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9933 发表于 2006-7-19 03:35:18

香港是中国的文化沃土 薛涌

两个多月以来,我一直不停地写文章,称香港的大学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一流的位置,把北大清华从“最高学府”的地位上挤掉。虽然我的说法不断被今年考生的偏好所证实,但仍有许多人愤愤不平。他们攻击我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所谓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的大学“凭借几个臭钱”,怎么能和北大清华这种有百年以上传统和文化积淀的大学相比?


香港真是“文化沙漠”吗?北大清华的传统和文化积淀真是那么深厚吗?我们还能这样自欺欺人地欺多久?我不妨再捅破一层窗户纸:香港是中国的文化沃土。中国一流的大学,就要到这样的地方去办。相反,北大清华现在所有的积淀,却不过是个影子。


要知道,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在西方世界,即使美国这样年轻的国家,也拿得出三百年以上的大学。我们自吹“百年以上”的传统,正好说明我们缺乏传统,以及由此获得的井底之蛙的自信。同时,香港的大学资历也并非那么浅。比如香港大学的前身香港西医书院,1887 年就成立。现代中国之父孙中山,就曾是那里的学生。港大正式成立,是1911年的事情,并不比北大清华年轻太多。


靠数年头来压低香港的大学,可以说是“五十步笑百步”。其实历史并不能说明一个大学的水平。美国的许多一流大学,远比欧洲的年轻,但其水平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对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度和精神。用蔡元培先生的理念表达,那就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这落实到制度上就是“学术独立”。


北大清华固然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作为这样的精神的承载者的时间并不长。到1950年代为止,北大清华不过有几十年的传统,而且频受政治和战争的冲击。也正是在那个时刻,开始以苏联的模式搞院系调整,把大学当成生产车间来重组,元气大伤。以后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教授学生人人自危,后来干脆关门。到了1977年重新恢复招生,教授才开始拣起荒废的学业。我是1979年进北大。那时说有文化积淀,也只是勉强说得过去。比如朱光潜,王力等等老教授并不给本科生上课。只是人还在校园里。北大还有几十年前留下的一点点老本好吃。


如今在北大清华充当主力的教授,大部分是1977年恢复招生制度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这一代中,特别是那些上大学前下过乡,吃过苦的人,有非常杰出的人士。他们的成就也许被低估了。不过,不管我对他们个人是多么尊敬,从文化史的角度说,他们大部分是被19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受大学教育的教授教出来的。更何况他们中许多优秀人士,现在在海外教书。你可以说这代人在香火已断,起点很低的情况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说他们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怕是非常勉强。


香港则不同。举个我个人领域的例子。在过去五十年,中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是谁?说是余英时怕不为过分。余先生正是在1950年到了香港,投到刚刚主持筹办新亚书院的历史学家钱穆门下。那时新亚仅二十几个学生,程度不一,校舍经费都无保证。但是看看人家培养出来的人。北大清华是否敢比?钱穆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人。他把香火传给了余英时。这才叫文化“积淀”,这才是“深厚的传统”。余先生本人对所谓香港是“文化沙漠”一说就很不以为然,还特地写过一篇文章,指明香港的文化成就。


新亚不过是1963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的三所书院之一。此外还有来自基督教传统的崇基书院(1951年创办)和有广东等附近地区的小书院集结而成的联合书院。到了1986 年又有了逸夫书院。象把“论语”,“孟子”,“老子”翻译成英文的中西兼通的刘殿爵教授,大陆能找出几个?更重要的是,衡量香港高等教育的成就,当然不能以一个新亚书院或余英时,刘殿爵先生这样的文史人才为基准。毕竟大陆也还有许多文史人才,虽然水平差不少。香港的大学培育的律师,经理,金融家,社会工作者等等,是维持香港的法治社会和经济繁荣的支柱。在这方面,香港和大陆的对比不是高和低的问题,而是有和无的问题。


我们没有必要夸大香港高等教育的成就。从体制上说,香港的大学还是欧洲式的,靠政府资助。未来要和美国的大学竞争,尚有诸多制度劣势。教授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还不够有竞争力。但是,香港毕竟是个法治社会:文化自由开放,政府廉洁而有效率。一直到1980年代,香港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人可以批评中国”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香港即使是官办大学,也对大陆有相当的优势。


在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良好的制度框架中兴办大学最容易成功。过去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闹腾了一阵。现在大家都看到,这一运动除了烧掉许多钱,提高了教育成本外,并没有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在我看来,“世界一流”几十年内不用想。中国一流却可以在香港打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是中国的文化沃土 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