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续辉煌 世乒赛女团中国王朝不可动摇
屈指算来,从邱钟惠问鼎北京第2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到中国女队在不来梅实现团体冠军七连冠,前后45年时间,中国女乒国手在所参加的21届世乒赛中共夺得62.5枚金牌,夺金率高达74%,其间有10届比赛集团体、单打、双打和混合冠军于一身。中国女乒的傲人战绩,足以记入世界体坛的史册。
1961年--1973年:不断填补新空白
中国女乒辉煌期的起点是从1961年开始的。当年,第26届世乒赛在中国北京举行。女单比赛,26岁的云南姑娘邱钟惠连闯数关进入决赛。决赛中,她与匈牙利名将高基安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决胜局邱钟惠以21:19险胜。邱钟惠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四年后,中国女乒取得了又一个新突破。那年举行的第28届
世乒赛,中国女乒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决赛中中国队推出了郑敏之、林慧卿两位削球手,一下子打乱了日本队的部署,结果中国队以3:0完胜四连冠日本队,首次成为考比伦杯的主人。单项比赛中,中国女将乘胜追击,郑敏之和林慧卿夺得双打冠军,林慧卿还夺得单打亚军。
缺席了两届世乒赛后,国球手重返世界舞台,参加了1971年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虽然中国女乒在团体决赛中1:3不敌日本队,但在随后的单项赛中,中国女乒却技压群芳,林慧卿勇夺迟到了六年的女单冠军,她还和郑敏之第二次站在女双冠军领奖台上,另外她还和张燮林合作夺得混双冠军。至此,中国女将夺遍世乒赛所有与“女”沾边的项目。
两年后的第32届世乒赛,中国女乒不敌异军突起的韩国队,未能保住团体冠军。单项赛中,30岁老将胡玉兰宝刀不老,成为第三位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女将。另外,17岁小将李莉和梁戈亮合作摘得混双金牌。
这段时间,中国女乒的实力虽逐步增强,但还没有到达一览众山小的高度,与日本、韩国等队处于分庭抗礼的地步。
1975年--1989年:独步世界领风骚
1975年的第33届世乒赛,中国女将打赢了第二次翻身仗,她们在决赛中3:2力克由李艾莉萨领军的韩国队,其中小将葛新爱一人独得两分,立下头功。从此,中国女队在国际乒坛独领风骚,从1975年到1989年,中国女乒一直未落失考比伦杯,创造了世界乒坛罕见的八连冠。
随着张立、张德英等新手的崛起,中国女乒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1977年第34届世乒赛团体决赛,韩国队竟以0:3惨败在中国对手的拍下。单项赛女国球手们也不含糊,杨莹和朝鲜选手朴英玉合作夺得双打冠军,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选手惟一一次和外国选手联袂取得的世界冠军。
对中国男乒来说,1979年第35届世乒赛不忍回首;而对女将来说,却是值得追忆的一战。是役,中国女乒第一次囊括所有与“女”沾边的项目:团体赛决赛,中国女将3:1挫败东道主朝鲜队;单打决赛,葛新爱直落三局击败朝鲜对手李松淑;双打决赛,张立和张德英联袂摘金;混双决赛,葛新爱和梁戈亮笑到了最后。中国女乒由此翻开了新一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队先后涌现出曹燕华、焦志敏等顶尖高手,形成了对世界乒坛赛场的垄断之势。这期间举行的五届世乒赛,中国女将一花独花,其中三届更是席卷所有项目的金牌,在国际乒坛上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至此,中国女乒完全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中国女乒和男队友共同创造了世乒赛史的一个奇迹--囊括七项冠军,同时包揽五个单项的冠亚军。团体赛,中国女乒以不失一盘的佳绩无可争议地捧杯,童玲、曹燕华分取女单冠亚军,张德英/曹燕华、童玲/卜启娟位居女双一、二位,谢赛克/黄俊群、陈新华/童玲摘取混双金银牌。
