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1088L 发表于 2024-5-21 23:27:56

小满养生及传统智慧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清代诗人王泰偕的诗句,生动描述了小满时节的乡村美景。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交节点落在每年公历五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之间。二零二四年的小满始于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五日结束。

进入小满,雨水增多,气温升高。这个时候,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变得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故称「小满」。小满之后的节气是芒种(「忙种」的谐音),这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小满三候
《逸周书・时训解》:「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

一候苦菜秀:此时苦菜生长茂盛,可以采来吃了。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二候靡草死: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靡草死正是小满节气阳气日盛的标志。

三候麦秋至,此时正是秋天播种的冬小麦成熟的时候。秋表示谷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虽然时间还是初夏,但对于冬小麦来说,却到了成熟的季节,所以叫做麦秋至。




虽然时间还是初夏,但对于冬小麦来说,却到了成熟的季节,所以叫做麦秋至。
小满习俗——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著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乾、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


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清院本《亲蚕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小满防未病
谚语说:「小满防未病」。这是中医预防重于治疗的养生观。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而人的脾脏「喜燥恶湿」,受「湿邪」影响最大。因此,小满养生的要点,一是祛湿除热,二是健脾胃。

日常食物中,健脾食材包括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材包括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含薏米、芡实、茯苓和山药的四神汤,是帮助去脾内湿气的佳品。

人生最美是小满
二十四节气命名中,有小暑、大暑,有小雪、大雪,有小寒、大寒,为何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易经》乾卦里讲「亢龙有悔」。古人明白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因此遵循中庸之道;做事适可而止,做人知足常乐。

晚清名臣曾国藩认为,人生最美是小满,就是这种传统文化智慧的体现。



明慧网原文:
明慧期刊:金种子(第五四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1976

(本文图片来源:明慧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满养生及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