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x 发表于 2006-10-25 08:38:50

【俗世浮尘】当武侠小说盛行时

  

  http://img.epochtimes.com/i6/610200714181837--ss.jpg

 
  二战过后,饱经轰炸摧残的台湾子民,开始了重整家园的工作:从废墟中寻找新生的力量;从残破里激发重生的勇气;在断垣残壁中翻找可再利用的物资;在满目疮痍里清点出旧日的器物!胼手胝足,夜以继日,慢慢的有了家的约略雏型!渐渐的有了家的温暖感觉!再加上国民政府迁台,力图振作,于是到处一片盎然生机!

 那个时代,学生们除了反共抗俄、保密防谍的宣传标语及海报之外,根本找不到任何精神食粮!每天放学之后,除了做做功课,就是大伙儿在空地上跳房子、玩游戏、跳绳、玩弹珠……等等就地取材的玩法,或自制玩具分享。没有报纸、收音机,更遑论有电视可看、有电动可打!所有的神话及故事,全在茶馀饭后老人们煮茗闲谈或布袋戏台上、歌仔戏棚下获得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小三时的游艺会上,参加了一出话剧的演出,跑龙套的小角色而已。在两天四场等待演出前的空档,话剧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西游记”解闷!头一遭系统的听这么精彩有趣的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内心之震撼与兴奋可想而知。在那短暂的时刻,像海绵般的泡在生动的情节里,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如痴如醉!这片刻的时光对我的启悟太大了,那求知欲一下被触动了,猛的想到家中书橱里堆了不少“线装书”,那薄薄发黄而对折的纸张,用细绵线装订的“章回小说”,一册册散发着淡淡的书香,引发人起思古的悠情……啊!这就是啦!我的精神食粮终于找到啦!

  拉开那书桌右侧,窄窄的、直立的书橱门,满满的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静静的躺在那儿向你招手哪!随手拿起一本“说唐全传”,第一回……诗曰……老实说,光复后才施行的国民教育,是在草创阶段,当然顾及面不全,各方面的配合也不周。小三时才认得几个国字?想读章回小说?那真是自不量力!可是求知欲强的我,别无选择的开始了艰难的阅读过程:有边念边,无边念中间!遇到不认识的字,胡念一气或跳过去!把“曰”当“日”来读。当时也没一本字典,更不知“查字典”为何物!从不知不解中读到一知半解,再从一知半解中半读半猜……!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得而知”这句话,初期的认识与最终的正确领会,完全相反!很多成语典故,是在反复阅读中、在文章的前后连贯里,弄明白了其中的本意与内涵。

  从此:那空地上精心绘制的跳房子的格子,任其被雨水淋湿打坏,被尘土掩埋消失;那跳绳的花招、技巧对我失去了诱惑!课馀的闲暇,全在章回小说上:那“封神演义”里的钓鱼哲学——愿者上钩;那“东周列国志”里,孙膑与庞涓的精彩斗法;那“三国演义”里,孔明归天时的不忍卒睹;那“红楼梦” 里,黛玉葬花词的凄楚哀怨以及偷看父亲严禁阅读的“今古奇观”时的胆胆突突……,这些都牢牢的吸引住了我,每天如饥似渴的徜徉在古典文学的领域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字增多,阅读速度也增快,无形中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到了小六,竟然能够大略读懂陈寿原着的“三国志”,也因此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校际的作文比赛。现在想来,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更幸运的是小六时与我同座的彩云,虽然家道殷实但寡言少语,总是默不作声,相处日久,终于打破了藩篱,让我上她家玩儿,此时方知晓她深藏不露的一面,弹得一手好钢琴,还告诉我将来要东渡日本求学。最叫我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满书橱的课外读物,而且是翻译本居多!当时的译文生涩,没有口语化,读起来真是索然无味!记得最先翻译的是“伊索寓言”,那时的孩子一派纯真,哪领会得其中引申的涵义以及影射的事物?这本书一反常态,我没一口气看完,而是无书可看时,聊以解闷,断断续续,不知拿起多少遍方才勉强读毕,仍是一头雾水!只知多以动物为主角,隐喻些什么就不得而知啦!好像同时也出了一本中国的寓言故事,其中记忆最深的是老鼠开会——“谁去挂铃铛”以及“掩耳盗铃”,这两篇也看得我糊里糊涂的,弄不懂是啥意思!再有就是“爱的教育”,以当时的能力,也是无法深入的领会其中的内涵。

  这课外读物致命的吸引力,打破了我“乖乖牌”、“好学生”的头衔!有一天,我俩趁上课时低头在桌子底下猛啃闲书,被导师逮到了!她那难以置信的表情比我的惊吓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此我俩断了偷看故事书的念头,专心一致的埋首初中入学考的准备!

