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入“新核时代”:一文读懂没有硝烟的美中核博弈
美国之音作者: 章乐古
在全球权力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美中两国正日益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核战略较劲。随着中国不断扩展其核武库,美国也迅速调整核战略,以便在新的全球安全环境中维持威慑力。
《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拜登总统今年3月批准了一项高度机密的核战略计划,美国首次明确将中国视为其核威慑的主要焦点之一。
这场核战略较劲不仅展示了美中两国在军力上的竞争,也折射了各自在地缘政治版图上的战略考量。
“这份新文件清楚地提醒人们,无论明年1月20日是谁宣誓就职,都将面对一个与三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动荡的核形势,”《纽约时报》报道说。
本文简要罗列有关美中核战略竞争你所需了解的一些背景和基本信息——
拜登政府调整核战略:背景与动机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努力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并通过军备控制谈判来降低核战争的风险。然而近年来,中国核力量的迅速扩展和现代化引起了华盛顿的高度警惕。
“中国的核设施目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纽约时报》指出。
据美国国防部的估测,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已从2014年的250枚增长到2024年的约500枚,并有可能在2035年扩充到1500枚,达到与美国和俄罗斯核武库相当的规模和多样性。中国的这一核武扩展趋势促使拜登政府重新审视美国的核战略,并做出相应调整。
拜登政府的核战略调整不仅是回应中国的核扩展,也是为了应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在核战略上协同合作的可能性。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在军事合作上日益紧密,包括联合军事演习和高层战略协作。这表明两个核大国在面对共同对手时可能形成至少暂时的战略联盟,这也加剧了美国的安全担忧。
“在过去,美国的对手通过协调核威胁来击败美国核武库的可能性似乎很渺茫。但俄中之间正在形成伙伴关系,以及朝鲜和伊朗为乌克兰战争向俄罗斯提供常规武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华盛顿的想法,”《纽约时报》报道说。
此外,尽管美国仍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缓解核问题,但中俄对核军控对话表现出的冷淡态度也促使美国考虑通过增加军事力量来维持其威慑力。
拜登政府的新战略意在加强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与盟友紧密合作,以应对来自多个方向的核威胁。
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从“最低限度威慑”到更具竞争性的核威慑
中国官方长期表示自己坚持“最低限度威慑”的核战略,也就是通过维持一个足够小但可靠的核武库,以确保在遭受核攻击后能有一定数量的核武器存活下来,以进行有效的二次打击。这种报复能力被视为阻止敌对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关键。
但近年来,中国的核战略正发生显著变化。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号召下,中国加快了核武库的现代化进程。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41)、潜射弹道导弹(如巨浪-3)以及战略轰炸机(如未来的轰-20)的发展,使中国逐步建立起核三位一体的威慑力量。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不仅射程更远,还具备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s)技术,使得一次发射即可打击多个目标。
▪094型核潜艇配备的巨浪-3导弹则将中国的核威慑范围扩展至美国本土,能够从中国沿海甚至公海深处对美国本土形成威慑。
▪中国也在积极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HGVs)和隐形战略轰炸机(如未来的轰-20)。这些武器系统能够突破现有的导弹防御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
据卫星图像和西方情报报告,中国正在建设大量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这些井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和新疆。比如,2021年,美国的商业卫星公司首次公开了在中国甘肃省发现的119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这些发射井的建设被普遍视为中国正为大规模核扩展做准备的迹象。
美国的反应:制定新核战略,进入新核时代
据《纽约时报》上周的报道,拜登政府的新核战略强调,美国需要为同时面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核威胁做好准备。美国官员表示,面对这三国可能协同发起的核威胁,美国必须保持其核武库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此外,时任美国国防部负责太空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长维平·纳朗(Vipin Narang)在8月1日的一次智库演讲中宣布,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核时代”。那是纳朗作为五角大楼官员的最后一次演讲,他现已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核战略相关的学术研究。
