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hane 发表于 2024-6-9 23:32:36

塑胶微粒累积在人体 或影响男性生殖能力

來源:大紀元



图为科学家们在检测海洋生物中的塑胶微粒。(Louisa Gouliamaki/AFP)


【大纪元2024年06月05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塑胶分裂成的微粒逐渐在布满地球,包括天空、珠穆朗玛峰山顶、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等,甚至人体内都含有大量塑胶微粒,而这些东西不仅破坏环境,还对人体产生强烈的不良作用。
长度或直径小于5毫米(mm)的塑胶颗粒和纳米级的塑胶,被统称为“塑胶微粒或微塑胶”,这种塑胶微粒已经污染到考古遗迹、天空的云朵、海水,甚至到人类的饮用水、食物中,且这些物质最终进入并累积到人体内部。
塑胶微粒主要来自于生活中可见的塑胶相关产品,包括护肤用品、3C产品和服装中的合成纤维等。许多研究报告指出,塑胶微粒不仅会吸附一些有毒的重金属或析出有害化学物质,会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那些100纳米(nm)以下的塑胶微粒几乎可以到达人体所有的器官。今年5月15日发表在《毒理学科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报告,引来300多家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转载报导,且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评分,在此类似的研究中排名前5%。该研究由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主导,他们对23名男性人类和47只公狗进行了生殖方面的研究,发现其睾丸内有12种塑胶微粒,且数量惊人。这23名男子的年龄在16岁到88岁之间,采集的样本从2016年保存到现在。
他们发现,人类男性睾丸中的塑胶微粒含量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高,含量越多,这说明塑胶微粒的含量随时间而累积。经他们计算,狗的平均塑胶微粒总量为122.63 µg/g,而人体内的平均塑胶微粒总量为328.44 µg/g。这显示人类睾丸中的微塑胶总量,要比狗组织中的微塑胶总量高出近3倍,且人类睾丸内存在的PE、PVC、ABS、PC等塑胶微粒浓度相当的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塑胶微粒浓度的差距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和生存环境等因素有关,因为人类接触到塑胶种类和物品都要比狗来得多。这次人体检测到的塑胶微粒要远高于2023年11月对人体血液的研究,因为人体血液中的塑胶微粒浓度仅为每毫升几十微克(µg),这让研究人员感到震惊。塑胶不只改变生活也改变人体韩国在2023年5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塑胶微粒可以影响人体的消化、呼吸、内分泌、生殖、免疫(发生不正常发炎)等系统,同时干扰人体的荷尔蒙产生、释放代谢等。另外,现代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症候群(TDS)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该疾病会出现尿道下裂、隐睪、睾丸生殖细胞癌。TDS被确认与邻苯二甲酸盐、农药和重金属有关,因为它们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的污染物。过去,曾经有科学家对5名人类睾丸和30个精液样本进行小规模研究,结果发现了塑胶微粒,引发了人们对其在男性生殖系统中潜在累积的担忧。一些动物研究报告表示,塑胶微粒会减少睾丸的精子数量,并导致动物出现荷尔蒙失调和异常情况。《人类生殖最新研究》(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杂志2022年11月的一项研究汇总了53个国家的男性数据,发现1973年至2018年间,全球平均精子数量骤降了51.6%,这对于人类的繁衍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2022年一项研究指出人类血液样本显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的塑胶微粒浓度为1.6 µg,而最高为12 µg。人类胎盘(含胎儿)在8个月大时,其塑胶微粒浓度范围为6.5至790 µg/g,平均值为126.8 µg/g。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发现,人和狗的睾丸主要残留的塑胶是聚乙烯(PE),该塑胶是人类最常使用的塑胶之一。此外,还观察到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特定塑胶聚合物。尽管取得了塑胶微粒对人体影响的进展,但关于塑胶微粒在人体的浓度,及多少浓度会影响人体的生殖健康,仍需要大量研究才能确定。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加明确的方式证明,塑胶微粒对精子的数量和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大学药学院的教授马修·坎彭(Matthew Campen)因发现人类胎盘中的塑胶微粒浓度惊人,于是受到启发决定进行这个计划。他认为这些东西正在影响生物的生殖能力,于是与该校的约翰·于(John Yu)博士开启了这项研究调查。主要作者约翰·于对英国《每日电讯》表示,“一开始,我怀疑塑胶微粒,是否可以渗透生殖系统。不过当我收到狗的检验结果时,我感到很惊讶,而我收到人类的结果时,却更加地惊讶。”

他解释说,“PVC塑胶的存在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会释放出许多干扰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使睾丸无法正常产生精子。”如何减少塑胶微粒的摄取美国加州的胃肠病学家索拉布·塞蒂(Saurabh Sethi)博士曾对塑胶制的瓶装水发出警告。他表示,“美国销售的塑胶瓶装水,每瓶平均有24万个塑胶微粒,而这些微粒会滞留在体内,并与癌症和不孕症有高度相关,应避免使用塑胶瓶装水。”他还说,在炎热的天气里用塑胶瓶喝水是最有害的,因为高温和热量会导致更多的塑胶微粒被释放到瓶中。有化学专家建议人们改喝过滤的自来水和使用其它材质的杯子,因为自来水的塑胶微粒含量,要远低于瓶装水。栖息能量(Perch Energy)网站还列出几样减少摄取或接触塑胶微粒的方法。包括选择穿着纯棉、丝、羊毛、麻和其它的天然纤维制品,以减少使用合成纤维的衣物,也可以透过减少洗衣时的用水和洗衣液的量达到减少塑胶微粒的产生。另外,可以用自然风干代替烘衣机、减少购买新衣服或使用无塑胶化妆品等方式减少塑胶微粒摄取和产生。他们还建议减少食用贝类、软体动物、虾、龙虾、螃蟹和生蚝等这类食物,原因是进入海洋的塑胶微粒最容易被这些底栖的物种摄取。另外,他们建议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塑胶食品,即便塑胶容器上贴有“微波炉安全”标签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塑胶容器在加热时会溶解出塑胶等有毒物质。最后,他们建议最好每周一次定期除尘和吸尘,以减少人体吸入更多的塑胶微粒,因为家庭周围39%的灰尘颗粒都是由这些物质组成,而地板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地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吸入大量的塑胶微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塑胶微粒累积在人体 或影响男性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