老实说,在那忙碌万分的初中入学考前,如果没有这些课外读物的调剂,纾解精神压力,那些日子真是很难熬过!从彩云借给我的书中,读到不少西洋名着,什么 “仙履奇缘”、“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等,但是总觉得格格不入,民族性不同吧!其中有一本叫“孟加拉湾民间故事”,内容有些类似“一千零一夜”,但是恐怖成分居多,把我吓得半夜睡不着觉,噩梦连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勉强看完,赶紧还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忘不了那些奇特的情节,于是动念想再看看,可惜彩云早已移居日本,而我找遍台北市各大书局都没这么一本书,心中怅然!

后来接触到与此本内容类似的中国古典文学“聊斋”,全是一则一则的鬼故事,吓得我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可又放不下!只要身旁有那么点风吹草动,立刻躲进被窝里瑟瑟发抖,可又难于启齿,不好意思说明。自此之后,经常作恶梦,总有人在梦中登门索命!那一段恐怖惊悸的时光,到如今仍无法淡忘!

上了初中,大人口中的所谓“闲书”,来源可广了,同学之间相互流通,国民所得也增加了,每个月家长会给些零用钱,积攒下来买。因为父亲在县政府当个小科员,就帮我在县立图书馆里办了一张“借书证”,这下可是如虎添翼!好友都跟着一起受惠!星期假日,做完繁重的课业,跑一趟图书馆,一书在手,真是其乐无穷!周一上学带给好友轮流翻阅,到周六收回,隔天还了再借上一本,当然都是我先睹为快!如此这般,到了放寒、暑假,那更是如鱼得水,随着阅读速度的加快,一天一本!一天两本!一天三本!结果把图书管理员惹毛了!当面告诉我:一天只能借一次!每回只准借一本!当时弄得我瞠目结舌,不知所措!随后也就极力约束自己,别那么勤跑图书馆了。其实当时的藏书数量不丰,我喜爱阅读的类别并不广泛,久而久之,查查图书目录,可看的书也就少之又少了!

念女师的那三年更轻松了,没有了升大学的压力,毕业后又有就职的保障,在北部就读初中的同学,都觉得师范课程应付起来很简单,于是大看小说。同时女师的图书馆随时开放!我们最喜爱国文课时,连着两堂的作文时间了!老师将命题往黑板上一板书,放下粉笔,立刻转往阅览室看报纸去也!我们几个作文好的也立刻跟进,第一堂课浏览浏览报纸,翻阅翻阅杂志,尽管被老师发现了猛瞪眼,仍是我行我素!第二堂课再回教室振笔疾书,就缴上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啦!

那三年里,西洋文学名着如雨后春笋般的翻译出版:“飘”里郝思嘉的倔强坚毅与贪婪无知;“简爱”里女主角的柔软心胸及优美的描绘文笔;“基度山恩仇记”里精心设计的报复情节……,看得我废寝忘食。上课时,垫在课本底下偷瞧;上下学时,在摇晃的火车厢里,三两颗头聚在一起,就着晕黄的灯光大伙儿猛啃;夜半时分仍躲在蚊帐里,伸出个头读得不忍释手……。

除此之外,我仍不能忘情于中国的古典文学,开始将目光转向诗、词、曲……等等古代文人的精心创作。尽管只有国文课本里,每学期有限的那么三两课,但那有限的文字所包含的无限内涵与韵味,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记得是初二吧!梅英好友首先买了一本“词选”,我立刻跟进,我们爱死了这本书。那是民国四十二年十二月,台中文昌书局出版,由胡云翼选辑的。我心目中的宝贝书,至今仍在书架上“安享晚年”,当时纸质差,所以现在全发黄了,依然保存得很好,只是外皮的包装纸不知换过几回了!内容除了历代作者简介外,就是一首首罗列的各朝代有名的词儿,什么注释也没有!所以我俩经常查字典认识生僻字,再注上音,然后一读再读,有了粗略的领会,再猜测揣摩,体悟其中的涵义。五十多年过去了,其中有一段时间由大妹拥有,不知何时又要回来重温旧梦,翻着翻着,看到里头画满了红勾、蓝线,我与梅英那年少轻狂、梦幻似的年龄的种种,就一一浮现……。

虽然唐诗三百首也琅琅上口,但我仍偏爱词、曲,因为词牌、曲调多而富于变化,不像大多数的诗有五言、七言的限制。我觉得词曲或许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迷人的一个环节,那悠闲伤感的内心世界,那咏物寄性的移情作用,无一不是至情至性,在在使人怦然心动!词曲给我们的是一个情的世界,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幽微飘渺、痴迷神往的感动,再用你自己的心扉,自己的触动,自己的领悟,使每首词曲在心中复活,再次成为生活中的经验、人生旅程里的历练,最终年华老去,蓦然回首,也不过就是红尘俗世里的一抹微尘!只是身在其中,被“情”搅得随之起舞而不自知,随之沉迷而无法跳脱!依我如今的感受,人,其实活得很可怜!您以为呢?

