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宇 发表于 2024-5-30 20:42:45

市场经济缺陷的本质——人性之私



人活着需要物质支持,资源与产品的分配方式(经济)是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和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人类文明有限的记忆中,人们尝试过多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最终发展成为今天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鼻祖,他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在自由市场中以自私心理谋利,却会自然地被“看不见的手”推动资源和生产的合理安排,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自私的行为在市场的自由竞争中会实现好的结果,这是他的核心论点,在当前也是主流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但是人们也早已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完美,“看不见的手”屡屡失效,经济危机可能导致重大灾难,必须通过非市场手段进行管控。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危机的风险仍然如影随形,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表面上的富足和物质的丰富,但贫富差距增大,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却无法解决。单纯的物质财富似乎也没有理想中那样显著地提升生活的幸福感,现代社会中人们依旧为生计而奔波操劳,却依然难保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现代社会压力之大让不少人甚至失去了繁衍后代的热情,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人口衰减趋势加剧,这些都与市场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的联系。
市场经济缺陷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案?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走向是什么,它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人类的最终命运?市场经济真的是人类最优的经济形态?为什么人类的经济行为一定要以自私为基础?以无私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是否存在,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解答或探讨。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市场的起源。

[*]市场的形成

最原始的经济行为可以参考自然界中的动物,它们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个体、家庭或小群体范围内分享所得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不存在商品交换,也没有市场的概念。一般认为人类的原始生活也是类似的状态。但不同的人有个体能力的差别,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资源。当不同的人类群体互相接触之后,就开始有交流不同产品的需求,因此就有了最原始的经济活动——商品交换。商品交换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农户耕种田地获得粮食,附近一家猎户进山打猎获得肉食,他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对方的产品丰富自己的餐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人性有善恶两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有善恶之分。恶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偷窃、抢劫甚至杀戮奴役等等,这些极恶的方式不利于建立长久稳定的供应关系。善的方式就是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但这要求双方都有较高的道德观,否则也难以实现。最终人们在谨慎的交往和博弈之后,达成了对双方私利都能够满足的方式——商品交换。更多的个体参与到商品交换的经济模式之中,也就形成了市场。
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原则是什么?经济学教科书中会告诉你等价交换和公平原则。但是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等价”和“公平”和普通人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商品的价值并不总是像超市货柜上的价格标签那样有着明确稳定的数值,而是随着环境和个人需求而有所不同。同样一杯水,平时并无多大价值,可是当你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却不惜千金去换取,就是这个道理。经济学教科书中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不应求时涨价,供过于求时降价,这就是等价的原则,这就是公平的交易。但这样的公平本质上是交易双方各自谋求私利最大化博弈的结果,看似公平的交易或许在双方的心理上并没有公平的感受。
难得一年风调雨顺,农民们获得了比往年更好的收成。当他们开心地拿收获的粮食去市场出售时,却惊讶地发现粮价下跌了,实际收入居然低于往年。中国很多人以投资的心态购买房屋,但近来房市不景气,开发商将小区内剩下的房屋打折出售,早期以高价购房的业主就不干了,纷纷到售楼部“维权”。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交易都是双方认可的价格自愿成交的,因此都是公平的,可是农民和买房者显然并不感到公平。
市场的公平是交易双方夺利博弈的平衡,以自私心理为出发点,充斥着算计和投机。个人的弱点,比如对资讯认知的欠缺(例如不了解市场行情),生活中的困境(例如急需资金而必须快速出售房产)都会被对方利用而造成交易价格的倾斜。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都是自由竞争的结果,价格也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因此是公平的交易。但从不同的道德出发点来看这样的“公平”是有很大局限的。市场自私的本质放大了人性自私所带来的恶念恶行:贪婪、妒忌、怨恨、故意伤害他人等等。在历史上很多地方(包括中西方国家)都看不起商人,刻意压低他们的社会地位。尽管商人的商业活动确实对商品流通发展有利,但他们过于追逐私利的贪婪本质是受到社会歧视的根源。
回到前面农户与猎户的例子。如果他们都有正常的收获产出,那么当然可以通过交易互惠互利。但假如农户遇到天灾颗粒无收,又或者猎户进山却一无所获,商品交易就无法完成,遭灾的一方也无法获得维持生计所必须的食物。这是市场对于社会产品分配的缺陷,在自私的原则下,公平、合理,但不利于社会发展。
社会分工
产品交流的出现使得分工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户精于耕种,猎户更擅长打猎。如果农户必须亲自打猎才能获得肉食,猎户不种田就无法得到粮食,那么总的产出显然不如让他们专注于各自擅长的行业。现代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提供了分工提高效率的数学证明,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一点,我说的社会分工的前提是“产品交流”,而非“商品交换”。个人只要有途径获取自己无法生产的产品,就可以实现分工。商品交换是一种获得他人产品的途径,但绝不是唯一方式。
比如在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中,男子耕种养殖,女性从事纺织并照料家事,这就是天然的社会分工。家庭中的分工是以合作、互相照顾和共享产品为基础的,而不是商品交换。丈夫不会和妻子讨价还价用粮食换衣服。老人和孩子没有劳动能力,依然受到照顾并分享家庭产品,绝不会因为无法提供可交换的商品就被排斥在物质分配之外。
现代人基本上保留了家庭内部无私的观念,但无法想象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社会上的产品分配还是得依靠遵循市场规则的商品交换。这是现代人类的道德局限性,而不是经济模式必须采用以自私为基础的市场交易方式。
在本次人类文明历史中,尤其是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确实带来了高度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效率飞跃。但是市场“公平”的特征,特别是产品分配模式的缺陷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失业。
市场经济环境下失业的原因大致有三种。首先一些行业的特点就是需求不稳定,比如军事工业。第二个原因是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具体行业对劳动者数量需求的减少,比如农业机械化后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就大大降低了。第三就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产业代替旧产业,比如汽车和火车的出现替代了马车和依赖畜力的交通物流。后两类原因本质上都是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按照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它们虽然带来了失业,但实际上是降低了特定行业对从业人数的依赖,从而让多出来的人力可以从事其它行业生产,最终让全社会产品更加丰富,商品价格更加低廉。
仅仅从最终结果来看产业结构改变可以认为是有益的,但必须看到失业工人的再就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和结果对于特定个人来说就不一定那么美好。越是技术发展分工精细化,工人的技能就愈发地单一,失业后在新行业找到工作的难度也越大。比如火车代替了马车,原来的马车夫和养马的技工去应聘火车驾驶员或维修工恐怕技能就不是很对口。现代社会新的产业对于劳动者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产业迭代更新也越来越快,失业越来越频繁,失业后再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现代人花费在学校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参加工作后也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以防被淘汰。物质虽然丰富了,但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以至于发达国家的人民都在压力之下逐渐失去了繁衍后代的欲求,人口萎缩。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恶果。
货币的出现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社会劳动者都从事单一的生产,需要使用单一的产品去市场上换取多样化的商品。当商品种类丰富之后,简单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就行不通了:你想换某样商品,对方却未必需要你的产品。在市场上人们逐渐使用某些通用的商品作为交易中介,这就是货币的产生。金银铜等贵金属和布匹香料等价值稳定不易腐坏的商品都曾经在历史上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请注意货币这个概念和需求是与市场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所有经济模式中必须存在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模式中,家庭成员的产品是集中分配的,没有交换的过程,也就不需要货币这样的中间媒介。
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市场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依赖货币为中介的市场交易模式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并直接来源于市场的自私本质。因为市场是自私逐利者的博弈场所,每个参与者的根本目的当然都是为了自身财富的增加。物质就是财富,大家都希望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更多商品用于自身享乐。但是商品囤积太多了就有一个保管的问题,也有过期变质的问题。所以当货币出现后,财富积累的方式就从囤积商品转变为囤积货币了。
历史上很多人勤俭持家,自身用度非常节约,又很有能力,通过生产或经商赚到了很多的金钱。这些钱自己用不完怎么办呢?那就把金银放在坛子里埋在院子里或墙根下,以备子孙后代不时之需。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作法无可指责。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人人都这样做就会出大问题——流通中的货币越来越少,缺乏了货币媒介,市场交易无法正常运转,要停摆了!

