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命中的一段师生因缘(上)
以整顿烟毒之害而享有赫赫威名的清朝学者林则徐,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际遇,可视为他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其中曲折,至今看来,仍有可供后辈深思玩味之处。学问与道德的启蒙
清高宗乾隆50年 (西元1785年) 7月26日,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县。林家世代本为福建望族,且一直以清德著称。后来家道中衰,到他祖父及父亲时,家境更为艰困,两代都在中了秀才之后,无法续成举业。父亲□谷先生为维持家计担任乡里私塾教席,林则徐反而得有亲炙受教的机会,从四岁入塾,到二十岁中举为止,他长期接受父亲言教与身教的薰陶。而□谷先生的启蒙,不仅局限于学识的培育,更着重涵养儿童的天真与廉耻之心,他的教育方法异于旧时代里刻板严肃的模式,使孩童“自乐于向学”(林则徐撰《先考行状》中语)。林则徐一生的学问道德在童蒙时期的家庭教育中,扎下了深厚根基,对他日后任事与待人各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举之后,林本当入京参加会试,却遇到了与父祖辈同样的困境─仍因家累过重,无力促成他的进学之路,只好放弃成就功名的机会,转往福州附近县衙门里充当一个小小文案,当时林新婚不久,迫于生活压力,屈就在那个偏僻环境里,为县太爷处理文书,而且一晃便过了三年,他的才学和治事能力,在那段期间,或许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练,但也有可能就此被埋没一生。
冥冥之中,似有鬼使神差,嘉庆11年除夕前一夜,林则徐为知县所撰写的一封新年贺禀,在寄达当时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手中时,受到格外的赏识,成为扭转他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
“贺禀”现文采
除非研究清史,今天恐怕已少有人知张师诚为何许人也,而林则徐却成了近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事实上,如果没有张师诚的一番慧眼和用心,是否能有后来出色的林则徐,至今很难定论,至少他必须多奋斗个好几年才有可能出头。 张师诚是浙江人,在乾隆皇帝时曾受召面试,赐为举人,后来考取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主事、按察使、布政使及各省巡抚等官职,尤以福建巡抚八年任内最有治绩,在当时封疆大吏中,号称能手,清史称他:“才猷建树,卓越一时”。
且说这对师生相遇相知的那一段动人经过。
林则徐23岁这一年的岁末,他一如既往,为他已服务了三年的知县撰拟新年贺禀(给上级的贺岁卡),想来林则徐从小练就的书法功力和洗练文笔,对写作这类文稿早已游刃有余,而官场里对这种人情往来应酬的书写,则早习以为常,一般官员根本无须亲自经手,直接交由属员做例行回覆即可。
令人佩服的是:张师诚此人,不仅个人能力卓越,他还时刻留心身边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人事物,一心想从中发掘有用人才。这一番为国举才的用心,使他在嘉庆11年除夕的前一夜,犹留守在巡抚衙门内,亲自翻阅从各地递送来的大量贺禀,聚精会神地逐一检视。很快的,他发现了其中特别突出的一封,反覆阅读沉思后,决定立即派一名干练的亲随连夜下乡,交代他务必将撰拟贺帖的人带回省城相见。
张师诚为了要了解贺禀作者究竟是否具备真才实学,足堪大用,煞费了一番苦心,做了许多方面的试炼。首先他交代亲随,见面后不须多语,但要一路观察此人神情。
第二天清晨亲随来到县衙里,知县一听是抚台来的官差要来带人,先慌了手脚,以为出了什么岔子,基于爱护僚属的心意,返身急告林则徐,要他回避,自己准备再出面,托词林已回家过年来为他挡驾;林则徐一口回绝了知县的好意,认为好汉做事好汉当,若真出了纰漏,岂有牵累他人之理,他随即与官差从容地步上了省城之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