第37届、38届世乒赛仍是中国女乒的独角戏。第37届,中国女乒决赛打败了日本队,蝉联冠军。单项赛,曹燕华在女单决赛中顶住了韩国小将梁英子的冲击,首次夺得单打冠军。另外,沈剑平/戴丽丽、郭跃华/倪夏莲分获女双、混双冠军。第
38届,中国女乒前后九胜未失一盘,震惊天下。曹燕华蝉联单打冠军,值得一书的是,单打前八名均为中国选手包揽;戴丽丽/耿丽娟赢取双打金牌;曹燕华还和蔡振华合作夺得混双冠军。
此后两届,随着梁英子的成熟和玄静和的崛起,韩国女乒开始对中国队构成一定威胁,当然韩国人的实力仅可以在个别单项中形成冲击波,团体项目中仍掀不起足够的风浪。第39届赛,中国女队较为顺利地夺取冠军。单项赛则有得有失:单打赛,梁英子连胜数员中国选手,冲进决赛,最终不敌何智丽。女双比赛,中国队被韩国人打开了缺口,梁英子和玄静和两位天才选手击败了中国对手。惠钧和耿丽娟问鼎混双赛。第40届,中国男乒惨遭滑铁卢,女国手们以杰出的表现为乒乓王国挽回了一丝颜面:女队实现了团体八连冠伟业,未能跻身团体赛的乔红表现神勇,一人连夺单打、女双(与邓亚萍合作)两枚金牌。混双赛,中国选手被韩国人狠狠咬了一口,刘南奎/玄静和奇迹般地冲出中国人海,夺取冠军。
1991年至2006年:战胜挫折创新业
这段时间的最大特点是:横板进攻型打法在中国女乒全面占据主导地位。从邓亚萍、乔红,到王楠、李菊,再到现在的张怡宁、王楠,无不是这一打法的佼佼者。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国女乒遭受重大挫折。女队失利的原因和两年前中国男队的情况不同,主观原因是临场经验不丰富,客观原因是对手实力突然增强。当时,中国派出了是以邓亚萍、乔红等年轻选手为主的队伍,绝大多数选手是首次参加团体赛。此届比赛,朝鲜和韩国联合组队参加世乒赛,朝鲜联队女队中拥有玄静和、李粉姬、俞顺福等名将,具备了与中国队争夺冠军的实力。决赛果然在中国队与朝鲜联队之间展开,经过五盘鏖战,中国队以2:3失守,无奈地交出保存了16年的考比伦杯。在单项赛中,中国女将的实力得到充分的体现,邓亚萍技压群芳夺得单打冠军,陈子荷和高军夺得双打冠军,刘伟和王涛合作赢和混双金牌。
两年后的第42届世乒赛,技高一筹的中国队顺利地夺回团体冠军。但在单打赛中,国手却被海外军团狠狠咬了一口,先是两大核心邓亚萍、乔红分别被井浚泓、施婕打败,未能跻身四强。半决赛中,高军不敌代表中国台北队的前国手陈静,使得前七届尽染桂冠的中国选手连冠亚军决赛赛场也未涉足。刘伟/乔云萍和王涛/刘伟分获双打、混双冠军。
1995年在中国天津召开的第43届世乒赛,是中国
乒乓球队的又一个高峰期,男女国手再次囊括七座奖杯,上演了世界体坛的又一个奇迹。在顺利夺取团体冠军后,中国选手在单项赛中无可抵挡,邓亚萍连取单打、双打(与乔红合作)两枚金牌,王涛/刘伟实现了混双三连冠。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王楠、李菊、张怡宁等一拨顶尖高手的相继脱颖而出,她们迅速接过了邓亚萍、乔红的衣钵。相反,朝鲜、韩国等主要对手因种种原因实力有所下降,同时海外兵团的威胁力也日趋减弱,近五届世乒赛,中国女乒在团体和单项赛中再无失守,中国女乒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近五届各单项夺冠功臣是:第44届,单打邓亚萍、双打邓亚萍/杨影、混双刘国梁/邬娜;第45届,单打王楠、双打王楠/李菊、混双马琳/张莹莹,第46届,单打王楠、双打王楠/李菊、混双秦志戬/杨影;第47届,单打王楠、双打王楠/张怡宁、混双马琳/王楠;第48届,单打张怡宁、双打王楠/张怡宁、混双王励勤/郭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