[*]市场的发展

市场是高效的,它的效率体现在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让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但市场又有着无法实现产品合理分配的缺陷。二者的矛盾与纠结决定了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归宿……
利润的本质
利润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商业活动获得利润是否道德?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着众多争议。如今市场经济占据世界主流,商人(资本家)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人们很少再去思考这个问题,甚至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要理解市场的本质,我们有必要建立对利润这个市场商业活动源动力的正确认识。
做为一位生产者,他的劳动为其产品赋予价值,他的产品价值减去成本就是利润。农户耕种,所收获的作物就是利润(假设除去人力没有其它成本);猎户打猎,捕获的猎物也是利润。利润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水平。农户收获多少作物,他家就可以吃到多少粮食,或通过粮食换来的肉和其它商品。生产者的利润是其劳动所得,自然不存在道德问题。
比较容易产生争论的是商人的利润。商人将商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差价作为利润。从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提供便利和促进地区间商品流通和多样性的角度来讲,商人的劳动付出是功不可没的,从中获得利润也是无可厚非的。由于职业特点,商人往往更加精于算计,有些商人会采用不诚实的方法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降低了社会上对商人的评价。但究其根本这是某些个人的道德问题,不应当归咎于商人这一职业本身。另外商人的利润与其本金密切相关。付出同样的努力本金更高的商人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这也是大家对于商人利润正义性的疑问之一。这也是下一个要讨论的利润来源。
最有争议的是资本带来的利润。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就可以收取地租,资本家拥有厂房机器招收工人工作就可以获得回报,房东出租房屋给房客就可以收取租金,甚至有钱人直接放贷就可以收取利息……这些就是属于拥有资本(资源、本金等)就可以自动获得的利润,资本拥有者本人甚至不需要投入任何劳动。这种利润的争议性在于很多人头脑中“多劳多得”的观念,他们认为劳动获得的报酬才是合理的,不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剥削他人的所得,是不道德的。对于这种观点我曾经著文加以驳斥,不再重复。这里我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再略加阐述。
大自然天然地就会生出许多人类可以利用的物品。比如说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时候,他们可用不着劳动。饿了就吃树上的果实,渴了就喝河中的流水。他们为什么可以不劳而获,因为上帝将伊甸园这一宝贵的资源赐予了他们。显然这里并不存在任何对他人的剥削和压迫。一定要追根究底这些物资的来源,只能说是神的恩赐。一定要劳动才有所得的想法是不成立的,至少最初神不是这样为其造物安排的。
有人会觉得不公平,凭什么自己劳心劳力也赚不来钱,别人拥有资本就可以坐享其成?这样的想法是出于私心和妒忌。但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模式是以私心为基础的利益争夺,所以才会出现私有制和大家心里对社会分配的不公感受。
要维持市场经济就必须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对的。但保护私有财产并不是天然正义的。个人或一个群体只是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他们就把脚下的土地宣布为私有,土地上一切的自然产出和地下埋藏的资源就都属于他们了?一片无人的土地,谁先到那儿就可以宣布土地属于自己?两群人争夺一片土地,谁打赢了土地就归谁了?还有人狂妄到讨论月亮甚至火星的归属问题。如果他们有能力把太阳给遮住,想必也会宣布太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对阳光收费呢!这不是人类私心膨胀贪婪作祟的结果吗?如果人类的经济模式不是以私心为基础,那么一切将完全不同。这个后文再详细讨论。
小结一下,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可以凭借生产活动、商业行为和资本(投资)获得收益,也即利润。每个人收获的利润多少也就代表了他在整个社会产出中获得分配额度的多少。换句话说你赚的越多就可以买来更多的商品。这个分配方式是公平的,但并不是最合理或最恰当的,因为它并没有把产品分配给最需要的人。举个例子,不幸失去双亲的孤儿没有劳动能力,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分配。类似的还有老人、病患等等。现代社会通常有福利机制为他们兜底,但社会福利本身并不来源于市场经济,而恰恰是设计出来对市场缺陷的补充。
在市场活动中,人们的获利有多有少,能力强或资源多的人就可能获得很高的利润,占据社会产出的很大部分。当收入超过个人需求的时候怎么办呢?精明的人就会把多余的物资储存起来将来使用或应付不时之需。这里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应对市场分配机制的缺陷,就是必须有产出才能换回所需的商品。但是人总会变老有不能劳动的一天,也可能遇到疾病和天灾人祸,在人性为私的环境下无法完全依赖他人和社会,所以储蓄是必须的。
另外,既然人们参与市场活动是以私心为基础获利为目的,就算赚到了自己完全用不完的利润也没有放弃的道理。基本上人们对财物的态度还是多多益善,用不完可以存起来供未来或子孙享用。也可以用多余的财物买来更多的资本(土地、房屋等)源源不断地生出更多的利润。但是富人也有富人地烦恼,东西太多堆在仓库里会随着时间腐朽变质,资本太多也不便于管理。有没有什么稳定又方便地储存财物的方法呢?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烦恼。
利润货币化对市场的畸形影响
前文已经介绍了货币出现的原因是解决市场中商品丰富后以物易物交易的不便。早期的货币是贵金属和布匹珠宝一类价值稳定又可以长期存放的商品。对于市场来说,货币存在的意义是作为交易的媒介,而且为了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与市场规模相匹配的货币量在市场中流通。缺少流动货币的市场就像缺少机油的发动机,转不动了。
对于个人来说,持有货币就可以随时从市场中购买任何需要的商品,十分便捷。货币作为一种价值高昂又稳定可保存的特殊商品,富裕的个人当然就会想到储存货币而不是那些容易腐败的食品等物资。利润的货币化方便了个人,但也让有限的货币变成个人储蓄而退出了市场流通。
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对生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例如机器对生产效率的巨大提高作用),资本创造的利润也越来越大。拥有资本的人比单纯的劳动者聚集财富的速度要快得多,他们又可以用多余的利润购买更多的资本——市场经济天然就会加剧贫富分化。
资本拥有者相比于普通劳动者获得的利润差距越来越大,这意味着资本拥有者在全社会产出中的分配权比例越来越大。其实这并不是太大地问题,因为社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总的蛋糕变大了。普通劳动者分得的比例虽然缩小,但实际分得的数量还是可以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提升。就好比公司中老板的收入指数增加,普通员工的工资也可以缓慢增加,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只是不如老板提高的快而已。但是当老板觉得拿到手的蛋糕太多吃不完,决定不要那么多蛋糕,而是把多余的财富以货币的形式持有和储存时,市场的根本矛盾就出现了。简单地说,当你把钱存起来用于未来消费,当下的产品靠谁来购买消费呢?
我们再回顾一下市场的逻辑:人们将各自的产出拿到市场上交换,谁的产品价值高(利润多、收入高)就可以通过市场从社会总体产出中分配更多的产品,货币是交易活动的媒介。当高收入人群选择储存货币而暂时放弃市场中的产品分配时,就会有两个后果:(1)产品滞销;(2)市场中的流动货币减少。当这两个问题极端化后,经济危机就出现了。
在深入探讨经济危机之前,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市场的分配缺陷: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无法将社会产出按照个人需求合理分配。富人收入超出消费能力,选择储存货币;穷人有消费需求但无消费能力。这个分配看似公平但不合理,这是人为私的恶念所造成的后果。当然有些富人会选择将多余的财物做慈善接济穷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这是基于无私善念的善行,有利于社会,但这种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中标准的“理性人”模型,并不是市场行为的一部分。如果整个社会单纯地遵守以自私为原则的市场行为,那这种矛盾是无解的。
经济危机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本质,我们来假想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整个社会就是一家蛋糕工厂,老板控制厂房机器等资本,雇佣员工为其生产蛋糕。蛋糕做出来是要卖的,卖给谁呢?社会全体成员,也即老板和员工自身。如果老板和员工们都用自己所有的收入去买蛋糕,那么每个人获得的蛋糕大小就和他们的财力成正比,老板吃大块,员工吃小块。蛋糕卖出去了,公司的进账又可以给员工发工资,老板也赚到了利润。大家可以开始生产下一个蛋糕。市场就这样循环下去。
可是老板赚得的利润比员工的收入要多,而且这个差别越来越大,这是追逐私利的本质决定的。老板分到的蛋糕一次比一次大,终于他吃不完了,决定把多余的钱存起来,暂时不买那么多蛋糕了。眼下市场中多出来的那块蛋糕普通员工倒是想要,可他们没那么多钱买啊。蛋糕过剩,供大于求。
老板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他可以选择几种策略加以应对。第一种方法是蛋糕降价出售,这样员工们虽然钱不多也可以买下全部的蛋糕,暂时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但带来的新问题是企业总收入(以货币计价)减少,员工们的收入随之降低,等到下一轮蛋糕投放市场时总体购买力就更低了。怎么办?继续降价?可见这个方案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种方案就是不降价。老板觉得不能做亏本买卖,今天蛋糕没卖完那就等明天继续卖,总体营收不变,虽然回款的时间拉长了。到了第二天由于有前一天剩下的蛋糕,工厂不必生产之前那么多蛋糕,所以必须减产。既然减产,那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不少员工因此失业。失业者没有收入就退出了市场分配体系。拥有购买力的人数减少,市场需求进一步降低,蛋糕厂就要进一步减产裁员……如此恶性循环。所以第二种方案同样不可持续。
两种方案的最终结果都是市场崩溃和经济危机。根源就在于老板一直秉持着自己必须持续获利的自私出发点来经营蛋糕工厂。他要不断地赚钱,而市场中的钱又是有限的,那么无论中间过程具体是何种方式,最终结果都是市场中所有的货币都流入了老板个人的钱包。其他人没有任何货币,也就无法从市场中购买任何蛋糕。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本质。
经济危机是无解的吗?当然不是!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彻底根除经济危机。不信?那就听听下面这个简单的方案。
如果我是蛋糕厂老板,那么我可以召集社会上所有的劳动力成为员工生产蛋糕,产品在全社会共同分享。没有什么等价交换的“公平”原则,绕开了市场也就不需要货币。社会需求多,那大伙就加班加点多生产一些蛋糕。如果社会需求少,那就减少工作时长放假休息。既然蛋糕厂保障全社会供应,那么所有人都不再有储蓄的需求。每天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和谐的循环,没有供需矛盾,更加不存在经济危机。是不是堪称完美的经济模式?
看到这相信很多人开始撇嘴了: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嘛,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后文再详细讨论,但这确实是基于公有制基础的经济模式。为什么大家觉得无法实现呢?有人会说在这个模式中每个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或不干一个样,那谁会去干活?没人干活哪来的蛋糕,拿什么去分配?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本次人类文明中不但共产主义没有实现的可能,连计划经济实践都以失败告终。其实如此斤斤计较的思想不正是自私心理的体现吗?人不是必须抱持这种观念的。你会计较自己的孩子不劳而获而自己必须辛苦工作养活他们很不公平吗?恐怕当他们喜欢你买回去的礼物时,你会觉得为了他们的笑容自己再辛苦也幸福吧。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能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对待他人,那么实现我所描述的公有制经济模式是完全可能的。现代人觉得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私心太重,德不配位。
那么有没有在私有制前提下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呢?也是有的。还是以蛋糕厂为例,我作为老板依然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工厂,有了多余的利润也继续储存。但是我稍微提高自己的觉悟,认识到存钱的目的只是应付未来的风雨,没有必要无限度增加储蓄。所以我给自己的存款设定一个上限,超过的多余利润就不再存了,可以用两种方式花掉:一部分拿来做慈善,接济那些无法从市场中获得维持生计基础分配的不幸者;另一部分就作为奖金发给员工,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只要资本所有者不去无限度敛财,那么市场中的流动货币就不会枯竭,从而也就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同时他们散财的善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无法实现社会产品按需分配的缺陷。
第二个方案是不是也不错?但是仔细想想还是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因为它要求所有的(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主动限制自己的财产规模,并将多余的利润用于利他的善行。它不要求大家放弃逐利的自私心理,但是需要限制其程度,让无私利他的善念占据显著的比例。可就是这种相比于前一种方案低得多的道德标准现代人也无法达到,所以仍旧德不配位,没有可行性。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类的经济模式绝对不只以完全追逐私利为基础这一条道路。不同的道德水准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其相适配,而且道德水准越高(公心越强,私心越弱),相对应的经济模式就越合理、美好、稳健。本次人类文明经济上基本完全是以自私为基础的,由此发展出现的多种经济模式(奴隶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都没有美好可言。相对来说市场经济是人类在自私心理下博弈的最优解,但也有经济危机这一致命缺陷,无法长期自持,最终必然崩溃。这是任何以恶念为基础指导思想行为的最终归宿。
货币的演变
对于经济危机人类早有认识,尽管无法放弃自私的心理,人们还是想方设法拖延或降低其影响。在多数经济学家眼中,经济危机的本质是货币流动性危机,因此他们的解决方案也更多是基于货币政策之上。
在分析货币政策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历史上货币的演变过程。最初的货币主要是金银等贵金属。中国缺乏金银,早期货币以铜和布匹为主。贵金属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们的数量有限。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是与市场规模成正比的,但贵金属的总量难以迅速增加,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限制了市场和商业的发展。金银使用时需要比较成色和称重切割,虽然便于储存但日常使用并不方便,于是价值标准化的钱币出现了。欧洲的金币银币和中国的铜钱都是如此。但是钱币的通行需要信用保证,也就是大家要相信钱币的面值与其含金量是相等的。虽然也有私人铸币,但是显然政府铸造的钱币有着更好的信用,所以历史上普遍铸币权都是政府垄断的。
但是政府的信用也并非完美无瑕,钱不够用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在和平年代市场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容易出现前面描述的富人存钱导致流通货币减少的情况。战乱时期市场不稳定,老百姓为了财产安全更加不敢消费,连普通人都要想方设法把财富换成金银埋藏起来,以防毁于一旦。所以金银的开采和铸币总是难以跟上需求。而且政府会把铸币作为自己的财政收入,当财政紧张时就开始在铸币上动歪脑筋。在钱币内部掺假,降低钱币的实际含金量但维持面值不变。这就是政府主导的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增加了货币的供应数量,在一段时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它本质上是不守诚信的恶行,恶行必有恶果。当百姓发现钱币的含金量下降后,首先会降低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其次他们会优先使用劣质钱币,而把先前的优质钱币藏起来,因为优质钱币的实际价值高于劣质钱币。这就是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一个国家发行劣币,那么该国的市场就会充斥劣币,其它国家的市场会拒绝接受该国的劣币,最终这个国家就被排斥出了国际市场。要想进行国际交易,该国的商人必须使用他国铸造的信用优良的钱币。欧洲中世纪威尼斯的金币就以信用优良著称,成为了当时通行欧洲的国际货币之一,颇似今天美元的国际地位。当时穆斯林海盗绑架了基督徒,都会指定要求支付威尼斯金币作为赎金。
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化程度加深,欧洲乃至当时全世界的金银供应量都已经远远跟不上需求。随着大航海时代新大陆的发现,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欧洲殖民者(以西班牙为主)在南美新大陆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矿!立刻西班牙就发达了,它将南美的金银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富裕的国家。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悖论。假如一个国家坐拥金山银山,而另一个国家没有这些资源,百姓只能在田间地头日夜劳作。前者只需拿出金银购买后者的产品而不用任何实际劳动,那么前者是不是占了后者的便宜,后者是不是吃亏了,要不要拒绝向前者出售产品?表面上看是这样,但事实上维持二者的交易更有可能带来二者的共同繁荣。欧洲的历史就是如此,西班牙将南美的金银输入欧洲,新鲜的货币激活了整个欧洲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南美的金银甚至还影响到了中国,当时正值大明皇朝,南美的金银到了欧洲之后,又通过丝路贸易流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是逆差,只卖不买,换回了大量的白银,从此白银取代铜成为了中国金属货币的首选。也正因为大量白银的流入,明朝的市场发展也非常迅速,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切当明朝后期和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工业革命之后,市场和商业更是加速发展,终于南美的金山银山也不够用了!金融行业开始出现,政府也开始发行纸币代替金币。纸币就比金币更加容易注水了。政府早期还维持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后来全都放弃了。纸币发行由政府垄断,也成为了政府干涉市场的工具。
金融的出现和市场的加速发展
市场本身有没有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金融行业的出现就提供了一个货币重新进入市场流通的途径。但是,同货币的出现一样,金融的出现在解决市场某个问题的同时也极度扭曲了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带来了新的更为严重的问题。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金融是什么。市场中有人赚了钱有了多余的储蓄,也有人当下缺钱。那么有钱人就将储蓄借给缺钱人并收取利息作为回报。有人并不鼓励借钱消费,认为这会养成不正当的消费观念。但除开那些不能合理规划自身消费的少数人(其实他们也不容易获得贷款),很多人贷款是有正当理由的。比如常见的房贷车贷,已经成为当前人们购买大型商品的普遍方式了。有的人碰到紧急情况,比如家人生病急需之类,在确保自己有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的前提下借钱救急无可厚非。更多的借贷发生在资本所有者之间,有的人有了好的生意点子但苦于本金不足,通过贷款和其他投资可以帮助其企业迅速成长。这些借贷关系从表面看是双赢的。
但从市场的总体上看借贷的本质影响是什么呢?还是借用前文蛋糕厂的例子。当老板存了很多钱但发现蛋糕在市场逐渐滞销,自己的员工买不起所有的蛋糕时,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员工们想要多吃蛋糕但买不起,自己有多余的存款暂时用不到,那何不把钱借给员工?这样做好处多多:首先自己的存款放贷后可以收取利息,额外的收入;员工吃到了更多蛋糕就更有力气干活;而且他们为了归还贷款也不得不干更多活,这样工厂就会产出更大的蛋糕帮自己赚来更多的钱;自己又可以把更多的钱借给员工让他们吃上更多蛋糕……从结果来看蛋糕越做越大,工人们也吃得越来越多,简直完美,皆大欢喜!
真的皆大欢喜吗?这里面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员工们一直保持着欠债的状态。因为欠债,所以工作不能停止,而且为了支付利息还必须更加努力干活。蛋糕越做越大,总有一天也会超过员工的胃口。员工吃饱了,是不是就不用继续向老板借钱了,而且可以省钱还债了?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么蛋糕厂又会出现产品滞销,员工的工作和收入不保,经济危机又出现了。这样的危机状态更加离谱:市场上明明有所有人都吃不完的蛋糕,但是大多数人却白白饿着肚子吃不着蛋糕。
