下來、受到重視的節日,一定會優先協調親屬之間的關係。

可問題恰恰在於,當下的中國,恰恰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城市化社會的生產單位是社會屬性的、而非家庭的。生活在這種社會中的人,存在客觀上的需求,要與原本陌生的其他社會人借助節日完成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心靈的互相安慰。否則怎麽辦?你總不能指望所有在外漂泊、打工的年輕人,隻在過年的時候回一趟家,完成傳統節日闔家團圓的慰藉與朝聖。其他節日都隻能搞什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吧?

所以城市化的現代社會,需要社會公共社交屬性更強的現代節日對人們完成心靈的安撫與慰藉。而在我們自身的傳統節日沒有或者難以完成這種現代化、公共化改造的時候,直接搞一點拿來主義,讓年輕人過過聖誕節、萬聖節,讓他們有機會在外麵玩一玩、鬧一鬧、互相送個祝福、彼此交個朋友,請問這有什麽不好呢?

何況中華文明在其最光輝、最自信的時代,從來都是兼收並蓄的,把洋節拿來自用自古就有,如今有多少人知道“臘八節”其實也是個洋節,它的原型是佛教中的“佛誕日”呢?

當然我知道,雖然講了這麽多,對很多偏狹的人來說依然是無用的,畢竟如前文所述,很多人“抵製聖誕”本質上不是為了他們口稱的大義名分,他們享受的其實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非要別人按照自己意誌行事的那種快感。這種癖好與現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甚至也有違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傳統文化。你身為一個現代人,但凡有文明或者有文化一點,我都不建議你這樣偏執。

法不禁止即許可,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我不強迫你接受我的想法,你也別逼著我非得按照你的思路行事。說到底,你誰啊你?我就過個節,你憑什麽管我?

所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中庸》你總讀過吧?

沒讀過的話,請您先回家好好學習學習,再回來跟我討論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好嗎?

否則,說真的,你連討論都還不夠格。

聖誕節了,讓我祝您聖誕快樂,無論您怎樣對我,我都在這一天誠心的祝福您。

因為那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我祝您聖誕快樂,並不是想從您那裏索求什麽,而是為了至少在這一天,完成自己內心的純淨與淨化。

子曰:“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當我們自己擁有一顆寬容、自由、對他人溫柔的內心時,一個美好的世界,就正在到來的路上。

所以我要說,明知道這會引來有些人的攻擊,我依然要說——

祝你聖誕快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過我的聖誕,與你有什麽相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