他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的(CSIS)演讲中说,美国在“新核时代”需要采取更具竞争性的核战略,这一新战略标志着美国从传统的威慑与军控平衡转向更强硬、更具竞争性的核政策。
纳朗在演讲中提到了拜登总统签署的这份“最新核武器使用指导”。他说,新战略是为“应对多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他特别指出,这份新的指导文件考虑到了中国核武库“规模和多样性的显著增加”。
纳朗在演讲中强调了新核战略背后的几个核心假设——
▪一是对手可能采取协调行为
▪二是有限核战争的可能性
▪三是军备控制努力的失败
尽管这些假设并非板上钉钉之事,但它们反映了美国对当前全球安全形势的重新评估,华盛顿正在为多重核竞争和潜在的多战场冲突做准备。
美国核力量的现代化和扩展
▪在新核时代背景下,美国也正在提升逐渐老化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五角大楼正在更新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核潜艇以及空基战略轰炸机系统。此外,美国正在恢复核海基巡航导弹(SLCM-N)的发展,以增强其在全球各地的核打击能力。
危机管理,减少误判
▪尽管新战略表现出更强硬的姿态,拜登政府仍表示重视军备控制和风险降低。美国官员多次表示,愿意与中国和俄罗斯就核武器限制问题进行对话,但前提是这些国家表现出合作的意愿,通过有效的沟通减少误判风险,并在紧张局势中防止冲突升级。
战略焦点:台海问题
近年来,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加剧,美中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核战略博弈也逐渐显现。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触发中国的强烈抗议和军事演习。中国在演习中展示了包括导弹发射在内的军事力量,传递出明确的战略信号,表明其有能力和意愿维持对台湾的主权主张。
对美国而言,台湾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其亚太地区盟友安全和其全球战略利益的问题。
“至关重要的是,中国不断增加的核武器选项可能会塑造台湾的未来,中国声称民主自治的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则在自身安全上依赖美国的支持。中国也许会在未来几年获得信心,相信自己能在任何台海冲突中限制华盛顿及其盟友的干预,”《纽约时报》在今年2月一篇题为“习近平‘核革命’背后的忧虑和雄心”的报道中写道。
该报道另外援引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葛腾飞2022年在《人民论坛》上发表的文章写道:“在决定台湾命运的问题上,中国的‘底牌’可能是一个警告‘任何外部干涉都不会成功,也不可能成功’的‘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
随着台湾问题和南中国海争端日益紧张,中国也希望通过增加核武库来提升其战略威慑能力,树立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主导地位,并在与美国的潜在对抗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安全困境”
美中之间的核战略较劲很大程度上受到“安全困境”的驱动。安全困境是指一国为增加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使其他国家感到不安,从而引发军备竞赛和安全恶化的恶性循环。在当前背景下,美国担心中国日益扩展的核能力会削弱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可能改变全球战略平衡。特别是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先进潜射导弹系统的部署,以及大量新发射井的建设,都对美国构成了潜在威胁。
反过来,中国也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感到担忧。中国认为,美国的这些行动可能削弱中国的核威慑力,甚至可能在冲突中使中国的核报复能力失效。中国由此也把核武库的扩大和现代化作为确保自身安全和战略自主的手段。
今年年初,中国在南中国海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包括模拟对美国航母打击群的攻击。中国通过这些演习展示其维持南中国海主权主张的决心,同时也借此向美国及其亚太盟友释放威慑信号。而这些行动又反过来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核威慑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战略较劲。
安全风险:核军备竞赛?
冷战期间,美苏间通过建立热线和定期军控对话来降低核战争的风险。然而,目前美中之间没有类似的直接沟通渠道。拜登政府曾试图推动与中国在核安全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对话,但这些努力目前进展有限。中国对美国对台军售的不满被认为是导致核对话停滞的主要原因。
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台海或南中国海等潜在冲突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尤其危险。一旦双方误判局势并采取军事行动,可能迅速升级为核冲突。
随着中国核武库的扩展和美国核战略的调整,美中之间的误判风险也随之增加。
在新核时代,美中能否通过有效对话和建立机制来避免核军备竞赛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