贷款购物的本质就是透支未来,是在用未来的收入购买当下的商品,从而暂时解决当下的社会总产出超过购买力(超出的部分就是资本所有者存下的利润)的矛盾。这就让消费者不能停止工作,否则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就会无法还债。而且由于贷款必须支付利息,所以消费者未来的工作收入必须不断增加,否则就无法在支付利息后维持消费水平。但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他们工作收入增加意味着社会总产出也在增加,如果消费者不能够消费掉增加的产出那么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而要想消化增加的产出消费者们只能继续提高自己的贷款量,透支更多的未来。
当然现实中终端消费者个人背负的债务可能没有那么多,除了普通的房贷车贷以外很少会有贷款吃饭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市场中的债务总量在不断增长是肯定的,只是背上债务的是其它形式的市场参与者。比如可以是国家以国债的方式借贷,本质上是全民共同借款;也可以是国家间借贷,比如中共借钱给一带一路上的穷兄弟们,让它们用借到的钱向中共购买修路修码头建厂等基建项目,你看这就是完美的蛋糕厂老板借钱给员工买蛋糕的模型;也可以是企业贷款运营。资本所有者自己也有很强的借钱动机,因为只要资本回报率高于贷款利率,那么借钱投资就是一门好生意。无论具体债务被谁持有,只要市场通过大量的借贷关系将资金重新投入市场,利率回报的压力逼迫市场产值维持增长这一基本逻辑是不会改变的。
借贷的出现暂时平衡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延缓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同时又强制让社会生产走上了一条必须不断增长的道路。这就像电影中常常出现的惊险镜头:主角一路飞奔,脚下的道路却在不断坍塌,为了不落入无底深渊,主角必须越跑越快……很多人觉得今天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美好的生活。是,今天商店中的商品确实种类繁多花样百出,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比不了。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是经济被迫加速发展的副产品。如今的市场容不得你过清心寡欲的节俭生活(当然一个人或几个人这样做无所谓,但主流消费群体都这样绝对不行),因为经济危机如影随形迫在眉睫。由此产生的多方面具体社会影响留待后文再详细论述。
不管有怎样的后遗症,借贷行为暂时避免了市场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市场行为。为了便利和协调借贷交易,以银行为代表的借贷机构和工具产生了。银行的主业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同时也顺带做一些支付汇款的生意,本质上是一个借贷和支付中介。但是这个中介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放贷的乘数效应成倍的增加了市场中的流动货币总量(也即广义货币的概念)。
我们先来理清其中的门道。先看看不经过银行的普通借贷关系:放贷人直接将钱借给贷款人,贷款人拿到钱后用于消费(购买市场最终产品,也即消费品)或投资(购买资本或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到期还本钱加利息,完事。一般来说贷款人不太可能用借来的钱直接去继续放贷。即使这样做了,效果也就相当于放贷人直接借钱给最终贷款人,只是利息被中间商分润了而已。但通过银行放贷就不一样了。
理论上说银行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发放多少贷款。假设我存了一万块钱在银行,银行凭此发放一万块钱的贷款给他人。但贷款人拿到钱可能不会立刻全部花掉,在使用之前他可以把这借来的一万块暂时重新存入银行。从银行的账本上看,这个时候银行总计有两万块钱的存款和一万块钱的贷款,那么还有一万块的贷款额度!所以银行又再次发放了一万块的贷款。这一万块又被暂时存入银行,银行账本变成了三万块存款和两万块贷款……于是靠这一万块的本金在银行账本上来回倒腾,市场中“变”出了无穷多的资金!
当然实际上银行不可能有多少存款就放多少贷款,他们得留下一部分存款现金在账目上,以应付存款客户的提款要求。这笔钱叫做存款准备金,现代国家政府(央行)都会给商业银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例,以防滥发贷款。举个例子假设存款准备金的比例是10%,银行可以用我存的一万块中的9000块钱放贷。这9000块钱重新成为存款后又可以再放出8100块的贷款。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效果就是最初的一万块全部成为准备金,银行一共放出九万块钱的贷款。贷款额是最初存款的数倍,这就是所谓乘数效应。这个乘数本身就是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倒数。
银行的乘数效应使得实际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流动货币总量成倍增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对流动货币的需求,因此也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如果你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货币可以平白变多,可以这样理解:一块钱在一年中如果被用于一笔交易,那么这一块钱对市场经济总量地贡献在这一年中就是一块钱。如果它被多次出借用于多笔交易,比如10次,那么这一年中这一块钱对经济总量地贡献就是10块,从外人的角度看就好像市场中原本就有10块钱的流动资金是一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准备金远低于存款数额的事实是具有极大风险的,因为银行事实上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银行能够保持运营并盈利的前提是贷款人按时还款,存款人到期取钱。一旦发生挤兑(存款人同时争相要求提前提款),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必然破产倒闭。当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时一切风平浪静。可是一旦经济危机爆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银行,因为贷款成为坏账,存款人又会挤兑。但是银行又保管着市场上几乎所有人的财产,一旦银行倒闭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无一幸免。所以当今社会一旦爆发经济危机就会引发金融海啸,其排山倒海之势甚至足以摧毁人类的文明。
别看当今社会市场繁荣商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好像前所未有的发达,经济学家和各国的经济政策管理者可没那么乐观。他们深知经济危机的厉害,制定政策调节市场时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就像在雷场中摸索,时刻担忧会触发到某颗地雷。市场经济模式下经济危机这颗雷是拆不掉的,只能想法设法绕开或深埋。这颗雷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基于人类自私恶性的本质所决定的。
GDP增长的迷思
GDP是大家最熟悉的经济概念了,经常出现在媒体新闻中。GDP的全称是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粗略的理解为社会总产出的商品价值。大家知道GDP与经济态势息息相关,但你是否注意到新闻在播报中外GDP增长率和经济走向时似乎有不同的标准?比如说(举例,不是真实数据)美国GDP增长3%,经济稳定复苏,新增就业xx万;中国GDP同比去年增长仅5%,不如预期,经济有衰退趋势,xx领导在经济会议中强调要大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应届毕业生稳定就业……
为什么美国GDP增长率低于中国,经济形势反而好过中国?中国的GDP虽然增长不如预期,但毕竟是增长啊,不是减少啊?为什么产出增长了经济还会衰退呢?
这个矛盾的根源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政策。
前文已经论述过金融借贷的出现要求市场产出必须不断增长才能维持经济稳定(本质上是流通货币总量的稳定)。那么市场产出的增长率具体需要多高呢?其实就是借贷的利率。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以5%的年利率借了一万块钱用于今年的消费。为了维持消费水平不变他第二年至少要赚多少钱呢?除了他自身消费所需的一万块,他还必须至少支付所借贷款一年的利息500块,一共一万五百块。同样的道理如果社会消费者都使用贷款消费,那么第二年的总产出就必须至少增长支付利息所需的部分。否则消费者们支付利息后剩下的用于消费的收入就少于往年,消费不足就会导致经济衰落。
不同国家的利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倾向于低利率,甚至在通货膨胀共同作用下实现实际负利率。低利率的表面好处是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存钱赚不到利息,不如消费),同时企业贷款成本更低,更容易扩大生产和发展。更深层的逻辑则是低利率有利于在低产出增长率下维持货币稳定。
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常常依赖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为了促进产品出口他们倾向于让自己的货币贬值。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资金出逃就得维持较高的存款利率。举个例子,假设人民币一年内对美元汇率贬值2%,美元存款年利率1%。如果中国也实行低利率政策,让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是1%,那么大家手中有多余人民币的话自然是换成美元存在美国银行比较划算,除了1%的利息,还可以避免2%的汇率损失。要想避免这种资金出逃的情况出现,中国就必须至少将人民币存款利率提高到3%,这样在同样存银行的方式下,无论持有人民币还是美元收益率都是一样的,从而也就没有必须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动机。
发展中国家利率偏高,不会抑制消费欲和企业发展吗?会,但这种影响是针对国内市场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主要依赖海外消费(出口)和海外投资,本地市场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
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GDP增长3%是好消息而中国增长5%却是坏消息(中国的贷款利率一直偏高,超过5%)。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统计GDP是以人民币计价,而美国是以美元计价。若是计入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可能还超过中国呢!
再说一点题外话。疫情时期世界各国大多都超量发行货币用于福利开支以抵消普通百姓不能工作受到的影响,由此导致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了抑制通胀,疫情过后以美国为主的主要经济大国都调高利率实行紧缩政策,试图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总量。唯独中国与众不同,利率不升反降,反其道而行之。这充分反映出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在与世界脱钩之后中国经济必须更多依赖国内市场,即实现所谓内循环。降息就是为了刺激国内消费。
刺激的结果如何呢?我们都看到了房产爆雷,众多烂尾楼无解。外商撤离,失业问题严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在房地产萎靡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更是入不敷出,许多城市(包括天津这种大城市)居然连公交车都缺乏经费被迫停运。这种情况下中国利率一降再降,已经腰斩不止。目前存款利率仅仅略超1%,贷款基准利率是4.35%,实际商业贷款利率在银行促销下可以更低。
一切一切都是负面消息。可是中国的GDP数据呢?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3%。对比区区4%的贷款利率,中国经济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大好,大大好啊!中国的大好经济形势,你感受到了吗?
为什么轻微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也是大家常常听到的经济学名词。通货指的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通货膨胀就是流通货币增加的意思。相对的通货紧缩就是流通货币减少了。请注意被储存起来的货币是不参与市场流通的,所以不属于通货。按照前文的分析,资本通过市场聚集财富,越来越多的货币被储存,所以市场经济天然的会导致通货紧缩趋势。
通货膨胀或紧缩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就是物价的变化。假设市场中商品总量不变,并且商家都追求以最优的价格卖掉商品(也即在竞争中实现供需平衡的价格调节机制)。通货膨胀时,更多的货币争相购买商品,所以商品就会涨价;相反通货紧缩时市场购买力下降,商家只好降价打折。
导致通缩和通胀的原因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市场天然的通缩趋势,如果人们对市场缺乏信心也会导致通缩。比如说发生战争或者社会治安恶化,人们对持有大量财物感到不安,那么可能就会尽量储存金银减少消费,从而导致通货紧缩。有的时候从外界突然发现了新的货币来源,比如南美的金矿银矿,大量涌入的新鲜货币会造成输入性通胀。
当政府垄断了铸币权,特别是用纸币代替贵金属货币之后,通胀和通缩就成了政府可以发挥重大影响的货币政策。有些政府把印钱当作增加财政收入的捷径,无节制地滥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这种做法显然是在破坏经济,同时导致主权货币失去信用,一些国家为此不得不放弃主权货币改用他国货币(比如美元)。负责任的政府更多的将印钞权用作调节市场的工具。注意这里说的印钞泛指政府增加通货总量的各种办法,不单是简单凭空印刷钞票这一种方法。事实上各国政府更多采用国债和调节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基础利率的金融手段实现干涉通货的目的。
通胀和通缩对市场的利弊何在?先说通缩,一般认为通缩总是有害经济的。虽然商品便宜了表面上看对消费者有利,但低价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些厂家降价意味着亏损,干脆关张大吉,这样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市场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另外低价虽然表面上对消费者有利,但精明的消费者看到持续的降价趋势可能会更加捂紧荷包,毕竟等一段时间可能更便宜。所以通货紧缩会导致生产和消费双双降低,这又会加剧通缩,恶性循环最终崩溃。通货紧缩就是经济危机的先兆。
通货膨胀的效果原则上与通缩是相反的。现代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都认为轻微通胀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首先由于资本对财富的聚集作用和金融借贷工具的影响,市场必须保持总产值不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前文所说的GDP增长需要保持在利率水平之上。市场产出增加了,那用于交易的货币需求当然也随之增加,这是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天然需求。不过这种配合市场规模增加的通胀并不会导致价格变化(因为每单个产品对应的货币量没有变化)。
经济学家所说的轻微通胀还不是指上面这种情况,而是实实在在引起价格上涨的通胀状态。他们实际上说的是轻微涨价有利于市场经济。理由主要是涨价可以同时促进生产和消费。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我们不能浮于表面,需要正确认识通胀对市场的本质意义。物价上涨实际上意味着货币贬值,同样多的钱能够买到的商品越来越少。当人们储存货币替代实际商品作为财富的积累方式时,通货膨胀就意味着现有财富的缩水。财富缩水了,欠债也相应缩水了,这对财富持有者不利,却对债务持有者有利。前面说过市场的本质缺陷是资本积累财富而普通消费者(同时也是劳动者)积累债务。通货膨胀有利于减缓这个趋势,这是其对经济有利的本质。
一般来说政府通过超发货币维持通胀,这部分货币通常用于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等项目,受益者更多是普通人。这样的行为本质上是将一部分富人的财产转移到了穷人身上。这样的行为不是市场自发产生的,而是外界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有利于缓解市场的分配缺陷。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长期保持着GDP年增长率超过8%的耀眼成绩。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一路居高不下,80年代普通工人几十元的月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人,如今大城市底层打工人月收入一两千连自身温饱都难以维持。中国的通胀是输入性(出口贸易顺差加海外投资)和政府印钞(还记得4万亿救市基金吗)共同导致的。在这样的财富转移机制下,中国的贫富差距减小了吗,中产阶级规模壮大了吗?疫情时期全世界政府都在给老百姓发钱,中国没有。疫情结束后全世界都在收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唯独中国却在降息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可是想要把钱注入市场都注不进去,想要拉升通胀都拉不起来,甚至在房产崩盘的影响下出现了物价下降通货紧缩的苗头。为什么通胀救市法在中国失效了呢?
原因很简单,通胀救市的原则是要把超发的货币塞到消费者(劳动者,穷人)的口袋里。可中国印出来的钞票都去了哪里?填补地方政府的债务窟窿,芯片大基金的水漂项目,许家印之流奸商的口袋,还有那无数党政军蛀虫官员和红二代红三代继承的国有企业之中。唯独最需要钱维持生计底层贫民和失业者,背负着最沉重债务的房奴们,他们没有收到一分钱的援助。所以中国印钞通胀的结果是资本收获了更多的财富,反而加剧了市场的缺陷。
市场缺陷的本源是其自私的基因。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还是有对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还存在一些为公为善的信念。正是这一点善念使得他们制定的经济政策能够为民众着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市场私念制造的恶果。
中共政权的基因则是极端自私邪恶,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系自身在中国的非法存在。其道德水准甚至比自私的市场还不如,因为它连市场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原则都不肯遵守。在制订经济政策方面,它甚至钻市场的漏洞为自身谋利(比如它对国际贸易协定的破坏)。正是因为中共的恶念恶行,它的市场政策反而放大加剧了市场的缺陷。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社会的道德水准。
金钱的本质
在本次人类文明中,金钱的概念已经深入骨髓,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坏。有人说钱是万恶之源,也有人说钱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管你对金钱是褒是贬,是爱是恨,今天的经济生活谁也离不开钱。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与人和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前文已经论述过,金钱(货币)并不是经济(资源、产品分配)所必须的。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没有钱的概念,按需分配的公有制经济体系中也不需要钱的存在。钱是为市场交易而产生的。最初钱只是为了交易而使用的中介润滑剂,后来它取代具体商品成为了人们财富的象征和储存工具。当金融出现后,货币对市场的影响更是从辅助工具飙升为喷射引擎般强大的推动力。随着纸币的发行并完全取代贵金属的货币功能,货币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商品”的属性,而成为了一种不完全隶属于市场的特殊存在。如今货币的发行权被政府垄断,发行量也受到政策的控制,成为了外界宏观调控市场和经济的工具。
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在历史上也不断改变。早期商品没那么丰富,人们有限的交易也大都是以物易物的模式,政府税收也是实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土地和粮仓就是财富。商人则倾向于拥有方便携带不易损坏的高价值商品,例如金银珠宝皮货丝绸布匹之类,这些也就成为了未来货币的雏形。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产品种类增加,商业活动更加频繁,货币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当政府税收也放弃实物改收货币之时,货币成为了被全社会认可的财富象征,富人开始积累货币取代实物财产。如今社会商业高度发达,几乎所有交易都必须通过货币来完成。钱就是财富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尽管货币已经变成了一堆本身并无价值的纸片或仅仅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大多数人都觉得经济发达是好事,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有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是我想,伊甸园中的生活原始,人们没有一分钱却幸福快乐。现代社会看似无所不有,但你若身无分文只会寸步难行,甚至冻馁街头。这样的“发展”真的是一种进步吗?
不少经济学家将金钱比作市场的血液,在我看来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人体的血液承担着运输物资的任务,它将氧气和养分运往全身细胞,把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料运回肺部和其它排泄器官。身体根据需求安排血液的多少,不需要太多血液时多余的血液就待在脾脏和肝脏待命。虽然所有的细胞都需要和血液交流物资,但没有哪个细胞会把一部分血液据为己有,更不会将其作为财富储备起来。市场经济中的货币和血液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要说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血液是什么,我认为货运物流的功能与其更加接近。金钱对于市场的作用更像咖啡因和兴奋剂。要想依靠咖啡因维持头脑的长期清醒,那就必须持续摄入并不断加大剂量。但即便如此保持永久的清醒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对健康有着巨大伤害,因为一直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在金融工具下金钱对市场的促进加速作用不也有同样的危害吗?

