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a88 发表于 2024-6-10 22:37:37

端正世间阳气的节点 端午节有哪些内涵





端午节有哪些内涵(图片:Pixabay)


【希望之声】 说起端午节,华人最先想到的是: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节日,它的真正由来和内涵又是怎样的呢?




粽子(图片:Pixabay)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顾名即其「天人合一」的中华神传文明真意:端正世间的阳气之节点。   

端午节的由来与内涵
在华夏正统纪年通用的天干地支中:黄历的五月称为「午月」,正是世间阳气渐趋旺盛之际,对应到时令气候上,正是夏季逐渐越来越热之时;而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同时,「午」与「五」同音,五在阳数中居正中。五,本身有「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之意;而午,有「五月阴气啎逆阳,冒地而出」之意;所以,端午节正好在黄历的五月五日,又名重五节。

正因为在创世主给中华神州子民开创造就的生存体系里,端午节时世间的阳气与阴气相逢,阳气转盛,阳刚正气自动清理积郁的污毒之物,残余的污毒气外泄;「天时」对应「人和」,古文献记载起码从周代起,民间便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流传至后世,各地逐渐加入了更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等。同时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象征龙纹,以保安康。



因在华夏文明中,龙象征阳,此时是世间阳气转盛之时节,故民间各地流传以祭祀、龙舟竞渡、向江河投祭品等等方式,祭祀主管江河湖海(因「地利」而异)之水的龙神。龙舟竞渡时,众人齐心协力在如雷鼓声的鼓舞和调度下划桨,阳刚矫健的劲头十足。




龙舟竞渡时,众人齐心协力划桨,阳刚矫健的劲头十足(图片:Pixabay)
这些对天地神灵的祭拜活动,实质也是对创世造物主的顶礼和感恩。

不断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在,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想当然的联系到屈原。事实上,在屈原出生的数百年前,这些端午节的民俗已在华夏大地流传,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越来越多的加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主要说法在汉地,按其年代顺序大约如下:

春秋末年,伍子胥因奸臣构陷,被吴王夫差赐死。相传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地之民哀悼文武双全,一心忠君报国的伍子胥,从此以后,在这一天纷纷祭奠伍子胥。

战国中后期,楚王不听屈原的忠谏之言,反而贬谪了屈原。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秦军攻占的噩耗后,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从此,楚地的民众也在端午节期间祭奠哀悼三闾大夫屈原。

在唐朝时,仍局限在楚地。

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传说,则颇有传奇色彩。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此外,在苗、瑶、畲等少数民族中,端午节有祭祀远古盘瓠王的说法......

中国周边地域,历史上受中华神传文明的薰陶,一些国家也流传著过端午节的习俗。


文章来源:正见网;作者:浩正

责任编辑:白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正世间阳气的节点 端午节有哪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