这六年当火车生的日子里,除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洋文学名着之外,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大行其道,我们这些清一色情窦初开的女生,迷得不可开交:那一波三折,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那错综复杂的多角关系;那哀感顽艳的情节以及缠绵悱恻的描述,把我们弄得神魂颠倒。人人在心目中都塑造了一位白马王子,编织着恋爱梦!日日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里痴迷沉醉……!现在想来,真是自作多情,可笑极了!

与此同时,武侠小说异军突起,如磁石般的吸引住了我们一家八口人!其实我们都喜爱阅读的习性全起源于父亲。父亲总觉得他只有初小毕业,出于补偿心理吧!满心希望他的后代都能受高等教育,只要能读出个名堂来,他就力所能及的培育,同时又在公馀之暇以翻阅“线装书”为消遣,大伙儿自然有样学样!

这事儿首先是由于我在图书馆里,无意中借回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这下子亲朋好友全开了眼界,人人传阅,欲罢不能!再借了“剑气珠光”。看完了之后,知道尚有前文,也有续集!只是当时图书馆里再无其他,那真是朝思暮想,难以忘怀,千方百计的寻找搜罗,可一无所获。没办法!只好放下这个执着,另辟蹊径。接着发现了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册数之多,叙述之繁杂与重复,都和日渐紧凑的生活步调不符,不久就兴致索然,没劲儿看完它,不了了之了。不久,写武侠小说的作者辈出,什么卧龙生、古龙、金庸……等等多了去了!租书店里财源广进,热门的武侠畅销书很难借到,后来就有个规定:超过租借日数未归还者,得按日罚款!这一招勉强打出了流通管道。

当武侠小说盛行时,我们一家人经常上演如此的场景:

每逢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特别是农历新年,无事一身轻,口袋里的红包尚热哪!每人摊派一下,租部武侠小说回来过过瘾!当然跑腿的人有优先权,头一本由他先睹为快,其他的人只好排队轮看。因为父母的遗传,我们每个人都是急性子,催啊催的,惹火了读兴正浓的人,于是口角时起,搞得局面很僵:“就会催!就会催!还早呢!怎么样?我就是慢!你等去吧!”“催什么催?大不了不看!喏!给你!趁心了吧?”到后来干脆人手一本,略过前头,从半中间开始看,等前面的人看完之后再补看。虽然情节搞得颠三倒四,衔接混乱,但仍乐此不疲!

大冬天的,气候寒冷,榻榻米上,横七竖八的裹着棉被的八口人,人手一书,鸦雀无声,全沉浸在武侠世界里。过年嘛!剩菜多的是,母亲也免去炊事之苦,戴上老花眼镜也凑上一脚!只是她有自知之明,知道阅读速度慢,平时家务之馀时间又不够充裕,所以甘愿殿后。可她读来最是轻松愉快,没人追赶催促,慢条斯理,按顺序看完,情节绝不会搞混。

每次回忆起那段刀光剑影的日子,总感觉特别温馨,总觉得那段时光,使全家人的心紧密的连系在一起,为主角坎坷的际遇鼻酸;为女主人翁如花的面容倾倒;为那扶持正义、打击邪恶的壮举,热血沸腾;为那波诡云谲的构思而叹服!尽管有阅读速度上的差异,年龄大小的差距,可兴致的浓厚度却是相同的!“哇!得宝了耶!一支干将莫邪剑!又得了一本武功秘笈!……”“练成了!练成了!绝世武功练成了!”“快看!打通了任督二脉!功力大增,三花聚顶哪!……”先睹为快的人不时针对着父亲最喜欢的情节,发出惊呼,引得父亲心痒难熬,加快脚步看下去,一册又一册,一小时又一小时,“在哪本呢?怎么没瞧见呀?”抬头看看贼笑兮兮的子女们,才知道又上当被唬住啦!

虽然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两岸三地将脍炙人口的武侠经典拍摄成影片和电视剧集,因而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录影带、影碟大量发行,租书店由此走向没落。犹记得当初古龙的“楚留香传奇”在电视里连播时,那真是万人空巷!听说连参加喜宴的人数都锐减,只为了观赏此一剧集!可我们一家子虽也为此疯狂,但是总觉得不如当初抢着阅读时的韵味多:随着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想像力也发挥了作用,不时揣测、推演,将自己融入了那千变万化的情节里祸福相依。但在萤光幕前观赏时,虽有声光音响的配合效果,可感觉有如局外人一般,隔上一层,无法与剧中人物相契合而同喜同悲!

这么多年之后,加入了修炼的行列,方才明白章回小说里的神仙斗法,什么诛仙阵、土遁……,武侠世界里的大小周天、三花聚顶……等等,所言非虚,感觉真是奇妙而不可思议!所以说冥冥中自有安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俗世浮尘】当武侠小说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