[*]市场的本质缺陷与道德危机

随着市场的演变发展,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从维持生存到积累财富,又从积累物质财富变为积累金钱。市场用看不见的手通过社会分工来优化分配人力资源,通过竞争和金融信贷来优化自然资源和资本配置,最终达到了高效的促进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需要资本和人力二者协同配合,所以投入资本或付出劳力都可以获得利润。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在生产中的贡献比例越来越大(想想同样的人力投入,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产出的巨大差别),资本的回报远超人力劳动的回报,社会中的金钱财富加速向资本拥有者集中。
让资本拥有者最高效地赚钱,这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功效。金钱和商品的地位逐渐对调:以前金钱是交换商品的辅助工具,如今商品是积累金钱的辅助工具。只要能够赚到钱,资本是不会在乎产品的具体形式和种类的。事实上,哪类产品能够赚钱,资本就会涌向哪里,这就是现在市场的逻辑。
这样的市场逻辑从道德层面讲完全是为私的,丝毫没有为公为善的正义道德属性,因此有着许许多多的道德缺陷,对于人类道德水准的下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浪费促进经济发展
浪费是一个贬义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古今中外所有国家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都认为节俭是美德。现代的科学思想也认为人类需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防止过度开采破坏生态环境。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浪费远比节俭更有利于市场发展,甚至节俭的生活方式有害市场经济,你会惊讶吗?
回到前文中蛋糕厂的例子。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人们在债务的压力下更加勤奋地工作,每天产出的蛋糕越来越大,终于所有人放开肚子也吃不下了。这下老板可着急了,产品滞销,利润下降,自己就得减产裁员了。工人们则十分矛盾:按照消费者的身份,自然只需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蛋糕即可,多余的钱终于可以省下来了;但做为蛋糕厂员工的身份又为产品滞销而担心,如果自己失业了可就吃不上蛋糕了。这个时候老板发话了:为了工厂的未来,鼓励大家积极购买蛋糕,你们钱不够尽管来我这儿借!你们吃不了可以给别人吃,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可以喂养小猫小狗。重要的是要保障工厂的销售,保工厂就是保工作,就是保你们自己的饭碗!如果你是员工,你会怎么做呢?
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家想想,每当经济萧条的时候,是不是总会在电视报纸新闻中看到这样的说法:要大力促进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工厂要保销售,保生产,保工作……越是经济不好的时候也正是消费者手中没钱,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候。政府和经济学家几时鼓励过大家节约?都是在鼓励消费,要敢于花钱,勇于花钱!党员干部从我做起,每人多买一套房屋,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老百姓没有需求,政府可以帮助你们创造需求。旧城区太拥挤破旧,那就把政府大楼、学校医院全都迁到新区去。一方面增加了基建需求,另一方面旧城的居民们是不是不那么方便了,要不要考虑去新区购置新家啊?再以环保的名义把工厂统统搬迁到遥远的郊区,大家上班不便了,要不要买辆车,现在新能源有补贴哦。想要地铁?没问题,修!政府精心规划,让地铁站选址完美避开现有的高密度居民区,找一块没人的空地,开通地铁后正好卖地盖房。
中国的GDP靠什么拉动?基建和房地产。道路的质量不必太好,经常修修补补挖挖填填更能保障施工队的生计,带动地方GDP发展,官员们既有政绩好升官,也可以在工程转包中丰腴自己的荷包,何乐而不为?房屋也不必太牢固,不要说产权只有70年,最好30年就逼着他们换房,拉动经济,保护就业,更要紧的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保障。当然仅限老百姓的住房,老爷们的官邸那得个顶个的金壁辉煌。地震再强,也没听说哪座政府大楼出现过一丝裂缝,恐怕都是按照抵御核弹袭击的标准建造的。
中国的市场发展充斥着浪费,一座座鬼城,无数没有旅客的机场。民间也是上行下效,攀比浪费成风。尤其是酒席,好像如果食物被吃完了就很没面子,必须要摆满大家根本吃不完的分量。虽然中国经济充斥着大量浪费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但它们确确实实推动了GDP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我如此激烈的抨击中国经济中的浪费行为,西方国家的市场也同样依赖消费需求。不过他们官方的道德底线稍微高一些,不能容忍中国那么极端的故意为拉动需求而制造的浪费行为。他们刺激市场需求的方式更多是鼓励创新,用新颖的产品去刺激民间的消费欲望。
就好比蛋糕厂老板发现蛋糕产量过剩,他不是鼓励员工购买吃不了的蛋糕,而是想办法开发新产品让他们继续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例如大家吃饱了蛋糕,要不要来一杯咖啡或红茶解腻?减少一部分蛋糕产量,让多出来的员工改为生产咖啡和茶叶,重新实现了供需平衡。随着技术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很快咖啡和茶叶的需求也饱和了,那么就得开发新的需求。比如说大家吃蛋糕喝咖啡时要不要来点音乐或电视节目助兴?那么就又有了对音乐和电视的新需求,可以让多余的员工从事这些新产业的生产。最终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大家总觉得目前的物质已经满足需求了,可市场总能推出新鲜玩意诱惑你去购买甚至成为新的生活刚需。物质越来越丰富,不变的是普通人仍旧必须辛苦工作,甚至保住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旧的工作在不断流失,而新的工作需要新的技能)。
现实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看到国际市场的发展十分依赖科技带来的新行业和新产品。拿手机举例,曾经手机就是一部主要用于语音通话的电话而已。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厂商生产的手机通话质量好,待机时间长,轻薄便携,基本上满足了当时人们对手机的一切需求。特别是质量优异,摔不坏用不坏,很多人觉得花钱买上一部诺基亚,这辈子就够用了。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开始减缓,有成为夕阳产业的趋势。iPhone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手机市场格局,大家突然发现原以为能用一辈子的诺基亚手机完全落后需要淘汰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目前已经到了不能不用的地步了。很多老人根本不想学这些新的科技玩意,可现在不用智能手机出门根本打不到车,银行减少了柜员鼓励大家使用手机应用,很多店家已经不收现金只接受电子支付了。
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觉得生活有什么不足和不便。但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如果你还想坚持使用原来的物质和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连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了。2G网络早已被废弃,曾经完美的诺基亚手机现在连打电话发短信都做不到了,彻底成为了垃圾。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你被逼着去消费购买新的智能手机。从消耗地球自然资源的角度来讲,这难道不也是浪费行为?
仅仅因为披上科技创新的面纱,加上新功能,丰富社会产品的表面“好处”,人们就不认其为浪费了。在我看来,智能机的出现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的必须,因为即使没有智能机也不会对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有任何负面影响。相反智能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方式,而且很难说这种改变相对于过去的状态一定是有正面意义的。
市场经济的分配缺陷要求人类必须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的消费热点,而且速度不断加快。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将将百年之后就出现了使用电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没过几十年又迎来了电脑和集成电路的第三次革命,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产业革命几乎是接踵而来。二十一世纪才刚刚过去二十来年,人类已经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万物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又形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雏形……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加速迭代更新干涉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明形式。最终市场的爆炸式发展会将人类文明推向何方?
市场对商品性质和品质的放任
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金钱的性质在不断转变。货币从无到有,从市场交易的辅助工具变成财富的象征与替代,到今天获取金钱成为了许多人参与市场活动的最终目的。市场在自私基因的促使下加速金钱向资本聚集,具体商品的存在意义反倒降低成为了资本聚集财富的辅助中介。什么商品好卖利润高,资本就会在看不见的手的驱使下投入该商品的生产。
资本选择投资对象的首要考量就是金钱回报率。只要能够赚钱,它们对产品的具体形式和对人类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是不在意的。历史上奴隶和鸦片都曾经是堂而皇之的大宗交易商品,以其高额利润而备受资本(包括国家级主权资本)的青睐,直到近代才被法律禁止。即使如此也不能将其禁绝,由于超高的利润回报,众多资本仍然为其铤而走险,人口买卖和毒品交易依旧是最重要的黑市商品。除了如此恶劣的非法商品,一些危害稍小的非法商品,如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在利益的趋势之下,人类的法律也不能做到禁止所有有害商品的交易。比如说烟草和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着科学定论,不容置疑,可是哪个国家也没有完全禁止香烟和酒类饮料的销售。要说做不到是不可能的。像中共这样的流氓政权,它可以禁止中国人上海外互联网,禁止所有宗教信仰,禁止一切自由言论,可是却禁止不了中国人抽烟喝酒?非不能也,实不为也!2021年中国仅烟草行业税收就占到全国总税收的7.7%,这样大的财富贪婪的中共怎么舍得放弃?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市场中的众多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对消费者投其所好,不惜迎合其低级趣味和欲求。特别是书籍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中充斥着色情暴力和意淫幻想,对人类的道德败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邓小平曾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论调就非常符合市场经济对金钱的追逐。无论什么样的商品,赚到钱就是好商品。中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到嫌贫爱富,笑贫不笑娼的地步,与改革开放后盲目追求市场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市场扩张过程中的道德危机
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市场的产能过剩,前文中我们已经探讨过“解决”此问题的一些方案,比如浪费型消费观念,新产品开放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一个封闭市场的前提的。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暂时解决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那就是开发新的市场。
仍旧拿蛋糕厂举例。随着技术发展生产效率提高,蛋糕厂的产出超出了老板和所有工人的需求,蛋糕滞销会导致利润下降,老板只好减产裁员,怎么办?老板将目光投向工厂以外。噫!在不远处还有一群从未吃过蛋糕的人呢!如果把他们拉入购买蛋糕的市场行列,那么多余的蛋糕不就有去处了吗?他们没有钱?那看看他们有什么产出,比如有小麦鸡蛋之类的蛋糕原料,那么老板可以花钱收购这些原料,然后让他们用得到的钱来买蛋糕。什么?他们连这些原料也没有?那也不怕!老板有钱,可以先借钱给他们买蛋糕,钱可以以后慢慢还。怎么还?当然是进蛋糕厂打工生产更多的蛋糕啊……这就叫做开发市场。开发市场还有一个天然的“好处”——给“野蛮人”送去“文明”,让他们吃上从未吃过的美味蛋糕!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天大的恩惠!想到这里,老板被自己感动地痛哭流涕……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麦哲伦发现了新大陆,欧洲人就迫不及待地为印第安土著送去“先进”的欧洲文明。中国和日本为了维护传统文化和信仰而选择闭关锁国,欧洲人也是蛮横地使用坚船利炮去敲开国门,逼迫他们开放贸易口岸,并入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过上“文明”的生活。
市场的自私基因为其附加了扩张和侵略的属性。市场的效率来源于社会分工,参与分工的人数越多,分工越精细,效率也就越高。市场的产品需要消费者群体提供需求,群体的数量越大需求也就越高。这是市场扩张的基本逻辑。同时残酷的市场竞争又催化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因为军事竞争也可以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历史上以商业为本的国家大都武功卓越,比如威尼斯共和国,大航海时代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大英日不落帝国和现代的美国。军事实力被用来维护市场经济所需的和平环境和商业秩序,也同样被用作开辟市场的工具。所谓依靠军事”开辟市场“,自然就离不开对被开辟者主权的侵犯。许多本不依赖市场和商业的国家和民族被迫开发市场,并入国际贸易的范畴,接受所谓的“西方文明”。
大家可能玩过贪吃蛇这款游戏吧?市场就像游戏中的蛇一样不断地吞并他人。如果硬要说这是文明的传播,那也是强迫全世界接受市场经济这一单一经济文明形式,而以自私为基础基因的市场经济远远谈不上是多么高级的文明。市场扩张的根本动机并不是什么文明传播,而是对利益的贪婪追求。扩张中推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也将最终爆发的隐患和恶劣影响附加到了被吞并的新市场中。另一个恶果就是全世界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同质化。如今无论你身处哪个国家的大都市,看到的都是类似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几乎一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连语言文化都愈发地趋同,一切都像是生产线上产出的标准化产品,失去的是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和传统道德观念。这样的得失真的符合社会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吗?

