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国内三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融资试点可先于融券推出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黄湘平昨日表示,目前积极推动融资融券业务已经具备有利条件,融资融券业务的有关规则正在制订中。
15家券商研讨融资融券业务操作模式。建议IPO融资先行,再推股票质押融资;融资对象首选上证50指标股;授信模式仍存两种观点
“两会”代表委员推动重大金融决策
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共承办全国人大议案、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273件,同比增长了34%。其中,议案15件,建议144件,提案114件。内容涉及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快支付体系建设、完善征信体系、推进反洗钱工作等当前经济金融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住房消费税收政策将调整
国家发改委昨日公布今年房地产调控重点,表示将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问题,建立引导居民住房梯次消费的长效机制,调整完善住房消费税收政策,规范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
上海证券报
中短债基金发行解冻
南方多利中短债基金日前获准发行,这意味着在冻结了半年多时间之后,中短债基金发行重新启动。
中短债基金指的是以中期和短期债券为主要投资目标的证券投资基金,具有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的特点。去年7月首次在内地投资人面前亮相,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易方达月月收益中短债基金首发规模突破百亿,成为历史上首发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之一。不过,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措施,基金操作存在相当的风险隐患,管理层一度冻结了中短债基金的发行审批。
基金公司要提风险准备金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2005年度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年报编制及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参照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有关规定,按当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的20%提取风险准备金。
50ETF拉开上证所创新大幕
即将推出的50ETF备兑权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 50ETF备兑权证的推出, 将有力地活跃蓝筹股市场。 融资融券需要标的,如果把标的物排序,50ETF是首选。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的上述表态中不难发现,已运行整整一年的上证50ETF,在赢得了市场各方喝彩的同时,正逐渐成为上证所的核心产品,并将充当上证所下一步产品、机制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证券时报
42家公司已提出股权激励计划
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布后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创新就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据记者查阅资料,沪深两市目前共有42家上市公司提出了激励计划,大多为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数量最高的公司达到了6700万股,最低的也有1000万股之多。相关上市公司都将该项计划的实施和公司业绩实现了挂钩。
招行认沽权证下月上市
沪深权证市场将迎来首只金融业权证。招商银行今日披露,作为股改对价的一部分,招行认沽权证将于3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此次招行认沽权证上市数量为22.41亿份,初始行权价5.65元,交易代码580997,交易简称招行CMP1,存续期18个月,行权期间为2007年8月27日至8月31日。有关人士称,由于该权证为认沽权证,所以不会引入实时创设制度。
股改方案频泄业绩天机
本周以来,股改有进入加速推进阶段的迹象;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工作也从本周开始渐入高峰期———预约在2月25日披露年报的公司达到17家(此前平均每天不到10家),下周二甚至将达到55家之多。这看似不相干的两类信息同时进入披露高峰期也引发了“泄密”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指标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提前得到该信息往往意味着获得超额受益。往年,各上市公司都会竭力严守这一“天机”,以免越过信息披露的红线。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一些在年报披露前进行股改的公司间接或直接地在股改过程中“泄露”了每股收益的数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