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雅:本科不是名牌,北大博士也照样不好使
据报载,一位北大的博士应聘某高校,该高校开始的时候毕恭毕敬,诚意尽显,盛情邀请该博士到校恰谈。待到相见交谈甚欢之际,忽然提出要看博士的本科学历。博士倒也不慌,拿出自己的本科文凭,虽然谈不上自豪——因为他的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但也绝谈不上慌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嘛!孰料校方看完简历证书,脸色突变,宣称自己不欢迎本科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博士大惊,追问为何。校方支支吾吾,终于不欢而散。以上描绘,当然有笔者的夸大之辞。天地良心,那也是为了起到宣传效果。现实生活中,此类事情却是层出不穷。博士学历上追三代,这怨谁呢?初初一看似乎简单,稍一想想却又未必。
有朋友气不过了,张口大骂,这校方似乎有些狗眼看人低,博士本科的时候虽然就读普通高校,但他不甘落后,奋勇向前,终于一举获得中国最高学府的博士学位,难道称不上是可喜可贺?为什么非要拿他的往事来折磨他脆弱的神经?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博士能够从普通高校继续向上攀登,这正代表了时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龟兔赛跑的故事听过没?笑到最后的又是谁?只要博士先生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北大博士,那么又何必把他的祖宗八代都拿出来查户口?这话说得慷慨激昂,真有英雄莫问出身的大无畏精神。但是且慢,这里其实正说明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现在正儿八经的名牌大学博士似乎越来越稀罕了。
话说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要说博士,就是硕士也不算很多呀,毕业后走到哪都能拣到两块豆腐来吃。那时候高校一大批宿儒名家,才招那么几个学生,有时候几位教授要打着架抢学生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愿意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而学生成为江湖豪杰的概率,也就要比常人高那么一点点。只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之势愈演愈烈,往昔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研究生乃到博士生也是越来越多。我在校时有位名教授便十分之牛,他的手下有十八位男徒,我们都称之曰十八罗汉。我不明白的只是,这位老师本身社会兼职就不少,又要埋头做学术研究,怎么会有这么强悍的精力来教书育人呢?这也罢了。人家老师精力过人,我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那十八罗汉还算是名正言顺的嫡传弟子,读书也不可谓不勤奋刻苦,他日成名成家想必也是大有希望。只是后来到了社会,才发觉如今博士竟是冠盖满天下,个个都大帽子压得低低,揭开一看却常常是一声叹息。而至于他们怎么考进来,进来后读了多少书,说实话那真是一笔糊涂帐。甚至有些朋友,读了几年博士,专业课没上过几节,书也不曾翻过几本,遇有朋友前来讨教,远远就挂上个免战牌,大概他们唯一记住的就是请导师吃了几顿饭,如此最后竟也能圆满毕业,不可不谓中华之盛事,科场之奇迹。
由此说来,则用人单位要将博士学位上查三代,也算有点歪理了。因为无论如何为人诟病,高考的成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正的。能考上本科名校的,大部分应该算是同辈中之佼佼者了。然而且慢,北大学子卖肉、清华学生跳湖、复旦研究生虐猫的佚闻兄台可曾听闻?可见即使进了名校,如果脑子不愿意吸收智慧,那也可能导致高分低能之辈的产生。所以用人单位对博士水平的担心可以理解,却不应该用这种方法去衡量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大道朝天,门门坦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招聘别人,唯一的凭证便是本事。就拿这所高校来说,你且可看他发表了多少学术作品,含金量如何,又何必死盯着人家的学历不放?北大博士既不足以使你欣喜若狂,普通本科也不应成为被你鄙弃之理由,昔日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却忘了读个什么博士回来,可人家还不照样号称近代第一博学之人。风物长宜放眼量,老祖宗的话可别忘了,今天我们考上大学甚至读上博士,也许只是凭一时之运气,也许只说明自己在某方面有些专长。但你若闭上眼睛哈哈笑,那除了像清华男生一样拼命撞树之外又能何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