[*]饱和市场的维持方式和危机所在

当市场扩张达到极限(地球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技术发展导致基础生活物资产能过剩(超过全人类的基础需求)之后,市场就进入了饱和时期。供需关系的失调和必须保持社会产出正增长(见前文论述)的矛盾让市场陷入了衰退和崩溃的危机。
前文在论述市场和浪费的关系时已经提出了市场在饱和状态下如何维持发展和推迟经济危机爆发基本思路。下面我们将结合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泡沫与炒作
“泡沫”和“炒作”也是大家常常听到的经济学名词。一般来说能够被炒作的商品都是非消耗品(比如房屋,奢侈品,名画之类)和非实体商品(例如股票)。它们的价格可以因为人为炒作不断上涨,也可以因为热度的消失而一夜间崩塌。商品的价格不符合其实际价值,这就被称为泡沫。
上面的解释比较容易理解,但并不严格。因为商品的“实际价值”并不是一个可以严格定量的概念。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呢?有人认为生产这件产品的物料成本加上人工就是其价值。这其实只是生产成本,并不代表价值。一条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物料和人工都消耗不少,价值因此就变高了吗?没有。商品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体现的。道路的价值体现在行人和车辆对其使用,食物的价值体现在为人解除饥饿和提供味觉享受。但商品的价值因人而异,也难以用货币量化。一杯水在沙漠中对于干渴旅人的价值就远超其它环境下的一般价值。一部古代文献,在专业人士眼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若落入普通人手中可能难逃被当作废纸变卖的命运。同样一罐可乐,在超市、便利店、景区、餐厅酒楼的价格可以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这也是其不同场合中价值变化的体现。
在市场中,我们没有办法定义商品的价值,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其在具体交易中的价格。而且同一件商品可以在多次交易中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这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归根结底就是买卖双方的共同认可。一个价格数字,买卖双方都同意,那就成交,就这么简单!当然市场有竞争机制调节价格。如果有多个卖家,那么开价低者卖出;若是多个买家,那么出价高者购入。但说白了依旧是你情我愿商定价格,与商品本身的成本和使用价值并无直接关联。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价格由社会供需关系决定,是较为稳定的。但是这个理论有个缺陷,那就是它是基于“充分竞争”原则来实现。但现实中的市场虽然存在竞争,但从来都不是充分的。即使是同一类商品,不同生产商的产品总有细微的不同,不可能完全一样。每一笔交易也不可能有无穷的商家和买家参与竞价。很多大宗商品(比如房屋)在交易时双方竞争者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少数人操纵物价的可能性。
比如说房屋价格,炒房团的威力大家都见识过了。当炒房团来到一座城市大量收购一些热门楼盘的房屋时,就会在局部(有限的区域和楼盘)和短时间内造成供需失衡,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果按照充分竞争原则,比如说全国的待售房屋和买房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竞争,那么炒房团并不能翻起多大的水花。但正因为不能形成充分竞争的态势,在局部和短时间内就会造成房价剧烈上涨。
这样的涨价对当地的购房者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本来购房是人生大事,必须谨慎,大家都是多方比较之后才做出最后决定,完成交易的时间很长。可是热门楼盘突然涨价,这就会刺激到前期看好此楼盘但还在观望的买房者,他们害怕房价继续上涨所以加快了成交速度,这样反过来又继续推高房价。很快这个影响就扩张到了周边楼盘。因为热门楼盘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算,他们只好转向第二选择。而且害怕第二选择也涨价,所以同样加速交易。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炒房团只要在短时间内拉动很小区域的房屋价格,就可以导致周边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房价上涨。
按照经济学理论商品供不应求涨价时,生产商会扩大生产提高供应量,最终平息物价。但房产的交易速度远远快于建造速度,当需求井喷时开工多少房盘也是跟不上需求的。这就造成了房价暴涨,房产泡沫迅速堆积的局面。
之所以说这是泡沫,是因为这不是一种理性消费的心理,而是一种恐慌式的抢购。抢购的本质是将未来的消费行为提前了。父母自己买了房,将来儿子怎么办?不如趁现在把给儿子的房子也买下来,以防将来房价更高。这不就把儿子未来的买房消费行为给提前了?畸形的高房价就是在被提前的未来高需求和现下难以立刻提高的供给率的矛盾下形成的。
但是未来的需求再多也是有限的。买了自己的房子再买儿子的房子,难道还得把孙子、曾孙的房子也买了?另一方面,房屋的供应虽然提升缓慢,但这个速度提上去了未来想要降下来可也没那么容易。中国的房价涨了十年又十年,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给很多人造成了房价会永远上涨的幻觉。大家掏空六个钱包,以高利率从银行搬出尽可能多的贷款,全部用来买房,或是自住,或是投资。终于到了第三个十年,大家再也拿不出更多钱买房了,加上疫情的冲击,房市崩盘了!富可敌国的恒大、碧桂园等地产商瞬间破产,倒闭速度比他们盖房可快太多了,留下无数烂尾楼一地鸡毛。房奴们背负着沉重的贷款,在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的经济环境中垂死挣扎。若是背着贷款买了多套投资房,那很多人只能跳楼了。
买房投资在海外也很常见,但与中国特色的买房投资有着本质的不同。一般来说正常的房产投资模式是:我现金或贷款买房,之后将房屋出租用租金还贷。这样十年或二十年后贷款还清,房屋完全归我所有,我可以选择自用、出售或继续赚租金。而中国的投资模式是:贷款买房,等几年涨价后卖出,赚取差价。租金?毛毛雨啦,那点钱还不够房贷利息。很多投资人干脆买了房子后就保持毛坯的状态放着也不出租,常年空置。租售比倒挂是极端不理智的投资行为,也反映出中国房产市场的极端不正常。
其他国家会不会也有炒房行为?有。为什么没有听说他们的房价像中国这样极端?因为政府的态度不同。一般国家政府都能够正确认识房价过高对民众的伤害,主动制定政策抑制炒房行为,确保民众能以合理的价格租或买至少第一套住房。有了政策的保障,炒房难有收益,国民对房价稳定有信心,那自然就不会对价格波动过于敏感而出现疯狂抢购的局面。
中共政府的做法正好相反。它丝毫不在意高房价对平民的伤害,甚至把房地产的火热视为经济发展的大好局势,陶醉于房价拉动的耀眼GDP数字。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从房地产交易中获益匪浅。卖地收入占到了很多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头,加上房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税费,有些地方房价中超七成都进了政府的荷包。不要忘记中国银行本质上也是政府所有或控制的,房贷收益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房价上涨既是政绩(经济增长),又是实利,官员们还可以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中国的房价飞涨,源于炒房团的投机行为,但中共政府才是背后最大的推手。
市场的自私基因是投机漏洞的根源。西方政府以善心对待民众,所以制定的政策填补了市场的漏洞。而中共政权则更加自私自利,反过来主动利用市场漏洞为自身牟利,导致了房市泡沫的加剧积累和最终破灭。不同的结局最终还是由道德水准所决定的。
除了房地产,凡是市场供应量有限且无法迅速增加的商品都可以被投机行为利用,使其价格不正常上涨。常见的有奢侈品、古董、艺术品、股票、期货和其它类型有价证券。历史上粮食也多次成为投机对象,商人们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但是操纵粮价的影响太过邪恶,几乎所有政府都会采取非市场措施强行稳定粮价,就连中共政府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动歪脑筋。股票虽然是正当的投资方式,但股市却被很多人歪曲利用为投机取利的场所,很多个人散户就是抱着短线投机的赌博心理去炒股的。在对待股市的态度上,中共政府依旧与众不同。借助大量发行股票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控制的基金亲自下场,它成了中国股市最大的操盘手和投机客,尽情收割散户韭菜。几十年经济腾飞高速发展,股票指数却总是在原点徘徊,这是又一个中国特色的经济奇观。至于古董艺术品之类频频在拍卖场开出匪夷所思的高价,这只是富人们玩的击鼓传花式的赌博游戏,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并不密切。
投机炒作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本质是什么?其实仍然是资本对财富(金钱)的聚集效应,不过性质更为恶劣。普通的资本追求财富还得通过投资实实在在的生产,通过产品销售实现利润。虽然加剧了贫富分化,但至少为社会贡献了产品。投机炒作则根本不生产新产品,而是利用现有商品不断加高价格无数次倒卖从中获利。相当于金钱在市场中空转并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就好像汽车挂空挡踩油门,汽油白白浪费掉,除了发动机加速咆哮,没有实现任何价值。
科技发展、创新与新市场热点
市场中的资本永远在追逐利润。当市场中现有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时,它们就要重新寻找新的消费热点作为投资方向。若是没有热点,那就创造热点,用新产品去再次占领市场。不少精明的商人敏锐地意识到,科技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目标,科技发展带来的创新思想和产品极有可能成为市场的新潮流。
当今时代热钱涌动,都在急切地寻找着利润的风口。随之而来的技术市场化和商品化速度简直匪夷所思。苹果iPhone一问世,没几年就完全取代功能机成为人手一部的生活必须品。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手机应用市场的爆发,改变了整个互联网、媒体和电子商务格局,催生了一大批体量巨大富可敌国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信息化服务行业已经是市场产值的最大贡献者。
实体工业方面,如今最大的产能也都是围绕着对于电脑、手机和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硬件支持。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其上游产业是现代工业中绝对的重中之重。
仅仅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一项,就拉动了多少投资,占据了现代市场多么大的比例。现代人恐怕已经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的生活了。但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是什么?不过是衣食住行而已。现代市场产值最大的商品,其实都不是必要的!从消耗地球资源的角度来看,本质上都是过度开发的浪费行为。
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改善生活,造福人类?这并不是市场投资的目标。市场投资科技创新也是有选择的,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可能带来高额利润。许多真正有益的研究课题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根本不可能从市场获得投资。比如说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可回收火箭和星舰技术上迅猛突破,原因除了其个人和团队的能力,也在于这些技术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马斯克利用低成本可回收火箭基本垄断了NASA的发射任务,也为他自己的星链项目提供支持。若是马斯克突发奇想,要建造一颗比哈勃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更先进的卫星望远镜用于对宇宙的探索,你觉得他还能成功吗?从技术的角度讲我绝对相信他团队的能力。可问题是钱从何来,谁会大笔投资这样缺乏回报的公益项目呢?
理解了资本涌向科技产业的真正目的,很多现象也就容易认识了。比如说,科技产品是不是在不断降价?很多人眼馋最新上市的手机,但苦于价格太高囊中羞涩,买不起。于是安慰自己:电子产品的价格总是不断下降的,等几年这款手机价格就会降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水平了。不少企业也常常在广告等宣传中宣称自己的使命是让大众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科技产品。真的是这样吗?大家不妨算算,这么多年来自己花在科技产品上的预算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苹果公司的产品策略就非常典型。苹果手机每年会推出新款,旗舰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每年都是上涨的。每一年,普通消费者都会觉得这个手机已经满足了自己所有的需求,可是到了第二年,新手机又会有一些新的优点让你觉得去年的那款不那么完美了。如果你说我就觉得某一款足够用了,什么新功能我也不想要了,就等着多年后那款降价就好。可是真的等到那么多年,那款手机可能早已停产。当然还有二手市场,价格确实降下来了,但买到手后使用感受和当年完全不同了。原先丝滑的系统在强制升级后变得无比卡顿,许多常用的应用软件早已不支持陈旧的机型,甚至可能随着旧网络制式(2G,3G等)的淘汰连普通上网都成了问题。尽管苹果手机的硬件质量不错,理论上用个十年二十年可能不是问题,但实际上在系统和软件应用方面早已被安排强制淘汰。说白了就是逼着你买新手机,一直用旧的它怎么赚钱啊?
科技产品的降价一直都是相对而言的,过去单核的芯片卖100美元,现在8核的芯片卖200美元,算力提升10倍不止,你说到底是涨价还是降价呢?所谓的降价,是在加量不加价的语境中讲的,和大众心目中期待的减价不减量式的降价完全不是一回事。其实资本是为了更高的利润而投资科技产品的。要有更高的利润就必须有更高的销售额,那么单件产品降价是很难做到的。手机最多人手一支,也就饱和了。要想手机产业更加赚钱,那么实际上只有提高单支手机售价和提高手机更换频率这两条路。实现这两条路的思路是一致的:堆高手机的配置(内存量,运算速度,摄像头品质等),提高软件应用对手机硬件的需求,让消费者不得不花更多钱买更好的手机。
但是硬件的发展是有局限的。过去个人电脑也走过同样的道路,但是随着硬件提升瓶颈的到来,消费者更换电脑的频率越来越低了,如今个人电脑每年的出货量已经是下滑的趋势。智能手机在经历了约十年的迅猛发展后,逐渐的也快迎来这个瓶颈了。但是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不能放缓,否则就是经济疲软,消费降低,企业裁员,金融崩溃,市场危机一条龙。所以一类产品走向饱和,资本就要赶快去寻找下一个热点产品,下一个风口,继续维持强劲的消费动力。
手机网络就是一个例子。本来3G网络大家用着挺好,急吼吼地就要赶着上4G。为了逼着大家用更昂贵的4G流量,运营商还暗戳戳里玩出了对3G网络限速限流的把戏。终于4G网络的投资成本勉强收回,流量终于开始降价,大家也逐渐习惯了用手机流量看高清视频的生活,运营商马上又催着赶着上马5G。为了逼大家用5G又来了一轮对4G限速限流的把戏。5G网络建好后,又迫不及待地关停淘汰3G网络,这下还在用3G手机的“守财奴”不得不换手机了吧……为什么如此浪费?都是资本的运作,目的是让你花钱给它贡献利润。
资本之间对利益的竞争也是无比激烈,在现代还频繁出现新产业一旦出现就被迅速涌入的资本撑大,在不成熟的状态下就试图取代传统行业,而不顾可能造成的其它社会问题。比如现在新能源概念下的一众新兴产业:太阳能电板,风能发电,电池和电动汽车。在环保的旗帜下它们试图依靠影响政府政策而强行取代相应的传统产业,全然不顾其成本更高,上游生产隐藏污染更大的事实。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运作背后不难看出某政权自身作为资本持有者用政治手腕干涉市场试图实现弯道超车的阴谋和野心。
现代社会科技产品的爆发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其实是资本贪婪逐利动机下发展而来的。普通人自以为是受益者,但他们没有想到这是资本为了从他们身上赚取利润而强迫他们接受的。社会中充斥着这些科技产品,从学习、工作、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中都使用了这些技术产品,你想剥离这一切回去过传统的生活也是不可能了。人类在这物质的发展“进步”中居然没有选择的权力,全然被资本和市场裹挟着盲目走向不知通向何方的未来。可怜可悲可叹!

