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男子连续6年参加高考 希望在大学里寻找爱情(图)
一个临近耳顺之年的老人,6年坚持高考,
屡败屡考。
在这新闻现象的背后,
各方微妙心态纷呈。
现代范进赶考秀
58岁的王伟强在上海,是个每年6月都会定时出现的新闻人物。
自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年龄限制以来,作为上海年龄最大的考生之一,他已经连续6年参加了高考。
王伟强只上过四年小学,英语、数学和物理对他而言不啻无字天书。但尽管每年高考成绩都只有100多分,他还是屡败屡考。媒体因此形容他为现代“范进”,高考前后,必会前往他位于浦东兰陵路上的十平方米小屋,致以关怀。
报道就这样持续了6年,期间甚至连提问都不曾改变:“今年有没有信心上本科线啊?”“万一失败,明年还要继续吗?”
在追逐新闻之时,人们显然忽略了这是个临近耳顺之年而又生活无着的老人。而对屡试不第的王伟强来说,高考就是他的生活,也只有高考能成就其生活。
http://cimg2.163.com/cnews/2006/6/17/20060617202834a3d93.jpg
王伟强的房间不通风,窗户都被报纸糊上,屋里堆满了各种辅导教材,都能闻到纸张发霉的味道。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今年高考自我感觉依旧不太好。物理卷的最后两道题,把那些高三学生都难住了,有些女孩子走出考场看到父母,不肯说话,垂头丧气地靠着家长的肩。这些科班出生的人都没戏,何况我呢?
不过,做数学卷时对题目的陌生感减少了,大概是因为上了一年高复班的缘故。
说起这个高复班,还得多谢东方电视台的那位女记者。去年高考结束后,她替我联系了好几家高复班,但一年一万元的学费我承担不起,人家也不肯收我。
没想到浦东新纪元高复班的周育志校长,倒是一下子就答应了。不仅让我免交学费和书费,现在还承诺,今年9月将我安排到“尖子班”,和那些高考成绩都在450分以上的学生一起学习。
我已经保证,今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堂测验都参加。
过去一年我上课不太认真,因为听不懂,有时干脆不去上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不会做,所以干脆也不完成。
不过接下去的一年我一定努力。周校长这么看得起我,不仅让我和好学生一起上课,还每个月给我300元生活费,加上政府给的300元生活补助,我每个月有600元的收入,可以吃点大排骨补充营养,不用老吃素。
(新纪元高复班就在王伟强住处的附近。王伟强的新闻效应,也使这家高复班得以在媒体上频频露脸。6月9日这天,周育志说,他是被王伟强的执着精神感动。“不过,感动归感动,科学归科学。我要尊重教育规律,9月份安排他进”尖子班“后,明年最大的希望是能让他达到大专分数线。”)
为爱求功名
参加高复班前,我都是自学。
我经常到书店里看那些学生和家长买什么书,就跟着买。买回来也不是天天看,想到了就看几眼,或是高考前突击看。去年有位记者批评我,说我是在闹着玩,每年高考都是走过场。
其实我最爱看报纸,一般每天要花3元钱买报纸,最多时一天花了7元书报费。瞧瞧我满屋墙壁上贴的报纸,《2001年北大、清华、人大十省高考状元》、《3个月冲刺,足够改变高考结果》……
虽然我已经58岁,生活条件也一塌糊涂,但我的心态又好又年轻。和那些已经走到人生末路的老头们不同,我未婚,至今没谈过一次恋爱,属于我的精彩人生还没开始。
我期待着一次从天而降的爱情,否则会抱憾终身,也对不起过世的父母。现在的女孩都比较现实,只喜欢优秀的男人,而我没有工作,是个低保户。
如果我成了一名大学生,就有资格追求我喜欢的女孩了。
(王伟强十多年前便失业在家。居委会戴女士负责民政工作,与他接触较多,也因此连续几年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曾试图解决王的工作问题,让其生活回到正轨,但被王伟强一口回绝。说起他参加高考的事,戴女士不置可否地笑了:“他不止一次告诉我,考上大学后要解决个人问题。”)
为何不放弃
我这个人经历简单。小时候贪玩不想读书,父母都是劳动人民,不知道读书重要,就让我辍学了。
16岁参加工作后我喜欢上了写作。三十几岁时,我一边在造船厂的食堂工作,一边写了很多剧本寄给上影厂、北影厂,还给报社投稿,只是都没被采用。倒是北影厂还寄给我一本红色笔记本,这本本子我现在还用着。
我填的志愿,都是北大、清华和复旦这几所学校的物理系。为什么考物理系?因为我要出国。
其实我也明白,就算我考上大学,毕业后已六十多岁,到哪去找工作啊?只有考上物理系,然后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我知道有很多物理方面的华人人才都在美国大学深造,顺便替实验室打工。
所以,考物理系是我唯一的出路,不然就算考上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还是没法赢得爱情。
其实我很早就有出国的念头了。十几年前我失业后,就想着参加托福和GRE考试,看看我屋里,都是这方面的书,还有成堆的磁带。今年的两次托福考试我都去了,其实也就是去画圈圈,我的单词量到目前为止也就200个吧。
不过,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坚持六年。六年前高考放开年龄限制后,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没想到有十几家媒体采访了我。有些媒体大概是看我的生活水平差,给了我两三百元采访费,有些记者还以个人名义给我一两百元。
有家报纸还发动员工集资买了一台彩电和两台空调送给我,不过我怕电费太贵,放着没用。他们说,如果哪一年我考上大学,要把独家采访权交给他们。2001年参加高考的总共有17个大龄考生,现在就剩下我一个。
(王伟强与媒体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一个平时不被关注的小人物,每年高考时却出尽风头,并因此得到了更多照顾。2003年,居委会看他老是参加高考,便主动让他成为低保户,而一般人来申请,必须经过审核。
而他每年也为媒体提供了一个新闻素材、一个坚持不懈的高考榜样。但持包容态度的人说,他当然有参加高考的权利。
王伟强与邻居素无来往,同个小区的居民也只在媒体报道后才开始留意起身边的这位新闻人物。有人说他了不起,邻居们则大都一笑置之,或当成饭后谈资。新纪元高复班的老师却始终不明白媒体为何如此热情。6月9日,一位老师情绪激动地质问起了记者:“即便他真的考上大学,毕业后又能做些什么?读大学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占用,与那些处在求学年龄的贫困生相比,到底更应该关心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