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困惑的一幕“本科”无处寻“硕士”满地跑
本文由 常杀银 在 2006-12-28 22:37 发表浙江大学2007届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在玉泉校区举行,第二天,本地的《钱江晚报》做了一篇报道,眉题是“首场大学生招聘会昨日浙大开场,万名大学生冷风细雨中赶场应聘”。有关这次招聘会最奇特的一则新闻,开场没多久,就有招聘单位打电话投诉,说找不到本科生。记者一打听,才知去年就有很多单位对此表示不满。2007年浙大本科毕业生不过5879人,研究生则有7531人,其中硕士毕业生5000人,博士毕业生2513人。而且据工作人员说,本科生毕业还不一定都就业,出国走掉一些,考研又走一些,剩下的大概只有研究生人数的一半。结果当然就是招聘现场出现的——“本本”无处寻、“硕硕”满地跑。
这真是今日中国高等教育最诡异的风景之一,学历是越高越好,本科已经让人不屑一顾,硕士、博士也早已不稀罕。一所大学招收的研究生比本科生还多,美其名曰,要打造“研究型大学”,作为该大学追求的目标,本来也是无可厚非。可是就业市场未必买账,明明是本科生就能干的岗位,为什么非要招一个研究生?上述“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学历的通货膨胀”,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近些年来,不断有媒体披露说,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甚至有靠失业保障金生活的。我也写过一篇小文《研究生失业并非偶然》,对于不少高校不顾实际情况扩招,降低研究生培养标准,造成学历过剩做了一点批评;对于年轻人不是以求知而是以追求高学历为导向的学风,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表示担忧。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在网上撰文要“为高学历正名”,其结论是中国的高学历人员没有“过剩”,失业问题困扰各种层次的毕业生另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这一观点本身诚然可以探讨,但是他用来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不仅毫不相关,而且恰恰暴露出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该文指出:“研究生入学考试,就其重要性来说,已经和高考不相上下。它不但给由于教育制度有失公正,不能进入名牌大学就读的优秀学子再一次拼搏进取的机会,而且为由于高考失意而未能如愿进入重点学府的学生提供了弥补遗憾的机会。因此,研究生教育不仅为教育公平提供了一种补救措施,而且为人才选拔机制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是‘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难,以读研为出路’,但是考研大军中充斥的更多是对教育公平的挑战者和对自己的高考缺憾极力补救者。因此,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是可以肯定的,因为至少他们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单单是这一种考试就不是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的通过。”
这里有一个误区,以为通过了“不能轻易通过”的“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生源质量”就是有保证的。实际上,中考、高考,加上研究生入学考试形成的考试产业链,以及由此繁衍出来的考试文化,正是教育与教育本来目的逐渐背离的原因所在,一次次统一模式和标准答案塑造的学子,未必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从而适应现代社会转型的需要,更好地应对这个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纷繁复杂的时代。考试固然是升学路上离不开的手段,在没有更好的方法替代它之前,这种模式至少还可以维护一种相对的公平,尽管弊端很多。但是,绝不能因此把考试看得那么重要。何况,一个人通过了入学考试,与他此后的造就之间也并无必然关系。即使能证明现在的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也不能证明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更证明不了高学历没有过剩。
要是现在的研究生都有真才实学,与其学历、学位是完全相称的,这样的高学历即使“过剩”那也没有什么,问题在于,无论是与上世纪80年代本国培养的研究生相比,还是与国外大学的研究生相比,我们都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来。我们知道,注水猪肉、注水西瓜很可恶,现在这样的高学历教育也是注水的,学位的含金量越来越低,水分越来越大。这首先不能责怪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无辜的,这是社会风气、尤其是高校风气造成的。几乎个个学校都在拼命往大里做,往高处攀,中专、专科要变身为学院,学院要转成大学,大学要造航母、要创世界一流。它们追求的,一方面是名称是越大越好,圈地、建楼也是如此,人数更是越多越好,好象大学玩的就是人海战术,另一方面,层次越高越好,不具备培养硕士能力的,一定要争取到硕士点,已经有硕士点的一定要升格成博士点,招收的研究生当然也是多多益善。在这样的办学导向之下,高学历不通货膨胀才怪呢。然而,不求“实”,只重“名”,这样的高学历到底又有多大的意义?当招聘会上出现研究生太多、本科生太少而发出寻“本”启事时,高学历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贬值,难道不该引起学生、高校和全社会的深思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