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xi 发表于 2007-4-1 04:57:55

古典音樂心得分享--莫札特在以色列

在充滿期待的心情之下, 我們踏上了一場完全意料不到的旅程 .

以色列對所有音樂家來講, 如果馬勒與更早以前的孟德爾頌還活在人世間, 相信他們會 "移民" 回到這塊猶太人的故鄉 (雖然他們才建國不到六十年). 而對當代演奏家來說 , 目賭一個 "生產" 最多鋼琴家與小提琴家的民族, 以色列, 是我們最好奇的地方 (很難說是國度, 因為他們的人民遍及全世界).

走在特拉維夫或是耶路撒冷的街頭, 不難看見身著傳統服飾的人們, 他們快步行走, 就好像要趕著去哪似的, 總是給外人一種 "來不及" 的感覺, 而且他們非常的 "集中", 完全無視於旁人的眼光, 這種速度, 連小朋友都不例外.

我們的第一場音樂會是在地中海旁.

在特拉維夫, 連早晨的陽光都是有著古老的顏色, 她的光芒閃亮但不耀眼, 像是一位歷經千年流浪的智者, 坐在他祖先留下來的椅子上, 喝著一杯熱薄荷茶 (以色列名產), 但他的眼神依舊抖擻. 在預演時, 望著右邊的地中海, 演奏 (唱) 著孟德爾頌的音樂時, 有種想哭的感覺, 孟德爾頌是來自德國著名的猶太人家族, 他的音樂也因為他背景的關係, 在納粹統治時期是禁止被演奏的, 而且他的紀念碑也被破壞無遺.

離開特拉維夫, 到了耶路撒冷, 以色列人說, 這兩個城, 幾乎是像是不同的國度. 其實這就是人類最耐人尋味之處, 我們有如此多類似的地方, 卻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我們走在耶路撒冷, 有著一種莫名的自在, 也許是因為遠離平時習慣生活的模式, 頓時有種解放的感覺, 然而解放與自由是不同的.

在耶路撒冷的二次大戰紀念館中, 他們經過精心設計的陳列了納粹如何將六百萬名猶太人 (原本計劃更多) 屠殺的細節, 而且這個紀念館, 在以色列唸書與當兵的猶太人 "規定" 一年之內都要來最少一次, 而且紀念館裡還有一個猶太教會 (Synagogue), 隨時有老師來為學生講解猶太人在歷史上被迫害的過程. 走出這個紀念館, 心情無比的沉重, 連屋外乾爽的陽光都無法隔離這份悲傷的經驗, 我們腦海裡還是辛德勒的名單, 每一名字都是一個生命 …

第二場與第三場音樂會分別是在希伯來大學的附屬音樂院與師範學院, 他們聆聽的反應與亞洲人正好相反, 他們在音樂會之前就像是完全像是正在爭吵的群眾, 而音樂一開始, 他們就像在禱告一樣, 而音樂一結束, 他們會像我們印象中搖滾樂音樂會的觀眾一樣, 激動到不行, 尤其是音樂院的學生, 他們一聽到莫札特的音樂, 就像被催眠似的, 身體與靈魂都達到一個巔峰的狀態, 然而音樂會一結束, 他們還是很 "集中"(focus) 的回去他們該做的事, 好像剛剛的音樂只是一個過客, 因為時間好像又來不及了.

孟德爾頌的音樂給人一種急促的感覺, 也許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只是心裡有這份慾望必需將音符寫出來. 莫札特的音樂, 好像是渾然天成, 然而也要在身體奮鬥一番之後, 達到最平衡的狀況時才能演奏得有模有樣.

我們特別挑選這倆位作曲家的作品演奏來認識以色列.

也許, 在地中海旁想湧出的眼淚是孟德爾頌的眼淚, 因為他終於回到家鄉. 而莫札特平靜的靈魂照顧著我們這次的旅程, 一路上的波折與奇遇, 都讓我們更了解,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解放並不代表自由, 就像牧羊人在經過千山萬水之後, 他還是要找到牧羊的地方, 這樣是真正的自由.

感謝所有的挑戰, 讓我們平安歸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音樂心得分享--莫札特在以色列