[*]市场的未来

市场必须加速发展,否则就会陷入危机和崩溃。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消费群体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持社会生产无限度的增长。在这样的矛盾之下,若是不改变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市场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加速发展对资源的掠夺式消耗
第一种就是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市场终究还是为人类而存在,若是其发展导致人类的终结,那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人类对过度生产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早已有深刻的认识,不用我在这过多解释。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国际社会主动有意识地推动环保,限制碳排放和推广绿色能源。这些行为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想说的是,节约资源保护保护环境除了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和工艺代替现有高污染高排放生产方式,难道不是还有另外一种立竿见影,绝对有效的方法——减少生产,限制消费吗?可是就算国际上的环保声浪再高,一些国家表现出来的环保力度再大,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它们只会呼吁“可持续发展”。你看,“发展”还是硬道理,终究不肯放弃。
当然社会产出必须持续保持增长,这是市场经济的缺陷所决定的,也是人类以自私本性作为经济源动力的必然恶果。尽管社会产出早已超过全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人类还是不肯放弃经济增长。尽管意识到离破坏自然环境最终恶果的展现可能只有一步之遥,现在的环保政策举措还是寄希望于科技发展用新的环保产品替代不环保的产品,并维持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
可是新的环保产品真的“环保”吗?人类的科学认知局限性是非常大的,过去被认为是好东西后来被发现有极大危害的案例屡见不鲜。海洛因最早是作为药品面世的,曾经以其神奇功效风靡市场。后来发生了什么不用我说了,但你能想象它也曾是在报纸上光明正大刊登广告的正规药品吗?
商人的本质是逐利和短视的,他们常常刻意掩盖自己产品的缺陷。比如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铅都会作为稳定剂添加到汽油中。尽管很早人们就有了对铅中毒的认识,但石油巨头们就是不肯承认含铅汽油的危害,它们还花钱让很多科学家做研究来证明它们的汽油是无害的。在资本的阻挠下,过了很长时间含铅汽油的危害才被正式承认并禁止生产。现在我们很有可能正在经历类似的事件。在环保的旗帜下硅基太阳能电板和锂电池成为了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都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以至于让人怀疑它们使用时节约的能源是否赶得上生产时的污染和消耗。但是质疑的声音总是难以形成影响,很让人怀疑背后有资本运作对媒体的操纵。特别是这些“绿色”产品都属于中共企图领先西方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加让人怀疑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市场无限度发展导致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环境,这是市场经济终结的第一种剧本。
持续发展——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若是技术的发展及时让人类获得脱离地球环境的能力,那么或许可能进入第二种剧本模式:将市场规模扩张到其它星球。这已经不仅仅是科幻小说的想象,不少人正在实实在在为之努力。马斯克就有着坚定的火星移民志向,SpaceX 正在研发的星舰超大型火箭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本文不去讨论外星殖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和文明之类的问题。若是人类能够离开地球并坚持市场经济模式,那么伴随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人类也会持续加快“征服”宇宙的脚步,像蝗虫一般向宇宙中扩散。但所谓的“征服”具体是干什么呢?不过是用其他星球和宇宙中的物质资源打造出更多更高“价值”的可供交易的商品,继续满足一部分人的物欲和积累更多“财富”的需求而已。
科幻小说《海伯利安》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象:人类已经有能力殖民开发众多的星球,并且有了建造传送门的昂贵技术。精明的商人们用大型传送门将不同星球上的著名河流连接起来,开发出邮轮观光项目,让旅客们搭乘舒适的邮轮就可以饱览多个星球的风光。更有开发商建造出超级豪宅,用传送门将位于不同星球的房间连接起来供富豪们享用。说白了依旧不过是赚钱的工具而已。小说中人类的物质文明如此发达,但仍旧存在压迫与反抗,巨大的贫富差距,有钱人尽情享乐,穷人在边远星球辛苦工作挣扎着讨生活。这和现在地球上的社会生活有什么不同?
当然上面这两种剧本大概率都不会是人类的未来,因为人类的社会行为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还有政治等其它因素。当市场经济模式出现严重问题时,人们会用外在的工具(法律、政策等)对其进行干涉,甚至可能改变经济模式。但只要人类还是坚持以私心为基础逐利为目标的经济模式,那悲剧的结局还是无法避免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市场经济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及私心主导下的其它经济模式。

[*]市场与人的关系

市场是人类为了产品分配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早期人们主要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时,市场并不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存在。但如今人类的社会生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所主导。今天没有市场参与,人们无法完成基本的生产,甚至连维持个人生存都难以做到。尽管市场有着各种缺陷和不足,大家还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它,用外在的政策法规维持着市场纤细的平衡,不让其危机爆发而崩溃。很多人终生在市场中打拼,似乎人生的意义全在其中。
市场从一项可有可无的工具生长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者,还在继续扩张,甚至有吞噬人类文明的趋势。市场本质上是人类私心具现化的产物,在人类私欲的加持下壮大,最终成为束缚和毁灭人类的牢笼。
市场效率的真谛——财富聚集,而非产品分配
当人与人之间有了交流互动,就会发展出社会关系。其中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是人类配置资源,安排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可以以多种模式进行,市场经济只是其中之一。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之一(后文会讨论其它基于私有制的经济模式)。要说市场经济有什么好处,公平交易原则是其最大优势。要实现公平交易,就要保障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因为只有自由意志下双方达成的交易才是公平的)。公平交易带来了自由竞争,而市场正是通过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率的社会生产 。
但是前文中已充分论述过,市场是人类自私逐利心理和行为的集合,它的高效率实际上是财富聚集的高效率。当货币出现后,就成为了金钱聚集的高效率。在产品分配的优化(让有需求的人获得所需的社会产品)方面,其效率是相当低下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贡献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获得的财富分配也越来越多。如今资本已经成为了吸金的工具,在市场经济中金钱加速向资本集中,贫富分化加剧。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缺陷。
市场的本质缺陷让市场成为了一个无法自我维持的怪胎。它越发展贫富差距越大,就越逼近交易和生产停滞,市场崩溃的临界点。虽然市场中又发展出金融工具使穷人可以通过借贷暂时维持市场运转,但本质上是用社会未来的财富填补资本当前的欲求。要想持续下去,市场产出必须不断扩大,还自己的未来欠自己过去的债。社会生产的持续扩大又带来了资源和环境危机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这是人类私心种下的恶果,说白了就是报应。
社会对市场的制约——善与恶的对抗
虽然人类坚持不肯放弃市场这一经济工具和模式,但也不会任由其恶果显现。经济学家早已对市场的缺陷有深刻认识,指导政府制定了众多的政策和法规对市场加以制约。
总的来说,凡是有效的政策法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限制资本的私欲和促进社会产品的有效分配。
首先是从宪法层面确立对自由、人权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这一点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没有自由和人权,就无法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没有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人们就会对商业交易失去信心,并降低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中共政权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差,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不完善的。大量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缺乏自由和人权的社会环境也让个人的技术创造力和商业能力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缺乏对财产的保护影响了海外投资的信心,也让国内资本加速逃离,无法培养起健康的国内消费市场,更无法实现所谓的内循环。
其次是从法律上禁止垄断。垄断行为会阻断市场的竞争机制,使“看不见的手”失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中共的国企垄断了国内的关键行业,它们的业务能力就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接下来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私有财产,所以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与效果和保护私有财产是类似的。保护私有财产,资本才有投资的信心和动力;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和个人才有研发创新的动力。相比于有形的财产,无形的知识产权更容易被复制和偷窃,更难保护,也就需要政府更加强力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但中共政府在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却故意把偷窃知识产权作为弯道超车发展经济的捷径,破坏市场规则让自己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也是西方国家逐渐和中国市场脱钩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维护健全市场经济机制的措施。对于市场分配的缺陷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和经济危机问题,一般来说政府会用如下手段加以抑制。
首先是通过税收和福利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率是当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收入越高的富人就要交更多税。一些国家将大量税收用于社会福利,其受益者多为低收入人群。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分配缺陷,将富人“用不到”的财富转移到当前急需的穷人身上。
这样的做法当然有正面效果,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它离完美还差得很远。根源在于它并不改变社会成员自私逐利的基本心态。富人并不是自愿将自己的财富交出来做公益事业的,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避税:把公司注册到避税天堂开曼群岛,把国籍迁到不对海外收入征税的新加坡,都是常见手段。社会福利太好了,也会出现养懒汉的现象。北欧很多高福利国家就面临社会福利被移民滥用的社会问题。
另一种做法是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干预市场,防止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几乎是当前各国政府处理经济危机的样板。当市场缺乏流动资金而崩溃时,由政府印钱(通过举债等多种方式)投入市场,推动商业运转。当然这笔钱以何种形式投入市场,投入哪些行业,进入谁的荷包很有讲究。罗斯福的做法是投入基建,修公路机场。这样的工程可以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让钱进入穷人的钱包,培养出有消费能力的中产群体。中产阶级消费拉动社会生产复苏,同时基础建设让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一举多得。这就相当于病人在虚弱的时候为其输血,提供营养的同时也激发了全身细胞的活力。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由国家投资大搞基建。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危机中大手笔4万亿救市,基本上全部投入了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然而拉动经济的效果嘛,当然有,但是差强人意,收效与投入的比例比美国那会儿差得可远。
原因很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基建没有培养出支撑国内消费的中产阶级群体。美国的工人修完路,回家可以买大房子小汽车。中国修路的农民工有几个做到这一点了?贪腐是中共特色,一个几亿的工程项目放出来,层层转包,各路妖魔上下其手,到了最后的施工队手中还能剩多少钱?就这可能还要被拖欠工程款,最终劳动者的收入还要再打折扣。由于腐败问题中国工地上偷工减料是常态。偷工减料除了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实际上也是对上游原材料行业的打击。同样的资本投入,中国对基建产业链的拉动都远远不如美国,虽说是创造了不少就业,但工人们要靠它发家致富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国内的消费支撑,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对外贸易。而对外的货运主要依赖海运,所以外贸企业也大都集中在沿海的港口城市。内地的公路铁路交通网以及机场等基础设施对它们的帮助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很多偏远地区的公路和机场使用率非常低,从经济角度来讲是非常不合理的投资。当然它们可能有军事上和其它社会功能上的价值,我只是说单纯从拉动经济的角度出发,它们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行为。
如今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基建已不是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更不再是刺激经济的主要方式。唯独中共政权还在生搬硬套罗斯福新政,修路好像是它唯一懂得的救市方案。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客观经济状况有关。长期依赖基建和房地产为主要GDP来源使得中国的基建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极端不合理。虽然基建并没有打造出多少中产阶级,但毕竟还是非常多人赖以糊口的饭碗。不救基建,那么多人失业怎么办?除了基建,中国又还有哪个方向投资更有救市价值呢?芯片大基金?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面对停工停产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发达国家基本上都进入了印钞放水的模式。它们把钱直接发给受困的国民和企业,让个人可以维持生活,企业可以避免破产保住工作岗位。当疫情结束后企业可以迅速复产,让市场循环得以持续。当然也留下了通货膨胀这个后遗症。
中共在疫情期间的经济政策则与众不同。一方面它大手笔将金钱花费在染疫城市的风控上。变态级别的封小区、封路、封楼、封户,一轮又一轮无穷无尽的核酸检测,建方舱,打疫苗。看似中共好像很关心百姓,但另一方面又对百姓生活物资上的困难一毛不拔。没有解决个人生活困境的补助款,也没有帮助私营中小企业商家度过难关的舒困资金。对于那些防疫上的巨额开支,先不讨论那些措施是否科学,从经济上来讲都是纯消耗式的,在疫情过后不会有任何回报。相反封控中的城市居民为了生活花存款买高价菜高价药,私营企业和店铺大量破产倒闭,中共居然还指望疫情过后会有报复式消费?
中共如此异常的疫情经济政策着实让人难以理解。除非它真的完全不懂经济,另一个有可能的原因是:它真的没有将疫情看作是一场经济灾难,相反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商机。它想通过这次疫情向全世界做一场表演:在中共领导的举国体制之下,中国可以最有效地控制疫情,阻止其扩散,可以最迅速地开发疫苗,并让全体国民接种从而扑灭疫情。如果它做到了这一切,那么不仅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共领导的合法性,而且在经济上向正在逐渐与中国脱钩的西方国家显示出在灾难面前只有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可以保障稳定的生产链,西方经济体应当加大对中共的信任和投资力度。可惜事与愿违,中共的蛮力丝毫奈何不了看似弱小的病毒,反倒让全世界看了中国的笑话,坚定了经济脱钩的决心。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恢复过慢,在西方纷纷调高利率收紧通货之时中共却不得已反其道而行之,降低利率试图继续放水救市。可是想要增加放贷都放不出去。随着房地产爆雷,烂尾楼遍地,老百姓谁还敢背房贷?现有的房贷都想趁着利息降低赶快还清。私人中小企业或者关张大吉,想要拿贷款挣扎的恐怕银行还嫌其风险太高。最终贷款放到哪里去了呢?不难想象: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占股的企业和投资公司(变相为地方政府筹钱),政府想要力保的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很可能包括一些房企),有权有背景的银行关系户……总之,都是一些本来就有钱的权贵们。这样的救市岂不是反而增大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了市场的分配缺陷?
如果说西方的救市方式是给病人输血,那么中共的做法则是把大半原本应当输入血管的血液偷换成了在皮下注射的脂肪。原本的肥肉更肥了,但对于缓解病情有害无益。
市场经济因其自私基因而产生无解又致命的本质缺陷。正常的基于善念的政府行为虽然能对其进行压制,推迟危机的爆发,但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它并没有改变人们以自私的原则和逐利的动机去参与市场和经济活动。就好像人生病了,输血虽能延缓病情,但并未针对病源治疗,不是长久之计。当然要是像中共那般救市时还抱持着私心追逐自己的利益,将百姓急需的新鲜血液偷换成藏入自己金库的脂肪,那只会让病情加剧恶化罢了。
个人在市场加速漩涡中的得失
人类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其个体根据角色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两类: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在现代社会,如果个人持有大量资本,那么他即便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也可以随着时间被动获得收益(比如存款利息、股票分红等),从物质上讲他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而单纯靠付出劳动赚取收入的普通大众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他们必须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才能保证稳定的生活。注意我这里说的稳定工作收入不是说要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而是随时有确保被雇佣的能力。
按照一般的理解,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产出大大增加,每个人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和时间持续降低和缩短。人们可以用更小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回报,更容易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丰富与幸福。这个逻辑听起来美好又完备,但现实真的如此吗?
现代社会技术和生产力有没有发展?极大发展。生产效率有没有提高?巨大提高。社会产出是否有所增加?增加太多了,已经远远超出全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了。每个人付出的劳动强度是否降低,劳动时间是否缩短?这……就不太好说了。要说体力劳动的强度,在机器和工具的帮助下确实显著降低,但脑力劳动就不一定了。工作时间按照劳动法是每天8小时每周休息两天,但是几家企业敢说自己严格遵守劳动法了?而且很多劳动者为了赚加班费还主动要求加班。人们可以用更小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回报吗?严格来说是这样,因为生产效率提高了嘛。但是,这个回报它不平均啊!有钱人不用干活每天大笔进账,底层工人累死累活也就混个温饱。生活更加容易、丰富、幸福?那就看对谁说了,有钱人当然如此,其他人可未必。
这其实就是前文中不断说明的市场经济强行推动生产发展,但分配不合理的缺陷。生产是在不断增加,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那是劳动者在债务的逼迫下丝毫不敢松懈的劳动成果,而他们换来的只是不断降低的分配比例(与资本相比)和不断增加的债务。物质再丰富,他们根本不敢停下工作来享受“幸福”的生活。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维持这样的工作状态,即使分配比例降低,绝对值还是提高了,即使债务不断增加,只要持续有工作收入就还能维持下去,那么这样的生活也算幸福吧。但问题是,工作不是他们想有就一定会有的,工作收入也不是稳定不变或持续增加的。在有债务的情况下,一旦丢失工作收入减少对生活意味着什么,大家不难想象。
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产业升级等)是否会导致失业率增加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汽车代替马车,马车夫和养马产业链上的工人都失业了。互联网和手机网络的出现,电报发报员和BP机呼叫台的员工都失业了。历史上新发明新机器的出现往往威胁到一个用工量巨大的传统产业,旧产业工人因此抵制新技术的社会运动屡见不鲜,甚至有短时间内成功的案例。从另一个角度讲,许多经济学家搬出历史数据证明技术发展和历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增加。相反新的技术催生出更多的新产业,往往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真实数据如此,似乎也无可辩驳。那么到底谁对谁错,技术发展是否会增加失业率,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是更幸福了还是更痛苦了?
其实是看问题的角度错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是失业率的问题吗?不是,是就业难度的问题!汽车代替马车,提供了大量的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新岗位,那些失业的马车夫和养马人就可以直接去汽车生产工厂和维修部上班了吗?发报员和BP机呼叫台职员下岗后,就可以直接去电脑网络公司和手机营业厅再就业了吗?不行啊,所需要的技能完全不匹配啊。要想在新的行业找到工作,他们得重新学习、培训。回炉重造总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也是对个人过去的付出和努力的否定。一个优秀的马车夫可能用了大半辈子摸清了各种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马匹,了解如何养护马匹,甚至学会了给马匹看病医疗。突然他被告知这一切都是徒劳,他的一生所学没有任何意义,要想保住工作他得重新学习汽车驾驶和机械保养诊断。你觉得他会幸福快乐吗?
机器对人意味着什么?很多人简单的从生产力角度出发,认为借助机器生产效率飙升,对人类是巨大的好处。但是机器的使用,让人类工作的内容和稳定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产中,机器与人的关系并不是互相帮助,而是竞争取代的关系。机器既是产品又是生产工具。机器的产品属性使得其价格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不断降低,其工具属性又使得其能力随着技术提高而不断增强。换句话说,机器的性价比不断攀升,这是与人作为劳动力的最大不同。一个人持续干一件相同的工作,他的效率是有局限的,性价比是稳定的。而用机器干同一件事,随着机器的更新换代,其效率和性价比不断提高。当机器的性价比高于人类时,在这一件工作上人类的竞争力就输给了机器,从资本追求利润的市场逻辑出发,就没有理由不用机器取代人类。
在与机器竞争上岗的市场生产环境中,人类所能从事的工作分为两类:其一,机器能做但在成本上输给人类的工作;其二,机器做不到只有人可以做的事情。我们针对这两类分开来讨论。
第一种,机器能做但成本上输给人类的工作。这基本上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体力劳动,比如说工地上搬砖,清洁工,生产线上打螺丝,普通的厨子,理发师等。这些工作零散收入又低,专门设计生产机器来做这样的琐事成本太高,不如聘用人类。但是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工的成本不断提高,但机器的价格却在下降。此类工作越来越被机器取代。举个例子,在中国或许还能找到发型师十元人民币帮你全套洗剪吹,可是在美国拿个推子十分钟只剪不洗不吹的理发店十美元都难找。人工再涨下去,设计专门的理发机器人就有利可图了。许多在不发达国家只用人力的工作,在发达国家采用机械化是常态。手机组装生产线,或者到穷国去用他们的低价劳动力,或者在发达国家大规模使用机器人。长远看来,机器的成本早晚会低过人类,这些工作都将被机器取代。
第二类,机器做不到只有人能做的工作。这些都是技术工种,比如科研,管理,医生,教师,律师,还有机器的操作和维修等。机器干不了,那只能人来干,而且这些通常都是高薪的工作,那么人类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不行!这里有几个问题。首先技术工种必须有相应的技能匹配,但人类不是天生就具备这些技能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且学习也不是一定就有成果的,每个人资质不同,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某项技能,怎么办?
中国以前有句俗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我要说:学好数理化,差生听了脑袋大。中国以前还有一句俗话: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说的就是大家都希望孩子考入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有了技能(本事)才能找到好工作啊!不光是中国,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笼罩在变态的升学压力之下。其实当今教育带来的社会压力在全世界都是极为沉重的。就算你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吗?还早得很。学校学习的内容往往和实际工作脱节,进入职场后还得继续学习。又花掉多少年你终于在职场中可以独当一面,这下功成圆满了吧?还是不行!如今技术发展太快,企业也要不断吸纳新技术提升竞争力,推出新产品新业务,你还是得继续学习。甚至过于专注本职都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甚至主动学习其它行业的知识,以防整个行业被技术淘汰。如今讲究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各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各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大家在失业后更快重返职场。
以前的人物质上是不太丰富,可那时的人可以16岁开始子承父业工作养家,18岁结婚生子,一辈子专注于一项手艺一门工作。现代人物质上五花八门,职业道路选择也多,但可能20岁甚至30岁还在学校学习。进入职场后要适应高度的不确定性,终身学习保持竞争力。晚婚晚育成为常态,而且花钱可以买到各种服务,不少人觉得家庭也不是必须的。有了孩子之后又为孩子的未来担忧,花费无数的精力与金钱让他们健康成长,更期望他们能学习成绩好。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谁会多生孩子呢?
越是技术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就越低,这已经是一个普遍趋势。生育率低到不足以世代间自然替代,人口老龄化和萎缩,这在很多国家都是无解的社会问题。发展来发展去,把人类自身都“发展”没了,这发展的意义何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并不高,甚至很低,空缺的职位超过求职者总数。但是越是高级的职位越是有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由此带来的教育压力甚至导致社会性焦虑,家长对孩子的逼迫让众多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都是人类为追求市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
每个人个体的学习精力和能力受到肉体的制约,是有极限有上限的。但技术的发展却没有这个限制,越来越多曾经只能依赖人类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电脑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逻辑推理和学习能力,在语音图像识别,翻译,甚至极为复杂的车辆驾驶方面都超过了普通人。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还在迅猛发展,目前无法估量其潜力。已经是时候探讨人类职场的终极问题:机器是否有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那时人类的社会和经济又将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带来的终极失业海啸
机器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人类工作,取决于两个因素:成本和智能化。一切人类凭借手工完成的工作,用机器取代人的双手进行各种动作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而且从力量和精度方面远超人类。目前精密机械还有着体积庞大单价高昂的问题,暂时只适应于大规模生产。相信随着技术发展,精密机械小型化和拟人化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开发出了与人体类似大小和灵活度的拟人机器人,那么原则上它可以取代人类一切体力劳动。这样的机器人一旦大规模量产,其用于生产的成本低过所有人类是很有可能的。
接下来就是智能的问题。很多人怀疑机器是否真的能够思考,拥有人的智力、人格、人性甚至“灵魂”。其实用于“生产”环境的人工智能完全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现在火爆的人工智能(如自动驾驶、大语言模型等)的技术原理我可以做一个通俗的解释。这些所谓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根据现有数据找规律的数据模型。训练自动驾驶模型,就要把大量的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路面交通数据和相应正确与错误的驾驶动作输入模型进行学习(拟合)。经过充分的学习之后,模型就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即使遇到从未见过的情形,它也会根据曾经见过的类似的例子推测可能的正确应对方式。这就好比以前师傅带徒弟学技术,师傅让徒弟看自己干活。看的久了徒弟就领会了精髓慢慢能够自己上手。即使遇到没见过的情况,也会想想师傅可能会怎样做。大语言模型也是类似,通过输入海量文本来让模型学习上下文关系,当输入一段文字后,模型就会计算最合适的衔接下文是什么。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逻辑推理,就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判断用户预期的下文而已。可就是如此,当模型参数足够复杂,看过的训练用文本足够多的情况下,它就可以和用户进行看似有逻辑的交流,做出一些还算合理的判断(常常也有错误)。
目前的人工智能依我看不是真正的智能,而是人类现有知识和经验的汇总。就算如此,它的能力也远超大多数人类个体了。电脑相对于人还有额外的优势:储存量近乎无限(人的记忆力有限),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人一辈子也读不完一个图书馆的书),训练完成的模型可以轻易地在不同的电脑间复制(一个人的技能可不能如此轻松地传授给他人)。这就让人工智能具有了完成目前人类所能完成的所有工作的可能性:只要让人工智能观察足够多的人类完成该工作的方式的数据,就能“学会”该技能并无限重复。现在的人工智能甚至连编程这样的复杂工作都能够有相当大的把握独立完成,在进一步完善之后取代人类普通的脑力劳动是完全可能的。
足够廉价取代人类体力劳动的机器人加上足够智能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人工智能,人类所需的物质生产和服务就可以完全不用人工了。未来一个可能的标志性事件是机器人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机器人的全生产链生产,即具有了完全自我复制甚至改进提升性能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从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讲,资本(机器人作为生产工具也是资本的一部分)自己完成生产创造利润,完全没有雇佣人类的理由了。
到了这一步,如果人类社会还是坚持市场经济,那会发生什么呢?首先就是终极失业海啸。劳动者的性价比永远的输给了机器,那么也就永远失去了工作。没有资本(包括各类资源)的个人将不再有任何产出,也没有任何收入,他们被市场排挤出了生产和分配的体系。现在很多人可能看到社会上的一些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很可怜,他们没有工作和收入,全凭他人的施舍或社会福利而卑贱的活着。到了将来机器人抢走了所有的工作,没有资本的普通人即使手脚健全,其地位和处境也会同样悲惨。
对于资本持有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财富和分配比例的固定化。假设整个社会生产就是一家大公司,资本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公司全自动化运作生产产品,那么产品的分配就是严格按照股权比例分配,股东们相互之间的财富比例将会冻结,不再有任何改变。整个社会将变得极度僵化。
有人会说,如果生产可以全自动化,意味着全社会会有无限度自动产出的产品,这不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了吗?绝无可能!市场经济是以自私的基因组织发展的,资本持有者是抱着自私逐利的出发点经营打拼才有了现在的一切,他们会主动与社会分享自己资本的生产成果?对于他们来说生产自动化可远远不是尽头。有了一批机器人奴隶,何不让它们研发永生技术让自己长生不老?或者研究星际航行技术让自己去宇宙中漫游?甚至可能不同的财团公司之间争夺财富技术组建机器人军队战斗拼杀呢!至于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穷人?交点税让政府去养活他们好了。
市场经济中资本持有者的心态一直都是这样。自从2023年 ChatGPT 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惊艳亮相,大公司们立刻看到了其取代普通文员岗位的能力,立刻就开始了裁员大潮。特别是像谷歌、亚马逊之类的高科技公司,即使目前根本没有盈利压力,也大手笔裁员,目的还不是追求更高的利润?你能指望他们用机器全部取代员工之后就会突然转性把全部创收拿出来给全社会搞福利?
当然如果真的发生失业海啸,那等不到机器完全取代人类工作那一天社会就该发生大的政治与经济变革了。这已超出本文的范畴,不再深入推演。

