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爱情
前天早晨下过一场人造雨,气温从四十陡然降到了二十六。人舒服极了,可是鱼缸里的居民不适应。昨天早上起床,一条神仙鱼瘫瘫地偏倒在水草根旁的沙石里,眼珠一动不动,胡子也不再随着身体的节奏飘来飘去。--她已经死了。生和死之间确实有遥不可及的距离,活着的时候她很漂亮,天然的黑白石纹斑,长长的胡须赐予她像诗人一般优雅的气质,她生活在水里,在色彩交错的水草中自由穿梭,灯光折射在水中,片片精致的鱼鳞一闪一闪的。在同类的眼中,不知道她算不算得是个美女?呵呵,其实,我不知道它是她,鱼缸里有一对神仙鱼,我还没有来得及分辨它们长相的异同,也没有经验判断各自的性别。把它认做她,是我下意识中有女士优先的想法,即使是生离死别,也该女士先来吧。林觉民的《与妻书》中不是讨论过这个谁先谁去的问题么。现在她成为了一个僵化的物体,没有灵动的神态,一下子我也有些回避。她的同伴,他,游到了靠水面的一个角落里。平时,他们形影不离。我把她捞出来了。鱼老板说过,成对是比较好养的。
今天早晨,我开亮鱼缸的灯光,小心地搜寻着他。目光游了几遍,没有看见他,我趴在玻璃上细细地看,是不是躲在山石后面,是不是藏在转角的地方--没有。最后我抬头,猛然看见了他,淘气的他缠在水面的一处水草里了,我弹敲着玻璃惹他,他不理,只好找来网纱救援,可是……我马上意识到,救援已经成了打捞--他一动不动。相隔一天,他也已经死了。
那一刻,我竟然有点冲动地敬畏。鱼是没有爱情的,因为,它们甚至连稍微复杂的意识都没有,我已经走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花季,没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寄托善感的想像。可是,它们先后突兀的、赤裸裸的生死,让我想了很多。因为,这种简单直白的行为艺术,让我可以直接影射到爱情。
其实,我能够假设出很多条件。如果,它们不是鱼缸里唯一的两条神仙鱼,一个死去之后,另一个未必会死,因为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有选择就可以继续生活,继续生活就足够平复任何创伤。如果,我没有及时地捞出她,他未必会这样郁闷,郁闷是因为怀念至深,怀念是因为形象美好,美好是因为时间短暂,要是任由她在水中变质,让他目睹了这样的过程,也许会比较平静。又如果,不是遇到同伴的自然死亡,而是遭遇强敌威胁,他是否也会生死相随?他的死,是无意识下的有意识结果,他没有想到死,昨天喂食的时候,他还是如常地贪吃。他只是孤独,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形影不离,再也成不了稳固的同类战线,在鱼缸里,他突然成了异类,和其他的鱼形成尴尬的生态,是这样的处境快速地导致了他生存活力的丧失。
如果这样的行为真的可以比喻成爱情,那么,爱情是简单的,有了多样就有了选择。
如果这样的爱情还在吸引人们的感动,那么,感动是原始的,有了解释就有了开怀。
人,比鱼复杂很多很多,它们一直固守着最原始的生态,也遵循着最原始的生死相依。人类的爱情,是不是脱胎于这样的相依?我不知道,我们一直都在进化。到如今,有了遗憾,也有了幸运。遗憾的是,我们还在为这样的原始感动,却错过了造就它的生态,我们无法忘怀那种遥远的抉择,时间越久,印象中的它越伟大,却找不到它存在的理由。幸运的是,我们在平凡中安乐着,在遗忘中成长着,在选择中坚定着,在蜕变中顽固着。
就算没有生死相许,我们依然难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