[*]以人性之私为基础的其它经济模式

在本次人类文明进程中,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的道德都是以私心为基础的。现代的市场经济是基于人性之私的一种经济模式,但不是唯一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强调公平竞争交易,从而要求对私有财产和自由的保护。若是做不到这些,也会有其它经济形式。
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
历史上长期存在把人作为财产的一部分,有人身依附关系的经济模式。奴隶制属于这种模式,但不一定要到这么极端的形式。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领主们对于辖区内的属民有着所有权,领主可以安排他们的生产和产品分配,有需要时可以征兵和征用物资。属民有着不完全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自由,从属于领主。这样的经济模式并不必须以私心为基础。和市场经济相比,由领主安排辖区内生产和分配的方式更加简单,也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其结果的好坏与领主本人的心性直接相关:他若是体恤百姓,爱惜民力,那么就不会要求属民从事过多与基础生活物资生产无关的劳作(比如为自己修宫殿),在产品分配上也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自己则不妨过得朴素一些;若是领主私心膨胀,只想着自己骄奢淫逸,甚至还想着争夺他人的领地,那百姓的生活就会困苦不堪了。
这种制度是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它在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不高,但部分人还有较强的公心,特别是在社会上层有着一套约束私心的行为规范时,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这种规范在欧洲叫做骑士精神,在中国先秦时期叫做礼,后来则是基于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无论是西方的骑士还是中国的君子,让这些有德者居高位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的保证。
商人这一职业和阶级是伴随市场而出现的,追求利润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我不否定商人的劳动付出,也不认为所有商人都是道德败坏的。但是商人作为一个职业其整体的私心是社会上最重的,他们也因此更加容易积累财富。在古时候,无论中西方商人的社会地位都是非常低的,尽管富有,他们道德水准不受上流社会的待见。
随着市场的发展,商人的财富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终于踏上了政治舞台。商人治国当然也是基于他们的商业头脑,利润第一。他们熟悉市场规则,了解自由贸易和竞争可以让社会生产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这样一来,封建领主制就成为市场发展的阻碍了,因为领主不会按照市场的要求分配资源进行生产,属民对领主的依附关系也让社会人力资源无法最优配置。于是在商业国家,封建制被取消,劳动者获得了迁徙和工作的自由。
这个“自由”是有代价的。以前在领主的安排下劳动,属民和领主间是相互扶持的关系。虽然属民为领主工作,但有困难遭灾害时领主是会提供帮助和照顾的。失去领主获得自由的劳动者则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在市场中去打拼了。虽然有迁徙和工作自由,但找不到工作就没有饭吃也是市场的铁则。为资本打工,行情好时让你加班加点,行情不好立马打包走人。原始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么冷酷。
当然工人们也会抗争,抱团寻求自己阶级的利益。抗争的结果,在历史上出现了两条分支。
其一是正常发展模式。市场经济对自由的需求自然带来了政治的民主化。普通劳动者在人数上占绝对多数,他们可以抱团在民主政治中寻求自己的权益。通过组建政党和工会,他们的处境逐渐被政府所重视,以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普通劳工的权利,并施行各种福利政策给予不幸者最低生活保障。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这种现代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和劳工之间并没有十分尖锐的矛盾。
第二种就是不正常模式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被扭曲为剥削和压迫的敌对关系,无产者被煽动起来通过暴力革命企图消灭阶级,建立基于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经济形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者们在世界多国夺取了政权。然而经过各种实践,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却无一例外成为了独裁专制、不民主不自由、不尊重人权、反和平反人类的邪恶团体,对世界的影响大而深远,直至今日还是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
共产主义理论和共产党政权的邪恶是全方面的,本文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理论和实践加以分析。
打土豪,分田地——无产者的狂欢与悲剧结局
剥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诱惑人的部分,因为它给了穷人抢夺富人财富的合理性。这种学说将人性恶的一面中的各种负面思想(包括自私、贪欲、不劳而获、血腥暴力等)串联起来以发泄的形式涌现出来,这就是所谓“革命”。时至今日,尽管大家已经看透了共产党的邪恶谎言,不再相信共产主义的神话,但很多人对于剥削理论还是相当认同的。有钱人可以无忧无虑的过着奢侈的生活,自己累死累活也赚不来钱,这公平吗?这不是自己被剥削,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获得公平分配的明证吗?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其深层却充斥着妒忌和愤恨。他并不是期待绝对平均的付出和分配,而是希望自己做那个享乐的富人而已。
从理论上来说,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真的存在剥削关系吗?马克思论证剥削理论有一个前提观点——产品是人类劳动所得,资本只不过提供了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工具,没有人类劳动资本没有任何价值,所以产品按照劳动量来分配才是公平合理的。资本所有者(地主、资本家等)自己不劳动就占有劳动成果,这就是剥削。换句话说,资本(包括原料和工具,比如土地和机器)不配参与分配,否则就是对劳动者的剥削。这对吗?
举个例子,甲是茶农,他每天徒手采茶可以收获2斤茶叶。这2斤茶叶都归甲所有,那么他没有被任何人剥削。乙有采茶机器,可以把采茶效率提高到每天20斤。他把机器出租给甲,收取每天10斤茶叶作为租金。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乙每天剥削了甲10斤茶叶的收获。相比于徒手劳动没有被剥削每天收入2斤茶叶,甲使用机器在同样的劳动付出下(事实上使用机器可能更加轻松)被剥削了10斤茶叶后自己还能剩下10斤……为什么被剥削后收入却成倍增加了呢?
再举个例子。一家蛋糕厂有一个员工,每天生产出一个蛋糕。老板心善,把这个蛋糕全给了员工,这下没有任何剥削了。老板想要扩大产量,于是买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和员工一样能干,每天也可以独立工作生产出一个蛋糕。这样厂子每天就出产两个蛋糕。老板仍然让员工把自己做的那个蛋糕带回家,至于机器人做的另一个自然就归老板所有了。在马克思理论影响下,员工对老板抗议:“这个厂里只有我一个人类在劳动,全部两个蛋糕都是我的劳动所得,你剥削了我一个蛋糕!”请问老板真的剥削了这个员工吗?
从这两个例子相信大家都能看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有很大的问题。事实上,社会生产有三个要素:原料、工具和人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可能会疑惑:没有人的劳动付出会有产出?当然可以。山上有一棵苹果树,只要老天照顾风调雨顺,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不需要任何人类劳动。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不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吗?这是神的恩赐。人不满足于神的恩赐,想要更多,才不得不付出自己的劳动。从这一点上说,马克思所谓的全部产出来自人类劳动,应当按照劳动量分配(所谓多劳多得)的理论是完全谬误的。
即使在纯粹依靠人力的生产中,多劳多得的标准也是不能完全成立的。劳动成果单看干得多少,不看质量?政治教材在论述多劳多得理论合理性时提出了一个“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概念:因为人类的劳动是无差别的,所以按照劳动量分配成果就是合理的。这不是扯淡?人和人之间的劳动能是无差别的?博士花一个小时写一篇文稿和一个小学生花一个小时写的作文你说是一样的???甲是有经验的茶农,他每天采来的2斤茶叶那都是嫩尖,能卖一千元一斤;乙则分辨不清好茶坏茶,粗枝大叶也都被采了来,他的茶叶20元一斤也卖不出去。你和我说甲和乙的劳动是无差别的?
有的人可能还是想不明白当人操作机器生产时机器也要获得收入分配的依据:机器不是人不需要吃喝,它凭什么赚钱呢?其实赚钱的并不是机器,而是机器的发明者、制造者和所有者。这里发明者的价值就是知识产权。为什么知识产权可以收费?因为当工具被使用在生产中时,其发明者曾经的劳动(发明创新的过程)也成为了工具用于生产的一部分。比如说当你使用一个软件进行工作时,是不是就相当于软件的开发者在你身边协同你进行工作?这就是软件开发者向软件使用许可收费的依据。从某种角度讲,这相当于软件开发者参与了所有使用其软件的工作。尽管开发者的劳动是一次性的有限的,但其价值却随着产品被重复使用而不断放大。同样是人类劳动,其成果和价值可以天差地别,绝不是无差别的。
明白了资本对生产的贡献和参与产品分配的合理性,还是有人会对其分配比例表示质疑。比如前面茶农的例子中机器分走了一半的收入,如何判断这个比例是否合理?如果机器的分配比例高于合理值,是不是剥削?
市场中交易物品(包括商品、资源、工具、服务、人类劳动等)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价格。每次交易的价格都是在竞争机制中形成的。在双方自由且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就是公平的。价格在市场中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采茶机器租金一天10斤茶叶,若是有另一家店铺愿意以每天5斤茶叶的价格出租,那茶农自然可以去租便宜的机器。相反若是机器有限,其他茶农为了确保租到机器愿意接受每天15斤茶叶的租金,那么机器租金自然也就上涨。
请注意在市场规则下双方以自由意志决定接受的交易是公平的,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和第三者在内心接受其合理性。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理,与评判者的价值观有关。比如某茶农觉得自己一天劳作应当获得15斤茶叶的收入才算合理,租用机器除去租金后自己只能留下10斤茶叶,不合理。但是又找不到更低租金的机器,也心知肚明没有机器徒手采茶更不划算,于是在理性指导下自己怀着愤恨的心情接受了这项“不合理”的“公平”交易。
我在前文中也一直批评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不合理,我是出于节省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弱势者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权的角度来评判其合理性的。我一直强调市场是公平的,包括其导致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的后果也都是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所以我说市场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缺陷。
市场经济缺陷的本源是自私的基因。市场是所有以私心参与生产和交易行为的个体的集合。所有交易者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标准来参与竞争,这正是市场公平性的来源。无论从结果来看你是个“成功”者(富有)还是“失败”者(贫穷),这是所有人以共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运作下的结果,不能说是一方(或所谓一个阶级)对另一方的剥削和压迫。就好比野外树上有一个果子,两个路人为了争夺这个果子打了一架,赢家吃到了果子。这是在双方认可的规则下竞争的结果,不能说赢家欺负或剥削了输家。当然我并不认为靠打架来分配果实是个好办法,他们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是他们双方道德观的共同体现。如果他们都能为对方着想,采用平分果实或者让较为饥饿的一方享用果实的分配方法那就更为理想,这是道德水准决定的。
还要强调一点,我说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的结果,不存在剥削。但我这里讲的是遵守市场规则前提下的经济行为带来的贫富分化。市场经济要求保护私有财产,尊重个人自由和人权。凡是违反市场规则或钻市场漏洞通过不公平交易的方式带来的贫富分化是不具有公平性的,也就是存在剥削和压迫的。比如说,某户人家祖上勤奋节俭,积累财富买了很多田产,后代却被扣上地主的帽子,财产被没收不说,还要被肉体消灭。如此蛮横无理的抢夺,才是真正的剥削和压迫。
共产党闹革命的时候,很多穷人是出于分财产的私欲被煽动起来的。他们打土豪分田地,一时之间很是得意。但是没过多久,他们的生活就比之前更加悲剧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本质上要消灭私有制。既然私有制被消灭了,那么每个人也就不再拥有个人财产了。穷人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时,他们可不清楚这其中的理论差别,他们以为分田地就是真正分到了成为自己财产的田地,可是实际上他们只是帮助共产党把这些资本的控制权从其原来的主人(地主,资本家等)手中夺走,变成了由政府支配而已。政府支配,说白了就是共产党支配。
“公有制”这个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很多人单纯从私有制的角度去理解公有制的概念,其实会有很多误解。私有制的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有着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所有权也包含交易权,我的东西我可以去卖钱。支配权,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收益权,我的土地上生长出了作物,我有分配权。这三种权利共同构成财产私有的要素。公有制是什么样?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就是所有财产归所有人共同所有。那我请问:是不是所有人共同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呢?怎样实现所有人共同享有这些权利呢?所有权,一块土地要不要卖给外商,你说卖我说不卖,听谁的,怎么保证共同所有权?支配权,一块土地你说种红薯我说盖房子,听谁的,怎么共同行使支配权?收益权好像容易理解,有了收益大家均分嘛,可是国家卖了那么多土地你分到了几块钱?看到了没有,当实行公有制时,你以为全国的财产有你的一部分,可是你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利。有个人开车撞坏了路上的栏杆被索赔数万元,他说道路是全国人民公有的财产,那么也有我的一部分,我就要这一小块栏杆!这是个真实的笑话,也是一个真实的悲剧。
共产党国家的公有制下,劳动者名义上共同拥有整个社会财富,但实际上没有对这些财富的任何权利。这些权利都归了谁呢?共产党组成的政府“代表”人民帮你们行使这些权利:要不要卖,共产党说了算;要怎么样使用,共产党说了算;获得的收益由共产党“代表”人民管理使用,要如何分配,要不要去非洲撒币共产党说了算。那么人民作为财富名义上的所有人,是否对代行使权利的共产党有监督权、选举权和罢免权?没有!事实上共产党把劳动者也当成财产的一部分管理,安排你的生活,安排你的工作,安排你的收入,甚至控制你的思想,不准乱看乱说乱跑乱想。“人民”的概念是不是和“奴隶”一模一样?
无恒产者无恒心,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自由、人权、和最基本活着的尊严。为了财产而跟共产党闹革命,就是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注定是一时的狂欢和最终悲剧的结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物质极大丰盛,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直到今天,不少人虽然对中共统治下中国的现状失望至极,但还是认为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是终极美好的社会状态。他们认为是共产党自身的腐败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才造成了今天的乱象。真的是这样吗?
共产主义到底是怎样的社会状态?中共的政治教科书中除了一句“物质极大丰盛,按需分配”,然后就跳跃到结论(共产党政治逻辑的常态)这就是最好的社会状态,没有任何具体描述。依我看,马克思本人也没有想清楚所谓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做为一种社会形态,政治上如何组织,社会事务如何管理,权力结构如何分配等等完全被他忽略。也许他觉得只要物欲得到满足,其它都理所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了。共产主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经济制度,而且也是不完备的。因为它只描述了产品的分配方式,对于生产所需的资源(人力、原料、工具等)如何组织协调也没有具体方案。
甚至仅仅作为分配方式它也是含混不清的。按需分配,“需”指的是什么?我想在月亮上建一个游乐园供我个人独享,算不算需求?我想要十个保姆服伺我家人的生活起居,算不算需求,能不能满足?如果没法满足,那说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只能满足合理需求。那么怎样的需求才算是“合理”的?每家每户一套2000平米大别墅算不算合理?还是两室一厅60平米就算合理?每顿饭四菜一汤,有鱼有肉?还是吃饱就行,不能有太高要求?如果说满足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就算按需分配,那么现在很多福利好的国家是不是已经算共产主义了?甚至我们还可以追问:共产主义中每个人需求的合理标准是否相同?是不是党员干部的需求可以比普通群众更加“合理”一些?普通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自己需求的“合理”上限?你看,我只是稍微提了几个具体问题,是不是就完全颠覆了你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想象?
作为一个理论家,马克思最多只算在经济学上稍有建树(不是说他的经济理论全都对),他在政治上是非常幼稚无知的。马克思的政治史观就是两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他认为人类的生产技术能力决定社会的一切。如果你去推敲他的推理过程,会发现其中隐含着一个前提:社会中的所有人都是极端自私,不择手段逐利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才推导出有产者通过控制生产资料(资源和工具)来剥削无产者,并成为国家统治者压迫无产者,还利用宗教来愚弄无产者让他们放弃反抗。
马克思的思想是如此的偏激,他完全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利益争夺之外还有出于善心的互相帮助。在古代君主制国家中,无论中西方统治者的追求都是长治久安,普通百姓的期待是和平稳定。二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关系也是协同合作的。当然统治者在权力上处于强势地位,在社会产品分配上有优先权,但这也让他们无需从事体力劳动,而将精力花在对社会事物(包括生产)的协调管理上。君主们都明白,要想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统治者必须在道德上对自身严格约束,以表率作用引导和教化民众。同时节制自己的私欲,减少百姓的负担。无论中西方文化中,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穷奢极欲都是统治者的大忌,凡是这样做的君王都是在败坏自己统治的根基,自取灭亡。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圣贤君主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四书五经道德教育科举取士,他们是真心关爱百姓的,绝不像马克思想象的那样龌龊!古罗马帝国自凯撒大帝以降,历任皇帝甚至都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而是自民间选择中意的继承人收为养子,无私地寄托帝国和自己的财产。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千年的帝国根基正是在君主较为无私的心性基础上确立的。至于宗教,正统宗教都是对人类道德的教化,提倡节制私欲,鼓励对他人的善行。马克思说宗教是统治阶级愚弄被统治者的工具,可历史上我们更频繁的看到宗教对统治者的巨大影响和约束行为。西汉初年,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国家政策,几代皇帝节俭用度与民休息,开创一代盛世。佛教思想也对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统治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善恶有报和轮回思想约束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西方也是一样,天主教甚至可以用开除教籍的方式来威胁不遵守教义的国王,这与马克思对宗教的理解简直天差地别。
即使从技术生产的角度,马克思的思想也是极为浅薄的。地主拥有大量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就是剥削?他完全看不到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优势。地主之所以能成为地主,他们的土地可能是自己(或祖上)开垦而来,或者经营生产有术从而发家致富置办产业。他们是有文化有能力有技术的人群,在他们的组织和管理之下农民们即使上缴田租,其收获可能也比自己独立耕种自己的田地要高。别的不说,地主有了大片的土地,是不是就更容易地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提高田地产量?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历史上每当一个朝代衰落的时候朝廷往往财政入不敷出,无度地增加赋税。很多时候有田产的普通人会主动把田产卖给有权势的富户去做他们家的附属佃农,从而逃避官府的征税。这当然不是好事,但从侧面说明那些贵族地主们对佃农的照顾要好过政府盘剥下的有产农民,这是不是又推翻了马克思所说国家是有产者统治剥削无产者的工具这一结论?
随着商业和市场的发展,人类私心加重,道德水准不断下滑,宗教发生变异,君主们也难以维系统治阶级的道德水准。社会开始发生民主化变革,但并不都是暴力革命性质的。很多国家甚至是君主主动放权,亲自领导宪政改革和平建立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全体市场参与者可以在民主的框架下自由竞争,民主本身就是竞争机制。无产者作为劳动者也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他们在民主制度下在议会政府中也有自己的代表争取自己的权益。这样的国家政权怎么会是压迫无产者的工具?事实上无产者们在民主社会中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别的不说,像当今普遍施行的劳工权益法案(如五天八小时工作制之类)就是在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建立的。而声称无产阶级统治国家的中国却是为了加入世贸合规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给了自己的工人在西方社会早就拥有的待遇,岂不是讽刺至极?
在对文化、政治、宗教有正常历史认知的文化人那里,马克思理论是充满漏洞和瑕疵的。凡是教育普及,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也基本没有发生共产主义暴力革命。最容易受到马克思思想蛊惑的都是那些穷困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对现实生活充斥着不满的贫民,他们并不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只是向往其中那均贫富和夺取富人财产加以分配的许诺。这些人构成了暴力革命的中坚武装力量。他们的领导者则往往是政治投机份子,如毛泽东之流,从未听说他研习马列著作,只知他喜读二十四史,尤其是明史中那些整人的权术。这种人内心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巧舌如簧骗取了那些泥腿子的信任,利用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来实现自己夺取权力的目的。当然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如当时奔赴延安的学生)误信了马克思主义而投身革命事业,但他们只要稍微表现出一丁点理论上认知的不同,甚至是基于马克思理论对当时中共领导层做法的不认同,就会被毛泽东之流整肃杀害。
马克思主义的错漏百出让它被真正的文化人所不齿,但它聚集起的力量被邪恶所看中,因此被篡权和利用。邪恶心中不信马列,但武装力量毕竟是在马列的旗帜下汇聚的,所以邪恶也口必称马列,行(表面上)必遵马列。当它们夺取政权之后,虽然内心是要当皇帝,但表面上还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路线前进——取缔私有制,发展从未有过先例的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社会。但好在马克思也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的政治经济形态,那么就任由邪恶们去发挥了。这就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
计划经济
当中共夺取政权时,那些领导人们的心态和土匪占山为王并没有区别。老子打江山,就是为了做皇帝享受天下的!军头们刚进北京,就忙不迭的把老婆换成年轻漂亮的女学生。毛泽东更是早在延安时就公然重婚扶戏子江青上位,果然“领袖”风范,处处占据先机。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共的首脑们是什么样的心性,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夺取政权后设计和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模式。
政治上,他们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代表,因此无可争议的拥有(代人民行使)全部国家权力。其实还有一句话是他们不肯明说的,那就是无产阶级和全国人民有且仅有被共产党代表的资格。这句话共产党绝不敢明说,因为一说出来就丧失了执政合法性。但谁也不敢不遵守,就算你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农民,敢不敢发起成立第二个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与共产党竞选执政?就这样共产党建立了一个没有民主的独裁政权,以人民代表的名义执掌凌驾于全体人民之上的无限大权。
经济上他们的做法是完全相同的套路,而且更加“名正言顺”,因为实行公有制是马克思亲自定下的规矩。前文已经分析过了,公有制就是全部的财产权都交给社会管理者,在共产国家当然就是共产党政权。个人名义上是社会财产的共有者,但没有任何权利,甚至他们自身作为社会生产资源的一部分都被当作财产管理,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想想看当“祖国”召唤你上山下乡时,你能不去吗?)。
既然共产党掌握了全国的人力、财力和资源,那由它来全面安排和组织生产、分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严格说来是没有市场概念的,因为物资交流和产品分配是按计划进行的,没有交易的概念,也就不存在市场了,其实也没必要再使用货币了。但是实际中还是保留了货币和有限规模的市场,甚至也默许部分黑市的存在,比如农民贩卖家养的鸡和鸡蛋(都是计划外的存在)。实际中的计划经济没有完全取代市场,这已经体现出了计划经济的弊端:除非大幅度减少社会生产产品种类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政府完全做不到对全社会经济行为分子层面的操控。即使保留了货币与部分市场,计划经济国家的商店货架上的丰富程度也远远比不上同时期的市场经济国家。
从结果来看,大家都知道了,所有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计划经济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在中国毛泽东死后,邓小平领导下立刻放弃了计划经济,重新走回市场的道路,并急切地寻求与国际市场融合,也即所谓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计划经济失败了?一般的解释是在大锅饭平均主义之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太多人消极怠工,所以生产率降低。这是中国政治课本中的官方解释,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计划经济失败的根本原因真的是大伙偷懒吗?中国的农民们再懒,能懒到把自己饿死几千万的程度?再说在共产党的监督下干活,就算不多给你钱你就敢偷懒?毛泽东想要超英赶美的时候大家拼死拼活土法炼钢的时候怎么没见有人偷懒,那可是义务劳动不发工资的哦?
计划经济啊,失败的责任当然是在做计划安排生产的人身上,怎么能推给在瞎指挥下做着无意义的工作的底层劳动者呢?为什么计划经济饿死人?还不是上面搞大跃进强行要求下面虚报产量,然后征收掉农民的口粮拿去还苏联债务和支援东欧。为什么工厂产品质量差?还不是共产党外行指挥内行,一群没有文化不尊重科学的人来安排生产的恶果。领导拍脑袋做决策,下面人盲目跟风的笑话今天还照样存在:抗疫政策,水稻上山可都不是旧闻。
在共产国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共产党,党内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顶层,甚至常常集中于喜怒无常的一个人。这样的权力结构导致了一个问题:除了最顶上的那一个人,其他所有人(包括党内领导层)都不敢犯错,谁也承担不了犯错后的责任。而技术的创新发展是需要不断试错的,那么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计划经济中就会发生两个特殊的现象:其一,谁也不敢创新,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旧办法旧技术虽然落后低效,但只要还能凑活着用就绝不去尝试改变;其二,最顶上的那个人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所以它的思想往往特别活跃,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一拍脑袋亩产万斤不是梦,二拍脑袋超英赶美在眼前!
不管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有过怎样的幻想,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各个都是抱着极端自私心理经过残酷的党内斗争才能爬到权力高层的。尤其是在无神论的信仰指导下,他们的手段之残酷之卑劣是没有下限的。夺取政权的狂喜让他们自以为坐拥天下,无知的傲慢让他们以为凭借权力驱使中国亿万百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计划经济,可不是说你做了计划,成果就会按照计划如期展现。亩产万斤,万斤的了吗?超英赶美,赶超的了吗?与天斗其乐无穷?谁又笑到了最后?
说共产党领导下的计划经济全部失败了也不尽然,要看如何定义成功的标准。计划经济说白了就是奴隶经济,全国人民都是被共产党驱使的奴隶。仅仅从维持生存和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性方面看,其实计划经济很容易做成功的。比如朝鲜一向来就搞得很不错嘛。别看朝鲜百姓各个骨瘦如柴,金氏家族那是个顶个丰腴圆润,而且还备受爱戴。就算被全世界从经济上孤立隔绝,但从统治地位稳固国内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还是成功的。怕就怕贪心不足蛇吞象,当着好端端的奴隶主还嫌不过瘾,赶奴隶上架还想和西方市场经济自由社会一拼高下,那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了。当前金三胖与中俄轴心眉来眼去,大有自毁前程的势头。
请注意我一直在说共产党领导下的计划经济是失败的,并不是说计划经济这个制度就一定不行。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经济也可以看作把整个社会当作一家大型企业来经营。如果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定义为成功的标准,那么完全可以参考现实中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例如建立完善人员选拔和晋升制度,建立员工内部竞争机制,保障员工权益促进其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股东放权聘用职业经理人做企业管理,以科学的态度和素养对待产品研发,给予研发人员试错机会,正确对待风险等等。总之,计划制定和执行者必须有相应的职业素养,不能外行领导内行,更加不能仅凭个人好恶为所欲为。这对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于一身的统治阶级有着较高的道德要求和约束。共产党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心性标准,这是其领导下计划经济必然失败的根源。

[*]人类理想经济模式——以无私为基石

本次人类文明中出现的各种经济模式都是以私心为基础的。人类的观念被私心所束缚,甚至在构想理想社会(如乌托邦之类)时都难以摆脱私心的因素。比如很多人觉得平均分配是理想的分配模式。首先应当赞赏这种想法的道德基础已经远高于以私为重的现实人类道德观。但是深入地想想,为什么要强求“平均”?每个人的性格、喜好不同,他们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也不同,这就导致每个人对物质的需求也不同。从这个角度看强求绝对的平均并不合理。那为什么要平均呢?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们感到不公平和妒忌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就已经是私心的表现了。
很多哲学家和思想家设计过多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包括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些人还在小范围内搞过类似的社会实践,但都不成功。大家去读那些空想的理想社会理论也很容易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驳斥其可行性。
为什么难以设计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理想社会呢?在我看来,这些思想家通常都能够认识到人的私心所导致的种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恶行是现实社会不完美的原因,但在他们设计的理想社会中都是企图用一种制度或规则来消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物质需求。当然真正“满足”是不可能的,他们实际上是创造一种让每个人都感到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从而消除经济上带来的人际关系矛盾。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想在不改变社会成员私心为重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达到和谐。然而只要人的私心不改,各种欲念就会不断滋生层出不穷,根本不可能通过一种制度来调和。这就是这些“理想”终成“空想”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理想社会,一定要在人类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在整体上放淡自私的心理,为他人着想重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那么社会可以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呢?这里我们来探讨一种基于高道德水准的理想经济模型,并比较其与市场经济的异同。
从小家到大家——家庭互助式理想经济模型
人最无私心的时刻大概就是对待家人的时候了吧。在家庭中人们是不讲究等价交换的,而是本着为其他家庭成员着想,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态度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夫妻之间是分工合作,共享劳动成果的关系。当一方生病无法工作时,对方会无条件地给予支持和照顾。对待孩子,父母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尽管孩子还无法为家庭的生产活动做出贡献,父母仍旧会把最好的东西优先满足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家庭生活融洽和谐,每个人主动照顾别人,而且知道自己有困难也一定能够获得照顾,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忧虑。试想如果人们都能够把对待家人的善意和无私态度推广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那会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前文中我们举过农户和猎户的例子。农户生产粮食,猎户收获猎物,若他们用各自的产品进行交换,那就都能丰富自己的餐桌,双赢。但是基于等价交换的市场模式有一个缺陷,就是双方都必须有产出才可以进行交换。若是农户遇上天灾颗粒无收,那么他就只能挨饿了,更加吃不上肉;猎户的收获也是不稳定的,如果有一段时间打不到猎物,那也只能挨饿,同样吃不上粮食。
如果农户和猎户可以摆脱等价交换的思想,结成一个大家庭式的合作互助组织,共同分享产出,那会怎样呢?当两家都有收货时,大家都能吃到粮食和肉。当有一方暂时没有收获时,可以获得另一方的接济,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灾害是大概率事件,但所有人同时遭灾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大家都能够像家庭成员般互相分享与扶持,那么针对部分人和产业的灾害造成的影响就会在大家的共同承担下而小得多。
如果能够把这种关系推广到整个社会,那就建立起了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社会成员以无私之心待人,以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无私分享,主动提供帮助,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和分配即使不够富足,也必然和谐。
分工与生产效率提升不必基于市场交换
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的高效分配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在理想经济模式下并没有竞争机制,那么会不会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呢?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专注于其所擅长的生产活动最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产出最大化,这就是社会分工的原理。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市场的存在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每个人可以专注于生产一种产品,然后在市场上换回生活所需的其它物资。再深入地想一想不难发现,市场并不是分工所必须的,只要有机制保障社会产品的合理分配,那就可以实现社会分工。
在原始家庭中本来就存在着天然的社会分工。男性负责外出工作和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女性从事对体力要求较低的劳动,并照料家事和孩子;老人们力所能及地负担一些工作,并向年轻人和孩子传授经验;孩子们则专注于学习。家庭角色分工的基础是家庭收入的统一分配。理想经济模式下产品分配不基于商品交换,人们能够为他人着想,必然能够协商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有了整个社会的支持,人们可以放心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比如前文例子中地农户专注于种植,猎户专注于打猎,在互相扶持之下,大家都少了后顾之忧。
市场经济模式下虽然有分工机制,但那是不完善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人必须设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就会被淘汰。如果失业了怎么办?没有工作,没有产出(或产品卖不出去),那就没有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在物质如此丰盛的今天人们仍然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多半来源于此。因为生活中有疾病、失业、灾害等各类风险,理智的人不敢把收入全部用于消费,相当多的财富以金钱的形式被储蓄起来,又造成了市场需求不足和货币流动性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在理想经济模式下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在社会的协调下,物质生活总是有保障的,不会在物质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个人造成压力。人们都可以从事自己合适也喜欢的工作,真诚地以自己的劳动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没有金钱收入的多少来区分工作的高下,可以真正做到职业间的平等。应付风险的物资储备只需要在社会层面上计划安排即可,基本上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可以用来消费,相应的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工作量。产品够用即可,大家不用无限度地工作赚钱,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大可以用来娱乐和享受生活。
可能有人会问,没有了竞争压力,会有人吃苦学习和认真工作吗?计划经济时代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当时的学生都说:”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那么我要问:只有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才能努力,物质上有外来保证时就懒惰懈怠,这本身是一种什么心理?这不就是自私的体现吗?正是因为现代人多数都秉持着这样的观念和道德水准,他们才只配在市场竞争中沉浮。基于无私心理的理想经济模式不会这样的。
想想看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花钱治疗,他的父母会不会主动去努力工作?这是基于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心。如果整个社会都可以彼此关爱,解救他人困苦、促进社会幸福就会成为个人努力的动力。比如农户和猎户,若是农户遭遇天灾颗粒无收,猎户当会主动增加工作时间,捕获更多的猎物接济农户。同样若是猎户生病长时间无法工作,农户也会耕种更多的土地来保障猎户的食物供应。人人都有为他的精神,这就是最好的动力。
市场的竞争机制虽然有利于资源优化,但远远不是最优化,生产效率也并未达到最大化。举个例子,两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处于竞争关系。企业A订单不足,不少机器闲置。企业B订单充足,但设备不足无法满足需求。若是把企业A闲置的机器借给B使用,显然总体效率更高,但竞争关系阻碍了这样的行为。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市场经济从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持竞争机制出发提出的要求,但是对创造发明、科技进步类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从客观上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在理想经济模式下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发明创新将被主动传播和应用,生产率提高(如果这是社会成员想要的)将会更加迅速。
没有货币的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在市场中进行。这个市场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商店、集市等),也可以是一个更大的广义的概念。市场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每一笔交易都发生在两件等价的商品之间。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加,交易双方恰好都有对方所需要的商品的概率就变小了,易物交易变得困难,所以有了对货币这一大家都接受的中间商品的需求。货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交易媒介属性。个人会将货币作为财富储存,市场又需要货币流通,这就产生了矛盾。当金融出现后,这一矛盾又通过借贷关系和市场规模被动扩张的方式改变面貌继续存在,变成了时刻悬浮在人们头顶的经济危机炸弹。其细节前文已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理想经济模式并不以商品等价交换为分配基础,因此也就没有货币的概念。当社会产品丰富之后,作为产品集散地的市场依旧会存在,但本质与我们当前所认识的市场完全不同。最大的差别是每个经济个体的输出(将产品提供给他人)和输入(从他人那儿获得产品)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情,没有相互关联。你可以单纯地去向市场贡献产品,也可以只是去索取物资。市场中也可能衍生出类似商人的中间角色,但他们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出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善意。商人们协助管理市场中的产品,统计各项具体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信息,反馈给生产者为生产规模做出合理安排。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市场会出现层级结构,跨地域的物资交流和生产活动也会愈发频繁。商人们也会承担起运输和物流的责任。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有技术的进步,发展出工业化和国际化大型企业是完全可能的。你看,没有金钱的参与,实际上对于经济发展并没有阻碍。
求同存异、互相扶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经济活动占据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市场对于财富聚集的驱动力让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过着无可奈何的逐利生活,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人与人之间本无恶意,他们在市场活动中也自然处于竞争的关系。竞争的结果关系到财富、收入、社会地位、甚至生存的基本条件,因而不可谓不激烈。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历史上不乏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而对外扩张,甚至主动挑起战争。为了经济危机不爆雷,发达国家在科技的武装下强迫他国开放市场,扩大整体经济规模,打着传播文明的幌子将全世界在物质上同质化。说是让落后地区的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其实是拉更多的人共同背负起市场经济缺陷悬在头顶的利剑。
现代人自以为拥有自由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但实际上大多数都在为钱财而疲于奔波,为了不被时代(其实是市场要求)淘汰而丝毫不敢懈怠。为了钱,国家可以妥协退让,放弃传统,甚至指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迂腐落后。在市场的压力下,谁有真正的自由和选择?
在理想经济模式之下,这一切都归正了。没有了等价交换和货币的束缚,市场也回归到了资源和产品调配的本职功能,并不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任何压力。经济总量需要多大,社会成员可以协商决定,不再有其它因素逼迫经济必须无休止的增长。所以,在理想经济模式下,社会的具体经济形态可以有多种形式,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兴趣追求。
有些人喜欢传统、保守的生活方式,不追求与外界来往,满足于简朴、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有些人喜欢改变和创新,不断发明出一些新鲜的玩意儿,丰富产品的类型。有些群体则希望减少工作时间而专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为此他们愿意采用新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只要社会产出足以满足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在理想经济模式下,无论社会处于怎样的技术水平,无论社会成员希望维持现状还是改变,都是可行的,没有经济因素迫使他们必须朝某个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民族或国家即便物质上的经济水平差别巨大,也完全可以和谐共处。“落后”地区若是寻求进步,那么可以通过市场的融合来促进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但如果他们满足于当前的状态,不寻求他人的物质条件,那么“发达”地区也不会去强求市场的扩展。这是和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
节约资源、合理生产——真正的可持续性
有人会问,理想经济模式缺乏市场竞争的动力,能够实现像现代社会那样的大规模、精密化、标准化的生产吗?当然是可以的,只要社会有对生产效率和科技产品的需求。其实理想经济模式下也可能出现竞争关系。当生产技术与效率提高后,社会全力生产的产出将会超出需求,理想市场会协调和限制多余的产能。比如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各项产品的品质规格提出具体标准,无法达标的生产者将被劝阻从事此项生产。为了让产品满足更高标准,也会出现企业化的管理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采用竞争上岗的模式,大家要想在企业中找到工作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理想经济模式下工作不是必须的,工作不以换取财富为目的,工作与否也不会影响从社会上获得物质分配。工作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工作是有限的,所以存在竞争。但工作绝不是社会价值的全部,也不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唯一方式,所以即使没有工作也完全没有问题。这是和现代人熟悉的市场经济下工作意义的最大不同。
理想经济模式下人们不是被利益驱逐而工作,因此可以对工作生产做出更合理的安排。恶性竞争不会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也不会存在。新产品上市将更加谨慎,会充分考量产品对社会的价值(不会一味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和不良生活习惯)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社会生产将本着节约资源、合理生产、宁缺毋滥的原则,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经济循环。
技术进步与人的新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非常看重科技进步,积极创新并加速应用到生产和最终商品中去。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制造新的消费热点,从而维持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防止经济危机爆雷。这种科技进步是在市场的驱使下逼迫发展的,是被动的,往往也是不计其它方面得失的。甚至为了赢得竞争人们会优先将新技术应用在军事领域,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商机,完全不顾其对社会文明乃至人类基本生存的危害。
在理想经济模式下,技术和人类将有着完全不同的新关系。没有市场的压力,人类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会有更加自由的选择。在应用新技术之前,也有充分的时间论证其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更加完善的利弊权衡。人类可以更谨慎和合理的对待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理想经济模式下不同技术水平的经济体可以和谐共存,新技术不会也不必要强求全社会共同接受。人类真正有了驾驭技术和选择应用的自由。
理想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通过以上对理想经济模式的描述,大家已经了解了它与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从表面上看,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理想经济模式那巨大的包容力,让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可以和谐共存,每个人有了真正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每个人为他人着想,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公心重于私心的道德标准。
相反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社会以私心为道德基础,人人最重私利,在竞争中维持微妙的平衡。为了钱财,为了物欲,甚至只是为了维持稳定的生活,获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人们在市场中争夺,耗尽心智体力,用尽浑身解数。无论胜利还是失败,富裕还是贫穷,最终都是一副伤痛的躯体和疲惫的精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碌碌一生为谁忙?物欲的驱使和生活的压力让人根本无暇思考人生的意义,更遑论自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理想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的道德标准恰如两个极端,在它们中间根据社会道德中公心与私心的比例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层次,而每个层次都会有其相适应的经济模式。从社会和谐稳定、生产分配自由合理、社会组织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持续力及多样性角度来说,道德层次越高(公心比例越高)就越和谐稳定,社会组织和经济形态也更加自由多样。层次越低就越难维持和谐状态,可选择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形式也越有限,需要附加的约束更多,人生的自由选择也越少。到了完全为私的最低层次,人类社会只有依靠市场经济这唯一模式才能将将维持,而且也难以持久,必须依靠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和社会中仅存的少许善意维护那脆弱的平衡,尽量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这就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实际环境。
道德层次之于人类社会,就像温度之于水的形态。公心越强就如温度越低,每个水分子安分守己,不和他人争夺空间地盘。低于冰点的水能够以冰、雪等多种状态共存,也能够被塑造成各种形态并保持稳定。当温度高于冰点时水就融化了,只能以液体这一单一形态存在,分子间互相挤压,勉强能够维持凝聚,但总体无法保持形状的稳定。若是温度超过沸点那水分子之间就无法共存了,每个分子只顾自己横冲直撞,互相之间的引力不足以使其凝聚,只有在强大的外力约束下才能共存在有限的空间之中。若是温度继续提高,那分子间冲撞的力量足以破坏分子自身的稳定,分子解体,水也不复存在了。人类也是如此,若是私心继续膨胀下去,让共产主义这样的极端自私邪恶思想统治世界,那足以毁灭人类自身的存在。

[*]理想经济模式不是共产主义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理想经济模式绝对不是共产主义。道德标准的差异:理想经济模式以公心为基础,共产主义是以最大程度满足私欲为基础。这是本质上的区别。由此带来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完全不同。
分配制度
共产主义最吸引人的就是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虽然不知道按需分配具体如何实施,但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每个人的物欲。
理想经济模型是社会互助式的分配形式。它可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质分配。如果想要更多,就要在社会中协商了。如果有个人或群体有能力和意愿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个人的需求可以满足。但社会总体的供应量是有限的,若是向他人提出需求的总量过多,那么就需要在社会层面安排优先级,不能被满足要求的个体也应当在公心为重的道德标准下克制自己的私欲。
若是整体社会私欲过强,在不能满足物欲的情况下产生怨恨心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就说明道德水准已经下滑到理想经济模式无法适应的程度,必须改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社会管理和经济模式了。
所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公有制,社会个体成员没有对任何资源、工具和物品的所有权。前文已经分析过了,绝对的公有制就是奴隶制,是政府对全社会每个人的绝对统治。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大家想想,共产主义虽说是按需分配,但理论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从哪里获取分配。共产党完全可以规定个人只能在在户籍所在地领取分配(计划经济中就是这么干的),那么个人事实上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这不就是奴隶吗?
理想经济模式中的所有制形式是怎样的?我想应该既不是绝对的私有制,也不是绝对的公有制。
不是绝对的私有制,指的是对山川河流土地阳光等自然资源(神的恩赐)不能私有化。这些应当作为公有财产由全社会协商使用和维护。
不是绝对的公有制,指的是必须保证个人和经济个体(如企业、工厂等)对所分配到的物资、生产工具、和自己生产出的产品(送交市场分配之前)的所有权。这是对个人自由的基本保障。
私有财产和公有资源之间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边界。在人人为他人着想的心性环境下,每个人也都会自觉自愿地使用自己的私有财产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大家都能够为了社会的利益协商使用社会和个人资源,那么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边界也就不用像法律条文般清晰明确了。
若是大家开始严格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将一切私有物品做出明确标识,并因他人无意的侵犯而产生矛盾,那么也是私心变重道德水准下滑的表现。过度的私心也将导致理想经济模式失效。社会矛盾程度上升,必须设置仲裁机构和有强制力的执行部门,经济上不能单纯依靠善意的协调互助机制,而需要有约束力的监管和协调机构。总的来说,个人的自由就在社会监督与约束之下变得越来越少了。
社会组织形式
共产主义社会肯定还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不会改变,民主自由思想仍旧遭到排斥和打压。物质再丰盛也无法填满人的欲壑,而且控制他人的权力带来的满足感完全不可能被其它物质所取代。就算物质极大丰盛,统治者利用特权欺男霸女,镇压信仰和言论自由的作风也丝毫不会改变。普通人就算在物质上富裕,也依旧没有自由和人权,随时面临被侵犯和迫害的风险。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的奴隶也还是没有自由的奴隶,主人给予他这一切,也随时可以拿走这一切,奴隶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理想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组织和权力结构会是何种形态?当社会上人人以公心为重,主动为他人着想,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可能完全都不会出现政治权力和政府的概念。不需要管束,社会自然就是和谐的。当然一个社群人数多了,那还是需要有人负责协调管理。但这些人主要是协调员和组织者的身份,并不具有政府官员的强制力。也许地方市场的商人就可以兼任这个职务。担任这个职务并不会有什么特权和额外的好处,而是真正为社会服务的无私目的,收获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人选可能来自于大家的推举,也可以是有能力有意愿的人自发提供服务。当社会规模更大时,可能这个协调的工作就会成为一个有层级的组织,并出现一批类似公务员的职位。但是这个组织依旧没有特权和强制力,所以和政府有着本质不同。它的工作展开完全依赖社会民众的主动配合。
若是社会道德中的私心加重,可能有些人就难以和他人合作,不服从社会协调组织的安排管理。这样的人多了,社会事务就难以完成。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可能必须要给予协调组织对社会事务安排的约束力,甚至配备暴力机构以确保强制执行。这样一来,社会就退化到少数人组成的政府对多数民众的统治,特权阶级开始出现,普通民众的自由也就相应受到了限制。这是道德层次下滑的必然结果。
社会形态取决于社会道德水准
综上所述,理想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状态从分配制度、所有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和共产主义社会完全不同。共产主义从各方面都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空想。而理想经济模式是在社会人群以公心为重,道德层次较高的基础上有着切实可行性的社会形态。有了这样高层次道德水准的支持,社会容易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最大的选择自由。若是道德下滑私心加重,社会难以自发达到和谐状态,那么就必须引入外部约束力和强制机制,以减少个人自由的代价来换取社会的稳定。可见即使完全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因素,我们的生活状态也和个人以及社会的道德水准息息相关。
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完全错误的理论。上层建筑(社会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必须符合社会道德水准才是关键所在。而且社会道德水准越高,可选择的上层建筑的形式就越丰富多样;社会道德水准越低,可选择的形式就越少。如今人类心性完全以私利为重,在这样的道德水准下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就算是最好的上层建筑结构了。若是连社会管理阶层都完全丧失公心(比如共产党政权),那社会的崩溃和人类的毁灭只会加速到来。
结语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道德水准在私心主导下的最好选择,但其分配不合理、不断加大贫富差距、在货币出现后持续出现流动性危机、在金融出现后又有了社会总产值必须不断增长的压力,导致市场无限扩张和对科技的盲目发展和应用,这些本质缺陷都在不断地将人类社会推向危险的极限。现有的市场管理工具只能延缓危机的爆发,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市场竞争对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所造成的创伤、不幸福感和由此导致的少子化问题现代社会完全束手无策。长此以往,人类文明的解体迫在眉睫。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的道德水准。只要人类的心性提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不妨做个假想,如果当前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准能够提高到理想经济模式那种水平,那么就在当下这一天这一刻,全社会就可以宣布废除使用货币,所有人的债务一笔勾销。社会生产只要按照当前的规模继续,所有有正当工作的人继续现有的工作,那么产出就完全能够满足全社会的基本物质需求。立刻所有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为减轻,原本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危机也都烟消云散。这样就实现了理想经济模式,大家可以重新考量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并有更大的自由去寻求生活的意义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怎么样?是不是感受到佛教中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种大自在的解脱感?
从社会和谐稳定和人类文明延续的角度出发,人类道德水准的重要性远超一切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是文明的根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场经济缺陷的本质——人性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